这些广东历史名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_广东_张九龄_通志

这些广东历史名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梁启超

前文说过,梁启超是广东省新会人。其祖父梁维清、父亲梁宝瑛,都曾以士绅参与乡政,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可谓是“名门望族”。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在1924年首次提出“方志学”这一概念,著作广涉方志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学科,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高学术价值著作。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地方志,古称地志、地记、图经、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赓续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张九龄

一位唐代著名的诗人,以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唱绝千古。

张九龄,是唐代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他不仅是诗人,还是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

张九龄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当时的张家在广东一带颇有声望,从张九龄的曾祖父开始,便在广东任职。

展开全文

张九龄画像

少年张九龄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13岁时,他写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夸赞:此子必能致远。24岁的张九龄一举中第,从此便踏上仕途。

在张九龄当政期间,唐王朝虽处在全盛时期,却隐伏着种种社会危机。他及早预感到了安史之乱,却没能成功劝谏玄宗,阻止安禄山回到藩地。

黄佐

黄佐也许名气不如上文两位,但他作出的贡献却毫不逊色。他是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以前可还是广州城承宣街(今北京路)上的老街坊。

纪晓岚曾在《四库总目提要》提及黄佐,称其为“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大致意思是,称赞他为“明代学问最多的人”。

黄佐博通经籍,在他的诸多著作中,史志书籍占比较多,在地方文献方面贡献尤为卓著。其中修撰的《广东通志》(也称“黄志”)影响很大,是广东修志史上第二部省通志。

它记录着广东省内的事迹、气候、风俗、水利、人物、艺术文化等内容,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广东通志》扫描件,出自《广东历代方志集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