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瑜伽休息术,原来能感知到身体飘起来!_身体_放松_休息

南姐姐在2003年接触过瑜伽,很好地掌握了休息术,并神奇地治好了困扰多年的失眠问题。去年底,当新冠大爆发时,她未能幸免,可是休息术再次帮了大忙。

一提起休息术,大多数人会露出不屑的表情,以为躺着就是休息,放松地躺着就是休息术。其实,不然,真正的瑜伽休息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包含很多要领,要想精进休息术,需要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持续地练习。

作为在悠季瑜伽学院系统学习传统瑜伽的学员,南姐姐认为,要想练好休息术,必须先做好挺尸式,挺尸式是瑜伽的体式之一,挺尸式的练习看似非常简单,但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体式。首先是身体的摆放,包括下背部放平,即抬起臀部,卷尾骨,背部放平后,再落下来;双腿的膝窝伸展开,即双脚后跟向远蹬,然后双腿落地放松,感受膝窝的舒展,腰部不能放平,可以用一个小枕头垫在膝窝下面;肩胛骨收好,肩膀放平,特别是肩的后侧要贴向垫面,即肩膀完全打开,身材腔得以展开;脖子放在很好的位置,先抬起头,收下颌,延展颈椎后侧,再落下,或者垫一个特别薄的毯子或枕头,毯子的边缘贴近肩头,确保整个身体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紧张。如果肌肉部分紧张,练习者就无法完全放松,腹部的内脏器官也无法完全放松。

挺尸式的准备只是个开始,之后对身体的感受至关新的,南姐姐特意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一旦身体完全放松,就不要再挪动了,之后用意识逐一放松身体,可以从脚趾,到脚底皮肤、脚踝,再到双腿,一直到上半身,最后到头部,在这个过程中,放松每一个关节,放松每一块肌肉,之后再用放松的方式观察呼吸,感受整个身体的放松。

当身体抵达极度放松的状态时,皮肤会渐渐远离肌肉,肌肉会远离骨骼,练习者的意识就会离身体越来越远,对身体位置的觉知越来越少,可能会找不到身体,比如感觉手消失了,但背部的觉知还会存在。练习者可以继续感受身体向下沉降,沉降到一定程度时,可能感觉身体忽然很轻,像飘起来一样,那时背部就没感觉了,这就是一种跟身体分离的感觉。

过往没有这种练习经验的练习者,一旦发现感觉不到身体,可能就会害怕,担心会不会发生什么,就想动动手指脚趾确认一下。这时,最好不要乱动身体。当与身体的分离发生时,练习者会觉得很舒服,可以将注意力更多放到身体的舒适感上,并一直持续下去,时间概念 会随之变模糊,持续感受下去就进入了一种冥想的状态。

南姐姐还提到,瑜伽休息术其实是为冥想做准备,可以通过休息术直接进入到冥想状态,初期练习可能会直接入睡。在练习前可以做一个决定,是冥想的练习还是改善睡眠的练习。在消息新冠病毒发烧时,她运用了多种方法对待自己的身体。第一天,她通过休息术让身体放空,完全抽离出来,再慢慢进入到睡眠的状态。她知道身体要面对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要让它好好地去战斗。第二天,她觉得身体已经很辛苦了,决定要一直陪伴着身体,就没有做放松抽离,而是去觉知身体。那时她嗓子疼,就去感受嗓子的疼痛,跟身体的感受在一起。

都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瑜伽的练习方式也类似,只有平时准确、熟悉地掌握了练习方法,才能在有需要时及时受益。听了南姐姐对瑜伽休息术的描述和她的亲身体验,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放松练习,每次熬汤之后我都会做15分钟的放松,尽管跟休息术有所不同,不太可能进入到深层次的放松,但若是方法做对了,效果也会很明显。

我隐约记得自己放松时,头脑多半有点飘,应该是不够沉浸。于是,我再次默默地研读了南姐姐分享的休息术重点,并用心地在放松中去感受身体,似乎跟身体产生连接也不是那么难。我一般会先从双脚开始放松,最初让双脚放松时,要有些耐心,渐渐双脚处真的有松下来的感觉,之后再逐步上移。虽然我还没有体会过身体部位消失的感觉,但是那种放松下来的感觉已经让我尝到了甜头,就像小朋友尝过了糖果的甜味后,就很难再抵挡住糖果的诱惑了。

我会把这种认真放松的态度带到每次的阿汤练习中,不知今后能否秒进入到放松状态?此外,喜马拉雅瑜伽流派在休息术方面有一些专业的课程,有机会我要去学习和体验。

南姐姐的更多故事,请参考:

瑜伽的觉知力:阳过第6天,味觉没了,但吃饭依旧很香!

#瑜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