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跨越35年的顶层规划,摧毁了购房者的信仰!_武汉_长江_新城

1

2017年,一个闷热的7月的某天,我正在武汉调研。

正好赶上武汉公布了长江新城最终的选址和规划。

对于这段稍显久远的历史,作为当时的亲历者,我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个很重要。

首先,为什么要规划长江新城呢?官网上是这么说的——

中央要求——

展开全文

但是,被中央给予长江经济带脊梁的武汉认为——

于是,武汉提出——

于是,建设长江新城的大规划重磅推出。

为了背负起中央的期待,聚集国家战略、传承长江文明、承载武汉使命,所以武汉长江新城是一个跨越未来30-50年大规划。

就问你,读到上面的文字,激动不激动?

于是,当时正在武汉的我们,第二天就跑到长江新城的起步区一探究竟。

也是赶巧,正好碰上在售的两个项目之一,凯旋城组织看房团,我们也趁机混在看房团里。

当时销售中心大门外,停满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车辆,距离项目还有100米的地方就已经彩旗飘飘,花篮簇簇,100多米的红毯上洒满了礼花的碎屑,一阵风吹过,哪可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啊。

我到今天都依然记得那个场景,到处都人满为患,像要办喜事,每个人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销售员介绍了什么,一句也听不清,只听了个价格,预计9月推出新楼栋,释放价格13000+。

说实话,当时听到这个价格,我像个大傻子一样,瞪大了双眼,脱口而出:“13000+,大傻子吧?谁买?”

于是,置业小姐姐也一脸不可思议盯着我说:

“我们这里现在是长江新城,武汉刚出的规划,将来是武汉的第四镇,是和光谷分庭抗礼的,光谷向东,长江新城重振武汉主轴。所以现在这边买房是要抢的。我们是毛坯备案均价为8000元/平+2000元/平精装+3000元/智能家居。但,除了8000毛坯价是可以正常贷款的之外,2000精装和3000的智能家居是需要全款的,能接受的才能买,接受不了的,趁早也别浪费时间。”

我。。。。。。

此后,很多年我脑海里都记得这个画面。

一夜之间,原本的荒郊远镇就变成了众人疯抢的香饽饽。

它究竟变了什么?不过是变了个名字而已,以及这个名字背后的大饼吗?

更不可以思议的是,9月开盘,它确实开盘即卖光,确实是几百人抢房,确实是全款装修。

要知道就在6月29日,就在这里,某项目开盘的价格还是毛坯6000。而同样是凯旋城,当年2月首开价格不过才5900元/平,毛坯。

此后的很多年,我都会感叹,规划弄人啊。

3个月的时间,均价涨了5700元/平,房价几乎翻番。牛掰!

你想不想知道这么牛掰的地方,现在房价是多少呢?

2

这之后很多次我去武汉调研,再也没去过长江新城,没别的原因。

去一趟太远。路要通不通,满街大车,尘土飞扬。

我打心眼里觉得它没价值。不值得关注。

你稍微理性的思考一下,汉口本身就已经衰落,被武昌赶超,汉口北向外溢到后湖就已是乏力,再往北外溢肯定没劲了。

即使有所谓的“第四镇”啊,重新振兴武汉的历史使命,但产业、人口、经济都需要从零开始。

且不说十年后长江新城能不能成?

仅从房地产的角度看,改个名字就叫到13000+,这房子就不能买。

也是凑巧,一晃6年过去,2023年的3月,还是我们在武汉调研。

又碰巧赶上有外地看房团来团购。

于是,好奇心驱使下,故地重游。

在售项目换了一茬。除了多交付了几个小区,一片萧瑟。

满大街空租的商铺以及关门落锁的销售中心。

记忆里的百米红毯,喜气洋洋的人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飞过头顶的一群乌雀呱呱的叫个不停。

而在这萧瑟背后是,在过去6年,长江新城的历史使命再次被拔高,从长江新城改名长江新区,从武汉市规划变成湖北省级长江新区。

不仅如此,长江新区还要申请国家级新区。

如果申请成功,它将成为武汉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全国第20个国家级新区。

面对如此重大的身份变化,我们却在销售中心找不到任何关于新区规划、新区进度等信息,就连销售员都避而不谈。

6年前,销售员激情澎湃讲长江新区的光辉和远大前程,讲当下的风口和机会,讲这个地方将要诞生怎样的奇迹。

如今呢?

当然,我并不是否定长江新区,毕竟这是一个要贯穿30-50年的顶层规划,它将来的政治地位不是我们升斗小民可以揣测的。

可仅看起步6年的话,目前的情况是一地鸡毛。

除了早期启动区的住宅项目陆续交付,前期规划的名校、商业、酒店、写字楼、产业集群、中央商务区等等,什么都没有。

地铁还是那条地铁,站点还是之前的站点。一晃6年,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

哦!不,房价变了!

目前长江新城在售项目主要是4个——

汉口御江澜庭,现房尾盘在售,带装修11000。

长江凯旋城,尾盘大户型,121_138平,尾盘10700+,销售中心已经关闭了。

天纵时代城,6号线高车站地铁口,带装修11000。

联投汉口郡,临湖,带装修,105_130,均价8800。

其它项目要么已经交付,要么烂尾,要么项目抵押,无法销售等等。

3

其实,一个新区搞几年,搞成一地鸡毛,这种事,放眼全国,很常见。

但对于长江新区,有两点表现的非常极致的:

1、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的参与长江新区某些项目的团购。

和6年前,本地人疯狂全款抢购不同,当下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外地人。

和6年前一样,我很不理解。

因为但凡只要你到现场看看,就该知道这种地方不值得买房。

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踊跃参与?

价格低吗?

对外地人来说,武汉啊,强二线啊,“国家级”新区,买个带装修的、临地铁的一万出点头,还不限购,首付20%,只需要三四十万就好了。

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但,其实在武汉,除了四环内,到处都是八九千的房子,哪怕是在三环内,也有大把一万出点头的房子卖不出去。

所以一万多的价格在武汉,根本谈不上什么价格低。

“国家级”新区吗?

如果你了解了它从2017年长江新城开始,已经发展了6年了,依然是你眼前的样子,要什么没什么。你还会买吗?

至于那些直接网上下单的。我更不理解。

买房牵扯贷款,买了不该买的房子,毁了的贷款资格,为将来买房埋下祸根。

所以究竟是什么人,心大成这样,不来现场,网上下单的?

2、房子完全没有流动性。

有一个朋友2017年在长江新区抢房。

当时我阻止过她。她不听啊。

后来她说,2017年7、8月的武汉,一二手房倒挂,茶水费的猖獗。几乎都没有在售房源,举着全款都买不到房。

全年开盘400多次,其中300多次日光。

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发布长江新城这块大饼,一夜之间这里成为狂热的宣泄口,哪怕这里的新盘连夜涨价,也挡不住当时人心的激奋和惶恐。

如今,6年过去了,房子早已交付了。散去狂热之后再来看这个宏大的新区,她后悔了。想卖房了,却很难。

且不说新房卖得比自己的便宜。就是同一个小区,还有大量当初和自己一起抢房的邻居们,现在都在低价倾销想要赶快逃离这个地方。

所以当她听说有外地炒房团来这里抄底买房,她说,都是大傻子吗?

4

而就在我们感叹长江新城的买房人是规划和调控牺牲品时,武汉的另一个大规划已经出炉——武汉新城。

2022年2月7日,《武汉新城规划》全文发布。

官方说法是,当武汉经济体量逼近1.9万亿元时,武汉都市圈内其余8城还未有一城能踏过3千亿元的门槛。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为打破此僵局,武汉都市圈需要一片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于是就有了,武汉新城。

武汉新城在哪里呢?

位于武汉、鄂州两地交界处,内含八大片区(中心片区、光谷片区、葛华片区、花山片区、龙泉山片区、红莲湖片区、梧桐湖片区、滨湖半岛片区),规划面积约719平方公里

很荣幸,我将再次见证它。也来了个6年之约吧。

让我们期待,它将如何跨武汉、鄂州两市的行政壁垒?

将如何在基础设施连贯性不足的背景下,实现一体化?靠花湖机场和高铁站吗?

如何落地产业?靠光谷吗?

6年后再见吧。

还是那句话,我等升斗小民确实不能预判武汉新城将来会怎样?

但武汉是不缺新城的。放眼全国也完全不缺新城,更不缺国家级新区。

合肥的运河新城,长沙梅溪湖2期、东莞滨海新区、郑州航空港区等等,每一个新城都是一个瓮,一批又一批购房者将成为其中的鳖,跑不掉的。

可你格局大一点,新区建设需要人。没人买房,新区怎么建设。这些买房人做了贡献了。光荣!

这仅仅是我们此次武汉调研的第一篇。

先以长江新区开个头,接下来我们将从市场角度看,武汉这座城市是如何让90%的开发商都卖成现房的?武汉购房者如何在无边的供应中求生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