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这边风景独好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 这边风景独好上一句下一句是啥
- 风景这边独好前是
- 风景这边独好前面一句是什么
-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意思
- 风景这边独好,出自毛泽东哪首词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句话什么意思,详细点解释一下
- 这边风景独好上一句和下一句是啥
这边风景独好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上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下一句会昌城外高峰。
“风景这边独好”出自《清平乐·会昌》。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白话翻译: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
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
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东方欲晓”,通俗地说,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
“莫道君行早”,发现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难的责任重,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
“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阕说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将张开双臂迎接奋斗者。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意思是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原文: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南部。
颠:同“巅”,山峰。
东溟:东海。
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赏析:
“东方欲晓”,通俗地说,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莫道君行早”,发现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难的责任重,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阕说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将张开双臂迎接奋斗者。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这边风景独好上一句下一句是啥
“风景这边独好”是一句是“踏遍青山人未老”,下一句是“会昌城外高峰”。这句话出自《清平乐·会昌》,写于1934年。
原文: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白话译文: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佳。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这首词写于长征即将开始之际战事非常危急,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达到高峰。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红色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由于李德执行王明的“左”倾军事路线,红军和根据地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风景这边独好前是
风景这边独好前一句是什么?以下由我为告诉大家,仅供参考哦,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前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
出处:《清平乐·会昌》
原文:
《清平乐·会昌》
【作者】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白话译文: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注释
“东方欲晓”,通俗地说,它预示了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莫道君行早”,发现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难的责任重,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风景这边独好”,在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后可以领略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只有勇于追求,坚持不懈,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阕说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将张开双臂迎接奋斗者。
美好的诗不是奇词丽语,是抒发积极乐观努力奋斗的情怀。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诗言志”“工夫在诗外”的大法;在词句上,着意于浅显、通俗。立意求深远,语句求浅近。
扩展资料:
《清平乐·会昌》写于1934年。这一首清平乐,于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
创作背景:
1933年10月,蒋介石亲自指挥约一百万国民党军队开始了第五次“围剿”。当时极左路线控制中央领导权,他们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为宗旨,否定了前几次反“围剿”采用的“游击战”和“运动战”。让装备简陋的几万红军与优势敌人打正规战、阵地战,与敌人对攻。结果红军人数急剧下降,根据地日益缩小。而此时毛泽东已经被调离红军领导岗位,被排除在党内决策权外。
在中央根据地北大门——广昌、南大门——筠门岭先后失守之际,毛泽东从瑞金赶到会昌,发动群众,激励部队。在当地民众支持下,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身份指挥当地红军连打几个胜仗,终于扭转南线的被动局面。以后中央根据地只有南部战线比较稳定,其余三面都是节节败退,损人失地。
在这种情况下,心急如焚的毛泽东多次向极左路线领导人提出改变打法,结果反而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眼看自己一手创立、无数先烈鲜血换来的根据地越打越小,自己又有力无法使,毛泽东心境可想而知。
1934年7月,敌军重兵开始向根据地中心地区进攻,形势十分严峻,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毛泽东建国后回忆此时:“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此时,毛泽东正在会昌县城东门外的文武坝参加粤赣省委扩大会议。
会议期间的一天拂晓,毛泽东会同中共粤赣省委几位干部,从文武坝出发,渡过绵水,登上会昌山。
夏日的会昌山满目葱笼,生机勃勃。极目远眺,宏伟壮丽的江山引人遐想。在会昌城外的高峰,眼见红军战士守卫在各个山头,与战士们交谈后,目睹眼前群山晨景,想到当前危急形势,毛泽东顿生感慨,于是吟诵《清平乐会昌》的初稿,回到文武坝住处挥笔写下了《清平乐会昌》。
风景这边独好前面一句是什么
哈哈,楼上兄弟说的真幽默…不过挺押韵的!真确的应该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貌似是毛主席说的…具体出自哪就忘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意思
意思是: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
全诗如下: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译文如下: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毛泽东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
作者自己曾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会昌》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乐·会昌
风景这边独好,出自毛泽东哪首词
诗句“风景这边独好”,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清平乐·会昌》。
原词:
《清平乐·会昌》近现代:毛泽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释义:
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会昌县城外面的山峰,一气直接连去东海。战士们眺望指点广东,那边更为青葱。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4年7月,毛泽东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
赏析:
“东方欲晓”,通俗地说,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莫道君行早”,发现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难的责任重,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
“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阕说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将张开双臂迎接奋斗者。美好的诗不是奇词丽语,是抒发积极乐观努力奋斗的情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句话什么意思,详细点解释一下
意思: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走遍了青山绿水,但是人依然觉得很有精力,不曾疲惫,这儿的风景最好。
1934年,毛泽东在粤赣省的干部的陪同之下,登上会昌城西北的高峰会昌山(又名岚山岭)。毛泽东望着逶迤的山峦,触发了诗兴,写下《清平乐·会昌》一词。他的心情虽然苦闷,但并不消沉。
诗人豪迈地宣称自己“踏遍青山人未老”。诗人所看到的是,“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而远望南粤,“更加郁郁葱葱”。“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白,更加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豁达之情,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扩展资料
诗歌作于1934年7月,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是毛泽东在会昌登山后所作。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
在他自己说的没有发言权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
作者自己曾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会昌》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
这边风景独好上一句和下一句是啥
“风景这边独好”出自《清平乐·会昌》。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东方欲晓”,通俗地说,它预示了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莫道君行早”,发现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难的责任重。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风景这边独好”,在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后可以领略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只有勇于追求,坚持不懈,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下半阕说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将张开双臂迎接奋斗者。
美好的诗不是奇词丽语,是抒发积极乐观努力奋斗的情怀。“诗言志”“工夫在诗外”的大法;在词句上,着意于浅显、通俗。立意求深远,语句求浅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