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北京地坛的方泽坛建筑艺术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 地坛建筑在色彩运用方面有什么特色
- 地坛公园有什么景点
- 我与地坛中地坛的特点是什么
- 北京地坛最突出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北京地坛的方泽坛建筑艺术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方泽坛建筑艺术又一突出成就体现在空间节奏的完美处理上。它方形平面向心式的重复构图,使位于中心的那座体量不高不低的方形祭台显得异常雄伟,这种非凡的气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围建筑物上一切多余的部分,使其尽可能地以最简单、最精练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净化的环境。
其次则是巧妙的空间结构处理手法:两层坛墙被有意垒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层墙封顶下为1.7米,内墙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了将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
两层平台的高度虽然相近,但台阶的高度却不同,上层台宽3.2米,下层台宽3.8米。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的手法,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安排还营造了祭拜者的一种特殊心理节奏。当人沿着神道向祭坛走去时,越向前走,建筑就越是矮小,而祭拜者本人就越是显得高大。当人最终登上祭坛时,自然会有一种凌空抚云和俯瞰尘世之感了。
除了视觉上促使人产生节奏感之外,还十分重视人的触觉,特别是脚的感觉。我国建筑历来重视地面的铺作和道路、台阶的距离远近曲直,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气氛。
方泽坛的空间和距离,从一门到二门,二门到台阶前都是32步左右,两层平台都是8级台阶,上二层平台又是32步左右。这样,人在行进间进行持续时间相同的重复,自然而然地就会使脚的触觉转化成心理上的节奏,舒畅的平步青云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如果说帝王祭天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天之元子并受命于天的话,那么,他们在祭地之时,体现的则是自己君临大地和统治万民的法统。因此,天坛建筑以突出天的至高无上为主,祭天者被放到了从属地位,而地坛建筑则不然。
地坛虽然也要表现大地的平旷与辽阔,但更要突出作为大地主人的君王的威严,要唤起帝王统治万民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所以,营建地坛的古代建筑师们才煞费苦心地做了这样的构思与设计。
地坛建筑在色彩运用方面有什么特色
地坛建筑在色彩运用方面也颇具匠心。方泽坛只用了黄、红、灰、白4种颜色,便完成了象征、对比、过渡,形成了协调艺术整体、创造气氛的作用。祭台侧面贴黄色琉璃面砖,既标明其皇家建筑规格,又是地坻的象征,在我国古代建筑中,除了九龙壁之外,很少见到这种做法。
在黄瓦与红墙之间以灰色起过渡作用,又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常见的手法。整个建筑以白色为主并伴以强烈的红白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红墙庄重、热烈,汉白玉高雅、洁净;红色强调粗重有力,白色如轻纱白云,富有变幻丰富的光影和宜人的质感;红色在视觉上近在眼前,象征尘世,而白色则透视深远的效果,远方苍松翠柏的映衬,又使祭坛的轮廓十分鲜明,更增添了它神秘、神圣的色彩。
龙凤和玺彩绘
地坛公园有什么景点
地坛公园的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斋宫、神马殿、神库、养生园、宰牲亭、方泽坛、牌楼、皇祇室、钟楼。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1999年进行挑顶大修。
养生园是2010年建成的,是我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
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
宰牲亭,其实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冢、羊、鹿)的场所。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地坛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坐落在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天坛是进行祭天礼仪的地方。
1928年5月,地坛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天坛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与地坛中地坛的特点是什么
我与地坛中地坛的特点是安静。因为地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安静。我与地坛有三重象征意蕴,地坛景物是我思想情感的意象特征,地坛是母神祭祀地母神的隐喻,地坛是使我死而复生的第二个母亲。深沉的母爱我倔强的心魂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深沉的母爱,我倔强的心魂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
创作背景
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地坛对于当时的他来讲,就是精神家园。腿部残疾之后,史铁生焦虑苦闷,无法排遣。他几乎每天都去地坛,闷坐、看书、思考。地坛成了史铁生的精神家园。那旁逸斜出的枝叉藤蔓,那在地坛活动的人们,都使史铁生思考。最终,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他了悟了生死,破茧成蝶,写出了我与地坛这本书,成长为著名作家。
北京地坛最突出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源远流长。因此,作为祭祀地祗场所的地坛建筑,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而重复运用。从地坛平面的构成到墙圈、拜台的建造,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反复出现,与天坛以象征苍天的圆形为母题而不断重复的情形构成了鲜明对照。
这些重复的方形,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而且还创造了构图上平稳、协调、安定的建筑形象,而这又与大地平实的本色十分一致。
按照古代天阳地阴的说法,方泽坛坛面的石块均为阴数,即双数:中心是36块较大的方石,纵横各6块;围绕着中心点,上台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36块,最外者92块,每圈递增8块;下台同样砌有8圈石块,最内者200块,最外者156块,亦是每圈递增8块;上层共有548个石块,下层共有1024块,两层平台用8级台阶相连。凡此种种,皆是“地方“学说的象征。
方泽坛建筑艺术又一突出成就体现在空间节奏的完美处理上。它方形平面向心式的重复构图,使位于中心的那座体量不高不低的方形祭台显得异常雄伟,这种非凡的气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围建筑物上一切多余的部分,使其尽可能地以最简单、最精练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净化的环境;
其次则是巧妙的空间结构处理手法:两层坛墙被有意垒砌成不同的高度,外层墙封顶下为1.7米,内墙则只有0.9米,外层比内层高出了将近一倍;外门高2.9米,内门高2.5米。
两层平台的高度虽然相近,但台阶的高度却不同,上层台宽3.2米,下层台宽3.8米。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尺寸的手法,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安排还营造了祭拜者的一种特殊心理节奏。当人沿着神道向祭坛走去时,越向前走,建筑就越是矮小,而祭拜者本人就越是显得高大。当人最终登上祭坛时,自然会有一种凌空抚云和俯瞰尘世之感了。
除了视觉上促使人产生节奏感之外,还十分重视人的触觉,特别是脚的感觉。我国建筑历来重视地面的铺作和道路、台阶的距离远近曲直,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气氛。
方泽坛的空间和距离,从一门到二门,二门到台阶前都是32步左右,两层平台都是8级台阶,上二层平台又是32步左右。
这种人在行进间持续时间相同的重复,自然而然地使脚的触觉转化成心理上的节奏,舒畅的平步青云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如果说帝王祭天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天之元子,是受命于天的话,那么,他们在祭地之时,所要强调的是自己君临大地和统治万民的法统。
因此,天坛建筑以突出天的至高无上为主,祭天者被放到了从属地位,而地坛建筑则不然。它虽然也要表现大地的平旷与辽阔,但更要突出作为大地主人的君王的威严,要唤起帝王统治万民的神圣感和自豪感。所以,营建地坛的古代建筑师们才煞费苦心地做了这样构思与设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