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元青花有什么收藏价值
- 哪几种元青花升值最快
- 元青花瓷器纪年款如何鉴定收藏,全了
- 元青花瓷器的价值为什么说是价值连城,有什么特殊的吗
- 元青花瓷器收藏 该如何提高鉴赏眼力
- 元青花瓷器有收藏的吗
- 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
元青花有什么收藏价值
元青花出现的意义非同凡响
当在元青花陶瓷没出现以前,中国的瓷器通常是以书面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主,而元青花出现,史无前例的打破了以往的一些书面艺术表现手法,让元青花从艺术观赏和艺术价值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同时也触动了明清陶瓷艺术的发展。因此它被发掘出现的意义非同凡响。
此外,元青花的价值还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它,其一,它珍贵是因为开创了釉下彩的先河;其二,因为元青花的表现艺术手法比原来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丰富,更有立体感,更有陶瓷艺术感染力。其三、元青花确实稀少,正因为稀少才凸现了它的价位和价值,这就是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
民间存世的元青花数量凤毛麟角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约三四百件。而据媒体报道称民间收藏家发现和收集的元青花,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件左右,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元青花?
据中外专家统计,国内外的元青花数量实际上是不多的,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件数量不到200件。元青花民间到底有没有,有,但可能是凤毛麟角的数量。
元青花完整器十分稀少,元青花不仅是令人心醉神往的一个瓷器品种,更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哪几种元青花升值最快
只要是器型大、规整的元青花瓷器件件珍贵。
元青花瓷器多为民间收藏,不好统计具体件数及哪种器型更有收藏价值、更被藏家喜爱而价值更高。只要器型大、规整的元青花瓷器件件都珍贵,加上立件贵于躺件的观点,为业内共识较稳妥。
元青花的定义:“早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烧制的具有元代瓷器器形、构图、纹饰特征及古朴神韵的青花瓷器”都可初步视其为元青花瓷器。
元青花瓷器纪年款如何鉴定收藏,全了
鉴定元青花瓷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看釉色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前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量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矩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初步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出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二)看器形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不是有元代器形的特征,一同也要区分器形的胎体分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巩固。
(三)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艳丽呈翠绿浓艳,稠密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便是运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作用;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化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烁。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区分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底子要害。
(四)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盛、绘画规整的特征。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像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像纹饰构成,纹样有主宾和谐、繁而不乱的特征,图像体裁丰盛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征,其间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沿绘成白色联珠状,辅佐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隔,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转豪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略,绘画较草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五)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仍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矩及不规矩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纤细砂眼及黑糊麻点明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赤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天然炸开状。
(六)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选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一般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联接处多不修胎,故有粗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矩,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宣告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七)看显色与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首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一般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元代中前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时节的改变来显出釉面不一样的颜色。元代中前期(延祜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小冒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时节,还有元代中前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大都是没有气泡的。从至正年间初步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元青花瓷器的价值为什么说是价值连城,有什么特殊的吗
关于瓷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把它和语其经常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是一种高雅的东西。而瓷器相比于玉除了高雅之外,它也是一个实用的东西,比如我们日常所用的盘子碗,更多的是陶瓷所制成的。我们熟知的瓷器文化,有宋朝的五窑和传世的青花瓷,而在其中又以元朝的青花瓷的价值最为连城,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品质的原因,还有更多其他的因素。
一、元朝青花瓷现存较少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王朝,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潮流将封建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而是更像是一种奴隶制社会的倒退。所以说这个时期各种风格是迥异不同的,青花瓷更是如此。所以在这个短暂的返祖的年代,能够存在于现在的元朝青花瓷是非常少的,物以稀为贵,自然价值也不低。
二、元朝青花瓷大气逼真元朝青花瓷不像唐三彩那样,注重对色彩的运用,也不像是宋朝那样注重形神的表达。而是对于人物或者是历史事件的复原非常讲究求实。最著名的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烟草青花瓷上,不但将萧何和韩信两个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就连旁边的月光竹林等一些细节也细致入微,分毫不差。整个画面非常也大气,所以也就受后世珍藏。
三、元朝青花瓷文饰技艺高超相对于宋朝青花瓷那样的质地品质的高超,明朝青花瓷最为突出的特点就在于纹饰非常的丰富多彩,因为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国家,对于这些花鸟鱼虫比中原更加的熟悉,在文饰的处理上讲究对称和典雅,而且在主题上也不再以之前的宗教或者宫廷为主,更多的是民间故事或者其他野趣的元素,而这些文饰使得元朝青花瓷从整体上来看是非常端庄正派的。因此,在品质和数量的衬托下,元青花瓷就成为了收藏家的珍宝。
元青花瓷器收藏 该如何提高鉴赏眼力
元青花瓷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
看型
对瓶、罐之类的器形要细看它的口沿、颈、肩、腹、足底,看是否有元代器形的特征,同时也要鉴别器形的胎体重量,对器形全面进行分析。元代瓶、罐之类的器形一般胎体较厚重、胎质坚硬。
看青花
元青花瓷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麻离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祐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这也是鉴别景德镇元青花瓷的基本要点。
看纹饰
元代青花瓷器的纹饰可分两类。一类是以进口料绘画纹饰,具有构图满密、层次丰富、绘画工整的特点。如大盘纹样多由三至五层满密的图案组成,瓶、罐的纹样多由三至八层图案纹饰组成,纹样有主宾协调、繁而不乱的特点,图案题材丰富多样,以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藻、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纹样组成,花卉纹有大花和大叶的特点,其中缠枝莲花的叶瓣多绘成葫芦形,牡丹纹饰边缘绘成白色联珠状,辅助的变体莲瓣纹多有间距,边框内饰有青花等特征。另一类青花以国产料绘画,其纹样具有流畅奔放的特征,纹样构图较简单,绘画较粗率,以各种花卉纹饰为多见。
看釉
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看内壁
元青花瓷瓶、罐内壁多不施釉,内壁为砂胎,器身一般采用分段制作粘接而成,故器腹与器底往往留有明显的胎接痕。梅瓶内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故有毛糙感。内壁胎接痕多为凸起约1~2毫米不等的胎接痕,粗细大小不规则,手摸有圆润细腻质感。瓶内壁砂胎略带淡黄色,胎内壁砂眼及内壁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腹上部一般无修胎处理,腹下部至底多有修胎旋痕纹,瓶内壁稀朗砂眼明显可见。强光斜看内壁稀朗砂眼内闪出星光点,发出亮光,也称阴阳光点。
看底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看显色与气泡
元青花的显色也很重要,瓶、罐的外足圈一般聚釉较厚显出水绿色,也有显出鸭蛋青色,器身釉面往往会显出青白色、浅淡蓝色,或偏黄褐等色。元代中早期的青花瓷瓶、罐之类显色明显,显色是随空气中的干度、湿度、温度、季节的变化来显出釉面不同的颜色。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瓶、罐之类青花瓷釉面上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一般为天气炎热季节,还有元代中早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的青花上大多数是没有气泡的。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青花瓷、白釉及卵白釉的青花上会有气泡的,但是会有大小两种气泡,小气泡多,元青花瓷的釉面大多显得干透呈莹润透明状。
元青花瓷器有收藏的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作为古代瓷器,元青花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类型,元青花目前存世的大件瓶罐盘碗等,具有苏麻离青料特征的完整器物远远要大于300件,主要集中于土耳其、伊朗、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民间收藏者为数不多,且主要以国产料为主,鲜有苏麻离青料,就是有也多为残件器物,无论如何,元青花都是世界藏家极力追捧的经典艺术品,祝您心想事成,开心每一天每一生!
元代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
元青花瓷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继宋代的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与彩绘瓷之后,又一朵盛开的奇花,它的崛起奠定了中国明、清时期在国际制瓷业上的地位。
元代青花绘画艺术特点是气势磅礴,笔势飞动,整体讲究大效果,而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即使是云纹、海水、松石、古竹等图案纹饰,也只是大体规整而已。其用笔纯熟,悬肘运腕而写,所绘出图案,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呈现出一种浑厚而又妖娆雅致的神韵。
到了元代的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的技术已完全成熟,其特征是胎体厚重而又洁白,釉面白里泛青,釉色莹润,色调清新,纹饰素雅,图案层次丰富等等。其中有些器皿采用高锰低铁的进口青料,又称“苏麻离青,苏派勃青,回回青”等名称。元、明初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大多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带银黑色结晶状斑点(俗称铁锈斑)。经化验,进口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成份形成独特的风格。同时也为后人鉴定元、明两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虽然目前仿品成风,但唯独这种铁锈斑的发色,是后人无法仿造的。
在本世纪40年代之前,人们还不认识元青花瓷的真正面貌,常把它视为明青花。到50年代,美国一位学者波普以珍藏于英国达维特基金会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题记的青花云纹象耳瓶为蓝本,对比中东一带其收藏的青花,把与此相同风格的器物定为“至正型”,从而揭开了研究元青花的序幕。随着国内元青花的被发现,才逐渐有了元青花的研究与认识。
元代所产的青花瓷远没有明、清时代的规模大,产量及生产区域也很小,所以传世品总量大致在300件左右,国外约200件。无论从数量与质量上,国内的藏品远逊色于国际上的元青花。前几年在国外某地举行大型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瓷器最后以千万元的高价成交,其可谓是价值连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