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山水画图片入门(这五幅山水画,画面震撼寓意又好)_山水画_写生_山石

本文目录

  • 这五幅山水画,画面震撼寓意又好
  • 十种山水的画法,太全了(初学者必备素材~)
  • 国画山水教程
  • 适合初学者临摹的山水画
  • 简单的国画山水画
  • 求国画大师!找一张适合初学者的山水画(可以是真实图片,也可以是临摹的图)急急急⋯⋯
  • 国画山水有哪些画法

这五幅山水画,画面震撼寓意又好

家庭装饰画中,装饰画的种类有很多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式山水画。中式国画山水画主题鲜明,立意大气。装饰家居墙面不仅颇具美感,同时,中式国画山水画中蕴含的风水寓意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古代,人选择山水画装饰家居一般是直接悬挂在屋内,但是那时的山水画更加写意。现代,新中式客厅装饰的山水画更多的融入的风水的元素和寓意,这满足了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

废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这些关于新中式客厅挂画的盘点吧!

新中式客厅挂画推荐一:源远流长

新中式客厅装饰一幅源远流长的山水画浑厚滋润,气势磅礴。墨翁老师这幅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源远流长》画面壮美,有“神飞扬,思浩荡”的意象,特别是画面视觉宽广而深邃,营造出空灵韵味,引人遐思,起到“以无胜有”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幅意蕴流长的山水画佳作。

新中式客厅挂画推荐二:聚宝盆

画面中聚宝盆里的水非常清澈,让人看了内心十分舒畅,左右两侧瀑布之水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向聚宝盆中汇聚,寓意财源不断。东方天价旭日东升,霞光普照,在霞光的照耀之下,青山显得分外妖娆。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到“我见青山多妖娆,料青山带我应如是”的诗句,颇具诗意美感。

新中式客厅挂画推荐三:鸿运当头

山岚峰起,云层环绕,枫林披覆,旭日东升,鸿运普照,溪水潺潺;作品大气磅礴,气势宏大,中心的主山巍峨,高入云端。云瀑从高处流到山下,寓意着祥云天降,源水长流。山脚下有房屋,自然而毫无违和感,背靠大山,即有贵人相助,好运连连,真是鸿运当头!

新中式客厅挂画推荐四:泰山日出

浩荡烟云存于山间,初升的太阳极具朝气,给人一种焕然新生的感觉,画面中山峦挺拔,在风水中山脉有着龙脉之说,山脉犹如人脉,山脉连绵长远,象征人脉多,交游广阔,根基雄厚。画面重峦叠嶂,层次丰富,有分支、有起伏者风水极佳,山间点缀的松树姿态万千,伞状的造型是一种挡灾避难的风水寓意,山峦之间一条道路通向峰顶的庙宇,步步高升,挂在客厅沙发后边最为合适,风水极佳!

新中式客厅挂画推荐五:锦绣前程

云雾缭绕,青山矗立,巍峨壮观,绿树掩映下,裸露的山石显现肌理,显得夏天的山色更加深暗,画作清新明丽,层次分明。而隐居于峰岩绿树间的几顶民居,于白云缭绕,云雾蒸腾中,陡添几缕生命气息,使得画面顿时生机一片。


十种山水的画法,太全了(初学者必备素材~)

《春江图》的画法:

本幅作品画的是江南风景,画面不见高山叠嶂、陡峭怪石,而是峰峦晦明、林靡烟云、洲渚掩映一类的山光水色,表现了平淡天真的情趣,江南山水注重水墨画法,强调“墨胜于象”,通过水墨的变化,表现出江南山水的“润”。本幅作品采用了上下对应式构图,远山和近景是一种呼应关系。

1.先确定画面的构图,由近景开始画起,用淡墨勾画出近处的土坡,并用重墨画出土坡上的树木。

2.用中号羊毫笔蘸浓墨对土坡的暗面进行皴擦,然后蘸重墨,点上一些苔点。

3.处理好近景部分,接着用淡墨勾画出远处的山体,注意线条浓淡、疏密的变化。

4.蘸淡墨对远山进行皴擦,对需要强调的地方可以复皴,接着用湿墨染出更远处的山体。

5.由近及远,继续对远山添加皴笔,以加强山石的立体感。接着用重墨点出苔点。

6.最后用小号狼毫笔,调重墨勾画水草,用笔要迅速、自由。

《寒江独钓图》画法:

雪地实景,苍茫而润泽,冰雪覆盖了自然界中的山川树木,使人们更为关注白茫茫的冰雪积压、融变的过程,这种自然属性恰好与水墨形式相得益彰。因此,雪景山水画一直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很有特色的部分。雪景题材历来受到回冢们的推崇,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其创作难度很高。通常使用留白来表现雪的厚度和质感。

1.用中号狼毫笔调重墨,勾画出整幅作品的线稿图。

2.用小号羊毫笔调重墨为近处的树添加树枝,然后用淡墨点出远处的植被,并勾画出小舟和渔翁。

3.待墨色半干时,用大号羊毫笔蘸淡墨分染画面,注意白雪覆盖的地方留白,同时也要 注意墨色的过渡效果。

《春山图》步骤画法:

本幅作品勾、皴、点、线条清楚,形态平稳,但都是辅助点的气势,使其能表达出雄伟壮丽的精神。皴点并重的峰峦形态,构成葱茏蓬勃的画面。用笔要求曲折飞舞,舒卷生动。

1.先确定好画面的整体结构,从近处向远处推画,把握好画面的近实远虚的效果。

2.添加树叶,可以用点画法,也可以用勾画法,然后用淡墨对需要强调的地方进行点染。

3.在之前的基础上,用浓淡相间的笔墨,或点、或染、或皴、或擦,丰富画面的层次。

4.最后为画面染色,以山脉骨络分出明暗面,掌握山势。设色多以石青分层次,以朱渚托山腰,使其明丽雄伟。画中的冷暖对比要控制得当,技法特点在于用笔用墨,融化一气。

高山瀑布历来都是山水画家青睐的创作题材,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兀,瀑布从山头上直泻下来,穿越郁密的竹林和栈阁,冲击山石,注入深潭,喷雪跳珠,动人心魄。山石以淡漠勾皴,用浓墨皴擦,多种皴法交织互施,带光带毛,夹水夹墨。并用浓墨苔点配合尖笔剔出的丛草,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茫深邃,体现出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

1.根据山体的走势,进行艺术取舍,用墨线勾画出线稿(初学者可用铅笔先淡淡的勾画出线稿)。

2.接着,皴画山体,为树木添加树叶,并用淡漠罩染山体。

3.用湿墨染出最远端的山头。

4.继续为山体的植被添加皴笔或者擦笔,添加画面的空间感。

5.最后用大号羊毫笔蘸淡墨罩染画面,对需要加强的地方可以复染。

《深山访友图》步骤画法:

本幅作品采用了斗方的画画形式,先勾画出画中的景物和人,注意在勾画人物时,简单表现出形态即可。然后用水墨点染的方法画山水,以充分表现水墨的融合效果。墨色晕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的神韵之趣。有水的地方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表现。

1.首先构思好整体画面,确定画面中景物的布局。中锋运笔,勾画出近景部分的大致轮廓线。

2.调稍重墨色,用点叶法画出树叶,随即用小号狼毫笔蘸重墨勾画山人物,最后用重墨点苔。

3.用湿墨染出远山,注意墨色要有虚实变化。调整并完善画面,完成作品的创作。

中国画的写生是学习山水画重要的一课,历来的山水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在写生中吸取营养。中国画的写生与西画写生不同:西画写生是对照景物真实地反映景物;中国画的写生是画家面对景物多观察、多记忆,一般运用勾勒的手法,把景物的特点勾勒下来,画稿是作为加强记忆和下一步创作提供素材的,然后对画稿进行取舍提炼,加工创作,直至完成完整的作品。

本内容摘录自《国画入门训练新编:青绿山水》,刘建新编著,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6月,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大青绿写生画法

武夷山天游照片

步骤一:把写生整理的草稿拷贝到正稿上,并用墨线勾出山石、树木、云的轮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后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阴阳面。

步骤二:作底色,整幅画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后用花青、草绿等水性颜料染山石树木,云用花青调赭石分染出层次。

步骤三:用石青、石绿色染山石,树叶用三青、三绿点染,远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许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红分染,树、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图:山石的阳面用三绿、三青加少许白色提亮,调整画面整体关系,点苔,最后落款钤印。

小青绿写生画法:

小青绿山水是在墨骨的基础上施以淡彩的画种,比起大青绿墨骨的成分要多些,而色彩相对要弱一些,小青绿写生是在墨稿上施以淡彩而成的。

步骤一:把写生整理的草稿拷贝到正稿上,并用墨线勾出山石、树木、云的轮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后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阴阳面。

步骤二:作底色,整幅画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后用花青、草绿等水性颜料染山石树木,云用花青调赭石分染出层次。

步骤三:用石青、石绿色染山石,树叶用三青、三绿点染,远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许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红分染,树、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图:山石的阳面用三绿、三青加少许白色提亮,调整画面整体关系,点苔,最后落款钤印。

先从局部小景画起

先画树,然后画树旁边的石或山坡;也可以边画树,边画树,边画石。勾、皴、染、点交叉进行。这些小景是很容易看到的自然景色,可以随时写生,写生稿就是绘画创作的好素材。

1用中锋淡墨勾勒出树叶和石的形态。

2添画另一株树。

3用干、温、浓、淡的点法点树叶。

4给山石加皴,并渲染。

画一幅完整的山水画的步骤:

1用淡墨勾勒出全幅山水的结构,山的脉络要清楚。注意勾勒时用笔要简洁。

2在勾勒的基础上对山进行皴染,这幅山水用的是折带皴。在画的过程中要根据山的自然情况灵活运用。要点出草木,注意用点要密而不乱、疏而不散。

3进一步对全局进行皴染,墨色要分出浓淡,可以用淡墨破淡墨,有些地方也可以用淡墨破浓墨。山的基本脉络要用较浓的墨重新勾勒。用淡墨渲染山的脉络。注意不是一遍染够,可以视情况分层次染出,这样山的厚重感才能显出来。

4用淡赭石分染出山的各部,用花青和石绿分染木胎点部分。这一遍也要注意不可一次染够。点染云和水,要点染出空间感来。

此前推送了很多花鸟类的画谱,这次介绍一个山水画谱,供喜爱山水画的朋友们欣赏。

王念慈字务敏,江苏吴县人,天资英敏,工书善画,曾在安徽省为官,辛亥革命后不堪时局混乱,毅然弃政,重理丹青,为清末民国最为著名的海上名家之一。王念慈先生山水画稿包括三百多幅山水画稿,可做为初学山水的图式参考,现分享给朋友们,因为图片数量较多,将分成若干篇不定期持续推送。

国画山水教程

一、山水画基本步骤中国山水画在前人经过长期的总结、观察、概括、舍取、归纳下,大致 可分勾勒、皴擦、点苔、设色这几个过程。

1.勾勒勾勒的起笔可以用侧锋,也可以用中锋,用笔应当有虚实和轻重变化,一般先画近景再画远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匀,聚散有致。画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圆。

2.皴法皴原是指肌肤受冻后破裂的裂纹,表现在山水画中就是指山石、峰峦的体积感和质感及种种脉络纹理的方法。皴无定法,古人也不是一张画中只画一种皴法,主要是看如何把对象表现到最贴切为止,有时一张画中可有多种皴法混合运用。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解索皴、牛毛皴、豆瓣皴等等。

3.擦染一般画山水画时,有时皴和擦时同时进行的,这主要是作者用笔时正好将皴法画好,笔头稍干的同时将擦这一步骤完成。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胧感,以达到使画面更加切合实际的表现对象。染是山水画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画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时使山石的质感更加丰富。

适合初学者临摹的山水画

《沧江虹月》里面第五个篇章《林屋山人山水画谱》是徐氏随轩所得,为王愫绘制,其中有山水十二幅,这套画谱不多见,但是作品却值得我们初学者好好学习临摹。
山水画初学者应当从线条练起,这是所有国画类型练习的基础。练习山水画线条可以临摹一些山水画大师的课徒稿,如上所述的画稿都是些比较简单易于学习的。具体在练习当红中可以从一棵树,一块石头开始练起,然后接着练习临摹小幅山水,例如石涛的画作就很适合初学者临摹。当前面的练习内容差不多的时候,基础牢靠了,就可以临摹一些大幅的山水画了,这时候选择就比较多了,例如范宽,李成,王蒙,黄公望等等。大家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风格中选择,但是过程中要注意线条,线条是山水画画好的前提。
山水画是整个国画体系中最难学习的一部分,因为山水画囊括了很多元素,它里面包含了树木、花草、人物、虫鱼等等。想要画好山水画,就要掌握以上所有元素的画法,它是一个综合画类。画画是元素的学习,要想画好就要对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多加观察,可以截取一些唐宋的山水画作专门临摹细节,领略古人对于各个元素的把握和他们作画的精髓之处。
当基础打得差不多的时候,初学者可以尝试临摹《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初学者学习山水画必须临摹的经典画集。古人绘画,山峦连绵,高低重迭的姿态一笔而成,而画树却要经营位置,思考其结构规律。画山水首先要学画树,画树先画树干(主干、次干)。画好树干加上墨点就成为茂盛的林子

简单的国画山水画

找《芥子园画谱-山水》,或者《山水画入门、起步》之类的书临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求国画大师!找一张适合初学者的山水画(可以是真实图片,也可以是临摹的图)急急急⋯⋯

  • 比较干净简单, 适合初学者

  • 去书店购怎样画山水一类的书籍很多哦,如怎样画石,树,水,云都有

国画山水有哪些画法

一、创作前的准备
  (1)山水画写生技法——局部模写法:适合初学者,临摹未到熟练程度,真山水写生又未多接触,须要两相对照,揣摹模写,此时切忌贪大求全。
  (2)山水画写生技法——详记法:较完整“真实“地记录画面,适合初步熟练的学者,此时即当强调感受之真实,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实“。
  (3)山水画写生技法——记异法:只对特别的事物加以记写,适合时间较少或有特别感受时用。
(4)记意法(简记法)只简单记录一个印象,不作详细刻画。
  (5)山水画写生技法——放大法:选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并作较详尽表现,常可有意外收获。
  (6)山水画写生技法——映象法:针对整体景物的感受,较简洁的画出大体印象,不求形似,但求达“意“。
  (7)山水画写生技法映——象重叠法: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记,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万水的叠加印象,此即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8)山水画写生技法——重复体味法:此法即留恋于此山此水间,留连忘返,反复观照体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烂熟于胸,以致行坐眠食,时刻不忘。石涛之钟情黄山,潘天寿先生之画雁荡,黄宾虹先生之爱观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二、山水画写生技法
  1、创作法
  以上讲了笔墨、章法、写生等问题,这些都是为创作作准备的、创作是一切技法的综合运用。既然是“创”,就没有固定的方法、程式,画家由于各自的修养、禀赋、爱好不同,创作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会有差异,这就不必强求一律。但要搞好创作必须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这方面前人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现择其要者简述于后。
  2、山水画写生技法:构图的基本步骤
  传统的“六法”川笔中讲“经营位置”,其实就是讲绘画布局的章法,即构图。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用心去“经营”,要根据对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在创作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对象的特点和神韵,落笔要肯定,一下笔就抓住物象的特征,主题要鲜明。
  先用墨线勾画出景物的大感觉,构图注意重心。先落墨点出小山丘,一般起笔落墨为有浓淡的湿墨,接下来干笔走线条向外扩张,线条由简到繁、由疏到密;最后加点、擦、皴。注意点擦时变化要多,以中锋点、散锋点、侧锋擦,营造出山村郊外的苍野和自然,主题不断的深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3、山水画写生技法:山石结构与皴法
  骨法用笔是传统“六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是关于绘画用笔的问题,也是运用“线”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骨力、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因此,“骨”便是指“线”的力度与变化,以及整幅画的“骨架”。
  中国画表现山石的基本技法就是皴、擦、渲染。先皴石的外形轮廓以及轮廓以内山石的不平纹理。所谓皴,就是山石结构的纹理线条;擦是指在山石轮廓线旁擦出不规则的墨痕,增加山石的粗糙感;渲染,就是用浓淡墨染出山石凹凸不平的阴阳面,增加山石质感和明暗。
  骨法用笔中传统皴法有许多种类,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米点皴、云头皴、马牙皴、拖泥带水皴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山石质地是多种多样的,山石纹理和风貌也是丰富的,所以单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满足表现上的需要,故而常将多种皴法结合使用。
  4、水画写生技法:山石结构
  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质结构和外形状态而创造了表现程式,随着自然界的变迁和绘画技法的演进,传统的皴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更具真实感和现代感。
  唐以前,山水画中的山石是“空勾无皴”的。到五代、北宋时期画家们才开始使用皴法,前人经过对自然界山石的长期观察、体验和积累,终于总结出表现山水纹理、质感、体面关系的造型手段。这是山水画的一大发展。我们今天画山石结构时,除了要对大自然进行更切实的观察和写生外,也应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造型手法。
  5、山水画写生技法:树木写生技法
  古人画树一般先画枯树,因为枯树的出枝、穿插、组织结构清楚。不过,我们近代画家画树已打破陈规,可以先画部分树叶或先用墨点出树丛、树林的层次,然后再画树干和树枝。
  初学画时应先学画树的主干,后画次干,再写小枝,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经过一定时间的写生练习之后,自然会抓住物体的特征规律,线条也能做到简略扼要。“画从真中来,不受真所限”。意思是在大自然中学习,要经过自己的消化,才能得心应手地随意画出。
画国画需要经过临摹、写生、图画自然三个阶段。小编今天主要讲的是写生阶段,走完三个阶段估计至少要二十年,更者是三、四十年。到此你才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了。国画山水每个阶段、第个步骤,甚至笔法、墨法、画法都可单独成书,在这里小编分享的也只是九牛一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更加深入研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