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的主要经历?汉风的大美之梦:走进汉风的艺术世界_汉风_艺术_大红袍

本文目录

  • 张文的主要经历
  • 汉风的大美之梦:走进汉风的艺术世界
  • “名家书画”挂在社区街道会有些暴殄天物吗
  • 高卉民的人物经历
  • 大师满天飞 “大红袍”画册还能红下去吗

张文的主要经历

■ 1999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长城赋”
■ 1999年10月在青岛崔子范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长城赋画集》
■ 2001年5月在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黄河吟》
■ 2004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黄河吟,太行行》;出版专辑《太行情》、《画家张文》。其中《红灯高挂》,《荒原惊梦》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 2007年11月出版《毛泽东诗词石刻集》
■ 2008年10月出版《乡土恋》画集
■ 2009年1月出版诗集《天趣斋闲吟集》。

汉风的大美之梦:走进汉风的艺术世界

老 甲(老甲美术馆馆长、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著名国画家):
汉风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看了汉风的艺术哲学专著《生命存在与艺术存在》,感觉汉风很了不起。这部专著不是那种空泛无物的理论,它不但有深度,成体系,而且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格言是汉风从自己几 十 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凝聚而成,它很鲜活,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在里面。我相信,这部专著理论家看有兴趣,真正的画家和艺术家也一定会有兴趣。汉风从哲学的角度找到了自己对艺术的感悟所在和艺术的本质所在。而对哲学的思考又强化了汉风的国画创作理念。汉风的国画有文化的深度和强烈的生命感,他的画很强悍、很拙朴、很浑厚、也很有力度。从汉风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那种博大的民族根性精神状态、民族基本生命特征和生命力的表现。汉风的国画笔墨功夫很深,如果在构图上能有一个大的突破,那他的国画表现力会更加强大。从汉风在哲学及理论上的深厚造诣和他敏锐的艺术感觉来看,他的潜力很大,未来不可限量。
崔子范(北京画院原院长、著名国画家):
汉风是一位有深度、有思想、有个性而且很敬业的国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这些年,他的作品在全国获了不少奖。汉风能够在美术理论和中国画等诸多方面均有成就,非常不易。作为汉风的老师,我为他高兴。汉风的作品既很重视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最可贵的是他能够将自己的哲学思考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任何优秀的创作均来自于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汉风在这方面做得很突出。希望汉风再接再励,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鲁慕迅(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著名国画家、美术理论家):
我对汉风的评价是三句话:理论有真知,绘画有真情,对人很真诚。他作为美术史论家,基础扎实,治学严谨,成果卓著;他作为国画家,不守绳墨,勇于创新,一任性情。其画风洒脱清新,雄浑拙朴。他对朋友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同行间有口皆碑。我与他相识有年,所言皆平日所知所感者。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杂志执行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
汉风先生:
寄来的作品图片和文章收到了。看到先生笔墨丹青生涯如此丰富多产,在理论和绘画方面都能出人头第,与众不同,殊为羡慕,向你祝贺。
先生的中国画体现了你所说的“大美、壮美、素朴之美”这“三美”的追求,与一般的文人学者绘画的谨严细密有所不同。先生的绘画有中西融合之意,用笔大胆自由,着色鲜明强烈,有德国表现主义之风。在构图上又深得中国传统绘画经营位置之理,注意疏密与黑白关系对比,在表现出空间感觉的同时,也具有平面上的装饰意趣。我尤其喜欢《海上渔船》与《山间农家》这样的自由抒情之作。
先生正值盛年,文思敏捷,妙笔生花。祝先生笔耕不辍,更上层楼。
旭 宇(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诗人):
从汉风的作品,不但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启示,同时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在汉风脑子里深厚的积淀以及儒、道、释的精义所凝聚成的众多闪光的东西在汉风的艺术思想体系中的独特展示。中华民族的根性文化在汉风的意识里有着崇高的位置。汉风的哲学、美术理论和他的国画生动、浑厚、大气磅礴,充满着朝气和力量。他的艺术源于时代,源于民族。艺术是生命的展示和生命的呼唤。抒情实际上就是抒理论、抒学问,这是艺术的内核。这个核要坚实丰厚,只有这样,艺术才有可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表现人。历史上的大艺术家都是大思想家,都是在理论上独树一帜的人物。汉风能有今 天的成就,并在全国产生影响,最主要是因为他有高度。我们河北美术界、书法界和文学艺术界缺乏真正看的高、看的远的艺术家和理论家,而汉风显示了他不平凡的才华和能力。汉风的出现以及他在中国画和艺术理论上的成就对河北文艺界来说是一个大的成就。河北呼唤汉风这样的优秀人才。
赵贵德(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国画家):
在我与汉风多 年的学术交往中,我感觉汉风是一位有很强哲人意识的思想者和国画家。汉风对生命与艺术的思考是很深刻的,这体现 在他那非常大气而且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国画创作和美术理论创作中。汉风的《生命存在与艺术存在》虽然立足于生命和艺术的关联点,但其放射却非常广泛。这部著作从人本的角度建构起了汉风独特的艺术理想。这部著作采用了格言体的表现形式。格言体实际上是从道理中提纯的道理,它是人文哲理和语言经典的闪光。而且格言体的一语道破可以使人从迷茫中突然清醒。正是由于格言体的这种纯粹性、经典性和穿透力,决定了用格言体表述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之所以对这部著作很感兴趣,就在于它揭示的很深刻,挖掘的很透彻。有很多论述非常精粹。从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汉风的功力和智慧。我感觉汉风似乎握有一把他自己独有的金钥匙。作为一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汉风的文化建造意识,汉风对民族文化与不同文化关系的深层把握,汉风对艺术理想的执着追求都是令人佩服的。河北能够诞生汉风这样的艺术家,应 该说河北是幸运的,我感觉欣慰的是我比别人较早地发现了汉风的价值,并且能够与他的思想产生很多的共鸣。
李 松(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原主编):
汉风的国画画的好,很大气,论文写的也好。他的论文对美术界的现状和河北美术把脉把的很准,他对河北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论述和评价很深刻。他对大美、壮美的追求很可贵。
程大利(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著名国画家):
我感觉河北美术界在思考学术问题,从这次出版的画册中(《河北当代国画优秀作品集》),我们发现,汉风的长篇序言写得很深刻,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学术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我认为这篇论文应该在其它学术刊物上再转发一下,以引起更多人对其学术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原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国画家):
汉风是一位具有深厚史论学养和艺术创作实践的多面手,他的大写意国画深厚拙朴,他的理论探索视觉宽阔。中国古人说“画者文之极也”。我相信,汉风的文化意识和多方面的学养一定会使他的艺术格调得以不断升华,从而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王习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习三内画学院院长、冀派内画创始人):
汉风的大写意中国画有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我认为,他使大写意中国画走向了一个新的巅峰。作为艺术家,汉风对物象和造化的表现有其非常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精神诉求,并通过他那极端化的笔墨语言表现出来,因此给人的感觉相当有个性和高度。他的大写意国画用笔雄浑老辣,单纯拙朴;构图弘阔奇险,大气磅礴,于大动中寓大静,具有相当强烈的精神冲击力和视觉冲击力。大写意中国画能够画到这种程度和境界应该说很难很难。因 此,他的艺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陈 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汉风很了不起。从他的艺术哲学专著和他的画集可以看到,汉风对艺术的认识已经很高,他对艺术、生命、文化的关系有深刻的探索和把握。他的国画非常好,非常拙朴、宏大,有气势、有生命感。由于汉风本身是位国画家,他的美术理论和艺术哲学有实践的依托,所以,他的理论很有针对性并且具有独特的个性。现 在的中国美术界,能够在绘画创作和理论创作上均有成就的美术家太少了。所以说,汉风这样的人材就显得非常可贵。在现 在的历史阶段,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人材,我们以后培养人材应该强化这种意识。作为一名画家,不但要有笔墨功夫还要有文化层面的理论思考,《生命存在与艺术存在》展示了汉风的智慧和他多年来对艺术和哲学的思考。汉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自己的艺术理论更加系统化,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思想体系,我相信汉风未来的创作一定会更加精彩。
徐恩存(《中国美术》杂志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国画家):
汉风先生的大写意中国画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征;其笔墨老辣苍茫,天然拙朴;其色彩运用与墨的结合浑融一体,恰到好处;其画面的整体气息浑厚苍茫,颇具大家风范,显示出北方文化特有的内含与精神。他的作品充溢着可贵的真气和浩然之气。这与他深厚的哲学功底、美学功底和人格锤炼是分不开的。他在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是在传统文化与当代中西文化的交汇贯通中拓展着自己的艺术创造之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在当代的中国画坛中,我们尤其需要汉风先生这样的艺术思想与艺术精神。即:创造就是一切,创造就是生命。有时候历史不看过程,只看结局。汉风先生对中国画的独特创造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吕云所(天津美术家协会顾问、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画家):
汉风是中国当代非常有成就的大写意国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他的作品不是小桥流水,不是哝哝细语,他的作品是大江东去,是雄魂壮魄,是黄钟大吕。他的作品悲而壮,雄而弘,震撼人心。欣赏他的作品,使我感受到燕赵悲歌,感受到他作品骨子里所透出的高吭、雄浑和神秘,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豪迈和铮铮铁骨。他的作品属于典型的大美、壮美范畴。汉风真诚、善良、单纯、执著的人格力量和他那令人震憾的艺术语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汉风的这一切对于当代中国美术应该说是非常珍贵的。
赵力忠(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
从汉风的国画可以看出,他不但很有朝气和创造力,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汉风的国画很大气,有燕赵厚重之气。很有力度,也很苍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画架子已经撑开,下一步就是如何完善细节。他的笔墨既有浙派的因素,也有北派的因素,同时也有文人画派的因素。从汉风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拭图将壮美和静气之美结合起来,就好比把武术和太极拳结合起来。这种追求是很有意义的。从他对生命、哲学、艺术等等的认识来看,他不但善于思考,而且思考的问题很深刻,他为《河北省当代国画优秀作品集》大型画集所写的长篇序言就非常有水平。汉风的站位高,视野宽,并没有就画论画,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河北的中国画进行了全面独到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不少值得深思的理论问题。汉风在文章中主要谈了两个美:一个是大美、一个是壮美,可以看出汉风追求的两个方面。汉风还提到三气:真气、元气、浩然之气。真气就不是假气,不是做作之气,这就要做到坦坦荡荡,像河流一样奔腾而下,或平缓,或急湍,有其自然的节奏和规律。
陈孝信(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汉风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国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的艺术哲学专著《生命存在与艺术存在》见解独到,思想深邃,无疑是一部讴心沥血之作。从不同的报刊得知汉风兄在这些年来硕果累累,喜报频传,我非常高兴。这些成果自然得来不易,汉风对艺术的真诚和表现出来的智慧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衷心地祝愿汉风为中国美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丁 方(南京大学美术研究所教授、著名油画家):
收到你的信和国画照片,对你的艺术追求我十分理解。尤其在你的国画和诗词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和苍凉悲壮的意味。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预计下一阶段将产生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厚悲壮的艺术形态。这是由灵魂状态制约的。就象你的诗词上那种“易水举觞留悲壮,长城秣马啸长夜”的精神将再度返回中华民族的灵魂中,这就是历史的命运。让我们为共同的精神而奋斗。读了刘骁纯主编转给我你所写的稿子,“悲剧艺术—— 一把永恒的剑”很感振奋,从中我看到了一种珍贵而深刻的东西。你的文章直朴平白地切中了这一要害,我非常赞赏。痛苦,每个民族都有,而这些民族的优劣之分就在于对这些痛苦所意识到的深刻程度。只有在这种创造性的表现中,我们才能将自身微不足道的命运与整体人类的命运整合起来,才能变的更加高尚和伟大。

“名家书画”挂在社区街道会有些暴殄天物吗

宝主:苏华宇

作者:袁永安

袁永安,雨荷堂主人,1972年8月生,湖北新洲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榜书委员会、组联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院研究员,湖北中流印社理事,武汉书法家协会宣传与交流委员会副主任,武汉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汉书法院特聘书法家,茂名市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武汉市新洲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湖北艺术副院长。出版有《十方书道袁永安精英特刊》,合集并展出有《东湖墨韵---湖北省直青年书家十人展作品集》,《汉上书风---武汉青年十家书法篆刻学术展作品集》。现为职业书法篆刻家。

高卉民的人物经历

高卉民(原名高惠民),1948年12月生,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1982-1984年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得名家亲授,传统功力深厚。擅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偶作山水、人物及指头画。专绘中国北方山花野卉,以雄浑博大的黑土地风格独树中国画坛。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黑龙江博物馆、新加坡文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陕西美术馆、深圳博物馆、日本盛冈展览中心、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日本长崎县立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及各大博物馆收藏。
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在《全国首届花鸟画展》中获最高奖,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秋趣》 入选百年中国画展。众多作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展览并被收藏。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国画家》等报刊多次刊登作品及其评介文章。被誉为“当今花鸟画坛上年青主将”、“花鸟画革新者”。
出版多本《高卉民画集》,《高秋图》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秋趣》入编《百年中国画集》。山东翰墨缘画廊推荐画家。
美院学习时
80年代初,在美院见过李苦禅作画,信手率意,洒脱无拘,出之于意,动之于情,出之于道,动之于技,乃为意高人胆大,艺高人气壮。
田世光、金鸿钧老师教授工笔花鸟,画了许多的课徒,练就了重彩风格倾向。重结构表现之理,对写意影响颇深。
崔子范先生为我们上了一段课,课堂在他家画室,看到了一些先生收藏齐白石的精品和王雪涛的草虫精品,从崔先生冶练稚拙之画风,悟得笔墨精神,文化浓缩,修养精华之魅力。
听得孙其峰先生二周课,他授课示范多,他的画讲究笔墨,重情趣,尚书法的小写意。小写、意不小,细笔、画不谨,绘画皆通的艺术魅力。
刘勃舒任中国系主任时,一天步入教室,时有些微醉,见我在作画,夺过画笔,恣肆纵横,若干笔画了只鸭,而后摔笔于纸上,说了声“就这样画”,拂袖而去。这一摔捅破了写意画用笔的窗户纸,用笔激情意扬,旁若无人,物我皆忘。
常到大自然中,见大山、大川、大森林、大草原、心怡神旷,拓大胸怀;见大师名家挥毫,心沉神静,得大见识;聆听大学问家教诲,读大书,悟大理,修大养,循艺术大规律,走大路,吃大苦,下大功,大进步成大风格。
风格形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待自己文化修养渐丰厚,思想理论渐成熟,专业技能(笔墨功夫、意象创造、形式构成、艺术表现)在长期艺术创作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习惯语言特征,个性符号程式,独诣的笔墨结构形式,感情化、性格化的表现方式,觉而不觉,不觉而觉时追求的习惯,一生无不在自觉铸造自己的风格。

大师满天飞 “大红袍”画册还能红下去吗

导读:“大红袍”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高规格、高品质首次出版了任伯年、齐白石、溥心畬、徐悲鸿、傅抱石等10位已故国画大家的专册,后又出版了黄宾虹等10位画家的专辑,但最近,国画界一些画家都在出版“大红袍”系列画册,就连我的学生辈的画家也进入了“大红袍”画册系列。 国画界的人说起“大红袍”大多会肃然起敬。何以如此?“大红袍”本来是权威美术出版社给社会公认的著名画家出版画册时采用的一种统一的红色封面装帧的画册样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两家权威美术出版社和台湾一家文化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这套画册。“大红袍”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高规格、高品质首次出版了任伯年、齐白石、溥心畬、徐悲鸿、傅抱石等10位已故国画大家的专册,后又出版了黄宾虹等10位画家的专辑。自此开启了“大红袍”画集的系列出版。在中国画界影响很大。到今天,“大红袍”已出版有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溥心畬、林风眠、朱屺瞻、潘天寿、李苦禅、李可染、吴作人、傅抱石、关山月、黄秋园、白雪石、吴冠中、董寿平、石鲁、亚明、何海霞、马晋、陈少梅、梁树年、范曾、黄胄、郭味蕖、任率英、汤文选、赖少其、石虎、徐希、宋雨桂、程十发、杨之光、崔子范、郭怡孮、周韶华、钱松喦、杨善深、黄君璧、袁晓岑等等专辑。光看这名单,你就可以知道“大红袍”的分量了。听出版“大红袍”画册的某出版社前总编说,每个名列“大红袍”的画家,都是通过出版社编委会集体慎重讨论确定的。可见要名列“大红袍”是何等的困难。但最近,国画界一些画家都在出版“大红袍”系列画册,就连我的学生辈的画家也进入了“大红袍”画册系列。他们送我的“大红袍”竟与齐白石们的大红袍规格几乎一模一样:一样的红色封面,一样的硬壳套装,一样的烫金题名,一样的出版社,唯一不同的是,上述那些名列“大红袍”的画家是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系列中,而后者是在《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系列之中。后来发现,连出版社也有不同,另一些出版社也在出一模一样的“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听说已有四五家。《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尽管也是“大红袍”,但其中的画家就良莠不一参差不齐了,有的画得好一些,有的画得就不敢恭维了。这部分画家大多名气不大或没有名气。这里不是以名气论画家画艺之短长,因为水平高的画家多有自信,未必去硬挤这条独木桥。“大红袍”名家如齐白石们之名是他们用其一生的艺术实践自然形成的,年纪轻轻的我们何必非要去揩他们的油沾他们的光哩!在这些画家的宣传上,大多如此介绍说,他们已属名列“大红袍”经典画册的画家之列,而名列“大红袍”的经典画家已有如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等等。言下之意,此等画家至少已成跻身大师之列的后起之秀了。但这些画家本身或者名声不大,或者干脆就一点名声也没有!他们是怎么进入“大红袍”之列的呢?及至有一天,我也接到入编“大红袍”的邀请时,才终于搞清楚这“大红袍”堕落到什么程度:一个电话打给我,说邀请我出版画册,“是‘大红袍’哟!”,对方在电话中特别叮嘱,诱惑之意不言而喻。这话让我瞠目结舌了半天!别的“大红袍”作者水平怎么样,你还可以见仁见智,但我绝对没有进入“大红袍”的资格,我自己心里是有数的。就凭自己这点感受,我相信,“大红袍”已堕落已变味已掉份儿是绝对可以相信的了。一方面,绘画的商业化让部分画家们利欲熏心,大师帽子满天飞,炒作之风甚嚣尘上,“大红袍”这类名家包装之经典标志让这些非名家们觊觎不已,非出巨额金钱买此名头不可。一方面,出版社变企业化管理之后,利润已成企业生死存亡之关键,出版社需要钱。况且今天的画家(包括地方性小名家)大多也有钱,而出版社又必须赚钱。这下好了,“大红袍”牵线,画家与出版社联姻,两相情愿各得其所,皆大欢喜!但真的欢喜得起来么?出版社“大红袍”20年来辛辛苦苦创下的著名品牌砸在了这些非著名画家们的手上,“大红袍”风光早已不再!出版社对此当然清楚。真正属于“当代”的一批名画家,有的出版社宁肯给他们另出一套新的《中国美术家作品集》系列画集即“小红袍”(包装陈设与大红袍相近),也不敢让他们混迹于《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的平庸之辈中——你看,“大红袍”的牌子不就这么被出版社自己砸了么?“大红袍”的品牌价值大幅贬值。另一面,出版了“大红袍”的画家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大红袍”去震收藏家让画作卖高价了么?也没那么简单!尽管这些画家投入不少,但你此时的“大红袍”早已非彼时齐白石徐悲鸿们的“大红袍”。进入今天的“大红袍”《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仍不可能保佑你真正成为大家公认的“中国当代名家”。“大红袍”虽然还是“大红袍”,但物是人非,袍内乾坤早已变了质变了味掉了份儿。行文至此,又听说出版“大红袍”的某出版社还在坚持既有标准。但出“大红袍”的出版社有好多家,“大红袍”要继续红下去还真不容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