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诗歌主张(郭沫若的诗歌主张对现代白话新诗的意义)_郭沫若_诗歌_浪漫主义

本文目录

  •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对现代白话新诗的意义
  • 谈谈郭沫若诗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
  • 郭沫若是什么文学主张的第一人
  • 联系作品,试论新月派诗歌理论与郭沫若诗歌主张有何不同
  • 郭沫若诗集《女神》的主要思想内容
  • 郭沫若诗词怎么样
  •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 郭沫若是什么诗派的诗人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对现代白话新诗的意义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对现代白话新诗的意义:

郭沫若是善于寓诗情于史笔的诗人,他中国传统诗歌在语式上,采用简短的对仗式诗句反复,以此达到抒情效用。郭沫若早期的剧作诗歌创作,将诗歌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转化为内部结构的一部分。

他不吝惜笔墨似的将成段成段对仗反复的短句引用入作品,或者说是郭沫若为了故事题材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素材的多样性、故事内涵的多重性,别出心裁地用诗歌来反映投射。因此,郭沫若的作品有回环复沓、对仗整齐、内容直白、情感热烈的艺术效果,喷涌着惊心动魄的情感力量。

创作特点:

郭沫若汲取了西方自古典人道主义至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纷繁的现代生命哲学的精髓,以律合自然界奔腾不息的生命流动的进取之道,从涵养一个圆满的自我人格开始,热切地呼唤着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秩序的到来。

从《日出》等作品中,都可以体会到一种奔腾不息的力量,无论是喷薄而出的新生的太阳、如烈火一样燃烧的天狗、涅槃的凤凰,还是大都会的脉搏、无限光海中孕育的生命的情调等等,无不洋溢着强有力的生命冲动,燃烧着生命之火。

可以说郭沫若的创作就是一部部由作者的自我冲动向外扩张以唤醒宇宙万物生之律动灵之共鸣的生命交响曲。

谈谈郭沫若诗歌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

郭沫若的早期诗歌理论与他的早期诗歌创作的时间基本重合,是指五四到二十年代中后期。作为现代诗歌的领军人物,白话诗歌的最早践行者之一,在现代诗歌史上拥有重要的作用。而他的诗歌评论以他本身的诗歌创作为基石,融汇东西,博古通今,自成一家,在许多问题上有许多自己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一.诗歌内核的情绪特征郭沫若认为诗歌的起因是感性的创造,诗歌的内涵也包含着感性的因素,感性在诗歌的创造和诗歌的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是诗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文学本质的诗性内涵郭沫若以壮美的组诗《女神》登上文坛,技惊四座,他的一生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诗歌的探索,所以可以说诗歌是郭沫若的生命,因此他怀着对诗歌的极大的深情,而郭沫若以他独特的创作经验出发,鲜明的提出诗歌是文学的本质,赋予了文学本质浪漫而丰富的诗兴特征,这既与西方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性、抒情性相一致,也吸收了古典文学以诗歌为正统的观点。三.诗歌内在律的情感特征郭沫若提出诗歌节奏的内在律的观点,认为优秀的诗歌的节奏应该是内在的,是情绪的涨落,也就是把诗歌的节奏全部寄托在诗歌中情感的流露,情感的喷发,情感的轨迹,实际上这种认知也是对诗歌情绪内核说的扩展和升华,因为特别崇尚情绪,崇尚情感,所以就对一种纯感情流露的无任何矫饰的诗歌特别推崇,也就推崇诗歌的内在律。

郭沫若是什么文学主张的第一人

  • 现代文学史上 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第一人

  •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高扬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第一人。
    扩展资料: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高扬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第一人,往重艺术自身规律,感情自然流露。《女神》白话文新诗莫墓之作,毁坏旧事物,创造新事物,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结束了一个旧的诗歌时代,气势豪迈的自由体诗,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榜样。戏剧主张:据古推近先欲制今而后借鉴与古失事求似前历史创作原则,内在历史精神的真实。以史入剧,强调结构的风格。诗文集《星空》,诗集《瓶》.历史剧《屈原》是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最高成就。

联系作品,试论新月派诗歌理论与郭沫若诗歌主张有何不同

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徐志摩万一多他们提倡诗歌应该追求三妹,及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主要就是提倡韵律的和谐。
郭沫若的诗歌主要是爱国主义,奔腾的想象

郭沫若诗集《女神》的主要思想内容

《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个性解放、争取圆满人格的强烈要求

在文学上,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个性解放的呼声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

2、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反抗、叛逆表现在:

《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这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

创造精神表现在: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

如《笔立山头展望》。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诗人笔下的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了。如《晨安》《光海》。

3、爱国情思的抒发

从《女神》中的《炉中煤》的年轻女郎,《凤凰涅槃》中更生的凤凰等形象,不难看出诗人对于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

扩展资料:

郭沫若《女神》的写作背景:

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因此,《女神》可以说是郭沫若最早的诗歌集。作品中最早的大约写于1916年。还有一部分写于1923年,决大部分写于1919年和1920年两年间。

当时作者正在日本留学,目睹日本强盛和中国落后,同时在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促使诗人写了这些向往自由与社会主义理想的诗篇。

《女神》以崭新的思想内容、豪放的自由诗体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诗集开创了新的诗风,为自由体诗开拓了新的天地。作品中还充分表达了郭沫若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

他否定世间一切的传统偶像,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以获得彻底解放。此外,作品中所表现的“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宏大风格是相适应的,且形式上是自由的。

赏析:

《女神》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浓郁的积极浪漫主义气息。在《女神》中,诗人不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绘现实,而是依照自己的主观想象、理想和热情去状写生活。

对理想和未来的狂热追求与赞颂多于对黑暗腐败现实的冷静细致的刻画。但是,《女神》的浪漫主义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植根于现实土壤之中的。

它那种毁坏一切、创造一切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完全表达了“五四”时期人民群众,特别是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

如果说鲁迅以他战斗的《呐喊》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那么,郭沫若则以他反叛、创造的《女神》开辟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天地。

在表现手法上,《女神》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奇异的联想、极度的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来表现诗人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美好的理想。

在语言上,既运用白话口语,又采用古今中外的语汇,状物写人,锐意求新,且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诗的语言不仅异常丰富,而且十分形象生动、绚丽多彩和富有表现力。

为了表现奔放炽热的感情,诗人还运用叠句、排比句等句型,形成急促的节奏,从而形成诗歌高昂的格调。在诗的形式上,诗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大胆的创造。

为了打破一切旧的诗形,反映崭新的思想内容,诗人成功地创造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诗人还创造了把诗与散文、抒情与叙事结合起来的诗剧,开拓了诗歌创作的新领域。

总之,《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既受了西方积极浪漫主义和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的影响,又表现出郭沫若的独特艺术个性。

即把热爱祖国、追求光明的浪漫主义激情,同奇特的想象、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雄劲豪放而奇拔的艺术风格。

郭沫若诗词怎么样

郭沫若是我国当代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生涯便是从诗歌的创作开始的,他的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给诗歌的创作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郭沫若发表的一些诗歌的创作理论给后世的诗歌创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发表的诗歌美学理论开创了诗歌的一个新的篇章。郭沫若诗歌的美学思想把对诗歌的见解和主张给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打破了一些形式化的束缚,重视抒情和音乐性,郭沫若对诗歌独特的美学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发现。

他的诗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诗歌的内在。郭沫若厌恶形式主义,认为形式只是一种束缚,必须冲破束缚,表达情感。

二、强调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郭沫若认为诗歌的特性抒情的美丽的,在创作诗歌时情绪是有一定的波长的,把握住情绪的波动,抒情并不是长篇大论。诗歌应当从心灵迸发,以一种为它而生的感觉,触发灵感,诗歌的创作理应用真挚的感情和全身心的爱恨情仇作为创作的源泉。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中,不仅重视抒情,还把灵感作为创作的一大要素,

三、严格要求诗人的自我修养。郭沫若曾形象地比喻:“是什么树子开什么花,是什么树子结什么实,那是丝毫不能假借的。”诗人的品格是否高尚,心胸是否宽阔可以从其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

四、诗歌要以人民的心声为基础。郭沫若早在上世纪年代就提出诗要以人民为本位这一思想,足见其科学性和超前性,郭沫若认为,只要以人民为本位,只要思想进步,内容健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是可以使用的,这又足见其包容性。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乐山客家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郭沫若(1892年~1978年)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  郭沫若照片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

郭沫若把诗歌理论的基础牢牢地建立在抒情之上,把美学思想贯彻其中,虽然他早期的诗歌理论还存有一些疏漏。但是从整体来看,郭沫若的诗歌美学思想是极其进步和科学的,他打破早期对诗歌的束缚和误解,顺应时代的要求,把人最根本的感情放在诗歌创作的第一位,要求感情呼应时代的声音。

重视诗人的品格和自我修养,认为诗品及人品,把诗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评价诗歌的一大因素,强调诗歌以人民为本,注重人民的心声。即使在文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郭沫若对诗歌的贡献也是极具价值的。

郭沫若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郭沫若一贯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诗。”这是他的诗学观最基本的体现,无论是中国古代诗歌,还是近现代诗歌,都要以抒情为第一要义。

郭沫若是什么诗派的诗人

浪漫主义诗派(创造社)。
高昂激越,火山爆发,狂飙突进式的诗作,强烈地震撼和激动了“五四”一代青年的心灵,并形成了一支独特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五四”文学革.命以后,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形成了浪漫主义文学倾向和文学流派 为我国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的途径。郭沫若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鲜明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倾向。
在五四时期的诗坛,集结在浪漫主义旗帜下的有创造社、湖畔诗社、弥洒社、新月诗派等团体。
创造社在前期以尊重天才、主张自我表现为艺术宗旨,作品有典型的早期浪漫主义唯美特征,对我国的新文学运动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以创造社为核心所形成的诗歌流派也称为早期浪漫主义。
创造社力倡“主情主义”,注重内心情感、情绪的表现。郭沫若特别注重文学的情感性,尤其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
1921年8月,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的问世,震动了“五四”新文坛。他以崇尚主观、崇尚自我、崇尚自然的崭新艺术风格,开一代诗风,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浪漫主义诗人的不朽地位。瞿秋白说他“代表着黎明期的浪漫主义运动”,“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
自我表现,是郭沫若“五四”时期浪漫主义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他的浪漫主义诗歌的首要特征。他说:“诗底主要成分总要算是‘自我表现’了”。所谓“自我表现”,就是诗人要以最激越的语言形式表现自己的个性,反映主观的内心生活,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女神》就是郭沫若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直抒情感的最成功的艺术作品。《女神》的每一首诗都有诗人的形象,他的自我以特别突出的姿态和鲜明的色彩,渗透在奇特的、优美的诗意诗境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