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文雅的骂人词汇
说起骂人,在我国那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比如我们大家说经常说的“朽木不可雕也”就是孔老夫子骂自己弟子不成器的话语。又好比“二百五”就是苏秦的骂人语录。
传说孔子的弟子宰予,很会讨老师开心,说起话来也是侃侃而谈。刚开始孔老夫子很喜欢这个学生,以为他以后肯定有出息,诗歌不可多得的好人和贤人。但是不就之后宰予就表现出了自己懒惰的一面。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孔子依旧给弟子们讲学,发现宰予没有来上学,于是就排弟子去找宰予,去找宰予这个弟子回来对孔子说道,宰予在屋里睡大觉呢!
孔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淡淡的说了这么一句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 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骂人方面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单论骂人的话,我们不难在许多历史书籍和小说里找到答案,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就有这么一段关于骂人的精辟讲解: “洪朝率领五百士卒,向罗刹降兵学了些骂人的言语,在城下大声叫骂。只可惜罗刹人鄙陋无文,骂人的辞句有限,众兵叫骂声虽响,含义却殊平庸,翻来覆去也不过几句“你是臭猪”、“你吃粪便”之类,那及我中华上国骂辞的多采多姿,变化无穷?韦小宝听了一会,甚感无聊”。
细数历史上我国的著名骂人文章,那可是骂他叫一个精彩, 这其中就有这些骂人古典书籍,
《甘誓》(朝代:夏 作者:启 出处:《尚书 夏书》)
《汤誓》(朝代:商 作者:汤 出处:《尚书 商书》)
《牧誓》(朝代:商 作者:姬发 出处:《尚书 周书》)
《费誓》(朝代:周 作者:伯禽 出处:《尚书 周书》)
《管仲檄楚使》(朝代:春秋 作者:管仲 出处:《左传》)
《吕相绝秦》(朝代:春秋 作者:吕相 出处:《左传》)
《檄告楚相》(朝代:战国 作者:张仪 出处:《史记 张仪传》)
《吴王刘濞遗诸侯书》(朝代:西汉 作者:刘濞 出处:《史记 吴王刘濞传》)
《讨王莽檄》(朝代:西汉 作者:隗嚣 出处:《后汉书 隗嚣公孙述列传》)
《喻巴蜀檄》(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相如 出处:《汉书 西汉司马相如传..
骆宾王-----《讨武檄文》等文献资料,陈琳的一篇文章治好了曹操的偏头痛,骆宾王的一篇《讨武檄文》使得武则天感慨世间有此奇人为何不得用,这是宰相的过失啊。
可见会骂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独门绝技,我们大家族常见的就是开门见山、血肉横飞的这种骂人不吐骨头的话语,更有宋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写尽人生酒权色财的奋力斗争,骂尽了时间一切可骂之人,道尽了人间一切的悲欢离合。可谓是包罗万象、登峰造极。
花蕊夫人的骂人同样也是直接明了,在看到后蜀军队面对宋朝军队的入侵时,14万男儿双手投降,花蕊夫人双唇清起,写下了“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悲壮语录,意思就是说面对家国的兴亡,你们根本不配称作是男儿,毫无男儿的英雄气概,对国家来说简直就是耻辱。
就像现在我们骂人一样,很多人可能会直接上手,丝毫不惧,大都直奔主题,恨不得吃了对方,但是由于俗话的一览无余,往往没有我国古人骂人文化的传承和奠基,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在盛怒之下指责太叔:“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因为太叔经常为非作歹,作恶多端,已经达到了官愤民怒的境界,郑庄公知道后非常生气,就说一个人做了太多的坏事,必将会走向灭亡,不信奏折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国、文化之邦,很多人从小就接受教育,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文化巨著。开口讲话更不能像泼皮无奈那样,张口大骂,什么祖宗十八代、猪狗不如,在不涉及到生殖器官等污秽言论,这的确有辱斯文,所以,文明骂人,才是上乘之道。
孔老夫子的一句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且铭记于心,那就是“六老而不死,是为贼也”,也许孔老夫子在当时也是一位愤青,见到看不惯的是总要表述一下自己的观点言论,关键还被自己的弟子记录下来,这似乎有点毁灭了夫子在我们心中至圣先师的名号,“你都这么老了,咋还不死呢?简直就和贼一样,活着就是一个祸害”。
虽说孔老夫子的这句话难免来说有点爆粗口了,但是用古文加以修饰和装点,似乎别有一番韵味,比起其他骂人的语录更具威慑力。
除此之外,孔老夫子似乎很为现在的男孩子抱打不平,随口一句就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就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文化用语,使得人们不禁感慨道孔老夫子的不容易。只能独自感慨道:“只有女人和那些阴险卑鄙的人难以相处”。把女人和小人放在了等同的位置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
越厉害的骂人文化,更多的不会吐露真言,他们所说的话可能会让被骂者感到高兴和愉悦,但是事后才浑然明白,脑海里只剩下一句“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气煞我也”。
当然,骂人骂的最狠的还是要数卧龙诸葛亮,诸葛亮北伐,曹睿命曹真为大都督,王朗为军师,以抵御蜀国军队的进攻。
王朗自诩口才了得,天下无人能敌,世间再无对手,但是却被诸葛亮骂道人仰马翻,死于沙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段对骂。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诸葛亮
诸葛亮骂王朗的这段骂词,义正言辞,有依有据,可谓无懈可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体现了诸葛亮国人的智慧,更体现了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的决心,骂人骂到这个程度,也是够狠了。
古人云:不爆出口,就能骂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韩语里的脏话有哪些
“씨발“:算是韩国的国骂了,相当于汉语“操”的意思。
“병신”: 相当于汉语“傻逼”的意思。
“개자식”: 就是“狗杂种”。
“개새끼”: “狗崽子”的意思。
这几个词在实际的“交谈”中可以自由搭配使用,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态度。
文人是如何优雅的骂人的
文人骂人有时候真的很文艺。
1、 鲁迅VS郭沫若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胆魄与气度,有着“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的灼灼傲骨。他的箴言慧语往往犀利夺目。而小他11岁的郭沫若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与历史学家。两人可以说性情相投并都还带着古时文人那种自洁自傲的人设。对于令其不爽的人、事不留任何情面。互相之间更是如此。
第一回合:郭沫若化名杜荃攻击和谩骂鲁迅是“封建余孽“,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于社会主义是二重的反革命“,“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谛)!“
鲁迅闻此,同样不甘示弱,他因为郭沫若抛弃了自己旧式婚姻里的结发之妻而另娶一名日本女子成家立业,最终却又抛弃他们只身回国还专门感谢自己的第一位妻子的事情为导火索,专门发文痛批。
第二回合:郭沫若闻知此事大怒,也亲自发文骂鲁迅是个“衣冠禽兽“。
鲁迅这次虽然只回了十四个字却令郭沫若气绝:“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鲁迅文笔犀利、幽默却又凶狠。
不过,两人的恩恩怨怨也随着鲁迅先生的去世戛然而止了。在鲁迅先生死后,郭沫若反而对鲁迅心中的崇敬之情更加浓烈。晚年更是投入到把地标型建筑化为以“鲁迅“更名的事业中。
2、 纪晓岚VS N多众人
当年的那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红遍大江南北,让一个如此伶牙俐齿鲜明的纪晓岚形象活脱脱呈现于观众眼前。纪晓岚本名纪昀,是清代煊赫一时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身兼数职。其敏捷的思维更是助他终其一生怼人无数。
第一回合:比如有一年,过年啦,一位尚书和一位御史去纪晓岚家拜年。纪晓岚家中,养了一条狗,见门外进来两人,也不认识,于是“汪汪汪“直叫唤。要说这位尚书也是个人才,平时老被纪晓岚捉弄,今天我也把你纪晓岚捉弄捉弄。于是呢,指着叫唤的狗对跑来的纪晓岚说:“是狼(侍郎)是狗?“当时,纪晓岚官拜侍郎,纪晓岚一听,“嘿,这是骂我呢!“眼睛滴溜一转,便有了答案,对答道:“我有两种发放可以辨别这到底什么,第一种方法呢,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哈,他又给骂回去了。旁边御史听了,也来凑热闹了:“什么是狼(侍郎)是狗的问题,原来上竖(尚书)是狗。“纪晓岚接着又说:“还有第二种方法那就看它吃什么。遇肉吃肉的是狼、遇屎(御史)吃屎的是狗!“这一楼棒子又打回来了。
第二回合:另有一次,一个老太监,久闻纪晓岚文采非凡,十分仰慕,专程前来拜望。可是纪晓岚这家伙,文人那股子酸气十足,手执纸扇,端坐着不着实这老太监。老太监一看,你这人呢,好生没有礼貌,于是出一上联请教纪晓岚,只见上联写道:“小翰林,穿冬衣,拿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这联可厉害了,包含了春夏秋冬四季,写的是纪晓岚本人,问其能把《春秋》读下来吗?这应时应景,而且够损。要说这纪晓岚呐,确实是腹有诗书万卷,素有急智,立即答道:“老太监,生南方,来北方,那个东西还在吗?“。这纪晓岚可够狠,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他可倒好,专门照着人脸上扇。
凡事都要讲求代价,对于聪颖过人的纪晓岚讲同样如此,他因为爱挖苦、爱摆弄小聪明的习惯,纵有千般学识,却不得乾隆的重用。
3、 老舍VS梁实秋
第一回合:老舍先生与梁实秋先生都是我们所敬重的文学大师。1934年,老舍受邀前去山东大学做做学术报告。当老舍谈到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时,他坦言坏人形象一般都是脑满肠肥、满脸横肉的大胖子。然而在第二期学术报告里,走上讲台的却真是一个西装革履、举止稳重的大白胖子。不错,就是山大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他振振有词的讲“据我所知,中外作品中坏人都是瘦子,脖子跟猴一样细的瘦子。“在我看来,老舍先生本是无心之谈,梁实秋先生不免有点多心多疑、黛玉情节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