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的脏话名言(对狄青等武将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战死沙场,因为和平是他们的坟墓)_枢密使_巴顿_武将

本文目录

  • 对狄青等武将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战死沙场,因为和平是他们的坟墓
  • 美军四星上将满口脏话的演讲,是真的吗

对狄青等武将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战死沙场,因为和平是他们的坟墓

“我热爱战争,工作和振奋人心的事,和平对我来说是一座地狱。”这是二战时期,美国著名将领巴顿将军的名言。 巴顿将军一生获得过无数的奖励和勋章,可惜他在1945年12月,外出打猎时遭遇车祸意外死亡了。在电影《巴顿将军》中,布雷德利将军曾指责巴顿将军:“我打仗是因为他们训练我打仗,而你打仗是因为你爱打仗。”

布雷德利的指责无可厚非,对于巴顿将军这样的职业军人来说,只有战场才会让他们兴奋起来,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巴顿将军自己也清楚这一点,他曾说过“如果没有仗可打,那么无论我从事何种职业都无关紧要了,因为除了做一名军人,我什么也不会。”

严格来说,巴顿将军是个不爱好和平的人,他打胜仗是因为军人的自尊心,而不是为了结束战争。他的这一个特征,甚至连敌人都了解,希特勒的手下在战败撤退时就说道:“我们战败了,巴顿也活不长了。”因为和平对巴顿来说甚至如同坟墓。注意这句话,如果你认真梳理一下中外 历史 上的那些著名将领,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

清朝时期,年羹尧曾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年羹尧之所以一路平步青云,当然是以他的战功作为基础的。

年羹尧治军极严,手下将士对其言听计从,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载:“大将军羹尧尝舆从出府,值大雪,从官之扶舆而行者,雪片铺满手上,几欲堕指。将军怜之,下令曰:‘去手!’盖欲免其僵冻也。从官未会其意,竟各出佩刀,自断其手,血涔涔遍雪地……”

军令严峻是好事,但也得看情况。在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在西北地区打了大胜仗后班师回京,雍正当着百官论功行赏,要求将军们“卸甲”,可是将军们嘴上说答应,却跪在地上不为所动。

直到年羹尧说了句,“既然皇上叫你们卸甲,你们就卸吧!”将军们这才照做了。年羹尧还给雍正解释,“皇上不要介意。他们在军营里呆惯了,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上”。

年羹尧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简直把雍正肺都气炸了。晚上到年贵妃寝宫时,雍正还在嚷着“卸甲”,把贵妃听得无所适从,一脸茫然。可见,雍正内心是极其在意这件事的。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军事将领不听皇帝命令,这还了得。 从此,年羹尧与雍正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同年12月,年羹尧在位极人臣之后,落得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的下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历史 总是在重复过去的故事,北宋时期的狄青也与巴顿将军、年羹尧的结局类似,只是没有那么惨烈而已。 狄青(1008—1057)字汉臣,山西汾阳人,出身于贫苦农家。年少入伍,先当养马兵,后来调到保卫首都的拱圣营。由于狄青善骑射,武艺好,几年之后升任为下级武官。

北宋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元昊在我国西北称帝建国,宋朝派中央禁军前往征讨,狄青以下级武官的身份随军前往。这场战争前后打了四年,最后以宋朝失败讲和而告终。然而,当时不被人注意的狄青,却在战争中有勇有谋,常常取胜,从此一举成名。

彼时,范仲淹告诉狄青,作为武将,要有勇有谋。狄青从此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终于成为北宋一代良将。这时,狄青才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壮年。战争结束后,狄青又在宋、夏边境驻防,屡建功勋,被升任为枢密副使。

到了北宋皇祐四年(1052),由于朝廷政策上的失误,广西人侬智高起兵反宋,从广西打到广东,南方吃紧。宋仁宗任命狄青为宣抚使,带兵前往两广,全权处理军务。狄青到广西后,迅速将侬智高打败。

这时,狄青四十多岁,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狄青凯歌还朝,百官称贺。论功行赏,经过一番周折,狄青被升为枢密使。枢密使是个权大位高的官职,有权处理军国要政。狄青由行伍而升任为枢密使,为宋代所罕有。究其原因,全靠狄青的才能与勇敢。

狄青不但作战有术,而且带兵有方。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宿将,在他当上枢密使,掌握军事大权之时,正是他走向不幸之日,最后终于被排挤出了中央,忧愤而死。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狄青是武将。北宋建国,就严防武将掌握重兵。文武相比,武将倍受轻视。这种重文臣而轻武将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尤其是像狄青这样出身农家的武将,当时的文臣们根本不把他放在服里。

由于狄青出身低微而又是武将,所以在出征侬智高前,有人主张不能让狄青单独带兵,必须有文臣来监视他。宋仁宗犹豫未决。幸而宰相庞籍认为若用文臣来牵制狄青,必然使狄青难以指挥,这才使宋仁宗下定决心。

然而等到狄青南征胜利还朝,庞籍却又极力反对他当枢密使。 庞籍的理由很简单:宋朝开国以来,还没有武将担任过枢密使的,这个头不能开。庞籍这话倒是事实。北宋武将当枢密使的,仅有两人,其中之一就是狄青,另一人是北宋开国将领曹彬。

但是,这正是宋朝军政制度的弊端。试想,掌握军机要务的枢密使之职,不能由作战有功、有经验的武将担任,而由文臣来担任,宋朝的对外战争,还能打胜仗吗?这真是千百年来的怪现象。所以当时参知政事梁适,反驳了庞籍的说法。梁适问道:文彦博出征旦州而胜,回朝当了宰相;而狄青讨平广南两路,为什么不能当枢密使?

庞籍回答说,文臣为相,出入无常;武臣为枢密使,没有大过不能换。这回答当然不能服众。但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朝廷是怕武将当枢密使,久而久之,掌握了军权,威胁朝廷。 梁适进而对宋仁宗说:狄青功大而赏薄,以后谁还愿为皇上效力。宋仁宗这才结束了这场争论,任命狄青为枢密使。

武将狄青当上了枢密使,这成为当时爆炸性的新闻。当时的将士及普通百姓,都为此而高兴自豪,多以一见狄青为荣。但是,当时的文臣们多不以为然,群起而攻之。有人说狄青深受将士拥戴,是否要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有人说狄青家的狗头上生了角;有人说狄青家有怪光异火;有人说狄青曾擅上金殿。 总之,一切猜忌、责难与诽谤,都向狄青泼来;这种种杀人的舆论,使狄青坐立不安。

狄青的这种有苦难言、进退两难的处境,当时欧阳修是体察到了。欧阳修曾为此而上过《论狄青》札子。然而,欧阳修并没有为狄青伸冤,反而人云亦云,同样以世俗观念责难“青本武人,不知进退”,建议“为青计者,宜自退避事权,以止浮议。”

文彦博则公然叫嚷将狄青罢职,调离首都。狄青万般无奈,只得去见皇帝,以表明心迹。狄青说,“无功而受两镇节磨,无罪而出典外藩”是不公平的。宋仁宗将这话告诉了文彦博,并对文彦博说;“狄青是忠臣。”

文彦博告诫宋仁宗:“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宋仁宗听了,觉得有理:谁能保证狄青不会效法宋太祖,代自己而自立呢? 狄青却蒙在鼓里,还去找文彦博。文彦博严肃地对狄青说,贬斥他的原因没有别的,就在于“朝廷疑耳”。此言一出,把狄青吓得目瞪口呆。是啊,叛逆之臣的罪名,谁能担待得起呢?

这样,当了几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在公元1056年带着莫须有的叛臣之嫌,被逐出京,到河南陈州去了。行前,狄青十分悲楚,对人说:“青此行必死。”在陈州,狄青惊恐未定,听到朝廷有人来,便“惊疑终日”。不到半年,忧愤交加的狄青,便在陈州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表面上看,狄青是死于病,实质上说,狄青是被排斥、打击与迫害,含冤而死的。他死于皇帝对他的猜疑,死于文臣对他的诽谤陷害,死于 社会 对他的歧视。 不过,现在看来欧阳修的话也不无道理,因为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武将应该知进退,也就是要藏拙,这样才能得善终。

譬如同为枢密使的曹彬,就比狄青在为官方面更有心机。曹彬为人仁敬和厚,在朝廷从未违旨,也从未谈别人的过失。讨伐后蜀、南唐,丝毫无所取。位兼将相,不以等第威势自异于人。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一定引车回避……如此种种,使得曹彬深得皇帝信任,赵匡胤评价曹彬道:“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狄青传》《宋史》)

美军四星上将满口脏话的演讲,是真的吗

巴顿将军粗野至极的演讲:We’re not just going to shoot the bastards. We’re going to cut out their living guts and use them to grease the treads of
  our tanks. We’re going to murder those lousy Hun bastards by the bushel.
  我们不仅仅要射杀那些杂种,我们还要掏出他们的五脏六腑来润滑我们的坦克履带。我们还要大把大把地干掉这些该死的德国杂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