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的典故来历和出处(成语百步穿杨来历)_百步穿杨_射箭_百步

本文目录

  • 成语百步穿杨来历
  • 百步穿杨是谁的典故 百步穿杨写的是谁
  • 百步穿杨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典故
  • 百步穿杨的由来典故
  • 百步穿杨的典故出自哪里
  • 百步穿杨是什么意思 成语出处是什么
  • 百步穿杨的出处

成语百步穿杨来历

百步穿杨:
本义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杨树叶子。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出处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唐 李涉《看射柳枝》诗:“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
宋 陈善《扪虱新话·文贵精工》:“大抵文以精故工,以工故传远。三折肱始为良医,百步穿杨始名善射。“
典故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战乱纷纷,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是这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的名人和名将,秦国的白起就是其中的一位。有一年,白起带领秦国军队去攻打魏国。
当时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当他获悉白起要攻打魏国后,非常的着急。他知道,靠魏国的实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为了魏国的存亡,苏厉想尽了脑筋,最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要想保住魏国,不能硬来,只能采取一些办法让白起退兵。
有一天,他很早出发去朝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周朝的中央权力已经名存实亡了。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更大。
周天子一听,赶紧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周天子问:“派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这能行吗?“于是苏厉把自己想好的计策告诉了周天子,周天子一听觉得可行,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去劝白起停止进攻。
周天子的使者到了白起的营中后,按照苏厉的吩咐给白起说:“白将军,你能听我讲一个故事吗?“
白起一听,哈哈大笑:“你不是来劝战的吗?怎么讲起故事来了?“
使者说:“将军先听我讲完故事好吗?“
白起说:“既然来了,就请讲吧!“
于是使者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话说楚国襄阳郡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由于两人的箭术很精,都互相看不起对方,都说自己的箭术才是最准的。
有一天,两个人又比上了,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说:“请多多指教!“
养由基微微一笑,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潘虎一听他要射一百步外的柳叶,觉得他是在说大话。养由基说:“你等着瞧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种不可思议的箭术惊呆了。
潘虎心想:这怎么可能呢?世上根本没有这么高明的箭术。于是,他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他想:这次看你怎么射?上次只是你的运气罢了!
养由基向前走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潘虎看到这种情况,大声惊呼:真是好箭法啊!在场的人在惊呆了一下之后,都发出了喝彩声。
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他说:“喂,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养由基一听,心想:此人口气好大啊,于是,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那人平静他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养由基问:你说怎么保持呢?那人说: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白起听完这个故事后,问来使:“你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使者说:“白将军可是百战百胜的人啊,难道你不想保持自己的好名声吗?而要保持自己的这个好名声,就不应该轻易出战,万一战败了,名声不是全没了吗?“
白起听后,停止了向魏国的进攻。这个故事还引申出另一条成语“百发百中“。

百步穿杨是谁的典故 百步穿杨写的是谁

1、百步穿杨写的是养由基,百步穿杨这个故事在《史记》与《战国策》当中都有记载,现如今也演化成为了一个成语,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能够在一百步开外的距离射中一片柳叶,常被用来形容人的箭法或者枪法非常的高超。

2、百步穿杨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名字叫做养由基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技艺十分精湛。在当地还有一个同样精于射箭的勇士叫做潘虎,养由基与潘虎都因为自己十分精通射箭,两人便都互相瞧不起对方。有一天,两人开始了一场射箭比赛,养由基提议两人在百步之外射柳叶。

3、听着养由基的提议,潘虎便觉得养由基并不可能会有如此高的箭术,便在柳树上标记了三片叶子作为靶心。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后,拿起弓箭,很快就射中了三片叶子。看着这番情景,潘虎就不由得与现场围观的人大声喝彩起来。

百步穿杨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典故

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下面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供大家参考。

百步穿杨有什么含义

步: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距离的两倍,约相当于旧制五尺。杨:杨柳的叶子。本义指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柳树叶子。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百步穿杨成语出自《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百步穿杨有什么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神箭手,名叫养由基。据说有一次在军营里,一个名叫潘虎的人射箭的本领也很强,于是两个人就决定比一下。只见潘虎拉开弓箭,瞄准五十米外的靶子,只听见“嗦!嗦!嗦!”三声,三支箭正中把心。围观的士兵都拍手叫好。潘虎得意洋洋地收起弓箭,朝养由基看了看。养由基却显得十分冷静,他微笑着说,射中五十米外的靶心,实在太容易了。不如,我们站在这,射一百步外杨柳的叶子吧!于是,就命令士兵,在一百步外的杨柳树上,选好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标志。这时,养由基来开弓箭,嗦!的一声,刚刚做好标记的柳树叶子已经被箭刺穿。看的大家目瞪口呆,刚开始以为是运气的原因,结果养由基连续射了三次,每次都命中柳叶。大家佩服的五体投地,潘虎也感觉自愧不如。人群中一片欢呼声,纷纷夸奖:射得好,射的准,真是神箭手啊!

但有一个老者却说:你能有百步穿杨的本领,我现在可以教你射箭了。

养由基一听,奇怪地看着老者,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好,你竟说可以教我射箭,难道你比百步穿杨技术更高?”

老者微微一笑,说:我是来教你如何调养气息,保护名声的。弯弓射箭是你擅长的,但是你是否想过,一旦气息调养不好,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到时候,你就后悔啦!

养由基听完,感觉老者说的十分有道理,以后变得十分谦虚。

百步穿杨的由来典故

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后用“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春秋战国,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这一来,喝彩声雷动,潘虎也口服心服。就在一片喝彩声中,有个人在养由基身旁冷冷地说:“喂,有了百步穿扬的本领,才可以教他射箭了!”
养由基听此人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来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只要一箭不中,你那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谢。

百步穿杨的典故出自哪里

吕布为解袁术与刘备之争,在辕门插一戟,距百步外射之,约定如中则双方罢兵,如不中则续之。然射之,距一百五十步外一箭从戟杆与钺牙间穿过,则双方罢兵。
详细点的话:
三国时,袁绍之弟袁术派大将纪灵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刘备。袁术担心在徐州的吕布救援刘备,派人给吕布送去粮草和密信,要吕布按兵不动。刘备考虑到自己兵力不足,也写信求助吕布。吕布收了袁术的粮草,又收了刘备的求援信,他想:我若不救刘备,袁术得逞后我也危险;若我救刘备,袁术必恨我。于是,吕布让人把刘备和纪灵同时请来赴宴。  吕布坐在刘备和纪灵中间,吩咐开宴,刚吃几杯酒,吕布说:“看在我的面上,你两家不要打了。“纪灵不肯。吕布大叫一声:“把我的画戟拿来!“刘备、纪灵都吓了一跳。吕布又说:“我把画戟插到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地方,如果我一箭射中画戟的枝尖,你们两家就不要打了。如果我射不中,打不打我就不管了。纪灵希望射不中,刘备希望能射中。吕布叫人端上酒来,各自饮了一杯,酒毕,取出弓箭,搭箭拉弦,只听“嗖“的一声,吕布大喊:“着!“那箭不偏不倚,正中画戟的枝尖。在场的人无不喝彩。吕布把弓扔在地上,笑着说:“看来老天也不愿意让你们打仗啊!“就这样,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厮杀。

百步穿杨是什么意思 成语出处是什么

百步穿杨是一个成语,比喻善射者,也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出自《战国策·西周策》、《史记·周本纪》等。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百步穿杨的意思

步: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距离的两倍,约相当于旧制五尺。杨:杨柳的叶子

百步穿杨的字面意思是能在一百步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柳树叶子,相传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射中一百步外杨柳树的叶子。后来就用“百步穿杨”形容枪法或箭法非常高明,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步: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距离的两倍,约相当于旧制五尺。杨:杨柳的叶子。

百步穿杨典故说明

苏厉是战国谋士。有一次,他听说秦国大将白起即将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就对周王说:「白起曾经打败了韩、魏、赵等国,并且杀害魏国将领,攻占了许多土地。现在他又要出兵攻打大梁,大梁一旦被攻下,周王室就会面临危险,您应该想办法阻止。」

于是建议周王派人前往秦国去对白起说:「以前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善于射箭。在距离柳树一百步的地方射击,射出一百支箭,每一箭都能射中柳叶,一旁观看的人都夸赞射得很好。但是有一个路过的人,却说:『的确射得很好,但是可以再教导他射箭的方法。』养由基听了,就说:『大家都说我射得很好,你却说可以教导我,那你为何不代替我射那柳叶呢?』

那个人说:『我不能教导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领,但是你今天射柳叶百发百中,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下疲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会前功尽弃。』就像你现在打败了许多国家,取得许多土地,功劳很大。又即将要出兵经过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国,如果这一仗不能取得胜利,就会前功尽弃了,所以你还是假装生病,不要出兵的好。」

后来「百步穿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或射击技艺高强。

与百步穿杨语义相近的词语

①穿杨射柳,读音是chuān yáng shè liǔ,指春秋养由基精于射箭的故事。辽金时的一种竞技活动。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

②百发百中,读音是bǎi fā bǎi zhòng,指射箭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③百无一失,拼音是bǎi wú yī shī,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出自唐·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

④贯虱穿杨,拼音是guàn shī chuān yáng,释义是能射中小小的虱子,能穿过杨树叶子。形容箭术高超。

⑤弹无虚发,读音是dàn wú xū fā,子弹射出去每颗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没有落空的。

百步穿杨的出处

百步穿杨出自《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周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四。

解释:杨:杨树,这里指杨柳叶。能在百步之外射中选定的杨柳叶。形容射击的技术高超。

近义词:百发百中、贯虱穿杨、弹无虚发、百无一失。

反义词:漫无目标、无的放矢。

“百步穿杨”的近义词介绍:

百发百中。

表达意思:意思是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之。”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

百步穿杨反义词:

无的放矢:

解释: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出自:“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