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六年级下册 寓言二则 预习内容
- 《鹬蚌相争》课后反思
- 学奕的翻译
- 儿子的采访
- 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分别选自哪里
- 《鹬蚌相争》教学片段精编
- 赵且伐燕的且在初中哪个文言文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情节
六年级下册 寓言二则 预习内容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了。
2.学习第一则寓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寓言故事,哪位同学还记得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两则。)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又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矛”和“盾”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2.自由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然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说出即可。)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l.先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同座讨论:每句话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学生说,师生评议)
教师应讲解以下有关知识,帮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②“誉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没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也”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④“其人弗能应也”。“其人”,那个人。“也”,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
3.把每句话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上下文说通顺。(学生练说)
4.交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说:“用您的矛穿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闹出笑话。)
6.指导朗读。(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四、总结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则寓言。
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矛与盾》全文。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词句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教案点评:
学生依据注释自读短文,理解词句,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师讲解有关古汉语知识,帮助理解句意。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探究活动
召开一次古代寓言故事会。
1.讲故事,明事理。
2.学习文言文。
3.根据故事,想象意境,绘制图画,帮助理解。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四、参考资料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读法】
鹬蚌相争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
【解 释 一】(古文)
有一句古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简文】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
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常在水边啄食小鱼和贝类。
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形的外壳。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 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自己渔人得利。”
【提示】
这是一则十分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早已成为大家常用的成语。
【注释】
且——将要
赵——春秋战国时国名
伐——攻打
方——正在。
曝(pù)——晒。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战国时有名的说客。
惠王——赵国国君
易水——河流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甘——同“钳”字,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qián)——同“钳”,夹住。
喙(huì)——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 (yù)——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禽——同“擒”,捕捉,抓住。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擒——捕捉
【寓意】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诗文翻译】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鹬蚌相争》课后反思
《鹬蚌相争》这篇寓言文字简约,通俗易懂,故事虽然短小,但情节完整,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下面给大家整理了《鹬蚌相争》课后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鹬蚌相争》课后反思一
《鹬蚌相争》是我到实小后准备的一节汇报课。
为没有作好充分准备,再加上面对的是一班完全陌生的学生,所以上课前心里多少有点紧张。还好,踏上讲台后,人忽然轻松多了。个人感觉上得不是太好,有点乱。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引入部分太长,有同事帮我算了一下时间,差不多花了8分钟,教师口述后再观看动画,不仅内容重复。而且浪费了时间,造成后来时间不够。
2、对一些精彩的句子,教师的点评还不到位。(这也正是我苦脑的地方)
3、对于重点词“毫不费力”处理得不太好,未能达到教材的要求。
4、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这环节放在课本剧的表演后显得有点脱节。科组建议再读课文后即引导学生说出寓意,然后再表演出来。
《鹬蚌相争》课后反思二
《鹬蚌相争》是一篇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
在备课时我回忆起了孙老师执教的《学弈》一课,也是一篇文言文,教学效果很好,我也进行了尝试。
文言文语言简练,有着特殊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本节课我也大量地安排了读的环节,比如:理解之前的听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断句停顿,读出语气,学生练读,读流畅。表面看来学生会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出了一点“古味”,但仔细再学生的读中缺少点什么,那就是语气。学生朗读的语气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感悟,在正式讲课后我让学生理解了意思之后再指导读,那么读的语气就鲜活多了。所以要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尤其注意不要把对读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应培养学生自悟自读的能力,这样学生读的能力才会提高。同时我也发现了音乐是充满感染力的,音乐能使使同学们投入到文章中去读得有声有色。
《鹬蚌相争》课后反思三
《鹬蚌相争》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文章虽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但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由于文言文语言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故事也离孩子的生活比较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究文本就是我这节课面临的最大挑战。
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首先,机智幽默的课堂评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及时予以准确、风趣的评价。如当学生说:“我想把它们(鹬和蚌)送到动物园去。”我打趣道:“真是一位善良的渔夫!我看你应该改行去做动物保护者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评价及时到位,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读写结合,让寓意在对话中自然呈现。感悟寓言的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常的做法是在学生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说一说自己懂得了什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落入俗套,而是设计了一个练笔的环节:在被渔人带回家的路上,鹬和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带着自己的想象把它写下来。有学生写道:“非常后悔,它对蚌说:要是‘我们都能互相让一下,就不会被渔人捉住了……’”然后,我又引导学生:“作为一名旁观者,你有对它们又有什么忠告呢?”学生说道:“做人应该懂得谦让。”这样,寓言的寓意已经是不言自明了。
其三,沉着应对课堂突发事件。在板书“渔翁得利”一词时,由于疏忽误写为“渔翁得力”。学生特别善于发现老师的失误,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并指出来。开始我也感到非常尴尬,连忙纠正自己的笔误。就在纠正错别字的时候,我让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并找到了“化险为夷”的办法:“同学们,其实两个“dé l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词语。如果说一个人干事很得力我们用第一个,如果要表示得到利益就应该用第二个。”这样的处理,使得这个小失误变成了即兴的同音词辨析,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机智。
总之,本节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各项教学目标。
《鹬蚌相争》课后反思四
《鹬蚌相争》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24课《寓言两则》中的一则。课文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阐明了一个深刻道理:两者相争,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课文篇幅不长,语言通俗易懂,题目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同时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如《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也明白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些学生也可能听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所以孩子们对寓言的认识还是不陌生的。
在教学之初,先让孩子们通过图片来认识鹬和蚌各自的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里的第一次表演为下文鹬蚌相争的表演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词语教学部分,是整个教学的一个小高潮,我通过四步来完成:1.先自己自由读读这些词语,让孩子们能够掌握这些词语正确的读音。2.请一个孩子来领读,其他孩子跟读,通过这样两遍朗读再次读准这些词语。3.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跟孩子合作一起来读好这些词语,不仅要读准音,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刚开始孩子们还有点迷茫,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不过当我一边做出啄肉的动作,一边读“啄肉”这个词语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都领悟过来了,马上一边做着夹的动作,一边读“夹住”这个词语。接下来每个词语都能配上动作来朗读,真是特别的精彩。4.再请一个孩子来读,其他孩子给他配上动作或者表情,又是一场精彩的演出。
在理解故事的时候,我通过三个问题的设计来贯穿整个教学,通过三个问题的提出,解决来理解整个故事。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最满意的是,孩子们学着蚌和鹬的样子进行了三次精彩的表演。不经意间看到,在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后面的听课老师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不过,整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教学经验还是不足,导致在最后揭示寓意这部分的教学显得比较生硬,不够自然。唉,还是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啊!!
一次锻炼就这样结束了,有收获,也有遗憾。但真的是特别感谢咱们三(4)孩子的精彩表现,朗读棒!表演棒!回答问题棒!你们真的很棒!
学奕的翻译
一、译文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二、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出处
《孟子》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二、作品赏析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三、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儿子的采访
一、教材说明
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假如让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选编《学弈》一文的目的,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二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文,可简要介绍一点古文的特点和学习它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文提供动力。
2.指导小学生初学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办法,更不要讲古汉语知识。重点词语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有困难教师予以帮助。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结合注释,理解故事的内容。文章结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对事情作了结论而并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因此,重点抓住“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弄明白“弗若之”的原因,总结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一心二用地做事其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了加深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
3.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开端,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对于本文,可以按如下步骤指导朗读。
第一,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示范,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第二,指导学生读通。教师可领读,然后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
本文朗读时,句中可作如下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熟,最后达到能背诵。这里注意“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4.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向学生推荐几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学生熟知的成语故事,如,《揠苗助长》《掩耳盗铃》《鹬蚌相争》,让学生自读,能背诵更好。
四、参考资料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告子》《尽心》 等七篇。 本文选自 《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字、词古今含义不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为“距离”之意,与现代常用义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诸如此类的字词要让学生理解。
下面的译文仅供参考。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查阅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也可布置学生课前就“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有无变化?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些,中午却看起来小?为什么早晨感觉凉些,中午热些”等问题自己搜集资料。
2.本文虽行文简洁,但古今字义不同仍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如在现代文中很少出现的“乎”这一语气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解决这一难点建议分三步。(1)学生在读通课文后,根据注释初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于学生不懂的,教师可稍作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2)反复诵读,理解故事的内容。(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下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些什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对于文章结尾,孔子“不能决也”,应让学生知道,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是难以解开的谜,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可见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教学时不要把两小儿笑话孔子作为主旨去理解。
4.初学文言文,反复诵读是最主要的方法。学习本文仍应注重指导朗读。朗读本文可按以下提示读好句中的停顿。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的语言、对话描写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重点。
第二自然段,两小儿针对太阳在不同时间与地球距离的远近摆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应该指导学生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两小儿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态度。
第三、四自然段两小儿根据各自的感觉、体验提出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两段句式、结构一致,都以反问句式结束,应注意反问句的读法。其中“大如车盖”“如探汤”应重读,“如盘盂”“沧沧凉凉”应轻读,使之读起来有对比的语调,这样才会形成两峰对峙,争辩不下,亟待解决的高潮。
第五自然段两小儿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也采用反问句式,这里应明确两小儿的笑并无讥讽之意,应指导学生读出活泼、轻松的语调,以表现小儿的天真可爱。
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应注意范读、领读。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5.课后扩展。建议安排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活动前,教师提供活动构想: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遇到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活动中,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参考资料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3.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较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五,字意
(0)弈:围棋,下围棋.
(1)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2)通国:全国。
(3)之:的。
(4)善:善于,擅长。
(5)使:让。
(6)诲:教导。
(7)其:其中。
(8)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9)虽:虽然。
(10)之:指弈秋的教导。
(11)鸿鹄:天鹅。
(12)援:引,拉。
(13)缴:本课指有丝绳的箭。
(14)之:他,指前一个人。
(15)俱:一起。
(16)弗若:不如。
(17)矣:了。
(18)为:谓,说。
(19)其:他,指后一个人。
(20)与:吗。
(21)曰:说。
(22)非:不是。
(23)然:这样。
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分别选自哪里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
《学弈》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一、教材说明
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假如让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选编《学弈》一文的目的,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二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文,可简要介绍一点古文的特点和学习它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文提供动力。
2.指导小学生初学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办法,更不要讲古汉语知识。重点词语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有困难教师予以帮助。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结合注释,理解故事的内容。文章结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对事情作了结论而并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因此,重点抓住“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弄明白“弗若之”的原因,总结出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一心二用地做事其结果是不一样的。为了加深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
3.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开端,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对于本文,可以按如下步骤指导朗读。
第一,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示范,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第二,指导学生读通。教师可领读,然后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
本文朗读时,句中可作如下停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熟,最后达到能背诵。这里注意“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4.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向学生推荐几篇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学生熟知的成语故事,如,《揠苗助长》《掩耳盗铃》《鹬蚌相争》,让学生自读,能背诵更好。
四、参考资料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告子》《尽心》 等七篇。 本文选自 《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字、词古今含义不同是学习本文的难点。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去”为“距离”之意,与现代常用义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诸如此类的字词要让学生理解。
下面的译文仅供参考。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可查阅课文中涉及的科学常识。也可布置学生课前就“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有无变化?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些,中午却看起来小?为什么早晨感觉凉些,中午热些”等问题自己搜集资料。
2.本文虽行文简洁,但古今字义不同仍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如在现代文中很少出现的“乎”这一语气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解决这一难点建议分三步。(1)学生在读通课文后,根据注释初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对于学生不懂的,教师可稍作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2)反复诵读,理解故事的内容。(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一下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些什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对于文章结尾,孔子“不能决也”,应让学生知道,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是难以解开的谜,所以孔子“不能决”是可以理解的。可见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教学时不要把两小儿笑话孔子作为主旨去理解。
4.初学文言文,反复诵读是最主要的方法。学习本文仍应注重指导朗读。朗读本文可按以下提示读好句中的停顿。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的语言、对话描写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重点。
第二自然段,两小儿针对太阳在不同时间与地球距离的远近摆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应该指导学生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两小儿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态度。
第三、四自然段两小儿根据各自的感觉、体验提出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两段句式、结构一致,都以反问句式结束,应注意反问句的读法。其中“大如车盖”“如探汤”应重读,“如盘盂”“沧沧凉凉”应轻读,使之读起来有对比的语调,这样才会形成两峰对峙,争辩不下,亟待解决的高潮。
第五自然段两小儿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也采用反问句式,这里应明确两小儿的笑并无讥讽之意,应指导学生读出活泼、轻松的语调,以表现小儿的天真可爱。
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应注意范读、领读。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5.课后扩展。建议安排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活动前,教师提供活动构想:一现代少年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遇到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活动中,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参考资料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约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留传于世。
3.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较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鹬蚌相争》教学片段精编
《鹬蚌相争》一文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文章描写了鹬和蚌相互争吵谁也不让谁,最后双方都被渔夫捉住的小故事,说明了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言语表达简洁生动,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教学片段】
师:懂了,好。光说不练假把式,能说会练真把式。你们说,鹬和蚌被渔夫捉到笼子里之后,这个故事结束了吧?
生:没有。
师:结束了吧?
生:没有。
师:没结束。鹬和蚌被渔夫捉到笼子里之后,我想它们还会吵架。鹬肯定会说,都怪你!都怪你!蚌肯定会说,都怪你!都怪你!两个人再吵一架。然后呢,渔夫听到它们的话之后,渔夫会说,你们啊,太傻了!然后跟他们说一句讲道理的话。讲道理的话懂吧?懂不懂?
(课件出示:鹬和蚌被渔夫捉进了篓子里。)
鹬说:“都怪你!都怪你! !”
蚌说:“都怪你!都怪你! !”
渔夫说:“你们啊,太傻了! !”)
师:来,我们拿起笔来,拿起笔来,自己来写,简单一点,这个(鹬和蚌被渔夫捉进了篓子里。)你就不用写了。你就写个鹬说,然后“都怪你!都怪你!”不用抄也行。然后,后面。开始写它们吵架的话,待会说的时候加上去就行了。写鹬和蚌的对话,但是记住了鹬和蚌的话有要求,第一个是要说狠话的,第二个要用短句的,第三个它们要针锋相对的。待会我们读的时候看看你合不合要求。然后渔夫的话,我们来写一句讲道理的话。
生:(写话练习)。
师:(巡视班级)。
师:好,我们停下来,有的同学没写完,我们一边讨论一边修改,先停下来,我们来讨论鹬和蚌的话,吵架的话,谁写完了,举手,我们来念一下。好,这位同学来念一下,我们大家的评价标准,第一,他要说什么话?
生:狠话。
师:第二个要是什么句?
生:短句。
师:第三叫什么?
生:针锋相对。
师:好,你来念,鹬说——
生1:鹬说:“都怪你!都怪你!夹我的嘴!”
蚌说:“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
师:对起来没有?有四个字相对,它说夹我的嘴,它就说啄我的肉,是不是对起来的,是的,就这么往下念,不错,还有吗?来,你说。
生2:鹬说:“都怪你!都怪你!夹我的`嘴!”
蚌说:“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
师:你跟她完全一样啊,是吧?来,有没有不一样的,还有没有同学不一样的,不会全班同学都写一样吧?我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你来说。
生3:鹬说:“都怪你!都怪你!夹我的嘴!不让我飞!”
蚌说:“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不让我回海里!”
师:好的,给他鼓鼓掌。你说。
生4:“都怪你!都怪你!非要夹我的嘴不放!这下可好了吧!”
“都怪你!都怪你!非要吃了我!这下可好了吧!”
师:好的,给他鼓鼓掌,这下你得意了吧。
师:你说。随便啊!
生5:“都怪你!都怪你!不是你这个老东西夹住我的嘴!”
师:这个老东西是干嘛的,哦,说的是狠话,是骂人的狠话,不是我们骂人,是鹬骂人。
生5:“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你这个老不死的啄我的肉!”
师:你这个小东西,要不是你夹我的嘴,怎样?
生5:我早就跑海里了。
师:对,好的,你说。
生6:“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你夹住我的嘴,我们就不会被渔夫捉住了!”
师:蚌说——
生6:“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你要吃我的肉,我才不会夹你的嘴呢!”
师:好的,这样吧,我们提高一下难度啊,谁来跟我吵,就是你要反应快,这边我说完以后,你们要马上还我,跟我句式差不多,针锋相对的还我,你们先选一个反应最快的。(没人举手) 都是胆小鬼啊,哪个同学,他说呢可以的,你来试试,站起来,给大家看看,开始了。
师:都怪你!都怪你!夹我嘴!夹我嘴!现在你开心了吧!
生1:都怪你!都怪你!吃我肉!吃我肉!现在你开心了吧!
师:现在你也开心了吧。
生1:现在你也开心了吧。
师:鼓掌。
(生鼓掌)
师:你看,我说夹我嘴,夹我嘴,说两个,他说吃我肉,吃我肉,说两个,现在你也开心了吧,反应很快啊!好,你来说。
师:我想想怎么说啊。都怪你!都怪你!夹我的嘴,还想饿死我,现在你死定了吧!
生2:都怪你!都怪你!吃我的肉,还想干死我。
师:现在你也——
生2:现在你也死定了吧
师:你这也叫吵架啊,我再说一遍。都怪你!都怪你!夹我的嘴,还想饿死我,现在你死定了吧!
生2: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还想干死我,现在你也死定了吧!
师:鼓掌。
(生鼓掌)
师:你干嘛,你还要跟我来是吧?跟我吵架。
“都怪你!都怪你!夹我嘴!夹我嘴!渔夫肯定把你烤了吃!”
生3:都怪你!都怪你!啄我肉!渔夫......
师:啄我肉!啄我肉!两个
生3:啄我肉!啄我肉!渔夫肯定把你烤了吃!
师:好,你站起来(走到生1旁边,示意生2站起来),你跟她吵,谁先说,先说的人占便宜,随便你怎么说都行,后说的人要听人家的,然后对起来,谁先说?
生1:都怪你,都怪你.......
师:你是鹬。
生1:都怪你,都怪你,夹我的嘴,现在谁也逃不了。
生2: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现在咱们都死定了。
师:好,她们两个还不错,对起来了,请坐。
(师走到生3旁边)
师:你跟人家吵过吗?(生3指生4),跟他吵,你们两个吵过吗?
生3:吵过
师:吵过就有经验了
生3:都怪你,都怪你,夹我的嘴,大肥蚌,开心了吧!
师:大肥蚌,这下你开心了吧!
生4: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这下——
师:他叫鹬,你叫大肥蚌
生4: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长颈鹿——
师:什么长颈鹿,长脖子长腿,明白了吧,他说你大肥蚌。
生4: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大肥蚌——
师:你叫他长嘴鹬。
生4: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长嘴鹬,这下你也死定了。
师:对了,好的,(走到生5旁边)你说(生6),女士优先啊。说吧。
生6:都怪你,都怪你,夹住我的嘴,害我没好果子吃。
师:你这个死蚌,你要放狠话,你(生5)说她
生5:都怪你,都怪你,啄我的肉,害得我没好果子吃,你这个长嘴鹬。
师:死鹬。
师: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对不对,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说的话必须第一条——
生:狠话。
师:第二条——
生:短话。
师:第三条是——
生:针锋相对。
师:好的,渔夫的话谁说,你说,渔夫说:“你们啊太傻了!” 说——
生1:(没说话)
师:没话啊,渔夫怎么说的,你说。
生2:(没说话)
师:这个同学怎么这样啊,一般上课的时候是这样的,老师教导你去偷,你要偷听,有的同学在下面已经打电话了,这个同学也不知道偷听,偷听到了也不说,而且有的同学也不知道打电话,你们不知道互相帮助吗,来,下面我来看看谁会打电话,来说渔夫的话,谁来?不一定是写好的,想好的也可以说,你说。
生3:你们啊太傻了!两者之间争来争去,第三者会占了便宜。
师:哦,她告诉我们,你们两个争来争去,人家会占了便宜,对不对?
生:对。
师:这就叫讲道理,我们来总结一下,叫做争来争去,他人得利。来,拿着粉笔,写到黑板上。(生3板书)
师:再找一个,你接着说。
生4:(没说话)
师:你说:“你们啊太傻了!”说一句话
生4:(没说话)
师:那我来问你,鹬和蚌争来争去,最后,鹬和蚌都受到了伤害,那个词语叫什么?两败——
生:两败俱伤。
师:来,写到黑板上去,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生4板书)你说。
生5:你们啊太傻了!只知道这样争来争去,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师:好的,你来说。
生6:你们啊太傻了!双方争斗,第三方必得利。
师:说过的不说,你说。
生7:你们啊太傻了!不懂得团结。
师:对,不懂得相互团结,写上“相互团结”。(生7板书)你说。
生8:你们啊太傻了!应该互相谦让。
师:谦让,把“互相谦让”写上去。(生8板书)谁还有不一样的,继续说。你说。
生9:你们啊太傻了!应该互相帮助。
师: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写上“互相合作”。(生9板书)还有吗?没有啦?
就把关键词语写上就行了
(生在黑板上写关键词语,师巡视,相机指导写“谦”)
师:你留一下(示意生9站在黑板前)。
师:你是谁?
生9:蚌
师:不是,(指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语)这是谁说的?大家说她是谁?
生:渔夫。
师:指着大家说:“你们啊太傻了!”
生9:你们啊太傻了,只知道——
师:(指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语)只知道——
生9:只知道争来争去
师:最后——
生9:会让他人得利。
师:不知道——
生9:互相帮助。
师:不知道——
生9:互相谦让。
师:不懂得——
生9:团结。
师:最后——
生9:两败俱伤
师:以后遇到事情要少——(师圈出黑板上的“争”字)。
生9:争
师:多——(师板书“让”)。
生9:让
师:来,读一读,你们啊太傻了——
生9:你们啊太傻了,只知道争来争去。
师:最后——
生9:最后让他人得利,不懂得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懂得团结,最后两败俱伤。
师:以后要——
生9:以后要少争多让。
师:好的,回答的不错。
(生鼓掌)
师:你来说。
生1:你们啊太傻了,只知道争来争去,最后让他人得利,不知道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懂得团结,最后两败俱伤,以后要少争吵多——
师:多谦让。
生1:谦让。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说一遍。你们说我,你们啊太傻了,你们说我。
(师按照黑板上的关键词语提示)
生:你们啊太傻了,
师:只知道——
生:只知道争来争去,
师:最后——
生:让他人得利,
师:不知道——
生:不知道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懂得团结,最后两败俱伤,
师:以后——
生:以后要——
师:多争多让?以后要怎样?
生:少争多让。
【教学赏析】
这个教学片段选自教学的第三板块“抓住故事结尾,想象写话”,张老师在前面学生掌握“争吵”的特点的基础上,创设情境,通过想象写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鹬蚌被捉之后互相埋怨的对话以及渔夫的话,再次强化了学生的朗读练习,最后让学生交流渔夫的话,更是对寓言寓意的提炼,而由学生写到黑板上,使课堂节奏水到渠成,有体验有生成。
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最基本的还是要让学生会使用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会使用语言,会理解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张老师在教授《鹬蚌相争》一课时,就紧紧地抓住语言运用这个主题。首先,从鹬蚌相争的对话中发现语言的形式特点——狠话,短话,针锋相对,引导孩子理解人在吵架时,说出来的话就应当带狠话,用短话,并且针锋相对,然后,张老师以填空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孩子进行续编:
鹬说:“都怪你!都怪你! , !”
蚌说:“都怪你!都怪你! , !”
渔翁说:“你们太傻了! 。”
这样的情境设计,让孩子利用刚才学过的“争吵”的特点,运用狠话、短话进行争论,并且争论的内容是针锋相对的,这不仅巩固了“吵架”的朗读练习,而且对孩子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读写相结合,使语言运用得到彻底的贯彻。最后张老师又让孩子来扮演渔翁,对鹬和蚌说道理,学生从渔翁对鹬和蚌的劝说中自然而然地悟出寓言的道理,体现了“用语文教语言”的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张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鹬和蚌相互埋怨的话时,不光让他们运用“争吵”的三个特点,还让他们进入角色,揣摩角色的语言特点和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在张老师和学生扮演“鹬和蚌”互吵的环节,张老师幽默风趣,惟妙惟肖的示范除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绪,也起到了引导学生开放思维的作用。
赵且伐燕的且在初中哪个文言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0分)赵且①伐燕。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④,而鹬⑤啄其肉蚌合而...
百度教育
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邹忌修八尺有余 赵且伐燕(2022贵州铜仁中考)
2022年10月3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③之。今赵且伐燕,...
微信公众平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①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①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③,而鹬③啄其肉,蚌合而箝③其喙③。鹬曰...
百度教育
《赵且伐燕》原文及翻译
包含文言文《赵且伐燕》原文、《赵且伐燕》翻译,《赵且伐燕》原文及译文:原文】赵且伐燕。苏代...



更三高考
大家还在搜
赵且伐燕原文及翻译
赵且伐燕朗读视频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齐人伐燕胜之原文及翻译
赵且伐燕的背景
赵且伐燕善的意思
今赵且伐燕
战国策赵且伐燕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语文网
2022年12月20日文言文,完成题。(16分) 赵且①伐②燕。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 蚌方出曝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语文网
中考文言文赵且伐 - 百度知道
1个回答回答时间:2022年10月12日
最佳回答:准备 赵且伐燕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①其喙.鹬曰:‘今日不雨②...
百度知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情节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
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扩展资料: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典故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
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译文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
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
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夫”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