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空中孤月轮的上一句(皎皎空中孤月轮全诗)_春江花月夜_老师_月光

本文目录

  • 皎皎空中孤月轮全诗
  • 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教学实录
  • 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前面一句是什么啊
  • 皎皎空中孤月轮全文和意思(必须是全文的)
  • 江天一色无纤烟,皎皎空中孤月轮

皎皎空中孤月轮全诗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教学实录

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教学实录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春江花月夜古诗原文教学实录,欢迎大家参考!

  《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老师:此时,我们聆听的正是《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伴着音乐,有请我们各位同学诵读这首《春江花月夜》!

  生(全班)(悠扬、充满朝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女生(缱绻、委婉):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男生(真情、昂扬):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女生领读: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生(全班复沓):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老师:同学们读得实在是太美了,咱班的齐声朗读让人感觉简直是一种享受。

  【赏析】

  老师: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一首诗歌的第一部分,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给大家一点时间讨论一下。

  (讨论约3分钟)

  生1:我喜欢“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老师:为什么?

  生1:因为那个“霰”用得特别好,注释是“小雪珠”。

  老师:这个雪珠有多小,什么色泽呢?

  生1:非常小,很细密,大概是白色的。

  老师:同学们注意到“月照花林”了吗?在日光的照耀下,花朵的色彩是怎样的?

  生集体:斑斓的,艳丽的。

  老师:是啊,可是这样的月光下的花林是怎样的呢?是娇艳无比的吗?鲜亮的吗?

  生集体:不是,是朦胧的,梦幻的!

  老师:花上就像附着着一层薄薄的“霰”,就是小雪珠,一下子把无形的月光写得有形了,似乎我们一伸手(老师做伸手动作)就能感觉到月光……

  学生集体:落在手上。

  老师:这个“霰”应该又怎样的触感呢?

  生1:凉的,轻的。

  老师:月光能这样清凉凉地落在我们的手上,多么美啊。请看屏幕:

  (投影)月光像细密、晶莹、圆润的雪珠一样从天而降,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动态中似乎都能让人触摸到她的清凉和柔和。白日里娇艳的花朵此时显得朦胧、温润欲滴,月光伴着花朵的清香已经沁入诗人的灵魂,诗人醉了……

  学生:我喜欢“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老师:“霜”可以飞吗?

  学生:不能飞,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

  老师:这样写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流动的霜,就是流动的月光,很美。

  老师:月光是流动的吗?还是诗人把静止的月光写成了流动的呢?

  学生:诗人将月光写成了动态的流霜了。

  老师:这是一种灵动的美!白沙为什么看不见呢?

  学生:因为月光皎洁,白色融为一体。

  老师:“霜”是什么触感呢?

  学生:也是清凉凉的。

  老师:这流动的`月光似乎可以牵动我们的衣袂。请看大屏幕。(投影)月色如飞霜,清凉凉扑面而来,轻轻地、柔柔地落满江面、大地还有诗人的全身,清新、皎洁而不失灵动,月光与沙洲上的白沙浑然一体,已经辨不出沙洲之白了。诗句营造了一个辽远、澄澈、空灵、纯洁、安静的氛围,让诗人沉醉、痴迷。

  老师: 哪位同学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3: 我喜欢这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因为写出了天地间很纯洁的样子,没有尘土,很干净。

  老师: 那为什么不写成“江天一色无尘土”呢?

  生1: 那个“纤”比较好。

  老师: 为什么“纤”好呢?“纤”是什么意思?

  生1: “纤”的意思是纤细,也就是说天地间一丝一毫的杂质都没有,特别纯净。

  老师: 我觉得你讲得很有道理,是啊,天地之间毫无纤尘,只有什么与我相对啊,同学们?

  生集体:一轮孤月(月亮)。

  老师:天地之间,唯有一轮明月与我相对,此时此刻,诗人怎能不和明月对话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诗人与明月的对话,也就是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学生(集体朗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老师: 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

  学生: 最早在这江畔与月亮相遇的人是谁?江月是哪一年开始普照大地的?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但是江月年年相似,一个样子。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什么人,只看见长江东流水。

  老师:你说的真好,请坐。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几句的感情,请大家看投影。

  (投影)下列诗句感情有何不同?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老师:这几句诗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请同学告诉我们。

  学生:天地没有终极、没有尽头,人的生命就像早晨的霜。

  老师:早晨的霜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太阳一出来就蒸发了,消失了

  老师:说明人生很短暂。

  学生:下一句相似的意思,人的生命就像尘土和露珠,只有天地空渺无尽。

  老师:什么感情呢?

  学生:很消极的一种情绪,人活着很悲剧,因为生命太短暂了。

  老师:请大家齐读这三句,品味一下这三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集体朗读):前两句明显更显悲愁。

  老师:最后这一句是什么感情?

  学生:比较乐观,您看啊,这个人说人的生命可以代代相传,但是月亮是一样的。

  老师:是啊,人的生命、人类的历史绵延无尽,人类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月亮、大自然是单一的,大自然和宇宙的永恒是单一的永恒,而人生代代是多样性的流动的永恒。尽管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类历史是永恒的流光溢彩啊!多么积极、多么动人的诗句啊!这里,我们不是说这些诗句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他们都是一种美,只是不一样的美,在某种时候,阮籍、陈思王的诗句也能引起、或者更能引起你的共鸣,他们的诗作也堪称经典。只是今天,我们就来品一品这首青春的诗篇。请大家朗读诗歌的前两部分。

  学生(集体朗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老师:下面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爱情故事

  老师:你说的没错,笔锋一转,离人思乡、思妇怀人、情爱相思、永恒的话题……请一位同学深情朗读这一部分。

  学生:(朗读)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老师:这一部分写了一种怎样的爱情?

  学生:诗人和自己妻子的爱情,通过这种方式写出来了,看似写别人,其实写自己。

  学生:写了一种特别忧伤的爱情,特缠绵。

  学生:反映社会现实吧,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分居是打仗造成的。

  老师:你讲的有道理。这样,我们看看投影,这儿有两首诗,大家看一下两首诗里的感情有什么不一样?

  (投影)学生(集体朗读)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老师:先解释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看什么感情。

  学生:此时不能听闻彼此的声音,愿意跟着月光照到你那。

  老师:相望是什么意思?

  学生:都遥望着月亮。

  老师:天涯海角共享一轮明月,我情愿随着月光来到你身边,陪伴你。另外一首呢?(老师朗诵)

  学生:很苍凉,很悲苦。

  老师:同学们,《春江花月夜》中的感情是谁的?有确定的人物吗?

  学生:没有。

  老师: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故事,但是这首《江城子》写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是一种痛,是一种历经风雨、走过苍桑,阴阳两隔、生死永别的心底里的“痛”。而与此相比,《春江花月夜》中的爱情是一种甜蜜的思念、幸福的忧伤,是一种“青春式”的爱情,着重写一种“美”,而《江城子》着重写一种痛。

  (投影)甜蜜的思念,幸福的忧伤,纯真的情爱。--美

  这是一种青春式的忧伤和思念。

  (投影)历经沧桑,辛酸愁苦,悲从中来。--痛

  老师:由此可见,这首诗歌的景、情、意境各是怎样的呢?

  (投影)

  景物:幽静空灵但清新柔美;

  哲思:光阴易逝但人生无穷;

  情感:相思愁苦但月可传情。

  (投影)

  尽管悲伤,仍然轻快

  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哀而不伤,清新邈远

  老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整首诗。

  学生(集体朗读)

  【结语】

  老师:(投影)

  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

  因为《春江花月夜》不再是愁苦的、悲戚的,也不再是清高的、孤傲的,更不再是艳俗的、绮靡的。而是以清新、隽永、健美的姿态迎来了大唐盛世的少年精神和青春胜景。最后给大家布置作业。

  (投影)

  了解初唐诗人及作品

  刘希夷、张若虚、

  陈子昂、“初唐四杰”

;

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前面一句是什么啊

前一句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意思是: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

出处:张若虚〔唐代〕《春江花月夜》

原文(节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

皎皎空中孤月轮全文和意思(必须是全文的)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或“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江天一色无纤烟,皎皎空中孤月轮

这句话是出自《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里的我把全文都给你,你可看看加深印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春枫浦上不胜愁。◆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