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实力全球第一?俄军用事实打脸美军:俄乌冲突暴露美军缺点_俄军_摩托化_坦克

一直以来,美国以全球最强的军事超级大国而自居。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二战期间相对出色的表现和强大的科技实力登上了全球第一军事强国的宝座。时至今日,虽然美军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败给了对手,但美军部分将领却认为这些失败是“偶然”的失败,是有其他客观原因的失败,这些失败动摇不了美国军事强国的地位。

然而,俄乌冲突却再次打脸美国。俄军用事实告诉美军,俄乌冲突暴露出了美军非常现实的弱点。

这个弱点体现在哪里呢?

先看看俄军出动的精锐部队,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

2016年,为了应对北约联军可能对俄罗斯发动的进攻,普京和俄军方决定组建俄军的重装坦克集团军。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就此诞生。

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下属的作战单位包含:

近卫第2摩托化步兵师、近卫第4坦克师、第6独立坦克旅、近卫第27步兵旅。

近卫第2摩托化步兵师下属第1坦克团、第1摩托化步兵团和第15坦克团。全师由坦克160辆,步兵战车300多辆。

展开全文

近卫第4坦克师有第12坦克团、第13坦克团和第423坦克团等作战单位,拥有230辆坦克和数百辆步兵战车。

近卫第6摩托化步兵旅有94辆T72B3坦克,近卫第27摩托化步兵旅有41辆T90系列坦克。

在这支作战部队当中,俄军还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强了火炮配属。根据1980年代苏联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兵火力编制,苏军摩托化步兵师有3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坦克团和1个炮兵团、1个独立火箭炮兵营、1个战术导弹营和1个高炮团、1个反坦克炮兵营。炮兵团和各团属炮兵部队加起来有90门122毫米榴弹炮、18门152毫米榴弹炮,全师加起来有108门榴弹炮。俄军摩托化步兵师的火炮数量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少于苏军的摩托化步兵师,但俄军摩托化步兵师火炮加起来也有70多门到80多门。

现在美军的斯特瑞克旅只有18门M777榴弹炮,论炮兵火力无法和俄军的摩托化步兵师下属的火炮相提并论。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陆军的斯特瑞克旅的火炮不如俄军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兵设置?这个该怎么解释呢?

作战环境所致。

美军的斯特瑞克旅是美军为了应对阿富汗游击队而打造的专属作战部队。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美军先后出动总共10多万兵力到阿富汗境内参战。由于苏军的重装摩托化部队和坦克部队无法适应阿富汗的山区作战,美军吸取了苏军的教训,以小型更加灵活的作战部队在阿富汗境内打击塔利班武装。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的第1骑兵师、第4机械化步兵师等部队向伊拉克军队展开猛攻。本以为能碰到伊拉克军队的拼死抵抗,但伊拉克政府军很快溃散了,唯独美军占领伊拉克后碰到了很多手持轻武器开皮卡车甚至骑毛驴作战的反美武装。对于这些神出鬼没的反美游击队,美军的坦克在城区作战中损失惨重,美军就把斯特瑞克旅经过改造后投入伊拉克战场,以适应平定游击队和“反恐”作战需求。

美军相信自己的空军能迅速夺取整个战场的制空权,因为美国人有B2,有大量的F22和F35战斗机。正因为空军实力的强大,再加上治安战当中美军的轻装部队更加能适应游击队反美武装的作战环境,美军就更加青睐斯特瑞克旅。

斯特瑞克旅适合城市作战,美军的对手大都为手持轻武器和火箭筒作战的游击队武装,这些游击队武装最多带轻型装甲车和皮卡车机动。这样一来,坦克和重炮在对游击队武装的作战中就失去了较多的市场。而美军以轻型榴弹炮和步兵战车为核心打造的斯特瑞克旅就能适应和游击队作战的城市战需求。

但是,俄乌冲突的爆发告诉我们。消灭游击武装是未来“治安战”的一个方向,但大国作战当中,坦克和坦克之间的对决,机械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之间的对决——这种二战期间出现的以坦克重型火炮+步兵战车为核心武器出现的陆战依然是未来大国正规军陆战的展现形式。既然俄军的正规军要消灭乌军以坦克旅和大量机械化步兵旅为核心的正规军,俄军就得投入大量的常规师级作战部队参战。

俄军原先模仿美军的师改旅,将大量的师级作战单位改为旅级来适应所谓的治安战。但俄军的旅级作战单位却在前期俄乌冲突的作战中遭到了严重损失。经历了战场惨败的俄军似乎是幡然悔悟,一下子新建25个师级作战部队,重新确立以师团为核心指挥体系的作战架构。和传统的合成营相比,以团级作战单位为核心打造的合成团单位,火力更加充足和集中,并配属更多的坦克和步兵战车。实现比合成营更加高效率的作战指挥和火力打击。俄军近卫第一坦克军作为俄军中为数不多的,没有做师改旅改革的部队,在战斗中的表现就有属于自己的亮点。而那些做了大量师改旅改革编制的俄军部队,在作战中损失就很大。

所以,俄军的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以师团为核心架构的军队,集中了比美军更加强大的作战火力。这使得俄军部队拥有比美军更强的地面火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