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2水门桥电影免费看(长津湖续集水门桥上映,续集对比看有没有比第一部好看呢)_水门_美军_志愿军

本文目录

  • 长津湖续集水门桥上映,续集对比看有没有比第一部好看呢
  • 《水门桥》上映两天突破16亿,你觉得会超过《长津湖》吗
  •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里面有没有女战士的戏呢
  • 电影《长津湖》第二部是水门桥吗历史上的三炸水门桥是怎样的
  • 2天票房破10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会成为战争片的天花板吗
  • 《长津湖之水门桥》和《长津湖》相比,你觉得哪部更好看为什么

长津湖续集水门桥上映,续集对比看有没有比第一部好看呢

这两部影片都看了,没有谁比谁更好看。因为长津湖表现的是战略方面的宏图,水门桥表现的是具体战术的运用,两者各有千秋。长津湖看了让人感动流泪,水门桥看了叫人感慨万千。这两部影片都非常优秀,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水门桥》上映两天突破16亿,你觉得会超过《长津湖》吗

昨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如期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宣布着这场由中国筹办的运动盛会正式拉开序幕。而就在冬奥会开幕前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多国,借机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图谋以“体育政治化”,以此达到抵制中国的险恶用心。但令美国想不到的是,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其所提出的抵制倡议也随之灰飞烟灭,化为乌有。

而在72年前的长津湖地区,中美两国也曾在冰天雪地中展开过一番较量,那是东西方两大巨人间首次激烈的交手,不过结局同72年前的今天一样,张牙舞爪的美军最终铩羽而归,将耻辱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无数志愿军将士们则守护住了属于我华夏儿女共同的荣光!

作为电影《长津湖》的续作,由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现已登陆全国各大院线,同银幕前广大观众见面。随着该片的热映,在票房成绩喜人的同时,又收获了一众好评,可谓是口碑票房双丰收。该片讲述了七连战士在结束新兴里及下碣隅里的战斗后,未做任何休整,旋即接到新的任务,即奔赴至黄草岭地区的水门桥,同向南突围的美军展开阻击作战,而这意味着,中美两军将在此地展开一场生死角逐!

当中美两军在长津湖地区对垒厮杀时,双方除在后勤保障、空中支援、火力打击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外,在应对极寒天气所带来的困扰及武器装备上则更为明显。如美陆战1师的御寒衣物由防寒帽、厚呢军装、大衣、毛衣、皮靴、毛袜及鸭绒睡袋等组成。此外每个连队还配备有棉帐篷、火炉等取暖设备,可谓是阵容豪华,体系齐全。反观出国鏖战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将士们,大部分身着按照华东地区御寒标准所生产的棉衣,脚穿胶鞋。诸多因素导致出现上述情况,而这其中又以朝鲜局势紧张及后勤保障迟缓最为突出。

在武器装备上,中美两军的差距可谓有着天壤之别。第九兵团为遂行渡海作战需要,因此采取四师制编制,所辖第20、26、27等三个军,步枪数量在1.3万支上下左右,冲锋枪数量在3000~4500支范围内,轻机枪在900~1200挺范围内、重机枪则保持在150~215挺范围内,迫击炮则在300~495门范围内。此等火力配置,纵观全军而言,可谓是强悍无比,但也存在着枪械型号杂乱、口径不一、磨损较为严重、所携弹药基数较少等问题。

此外则是由于紧急赴朝,导致配属在军、师两级的山炮、榴弹炮、野炮等各类火炮运输不及,大多未能随部队一同参战。而以美陆战1师而言,其师属陆战炮兵第11团下辖4个营,1~3营装备有18门105毫米榴弹炮、4营则装备有18门155毫米榴弹炮。此外该师属第1坦克营装备有63辆M26重型坦克、6辆M4中型坦克、2辆M24轻型坦克,总数达71辆。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单以火炮对比,美陆战1师可谓是胜过第九兵团好几筹,由此可知两军在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等方面的差距是何其之大。

一座水门桥缘何这般重要?从地图上来看,水门桥坐落于海拔1000米~2000米之间的狼林山脉南端,距离古土里约5.6公里,系日寇占据朝鲜时期,所修建的黄草岭水电站水坝,跨度达8.8米。因其坚固结实,故而兼作公路使用,除寻常轮式车辆可通过外,履带式装甲车辆亦不在话下。因而使得水门桥在要道遍布的黄草岭地区,成为最为重要的一处中枢节点。而在美军向长津湖行进之初,就曾在水门桥以南半山腰处,专门开辟出一条长达2公里的U型单车道,以便让地面装甲车辆快速通过。因此对于美军而言,不论是水门桥也好,还是这条U形单车道也罢,两者的安危不容有失,特别是水门桥,一旦出现差错,将标志着美军随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

同样在志愿军眼中,水门桥及那座盘山公路成为能否达到全歼美军的关键点。一旦控制水门桥,余下美军将会成为“瓮中之鳖”,再想跳出“口袋”可谓是难如登天。依照当时第九兵团的实力,若想完整拿下水门桥可谓是难度颇大,故而第九兵团决定采用炸毁的方式,以此达到阻遏美军向南突围的脚步,为达成既定作战方针创造机会。

针对那条盘山公路,志愿军又将目光转移至距离水门桥以南1.6公里处的1081高地上,需要指出的是,从黄草岭山口到谷底的保后庄车站,直线距离达3.5公里,由此便形成了640多米的陡坡。而这意味着,只要在第九兵团在1081高地部署一定规模兵力;便可利用地形优势,以密集火力完全封锁住整整两公里长的U形单车道。届时,向南突围的美军可谓是关关难过!

当作战方针确定后,第九兵团旋即派出20军侦察营、60师180团等部队赶赴黄草岭一带,在12月2日~5日期间,摧毁该地区至少4座桥梁,而在这其中,又以水门桥受损最为严重。为彻底摧毁坚固结实的水门桥,60师师长彭飞特地派出在国内战场上屡立战功,爆破战术娴熟的作战参谋郭荣熙负责此事。郭荣熙抵达黄草岭地区后,随即带领战士们在12月1日、4日、6日内三次对水门桥进行炸毁作业。此举使得美军大为恐慌,正如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对工兵指挥官帕特里奇中校所嘱托的那般“这座桥的完好无损,对于我们而言可谓是生死攸关。”

为此美军迅速启动战场应急系统,先后利用木框体结构、钢木结构使得水门桥重新恢复通行能力。而在水门桥第三次被炸毁后,陆战1师又旋即与驻日美军联动,后者随即通过三菱重工,连夜赶制出8套,每套重约1.1吨的M-2型标准钢栈桥。而后利用C-119型运输机紧急运往一千多公里外的水门桥地区,待钢栈桥投送至美军阵地后,工兵旋即开始作业,终在12月8日下午将水门桥修缮完毕,使得滞留在古土里地区的1.4万名美军,及1400辆各类作战车辆逃出生天。

而在1081高地上,则部署着60师180团担负阻敌任务,该团自进入1081高地后,以冰坑为工事据守,依靠自身所携带的弹药及干粮坚持与敌作战。而就在当时,一场暴风雪席卷整个长津湖地区,气温也随之骤降至零下40多摄氏度左右。据当年参与黄草岭阻击战的鄂籍老兵曹光新回忆称,当时温度之低,使他双手不能扣动步枪扳机,在阵地间活动全靠匍匐,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如此,180团仍凭借着巨大的意志力,坚守在阵地上同敌鏖战,因此使得自真土里地区出发向北接应的美陆战1团1营,在耗费1天半时间及巨大伤亡后,才于9日下午拿下1081高地。

从炸毁水门桥及黄草岭阻击战来看,各参战单位均在竭力执行第九兵团所下发的作战命令,即在运动中歼灭一切向南溃败的美军,因此,以出动小规模、多股尖刀部队成为长津湖战役第二阶段中的显著特征。这便是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第九兵团为何要派第七“穿插”连,疾驰黄草岭地区遂行作战的主要原因。

从“穿插”二字来讲,可谓是蕴意深远,一是意味着,当作战命令交付至七连手中后,不论前方困难多大、与之交手敌人多强,七连均会不畏险阻、迎难而上,直至作战目标达成,可谓是有我无敌。二是意味着,在地形复杂的黄草岭地区,唯有善于穿插作战的七连,如同一把尖刀一样,可插入敌人的要害之处。为此,他们轻装简从、翻山越岭、争分夺秒、誓要先美军一步,先己方部队一步,最终达成全歼美军的既定作战方针。三则意味着,七连此去,或将在等不到后续部队支援时,旋即深陷美军重围。尽管如此,七连却从未迟疑,为了新中国、为了老百姓、为了好日子。真可谓是“敌之所在,虽千万难吾往矣!”

而在拍摄过程中,《长津湖之水门桥》主创人员都在竭力还原出当时真实的战场环境,力求贴近历史背景,以便让观众更好地代入其中。如在拍摄过程中,作为导演之一的徐克,对现场风雪效果要求极为严苛。他认为,只有那种将人吹起来的风雪,才是真正的暴风雪,为此多次试风,直到满意的风雪效果出现后,他才开始正式拍摄。此外则是拍摄现场密集的炸点及惊险刺激的爆破场面,如几位演员趴在掩体后,随后由爆炸产生掀起的碎片和焦土,随即淹没了在场所有演职人员,就连掩体也被削去了大半。如此情景,不仅让演员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烟熏妆”。

不论是将人吹起的风雪效果、以及惊心动魄的爆破场景,《长津湖之水门桥》主创人员都在用行动诠释一个信念,即向万千大众,真实还原出长津湖战役中,为国为民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们。即“你们的名字我们或许无从知晓,但你们的功绩将与世长存,祖国和人民更不会将你们忘记!”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里面有没有女战士的戏呢

假如没有女战士的戏的话就会很枯燥,第1步里面就有打来打去,画面很激烈很,但是看不清楚怎么样规划怎么打?变成了一个武打片了。

我觉得上甘岭这部电影之所以拍的那么好,而且这一首我的祖国的歌唱的那么好,就因为在上甘岭里面还有一位卫生员。她让整个电影都更加有了韵味和诗意。

虽然我没有看到长津湖的第2步水门桥,但是第1部再送这些战士们出国作战的时候。有一位女战士把一个红围巾送给了我们的万里。万里非常珍惜这个红围巾。在撤离火车的时候,他的战友帮他把红围巾也拿出来的话,他就感觉到特别的高兴。我想或许在第2部里面,他会跟这位女战士重逢的。

我觉得要有张有弛,这样故事才能够更加有意义,还要有一点点什么歌声,放一放全是枪声爆炸声,感觉到诗情画意又少了一点。#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策划##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第二部是水门桥吗历史上的三炸水门桥是怎样的

周末刚刚去看了电影《长津湖》,接近3个小时的电影全程都很精彩,对于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争中伟大的牺牲精神十分感动。

长津湖电影非常好看

回来后发现《长津湖》电影还有第二部,取名叫《水门桥》,应该会在明年的春节上映,剧情应该是围绕着长津湖战役中的三炸水门桥展开。

长津湖下部水门桥预计春节上映

历史上的三炸水门桥是怎样的

三炸水门桥发生在长津湖战役美军大规模撤退的时候,那时候我志愿军已经重创了新兴里的美国海军陆战斗队第1师的北极熊团,位于东线的志愿军9兵团对孤军冒进的美军第10军展开了围歼。

此时以美国陆战1师为主的联合国军已经发现了我军的意图,并且开始向朝鲜东海岸的兴南港撤退。由于朝鲜北部地区以山地为主,而美国陆战1师以重装备为主,只能通过兴南港和长津湖之间仅有一条公路进行撤退,而水门桥就位于这条唯一的公路上。长津湖地区的美军要想撤回兴南港就必须经过水门桥。

水门桥位于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

水门桥位于朝鲜咸镜南道的古土里附近,水门桥其实并不是一座很大的桥,它的跨度不过8.8米,是建在一座水坝上面的便桥,但是它在此战中处于关键的地理位置,水门桥南方是一马平川,能够直接到达南兴港,只要通过了水门桥,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就能够全速移动起来,而我们志愿军仅靠双腿是无法追上他们的。

因此,水门桥就成为中美两军必争的咽喉要道。

早在12月1日,志愿军第60师炸桥小分队就已经穿插到了水门桥的附近,用炸药将大桥炸毁,按照当时中国军人的常识,这样被炸断的桥没有个10天半个月是修不好的,结果美军陆战一师第一工兵营很快就架起一座木桥恢复通车。

于是在12月4日晚上,志愿军组织了第二次的炸桥,这一次不仅将修建好的木桥炸毁,还顺带破坏了附近能够修桥用的所有木料。然后美军的工兵营再一次利用水门桥残留的根部基座和携带的钢制材料,在一夜间修建起了一座能够让坦克通行的钢制结构桥梁。

炸毁的水门桥

而且这一次联合国军也意识到了志愿军不会轻易让他们通过水门桥撤退,在水门桥两侧布置了超过40辆的坦克,并且重兵把守,严防志愿军战士的下一次炸桥行动。

而这次负责第三次炸桥的是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3营7连,数百名战士身负炸药包,在12月6日夜晚,冒着联合国军的重重炮火,从多个方向向水门桥发起进攻。

冒着重大牺牲的情况下,这一次志愿军不仅炸毁了新架起的大桥,甚至把整个大坝的基座都给炸毁了,再一次把联合国军堵在了水门桥前。

接下来只要等志愿军追击部队赶来,就能够全歼美陆军1师。结果这个时候美军通过8架C-119大型运输机飞抵美军古土里阵地上空,空投下了8套M-2型钢梁,在工兵营的全力修建下,12月8日下午4点,重新建成了一座全钢结构、能够通过美军所有重型机械的水门桥。而此时志愿军战士已经没有能力再一次炸毁这座桥了。

而在长津湖中让人感慨落泪的冰雕连,也就是在水门桥南部负责阻击美军的志愿军战士,当时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这三个连队成建制被冻死。

总结

朝鲜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立国之战,而长津湖战役所在的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彻底打碎了美国想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痴心妄想,将联合国军队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希望能够多制作一些类似《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让大家能够不忘历史,缅怀先烈,建立应有的民族自信。

2天票房破10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会成为战争片的天花板吗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不会成为战争片的天花板的,这是一个非常笃定的回答。

我为什么这么笃定?因为《长津湖之水门桥》,是这个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啊!

其实它并没有太多的铺垫,直接就给出了一个比较激烈的战争画面。

主要是在第一部就已经铺垫好了,而大家都几乎看过第一部,那么到了第二部也就不用铺垫了,直接来了。

这是一个特殊的情况,极少有电影会有这样的国民度。

没有铺垫,大家不会觉得奇怪,反倒觉得很过瘾。

但这部电影,单拿出来,对于没有看过第一部的观众来说,它是不完整的,也就是有缺失的。

这就好比一首歌,副歌部分当然好听了,但没有前奏,就不是完整的一首歌。

也不能只创作副歌部分,给大家听啊!

《长津湖之水门桥》就相当于这个副歌部分,所以它很难成为战争片的天花板。

这是它的设定,所导致的结果。

《长津湖之水门桥》和《长津湖》相比,你觉得哪部更好看为什么

水门桥好看,长津湖有点乱,水门桥更悲壮惨烈!观影全程我都在心里想:这个任务怎么可能完成?太艰难太艰难。但是我们的先烈就是完成了,还完成了三次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看到有人质疑,有人指出一些逻辑漏洞,这些还重要吗?在这部影片里,一切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是那段沉重的历史!

感谢这部影片,让我了解到那段悲壮的历史,让我更爱我的祖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