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张集镇:“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助推“数字换编”_集镇_矿山_云里

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来临,能否为“数字换编”带来方便?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用“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报警给出答案。

张集镇自然资源所编制11人,实际在编在岗人员只有5人,人员力量薄弱,给执法巡查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人员少,加上执法设备配备有限,靠单纯的人工巡查,难以有效发现非法盗采行为,更难以实现快速精确打击。为了有效地打击并遏制盗采行为,做到及时准确发现,快速有效处置,实行“靶向”打击。2020年1月张集镇人民政府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进行了“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的研发。

“你好,我们是张集镇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你的行为已经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请你立即停止,原地等待,接受调查。”2023年1月4日22时左右,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香山宕口传来无人机喊话。自然资源执法人员通过“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报警,及时制止了一起非法盗采行为。

如何在减少人力投入的情况下高效精准打击非法盗采矿山行为,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一直是个难题。张集镇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团队开发出了“云里听”多传感器融合矿山防盗采系统,通过开凿或装载石头的声音准确辨别盗采行为,填补了国内矿山防盗采智能设备的一项空白。

传统的“天眼”监控设备有盲区,而且需要24小时人工值守。因为采石、装载石头的声音比较容易区分,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于是该镇想到了利用声音这一手段进行监控。在“云里听”系统PC端屏幕上,能够清晰看到张集镇辖区136个山头的位置。采集声音的机器,则是“云里听”的终端设备——一个手机大小的长方形物体。“只要把它埋在山上隐蔽角落,就能够‘听’到半径为四五百米范围内的动静,进行智能判断后向PC端和手机端发出预警。接到预警后,执法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该镇工作人员说道,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逃跑,该镇先派无人机“打前站”,抵达现场拍照、录像固定证据,然后喊话命令其停止盗采行为;无人机上还安装了热传感器,即使不法分子闻风而逃,无人机也能够很快将其“揪出”。对案件全过程留痕,回溯管理,整合人、案、物等执法要素的数据,实现对每起案件闭环式运作。

“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填补了人力监管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盲区,实现了实时预警、精准出击、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据统计,在传统模式下,该镇每日白天约需巡山人员2车次、夜班3车次,每天约需工作人员20人次,系统使用后,每天仅需2名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接到设备预警信息后,再行调集执法人员赶赴现场执法,解决了编制人员不足的问题。并破解了盗采不能被及时发现、巡查存在盲目性、监管存有盲区、履职情况监督四个难题。提升了编制使用效益,减轻了基层负担,形成了强大震慑,实现了源头防控四大效益。同时对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排除。

在机构配置过程中,张集镇注重行政资源成本意识,通过“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精准保障机构编制用于关键岗位、重要职位的配置,有效解决了投入压力大,人员编制紧缺的问题。目前,该镇的“云里听”矿山防盗采系统已经推广至徐州市贾汪区、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南京江宁区、六合区,常州溧阳区,连云港赣榆区等9个涉矿市县区。

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总结分析、精益完善、创新提升,努力拓展“数字换编”应用新场景,力争走出“政府监管,数据赋能”的管理新路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