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雁门山黄酒赋_黄酒_雁门关_雁门

雁门山黄酒,养生黄酒也!

上下五千年,千古雁门山。夫黄酒者,居世界三大古酒之首;雁门关,有“中华第一关”之誉。“南绍北代,黄酒不赖”,江南绍兴,有糯米精制之琼浆;晋北代州,有黍米酿造之佳酿。代州,东凭五台佛教圣地,南接太原繁华省会,西望黄河灿烂文明,北通朔漠塞外苍茫。境内,雁门关耸立,名震华夏;滹沱河横贯,润泽村乡。山水秀而人文厚,黍米良而黄酒香。

代州黄酒,源远流长。东段景村“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陶器,始会酿造;舜王寺村,舜帝北巡,碑文记详。襄子灭代,黄酒设宴,诱杀代王。药王修仙,凤凰山采药,尊黄酒为百药之长。寓仙海蟾,写《道歌十韵》,黄酒亲酿。宋张能臣《酒名记》赞“代州金波又琼酥”。金赵秉文游雁门,“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留下诗章。明傅山,药食同源,首选代州黄酒,制美味“头脑”,待君品尝。

品味雁门山,梦回雁门关。一杯代州黄酒,千年见证沧桑。回望历史,致敬英雄。忆往昔,胡汉相争,李广、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骁勇善战,舍生忘死;宋辽之战,杨家将一门忠烈,戍边卫国,血染沙场。抗战时期,八路军将士,枪林弹雨,大获全胜,无限荣光。看今朝,雁门儿女,仰望前贤,继往开来;开拓创新,造福家乡!

雁门关留下无穷故事,滹沱水拉动几许风情。雁门山黄酒,天之美禄也!千年历史,百道工序。黍米文化传承,传统工艺挖掘;优势资源整合,科学酿造创新。千般探索,万般取舍;荟精萃华,浑然天成。于是,黍田绿于高坡黄土,酒香飘于乡下都城。承代郡山川之灵秀,染滹沱河水之清泠。琼浆玉露,名不虚传;精华佳酿,实在香馨。一壶雁门山,一生不了情。

今观乎此酒,恰似瑶池清波,实乃人间美味。其色,金黄潋滟,观之晶莹;其味,清爽甘甜,闻之香醇。点点作琥珀之色,滴滴呈宫商之音。其类,有汉、唐、宋、元、明、清系列。雍容华贵,精美包装。更有友谊酒,小巧玲珑,便携成箱。其性,不浓烈,口感好;无勾兑,品质良。浅酌则唇齿留香,豪饮则荡气回肠。其度,低度温和,老少咸宜,养生保健。静时,如惊鸿照影;动时,若舞蝶翩跹。君且饮之,飘飘乎,似太白小醉对影三人;悠悠然,如刘伶酩酊羽化成仙。

雁门山酒,低度养生,众人皆宜。热饮,则通经活络,驱寒祛湿;凉饮,则凉血解暑,温中健脾。四季可饮,预防疾病,提高免疫。营养丰富,美容养颜,也宜女子。至若春花秋月之季,夏雨冬雪之时。或携好友知己,或聚嘉宾雅士。游赏风光秀美,陶醉江山壮丽。何不把酒临风,开怀畅饮;何不慨叹吟啸,激扬文字。黄酒见证沧桑,承接悲喜。忧愁饮之,忘忧而展愁眉;喜乐饮之,欢欣而可高眠。骚人饮之,酒醉而作佳篇;友人饮之,情意更绵绵。

嗟夫!今雁门山黄酒,民族文化弘扬,非遗国粹传承。重振山西代州黄酒品牌,担起复兴黍米黄酒重任。企业之理念:“诚信为本,杯酒见心;传承为根,精益求精。”愿雁门山黄酒,依雁门,播三晋,销九州,出国门。复兴之期不远,前景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杨明丽,女,山西省代县人民医院工作。酷爱诗词文学,作品散见于报刊,诗词作品多次在各大赛事中获奖。2014年加入中华诗词学会;2019年10月加入山西省作协;2020年10月加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

来源:代县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