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影评_陆地_自己的_的人

音乐,是爱它的人心中的慰藉,是属于每一个乐师的天堂。有这样一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位天才钢琴师的故事。没错,它就是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的文学剧本《1900:独白》,主角为一个从来不下船的钢琴师——1900的《海上钢琴师》。

这部电影是通过1900的好友马克斯的叙述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1900是一个弃婴,在贵宾室的钢琴上被船上负责添煤的工人丹尼捡到。丹尼始终相信装着1900的盒子上面写的“T.D.”是“ThanksDanny(谢谢丹尼)”的意思,便不顾其它船员的嘲笑与反对,坚持抚养1900长大。在1900八岁的时候,因为一场事故,丹尼离开了人世。

从此,1900就是一个只有船员知道的存在。直到1900第一次坐上了钢琴椅,把手放到那黑白相间的钢琴键上。无师自通的他弹出了一段优美的旋律,吸引来了所有贵宾舱的旅客。从此他就成了船上的“御用钢琴师”,每个乘坐过Virginian号的旅客都知道这位钢琴师。他既在头等舱为那些公子老爷们舞蹈时伴奏,同时也在C等舱中为穷人们与漂泊者弹奏起爵士乐。看着手舞足蹈的人们,1900似乎也十分快乐,但他的音乐最终还是没有美国受欢迎,当有人喊出那声“America”的时候,所有人都背起了行囊,只剩下1900一人孤独地对着钢琴发呆。

展开全文

电影中,1900两次放弃下船,第一次是放弃了自己可以赢取的金钱与名利,第二次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马克斯问他为什么不下船,他说,他觉得陆地上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陆地没有尽头: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忧虑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1900,总是有一个自己十分向往,但就要到达时却又开始害怕,觉得并不适合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可能是如诗如画爱琴海边,有可能是那最神秘,而又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宇宙,还有可能是你心中的梦。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上初中的时候,无数次梦寐以求的就是成为学生会的一员。青春电视剧中的学生会成员都是那么的美好,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所以更加期待成为。

而当真正竞选上学生会纪检部部长时,心里除了惊喜,就是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当梦想真的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都会害怕。当我无数次在家练习那一首说唱歌曲时,我总是那么自信,练习时表现永远是最好的。而当我真正接过音乐老师手中的麦克风,被47双期待的眼睛盯着的时候,我却还希望自己还是待在自己的音响边,只是练习。1900也是这样。他早就习惯了船上那从头跑到尾也不需要几分钟的船上世界,早就习惯了只有八十八个键的钢琴,面对那看不到尽头的陆地,应该也是乱了阵脚,不知所措。

1900能轻而易举得到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生活,但他没有选择踏上陆地。他有这样的才能,绝对是个不平凡的人,但我们不是吗?我们真的没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吗?我们就注定平凡吗?只要用心去做自己想做的,每个人都是天才。而我们,却因为各种各样的人,告诉你现在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应该做什么,怎么为未来打下基础才能去做想做的事情。我们的热情就是被这样的话磨钝了,磨平了。想做的,“以后再做”;想说的,“等会再说”……没有人会去在乎你想做的是什么,人们只会在乎你需要做什么。能真正读懂你内心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都和你同龄,他们本身也生活在这种不知何去何从的世界里。而1900不一样。没有人会去管他,没有人会去跟他说“诶,别天天只知道弹钢琴了,你该做……”,这就让他身上的那股潜力在他左右移动的手指上散发出万丈光芒。而陆地就是他心中的那个“地方”,他踏上陆地后,会被生活所困,再也享受不了在海上的宁静创作生活。

在陆地这排无尽的琴键上,1900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而生活在陆地上的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排“琴键”。不管有没有,都请记住: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才能摆脱“琴键的束缚”,才能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天籁之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