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影评_爱情_梦想_才华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爱乐 影评 爱情 梦想 才华

所有梦想,都有起点。

你,就是“那个”起点。

Seb是个普通到只有才华的男人。因为才华,所以自负,所以落魄。

才华就不细说了,他自始至终不怎么需要努力练习之类的,专业级的钢琴和键盘伸手即来,对于工作和乐队所付出的努力方式从来都只是需要俯就而已。

Seb的自负,始于才华的自恃,但是历经了社会的鞭笞之后,仍然企图坚持。久之,自负的味道就慢慢变了,名曰纯粹。

他的世界是音乐,纯粹的音乐,容不得别的因素。他需要听众——他比谁都渴望被理解,但他拒绝一切娱众的改变,所以他没有听众。

纯粹完胜孤独。

只是因为还要活着,所以纯粹偶尔跟生存打个平手。这时候现实中的表象就很低能了:“I’mlettinglifehitmeuntilitgetstired.AndthenI’mgonnahitback.It’saclassic‘Rope-a-dope’.”

展开全文

Seb完全没有“hitback”的具体,所以这种表述中二无他。我们可以去嘲笑他,但是不能去帮助他,因为我们不配。

他并不是不会迁就:他拒绝不热爱爵士乐的女性,但是Mia甚至不喜欢爵士乐。也不是做不了事情:比如冲过安保,溜进制片区的咖啡馆见Mia。

爱情战胜了纯粹,而已。

但是才华往往背负着宿命。“I’maphoenixrisingfromtheashes.”——Seb的原话如此,一语成谶。天赋才华的人,往往知道自己会成功的,从一开始就知道;但是大多不知其中代价。

Seb的代价就是Mia。

从爱情撬动纯粹的那一刻起,Seb走上娱众舞台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因为底线变了——保证爱情,而不是纯粹。

开一间爵士乐酒吧,并不是Seb的梦想,而是他在那个时代仅能想到的、仅敢想到的、保持音乐纯粹性的方式。这是Mia对Seb认知的一个误解。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她才是那个有梦想的人。

除了天赋者,真正的表演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或者干脆做不到。Mia是位有实力的演员,但她的实力并不多靠天赋,更多是努力所积淀下的。

红尘浮土,无数人靠着出卖自己往上爬、拿到自己想要的,无所谓领域、无所谓性别、无所谓方式。只不过影视行业,收益大了,挤得人也就多了,被看见的也多。

Mia面对的诱惑很多。但她选择了用自己的表演实力为自己争取机会——最踏实也是最笨的办法,以及对应最难的路。很辛苦,但值得。因为用别种方式实现的梦想,已然毁掉了梦想本身。

因为这份踏实,她的成功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她的能力和天赋都不足以感知或者相信。然而,这份对前途的叵测,几乎毁掉了她。

她很孤独。她一直在寻找,事业和爱情。很多时候,明知道浪费时间,但还是要去找的。积极和乐观使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旋律。就在又一次转身的时刻,她听到了他的旋律。

世界黯淡了下来,从此是你。

爱情,带给Seb的是事业的成功,因为放下了严格的纯粹。但并没有有助于Mia。Mia一度放弃,因为现实对梦想的反复羞辱,更因为看不到未来。Mia的成功,源自于首次也是末次的孤注一掷,无疑是命运的眷顾。

然而,命运,只能分开眷顾这两个人。

两个人的分开,跟上述这些表象并没有实质关系——本质,依旧是价值的排序。

Seb为了爱情,放弃了对纯粹的过度坚持,事业突然被拓宽,继而打开了新生活的大门。但是新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各地巡演——长时间的物理距离与他们的爱情相斥。Seb尝试的解决方案是带走Mia,未果。然后,他面临着在新生活和爱情之间的选择。

他选择了新生。

不要急于难过,命运很会开玩笑的。

Mia的成功接踵而至了。她要去巴黎,开启自己的事业。在新生和爱情之间,Mia同样选择了新生。

新生只是个形式,代表了无限多的可能,以及更广义的,自由。

爱与自由之间,有无限多可能的配比。但是对于两个人来说,只有相同的配比才走得下去。

等他们都回来的时候,爵士乐酒吧已经变成了Seb的梦想(很大程度上恰因为他彻底失去了Mia),且被实现了出来——Seb终于补上了这一课。

然而生活不可复。

物是人非,只有那段旋律依旧。

所有梦想,都有起点。

我,就是“那个”起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