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爱乐之城》-《巴比伦》简评_巴比伦_爱乐_好莱坞

在今年的颁奖季,《巴比伦》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作品。这部设定在好莱坞早期历史上的电影,票房惨淡,口碑尴尬,却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有人称这是给电影的“情书”。

电影《巴比伦》是凭借《爱乐之城》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达米恩查泽雷的新作。讲述了早期好莱坞电影无声片转为有声片的历史背景下,几位电影业从业者的命运纠葛与跌宕起伏,投资巨大,但票房不尽如人意,口碑也分崩离析。

在达米恩查泽雷仅有的四部导演作品中,除了《登月第一人》之外,《爆裂鼓手》、《爱乐之城》和《巴比伦》似乎在主题上更加契合,都表达了人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梦想。这是多么奢侈的代价,而《巴比伦》显然更有野心,要通过一部电影来书写一段影史。巧合的是,似乎每一位好莱坞大导演都必须在其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为电影拍摄情书。对于马丁西科赛斯来说是《雨果》,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是《造梦之家》,对于昆汀塔伦蒂诺来说是《好莱坞往事》,那么达米恩查泽雷无疑是《巴比伦》。

对我来说,《巴比伦》的前半段非常顺畅,片场的拍摄片段非常有趣,全方位展现和放大了达米恩查泽雷导演技术的所有标志性特征.梦回小幽兰的《爱乐之城》,却远比相对稳重的《爱乐之城》疯狂、迷茫、张扬,虽然夸张至极,但比起如今越来越保守、乏味的好莱坞主流叙事,我更愿意珍惜《巴比伦》那种奔放、不计后果、野蛮的生命力。仿佛是被“电影”那瓶酒酿成的醉不醒,左抱右抱,上蹿下跳,胡说八道“电影”的道理,醒来后却忘得一干二净,说的每一个字都丢了。那么如果你问《巴比伦》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用力过猛”,达米恩查泽雷是无意还是故意的?答案肯定是后者。

当然可以,但是作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导演,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达米恩查泽雷提出更高的要求。《巴比伦》的后半段,无声片转为有声片后,随着女主电影事业遭遇滑铁卢,整部影片的观感也一落千丈。虽然理解达米恩查泽雷的创作初衷,但就是想用视听语言的“动”与“静”来区分上下电影时代,区分理想与现实。但在《巴比伦》后半段相对比较安静的情感段落中,处理得不是很用心。哈莉·奎因与男主的爱情,甚至不及布拉德·皮特作为曾经的巨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那部分。共情。不过达米恩查泽雷对好莱坞影迷的态度就比较暧昧了,也说不清是比较痴情还是比较挑剔。所以在结尾部分致敬《天堂电影院》的时候,有一种苍白的价值感和自我感动。而当一个导演将自己的风格无限放大,以一封情书之名致敬影史,在致敬他人的同时,又执着于自己的时候,就需要格外警惕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