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电影影评(为什么豆瓣上有些评分很高的片子自己却觉得不好看)_影评_电影_自己的

本文目录

  • 为什么豆瓣上有些评分很高的片子自己却觉得不好看
  • 如何评价电影《敦刻尔克》
  • 如何做好电影影评呢
  • 想看最好的影评去哪看除了豆瓣你还知道吗
  • 影评文章应该怎么写从哪里入手最好
  • 影评9.0分以上的动作电影有哪些
  • 给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写个影评

为什么豆瓣上有些评分很高的片子自己却觉得不好看

所有的电影影评只是大众粉丝对于该影片根据自己的喜爱去评判的,这样的评判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整个影片的综合水准好或者不好。

也许有些人都没有进行过电影影评,也许有些人特意在电影影评中去找自己偶像的影视进行一味地好评。

而当我们打开手机或者电视看一部影视作品时,在不知道从何选择时,往往会从评分高的下手去看,这也就误导了观众的点击。然而当你点击进去欣赏影片后,觉得这部电影也没什么好的内容呈现或者也没有打动自己的地方,所以,这就是个人的偏好和喜爱。

豆瓣影评分数高的不好看,反而觉得分数低的更能打动自己,这不是个人的审美问题,纯属自己的个人喜爱和爱好。如果对于一个喜欢看爱情片的人来说,她专注的领域跟恐怖片完全不一样,如果让一个习惯爱情片的人去评价一个恐怖片,她评价的点和价值观也不一样,他可能会从有没有恐怖的地方或者是谁演的来判定。如果让他去判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爱情片,她可能会讲整个故事都能给你讲一遍,所以说,个人喜好不一样,对于影视作品的评价也不一样,这不是你自己的审美问题。

如何评价电影《敦刻尔克》

1996年诺兰用《追随》正式出道,2008年凭借《蝙蝠侠:黑暗骑士》一炮而红,奠定宗师地位。

时至今日,从《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诺兰留给世人的印象一直犹如伫立云颠,俯瞰凡人。

高如仙人,不沾烟火气的诺兰,却在2017年拍摄了《敦刻尔克》,一部没有一丝科幻、悬念、酷炫的“平凡”之作。

它的平凡,让它收获了豆瓣8.4的评分,这是诺兰2010年以来评分最低的一部。

但是!

对于诺兰自己而言,这是他最想尝试的题材之一,他过足了自己一直想过的瘾,生于斯长于斯的英国人诺兰,早已对“敦刻尔克”的奇迹垂梦已久。

对于电影本身而言,战争题材中,8.4的评分其实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他不是诺兰的“滑铁卢”,而是他的“诺曼底”,它的精彩,值得慢慢体会。

说电影之前,我们先说一个小插曲和一个大背景。

小插曲:

拍摄电影前,诺兰曾与一位真实参加过战争的老兵聊天,这位老兵在退役以后,也参与过很多战争电影的拍摄。

老兵这样说道:“电影中的战争,与真实的战争差距太大,战场上最多的时间不是战斗,而是在等待战斗以及等待中的那种恐惧。”

恐惧着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与世界告别。

诺兰被这种感受深深吸引,他如开了悟的老僧,不再痴迷于电影场面的恢宏和运筹帷幄的智谋,而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倾进于士兵的那种恐惧和无助的等待中。

于是在《敦刻尔克》,除了偶尔坠落的炸弹和那艘被子弹缓慢击穿的船壁,我们再也见不到过多的战场决战。

大背景:

法国是西欧大陆最后的路上壁垒,敦刻尔克与英国隔海相望,弹丸之地,却集结了几十万等待生死裁决的英法联军。

电影中陆军上校说:敦刻尔克不是最佳的撤退地点。

法国与英国连接的英吉利海峡,最短的距离是33公里,平均距离在100公里,而敦刻尔克那条逃离的路线长达167公里。

海军军官说:“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敌人逼迫的结果”

诺兰刻意淡化的运筹帷幄,与历史史实的无可奈何,在这一刻合二为一,让这场大撤退增加了无尽的随机和不确定性,所有士兵的生死,此刻都只能听天由命。

电影中并没有过多的突出某一位英雄,因为在诺兰心中,每一位逃出去的士兵都是英雄。撤退并不可耻,因为它是为了更好的重来,没隔多久的诺曼底登陆,就是最好的反击,当然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小插曲是为了告诉你诺兰的用心,大背景是为了告诉你真实的残酷。

回到电影中:

诺兰采用了三条线,三个空间,分别进行,最后相交于某一点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来全面展现了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

【岸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

这是整部电影很明确的一个分界点,每一段故事都被诺兰钉上了明确的标签,仿佛深怕我们误了时间,错了空间。

  • 海、陆、空三个空间;一小时、一天、一周三个时间;

合在一起就是史诗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空中一小时:这一段故事负责的是掩护。

海上撤退最大的敌人是空袭,电影用三架战机,三个不同命运的飞行员来诠释了这一切。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第一位,击落敌机迫降被救的第二位,完成任务却坠落在敌区被俘的第三位。

三架飞机对应的三种结局,是整个战场上,所有空军的结局缩影。

海上一天:这一段故事负责的是工具。

电影中有三艘战舰,在不同的时间被空袭的炸弹击沉。

三个小时一变的潮起潮落,不断被炸毁又重建的桥道。

决定了这场撤退将会更加艰难,大的船只,目标大,泊岸要求高。这几乎成了死局,撤退无望,生又无门。

但人民是伟大的,他们的伟大在整个二战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伟大的人民也是不分国度的,从遥远的东方战场到敦刻尔克,他们一如既往的无私,不顾生死。

英国上层动员了沿岸的所有渔民,希望他们自愿加入到这场拯救战役中。

道森有两个儿子,一个早早牺牲在万里长空,但动员的号角刚刚吹响,他依旧第一时间动了身,带着小儿子皮特,以及另一个自愿加入的孩子乔治,远渡重洋,直赴敦刻尔克。

海上一天与空中一小时的第一次交汇,发生在柯林斯迫降在海上的那一刻。

柯林斯成了这艘小小渔船上的第五位乘客。接下来是第6、第7、第8....,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渔船。

当他们返回到英国大陆的时候,这艘船整整装了一百多位乘客。

而道森只是无数艘渔船的缩影,也是这场三十万奇迹的缩影。无数的渔民,用不畏生死的勇气,共同铸就了这场奇迹。

岸上七天:这个故事里提供的只是人,一个个等着被拯救的人。

这段故事是这场大撤退的核心也是最悲壮的一环。

这是一个特别的战场,没有太多的厮杀,没有大面积的交火,没有嘶鸣惨叫。

而是一条条,排列整齐的长龙,没有混乱,甚至安静的可怕,除了潮涨潮落带来的拍打岸边的水声,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宁静的战场,比起炮火轰鸣,似乎更加可怕,因为未知的命运比已经发生的惨痛,更让人不安和恐惧。

当空中的战机,摧毁了敌机,掩护了前来的渔民;

当海上的渔民,驾驶着渔船,载走了撤退的士兵;

当岸上的士兵,登上了小船,离开了人间的炼狱;

三幕相交,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敦刻尔克》,一个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一部属于诺兰的战争史诗之作。

如何做好电影影评呢

感谢悟空邀请,下面是我对您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题主,同时,不足之处也希望各位能够不吝赐教。

作为影视领域的创作者,书写影评是基本的要求。我前两天在自己的微头条上专门去做了一个书写影评的技巧总结。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观看我的微头条,大家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

下面,我还是给题主简要介绍一下写影评时采用的一些技巧。

深入探究影片的名字

一部电影,名字就像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能让观众从名字当中看出一些端倪,并且让我们还未观看影片就开始引发我们的思考。

例如,《疯狂的外星人》这部作品,我们在看到名字时一定心中浮现两个关键点:外星人,疯狂。所以,我们在做影评时,务必紧紧围绕着这些关键点展开,这样更加有助于我们成功的切题。

分析导演风格

一部电影的灵魂主要由导演赋予的,因此,导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会对其作品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分析演员风格。

例如,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影》,我们在做影评的时候,必须考虑张艺谋导演的风格,张艺谋的作品必然会让我们看到我们中国经典的传统元素。因此,我们在看这部作品时,就能理解为什么这部作品看上去就像一幅水墨画了。

深入理解影片主题、演员演技

我们在分析了影片的名字以及导演的风格之后,肯定对影片的主题有了初步的理解。我们接下来就要自己认真的观看影片,针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演员的演技来构思影评的主题。

当我们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之后,就能写出一篇优质的影评了。当然,实际操作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写下去,肯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笔。

最后,非常欢迎大家到我的微头条中查看完整的影评书写技巧。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想看最好的影评去哪看除了豆瓣你还知道吗

想来还是豆瓣好一点,还有就是时光网,毕竟还是小众的了。

前几年来时光网的改版做的不尽人意,一些改变没得到用户的认可,伤害了很多拥护的感情,导致用户流失。本来很喜欢的群组渐渐被弱化,以及个人主页向微博靠拢,一句话短评也基本毫无意义,根本拉不起社交。

时光网最突出的就是电影资讯了,电影准备前期、拍摄中期、上映后期的新闻全部涵盖,国内外的电影一应俱全,这是豆瓣所没有的。

豆瓣是文艺青年聚集地,豆瓣倡导的是兴趣,时光网是专业,两者主旨是不一样的。所以豆瓣的电影评分、影评都更接近普通人的审美,更易引起评论交流。

影评文章应该怎么写从哪里入手最好

简单的可以从电影的故事情节入手,还可以从角色视点,镜头以及电影的画面剪辑入手

影评9.0分以上的动作电影有哪些

个人比较喜欢欧美电影,很多9分以上的电影有好剧本,好演员,导演还有好的剧本,在这里我列举一些,欢迎大家补充

1.《辛德勒的名单》

2.《美丽心灵》

3.《拯救大兵瑞恩》

4.《肖申克的救赎》

5.《阿甘正传》

6.《当幸福来敲门》

7.《人工智能》

8.《返老还童》

9.《指环王》

10.《楚门的世界》

11.《大鱼》

12.《燃情岁月》

13.《忠犬八公》

14.《莫娣》

15.《血钻》

16.《美丽人生》

17.《放牛班的春天》

18.《这个杀手不太冷》

19.《钢琴师》

20.《何以为家》

21.《狩猎》

22.《教父》

23.《触不可及》

24.《绿皮书》

25.《绿里奇迹》

26.《猫鼠游戏》

27.《弱点》

28.《百万美元宝贝》

29.《老无所依》

30.《雨人》

31.《飞跃疯人院》

32.《我是山姆》

33.《闻香识女人》

34.《死亡诗社》

35.《费城往事》

36.《上帝之城》

给一部你最喜欢的电影写个影评

2019年3月22日上映的一部青春校园喜剧《老师好》

这部电影票房达到3.65亿,于谦老师主演,能使观众产生共鸣的一部电影,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电影。

电影《老师好》讲述的是在1985年的南宿中学,班主任苗宛秋与三班的一帮学生的一些搞笑场面,以及生活的一些趣事。三班的学生野蛮、桀骜不驯、大智若愚、甚至有在班里做生意的,总之是一个永远不缺故事的集体。开学第一天就被班主任苗宛秋揪出来了烫头的、涂口红的、抽烟的,统统被罚站,最严重的是还来了一个带着斧头走进教室的,这更是给班主任火上浇油,发起火来还提到了派出所他的小舅子。从那以后,三班的学生多这个班主任讨厌至极,于是盯上了班主任的自行车,想方设法的去破坏自行车,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也深深的成为了青春美好的回忆。

电影《老师好》影视分析

作为观众,通过这部笑点密集,剧情也不复杂的青春电影看到了满满的真情实感,也非常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写出了很多人的青春趣事。影片中的学生洛小乙、王海、文明、建设一样,每个班级里面都会有那么几个格外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而班主任也非常切合现实,不在乎那么几句——“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我要对你们的家长负责”等等。当然也有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有保送学校的好机会,身为班主任的苗宛秋老师也嘱咐她要慎重考虑。

他们总是爱玩爱闹,学生们给班主任起来个外号叫“苗霸天”,偷偷拆掉班主任的自行车,惹怒老师,种种剧情伴随着老师和孩子们的从对抗到互相理解的剧情,一幕幕也勾起了观众对自己学校时代的鲜活记忆。那些鲜活而美好的学生时代的回忆会带着青春耀眼的光芒伴随着一句“老师好”烙印在你内心的某处,因为那时候我们是最纯粹的,那些发自内心的呐喊或者笑声中不会夹杂着成人社会中的物质与世俗。

结局告诉我们

班主任苗宛秋的结局,也就不可能像其他影片中的老师一样,用自己的失败证明自己的胜利。他只可能在经历了自身的失败之后,又将这种失败生出的恶果毫不自知地传递给下一代。因为,一段没有被妥善处理的历史,像瘟疫一样,会自动传播。因为,一个人的恨意,会催生出报复性的补偿心理,使得恨无法消失的同时,还会滋生出更多的恨。尽管在影片的最后阶段,导演试图用毕业时刻告别的伤感,来消解掉批判的尖锐性和弥漫全片的悲情气氛。可是,你还是能明显感觉到,苗宛秋这个人物的一生,已彻底灰败。

个人感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不算漫长却起起伏伏的人生路中,在下一次幸福的相聚以前,我们都在各自的小世界里,我希望在世界的某些角落里,我的那些死党们也会看到这部《老师·好》,会透过影片的一幕幕想起我们美好的那个时候,想起我,想起那些苗老师一样的老师,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聚,依然能回想起我们青春的美好时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