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怎么教(如何让二年级孩子学好语文)_学生_复习_教师

本文目录

  • 如何让二年级孩子学好语文
  • 如何开展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 小学二年级语文应该怎么辅导呢
  • 怎样上好小学二年级语文课

如何让二年级孩子学好语文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属于一种似懂非懂的时期,对于知识很难做到正确的理解,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其引导,才能使孩子学好语文知识.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给大家作为参考.

(写作墨水)

1.认真学习课本

所谓的“教科书“是一堂课的基础.许多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认为高考的阅读分析材料都是课外的.教科书没有播出.毕竟,他们一直沉迷于大海.结果是耗时且费力的.微.例如,对经典中文的研究,课堂上的文章尚未阅读和理解,词汇的语法还没有学会理解,就着急的去做题,显然这是浪费精力.在课堂上文本内容是“麻雀“,仔细解剖后,才能做到举一反三.需要记忆的知识一定要做到烂记于胸.一般来说,考试的材料是在课堂外进行的,但知识点和答案都在课堂内.

2.专心听

除了仔细聆听老师之外,一定要写笔记,在书上画圈标记,在笔记本上写下关键点和疑惑,二,听老师的讲座思路,同时积极思考并准备好发言.许多学生往往不注意课堂的这一部分,在课后课程内容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弥补,如果课堂上没有细心聆听将会得不偿失.

3.请务必查阅参考书

阅读和学习应养成努力搜索字典、词典典的习惯.有很多类型的参考书,除了字典、字典外,还包括文献、索引和其他书籍供审查.最常用的工具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参考书也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随时查看难题,也可以作为一般阅读材料阅读.学生应该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两本书.

4.读课外书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阅读,要学习一门好的语言,仅仅阅读一些教科书是不够的.有必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关键是你得想学习,才有时间阅读.

(走进语文)

让我试试小学三年级语文辅导学好语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议你每天必须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觉前问问自己,今天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吗?这对于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开展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

能利用这次机会与大家探讨“如何提高二年级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我感到很荣幸,下面我就抛砖引玉,谈谈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课堂的有效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要有效。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课前一定要熟悉文本,挖掘出内在的思想、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就是在立足教材备课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备课的过程中,要与作者的思路尽量吻合,正如叶老先生所说:作者思有路,知路识其真!
2、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人各有体,针对学生要教师心中要有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一以概之”,要做好充分的学情调研。
二、教学策略要有效。
1、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和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每一节课,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如生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认识生字的方法,让学生回答(说明)自己认识生字是怎么认识的,怎样记住的,像难认的“赢”,有的采取拆字的方式去熟记“亡、口、月、贝、凡”。
2、问题的设置要有效。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挑战性,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但也要难易适中。正如大家都熟悉的摘苹果理论:枝头的苹果要是让摘的人感觉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他才会有兴趣,有信心,但如果他一看就觉得即使努力跳了,使劲跳了,还是连够都够不着的话,那那个苹果再鲜艳,再诱人他也可能不会感兴趣了。同样,如果是一个已经蔫了的甚至是烂掉的苹果的话,就算摘的人一伸手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摘到,但谁会稀罕呢?(2)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换一种问法,达到的目的是一样,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如:在教学《欢庆》这篇课文中,我配乐范读完课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从老师的朗读声中知道了什么?学生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茫然,面对学生的卡壳。顿悟的我把问题换了一种说法:听完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同学们都纷纷汇报:“我仿佛看到田野上金黄的果实”“我仿佛听到大海奏起了欢乐的乐曲”……,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3、教师的语言要有效。(1)语言要准确。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解说,是引导,是总结,还是下指令,语言都一定要是精准的。如:老师说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那你接下来的就一定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游戏规则、游戏要求的游戏,而不能说,我随口说出了“游戏”二字,哄哄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可接下来却是“分组朗读课文”,这能叫做游戏吗?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中的左右结构的生字时,说“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请问,左右结构的字中,“割”“形”“到”“都”……也是左窄右宽吗?这不仅是语言的不准确,而且是知识性的错误啊。(2)语言要有效。很多老师老觉得课堂上时间总是不够用,其实老师太多的废话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拿鼓励学生来说吧,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对学生突出的表现,只需要送上老师或真诚的赞美、或肯定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或者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就足够了,但要是老师再来一些问答:“同学们,这个同学回答得好不好啊?”“好。”“那想不想表扬他一下呀?”“想。”“那咱们就来表扬表扬他吧。”然后再是学生整整齐齐,拖长声调的“****你真棒”,这样,表扬一次学生就浪费掉了多少时间啊!还谈何有效呢!再比如,在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文中,有“跟头”一词,如果老师忍不住拓展开了:“你们会翻跟头吗?”学生兴致来了,纷纷嚷着想要展示自己翻跟头的本领呢。师再接着说道:“是啊,尤其是一走到那些草坪上,我们呀,就忍不住去翻上几个跟头,老师小时候也很喜欢翻跟头的。”这时,课堂气氛好像是挺热闹的,但仔细一想,这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点帮助吗?如果没有,我们说它干嘛呢!如果是教学生掌握翻跟头的方法或让学生以“翻跟头”进行口语交际或说话,教师可以依学生的想法去做。
所以,我认为,课堂的精彩在于有效,如果没有实效,再热闹,再花哨的课堂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们知道,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难集中,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1、巧设悬念,提出问题。“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好奇”。教师在上课时若能抓住学生好奇的特点,立刻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上课伊始的巧设悬念能把学生从刚才窗外好玩的游戏中吸引过来。
2、巧用教具,创设情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巧置活动变化的刺激物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制作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具,如奥特曼、喜羊羊等充满灵性的教具,既可激起学生的兴致,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进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常用优美的音乐,生动的故事,有趣的谜语或者脑筋急转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很快地平复下课时的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课堂气氛。
3、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我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听。这种教学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参与的主动性。教师辛辛苦苦的教了40分钟,他很可能在底下玩了40分钟。虽然这种教学也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环节。但这种回答只能是少数人的参与。对于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他完全可以是游离课堂之外的。
4、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作为一个好老师他能够用自己特有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的魅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自己语言的亲和力。上课时,除了要有洪亮的声音以外,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采取较通俗的、充满关爱的语言,让学生更多的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从而愿意与老师相处,形成对老师的信任,这样他们也就会在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中。教师同时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辅之以适度的态势语,让学生能感受到枯燥的语言中也充满“灵动”。另外,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每当在课堂中涉及到一些课外的小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加倍地集中。这就是要求教师能以科学的态度,以挖掘文本之外的精神,“无中生有”的将学生想知道的知识,合乎时令的予以引入。如: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时,在关注周围景色的变化时可以引入人的外表变化,并教给学生一些“养生”知识。
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特别低,需要教师时刻地提醒。当学生的思维游离课堂学习之外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提醒。一开始,教师可以用目光告诉他上课要专心了。有的学生较能察言观色,他能读懂教师目光中的含义,就能自觉听课了。如果学生对你的目光熟视无睹,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你的目光。这时你就需要用肢体语言,敲敲他的桌子或者碰碰他的肩膀。也可以树立榜样,比如表扬当时坐得最好,听得最牢的那个学生。除了对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需要关注之外,正在认真听讲的学生也需要你的关注。比如你做一个赞许的动作,说一句表扬的话,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给于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在无形中就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高了。
最后,学生注意力出现分散时,适当进行调整,由于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所以当教学内容长时间的处于同一种状态时,就会出现注意力集体分散的现象。这时,仅靠教师的个别提醒和关注是远远不够了。学生的学习已经缺少兴奋点,他们需要一点新鲜的东西来刺激感官。比如可以用课中操的方法。这种操花费的时间短,而且简单易学,往往只是拍拍手,或者扭扭脖子,动动腿。虽然简单,但却让学生有一个放松的机会。在课中操后,学生往往能重新集中注意,投入学习内容。除了课中操,简单的游戏,学唱与课文有关的歌曲,都是调整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
我想,要使低年级学生时刻保持十二分的注意力是很难,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时刻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有限的注意时间。如果课堂上我们能充分关注学生注意力,那么课堂效率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但这并不意味教学时可以一味地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办法。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
总之,教师对教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成功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和终生学习的过程。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需要我们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教学效能感能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完善有效教学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应该怎么辅导呢

二年级语文怎么辅导比较好?在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妨先想一下二年级的学生有什么特点?二年级的语文有什么特点?
二年级是小学时期的低年级阶段,换句话而言,也就是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是为今后学习打基础的时候。并且二年级的孩子年纪普遍还在十岁以下,自制力、主动性各方面仍旧比较薄弱。
这时候的语文则要以引导为主,引导孩子愿意主动学习语文,愿意积累语文知识。
二年级的孩子对于语文的了解还有限,如果能在这时候引导孩子对语文产生兴趣,那么在后期不论什么时候的语文学习中,孩子对于语文都有主动想要学习了解的兴趣。二年级的学习比较轻松,孩子能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积累语文知识,为后期的语文学习做铺垫。
近几年关于语文,有一种“大语文”观被更多人了解并提倡,卓越教育就是通过大语文去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的。简单来说,大语文就是通过让孩子了解文学经典,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收获语文学习能力,最终让孩子领略文学的美,还能帮助孩子在品行以及性情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从大语文中也可以看出,二年级语文辅导也可以打破传统固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语文本身出发,让孩子从心里接受语文,愿意学习语文。

怎样上好小学二年级语文课

(一)对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温故而知新”的复习课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特定的教学形式。它不仅有巩固知识, 训练能力的功能,更有“温故”和“知新”的要求。这里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那么,语文复习课如何进行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检测:摸清知识能力现状。

要在复习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就必须在复习课前采取测验、考查、提问,或通过座谈、个别了解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反馈来的信息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复习课教学方案。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第三册教材教学结束后,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编制了一份检测试卷,在批阅试卷时发现学生对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对声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对韵母的顺序,或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的字如何查检,都不大搞得清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这位老师在复习课上边示范边介绍具体的检字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特点的字,让学生现场练习查检,于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音序检字的方法。虽然这位老师讲述的是过去讲授过的内容,但由于训练内 容是新的,学生查检字的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贯通:建立系统的知能体系。

语文课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课文教学结束马上又转入下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是呈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没能形成大 纲所规定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的网络。语文期末复习课则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对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已进入作文训练,第五册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训练:有看图写话,有状物,有叙事,有记人,还有练写通知。每次作前指导,教师一般都只是就该次作文训练的要求讲些与本次作文相关的知识,做些必要的引导,满足于把作文写出来就行了,而在复习课上,有人误认为作文没有什么可复习的。其实,复习是提高学生综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为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应居高临下,对本学期八次作文训练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 统的归纳、总结,让学生从总体上回顾本学期作文的特点,重点讲述小学记叙文写作中的“观察——说话—— 写话”的规律,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解析各类作文的标题、开头、正文、结尾的写作知识和要求。这样,经过 融会贯通的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讲授的知识和训练的水平显然会比复习前要提高一步。

三、补缺:弥补过去教学的不足。

由于教师对课文和单元所规定的教学重点和任务的理解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时教学中,有一些该讲的内容没讲是在所难免的。虽然在学生作业和辅导时教师已知道这些缺漏,因为要赶教学 进度,有些也没有或来不及补充讲解。复习课上针对这些缺漏必须予以补充,以求得学生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

四、比较:促使认识的深化。

在“温故”中“知新”,并不是仅仅靠机械性重复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过比较来辨别才能达到目的。上复习课不在于老师不停嘴地讲多少,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把旧知识与旧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新知识与新知识按教学和复习的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获取新的知识、训练新的能力。

五、强化:提高训练的深度。

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那些题海战术、“炒冷饭”、机械性重复训练等等,是训练中的弊端。怎样才能在复习课的训练中提高复习效率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段的 复习和训练时,除了进行一般的段落层次划分训练外,教者还必须深入讲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诸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或空间位置变换划分、按总分关系划分、按材料性质划分等。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些方法进行划分段落的训练,然后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划分的,还要求学生说出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每一段与文章主题的关系等等。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可以克服学生在划分段落时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拓宽:多侧面地讲解相关知识。

复习课要重温过去所学过的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为复习要体现提高的原则,所以这种重温又不能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而应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向外拓宽。平时的讲读课教学由于受教学内容和目标、时 间的限制,不能随意拓宽,而复习课上因为经过多篇课文教学,多个知识点的讲解,已具备了拓宽的条件。例如扩句、缩句是小学语文训练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平时训练时有些东西具有只能意会不易言传的成分,复习课 上则必须进行拓宽性讲解。例如作为主语、宾语前面的定语,谓语前面的状语和后面的补语,以及一个中心词前面可以分别加上多个定语或状语的知识,则应结合具体实例,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话进行讲析。待学生基本掌 握了这些知识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做扩句和缩句的练习,得出来的答案不是懵出来的。事实上,学生进行扩句和缩句练习的水平也只有在这种拓宽性练习中得到提高。

七、升华:提高原有教学层次。

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知识的传授往往是满足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些教师还常常就文论文、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能正确解答训练题目就算完成任务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时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复习课的 教学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种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例如在平时的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传授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方法并训练了一些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因为还没有升华到理性的高度,学生在实际的阅读理解时往往还只是凭经验。在复习课上教者则有必要结合独立阅读课文、自读课本和练习与测试中的阅读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理解的有关学习方法,像初读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读理解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体会思想感情,重读思考和解决相应的问题等等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阅读和理解的实践。从而使过去的那种阅读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八、分层: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对教师所教学的知识的接受程度、训练能力的层次也必然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复习课上对学生要按不同层次要求,分别对待,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九、迁移:推动综合能力训练。

迁移,是以对过去教学内容和训练能力的复习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迁移,向其他方向扩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做法。复习课实践显示,使用迁移 的复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图学文是贯穿于小语整个教材的文体,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复习课上教师则需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看图学文的学习方法,然 后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看图学文课文的复习上来,指导自我复习。实际上,学生完成这种迁移之后,不仅所需复习的知识、思想、内容得到了复习,而且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 ,看图学文的复习还可以向看图说话写话、看图作文迁移,用看图学文中所学得的观察、想象、写作方法去指导看图、说话、写话和作文。这种复习已不是一篇课文或单项知识的复习,而是转向对一个网络知识的复习和 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复习不仅在训练程度,而且在训练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强。

小学语文复习的一点体会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在期末的复习里,我注意做好下面两方面:

一、巧用复习方法

在复习中,除了对知识的归类复习外,我还尝试了一种新的复习方法,效果也不错。这种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教师划定复习范围或确定复习项目,学生依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确定复习重点,列出复习提纲,自行复习,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所获,尝试拟出模拟试题,做好“摆阵”和“攻阵”的准备。此阶段,学习支配权应属于学生,教师只是相机做一些提示:“想一想,还有那些内容该掌握。”“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复习好。”“你估计谁可能会疏忽什么内容,会搞不透什么问题,你能出个题目考考他吗?……

第二阶段:学生之间开展“攻阵”活动。第一个“阵主”,由学生自荐上场,根据自己所拟的测试题进行“摆阵”,或由全班同学竞答,或指人作答,优胜者为下一轮“阵主”,继续“摆阵”。此阶段,教师是导演,是参谋,是顾问,除维持好课堂秩序,调节好课堂气氛,还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不正确的问法、测法要给以纠正;对没有掌握好的问题,要引导讨论,明辨是非;对提问巧妙、见解独到、回答正确、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热情表扬。

第三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次复习要点,交流、推广先进的学法,帮助确立正确的复习导向。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

这种复习方法因为是师生共同活动,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同时还是“老师”,是评议员,学生间人人平等,个个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此外,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积极“攻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和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在复习中,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由学生掌握,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学生通过看、读、背、思、问、听、议、答、辩、写,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1、复习生字时,我让他们编字谜,学生很是喜欢,兴趣很高,如“舅”:老鼠舅舅是男的;“资”:发给贝贝一次工资;“啪”;一掌拍在嘴上……

2、为了不让学生对炒了又炒的生字厌烦,我一进教室就向学生求助了:孩子们,这张生字表怎么看我都觉得有缺陷,那些编者叔叔们都是按一课一课来编写的,现在整本书的生字我们都学会了,生字一课课复习起来不太有条理,你能否当当设计师,将这张生字表重新设计呀?(学生睁大好奇的眼睛,兴致勃勃的,或许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还可以重编生字表)然后我们评选出一个高级设计师的大作进行复习(情绪更高了,还可成为高级设计师,同学们用自己设计的生字表复习)比如可以按什么形式来归类设计呀?(学生讲了很多类别:字形相似的,可以加强区别;字音相似的,可以加深比较;同偏旁的归成一类……)于是,设计在专心致志中拉开了序幕……

二、上好语文复习课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上好小学语文复习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把课文中出现的练习题类型分别列出来;再把阅读思考题的类型、作文训练的不同内容等也分门别类地列出来。这样,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全册内容,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复习,如生字、多音字、诵读课文等部分基础知识及作文训练等;有些内容也可以单元教师为整体复习,如阅读能力的训练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2、复习过程的开放性

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复习时,教师不再布置学生多读多写,而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然后在小组内容交流。”每复习一类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写一份“复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复习完整册教材后,让学生每人出一份测试题,在全班内互相检测。这样的开放式复习,学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学生受益,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

3、知识之间的互融性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还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素,是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正是识字写字的重要阶段.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板书生字时,忽略自己没有严格按照要求书写.我今后要教好学生写好生字的最基本的步骤――规范书写.由于经验的不足,同时上课前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造成了教学生字是方法单一,过于死板.教学不仅仅只限与一种方法,而是要以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喜欢上这一门学科,这样学生就会自己主动的去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教学也是如此,上好一堂课也要做充足的准备,在上课之前你就要想好这堂课要让学生学到些什么,要为这个目的而教,要合理安排这堂课的时间及顺序,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所教的知识.当然课堂上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要求老师随机应变了,不是一定就要按照预定的思路,而是要及时的调整,同时,二年级的学生也是七八岁的孩子,难免也会开小差,所以老师也要随时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总之,这个学期在教学上的得与失.我收获不少,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特作反思如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多组织研讨和现场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这一模式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交流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