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是怎样的_轮台_判官_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

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意图
  北风卷地白草①折,胡天②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③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ó)④。   将军角弓⑤不得控⑥,都(dū)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hàn)海⑦阑干⑧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⑨置酒饮(yǐn)归客⑩,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⑴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⑺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⑻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一作“犹着”。   ⑼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   ⑽惨淡:昏暗无光。   ⑾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⑿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⒀辕门:军营的大门,古时行军扎营,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   ⒁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⒂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⒃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本文节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版。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所在地为现在新疆轮台,本诗作于此。
译文
  押韵翻译: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太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连串马蹄印。   现代文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是怎样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春夏之交东归。

天宝十三载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翻译要超简单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吹折坚韧的白草,倒落如踩。北疆的八月,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好似突然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飘飘而落,打湿了帘珠,结冰在帷幕绮罗。狐皮裘再不觉暖和,锦缎被褥也感到单薄。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着。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中军帅中摆下酒筵,为武判官归京送行,胡琴、琵琶伴着羌笛,起舞和鸣。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寒风狂舞的红旗,此时也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在轮台东门送居离去,那飘飘洒洒的大雪已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回路转,再也见不到君。雪地上空留着一排马行的蹄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