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气万丈意欲统一南北却中道折戟——北周武帝_宇文_北周_北齐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在经历了权臣宇文护常年把持朝政之后,武帝乘着宇文护入宫将其诱杀,又在其部属收到消息前一网打尽,收拢了北周的军政大权。这位有胆有谋的皇帝开始他的谋国之路。

宇文邕十二岁就开始接触军事政治,在孝闵帝继位时他就官拜大将军,镇守同州,周明帝时期入朝担任大司空。宇文邕为人谨慎又很有远见,轻易不发表意见,但总能一语中的,很受明帝赞赏。

宇文护弑杀了他几位兄长,拥护他继位后,宇文邕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实行韬光养晦的政策,始终维持表面上的相安无事,但早已下定决心谋划铲除宇文护,最终果然给宇文邕找到了时机,果断出击,在宫中杀死了宇文护,更乘着宇文护的手下没有收到宇文护死亡的消息之前,下令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一网打尽,彻底击垮了宇文护的利益集团。

到此时,宇文邕掌握了北周的大权,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北周刚建立时期,北周的势力明显弱于北齐,宇文邕掌权后延续了他父亲宇文泰的政策,大力实行均田制,抑制地方势力的发展,使得经济又了长足的恢复,同时推行了府兵制,大大扩充了军力,也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宇文邕在任期间,也对佛教势力进行了大力的削弱,他拆除了大部分的寺庙,让几百万的僧侣还俗,抑制了佛教在乱世时期对国家势力的蚕食,大大补充了生产力;对外,宇文邕向北与突厥实行和亲政策,往南与陈朝通好,很快北周在宇文邕的治理下很快就超越了北齐。而当时的北齐更陷入了政治混乱、官员腐败、民不聊生的时期。

宇文邕明显看到了北齐的颓势,公元575年,宇文邕掀起了攻齐之战,尽管过程中曾因病退兵,或围攻失利,周军训练有素且很有纪律,与民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拥护,577年,宇文邕攻下了邺城,最终灭亡了北齐,基本统一了中原北方。

宇文邕在灭齐之战中取胜之后,自然将目光放到了北方的突厥,突厥盘踞在华夏北方,虎视眈眈,时刻觊觎中原的丰饶,宇文邕在北齐灭亡的第二年就率军北伐,只可惜在北伐途中,宇文邕就病倒了,最终在回到洛阳当天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一代英主却是英年早逝,只留下幼主继位,他建立的北周河山最终被隋唐所继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