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岳丈独孤信,为啥活成了悲剧?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和独孤信,谁的实权和职位更高_独孤_宇文_北周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独孤信 独孤 宇文 北周

本文目录

  • 三朝岳丈独孤信,为啥活成了悲剧
  •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和独孤信,谁的实权和职位更高

三朝岳丈独孤信,为啥活成了悲剧

独孤信三个女儿分别成为了北周、隋朝和唐朝的皇后,他的北周开创者宇文泰的关系,颇有点类似于三国时代周瑜和孙策的关系,年轻时的独孤信风度翩翩、衣着华贵,被人呼作独孤郎,等到他和宇文泰一起打天下,逐渐成为了西魏和北周国内的前三人之一。独孤信被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赐死,独孤家衰落,但靠着其女婿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独孤家再次发达。

一、青年独孤信,独孤家和宇文家、贺拔家都是世交,其三家的经历都差不多,因为流离于乱世,独孤信曾先后侍奉过多位主君

独孤家和宇文家、贺拔家都属于北魏边界武川镇的军户,早年间应该是北魏的军事贵族阶层,却因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家族分别没落,被南迁洛阳的鲜卑贵族所轻视。北魏末年,六镇兵乱,武川镇就是六镇之一。贺拔家、宇文家、独孤家结盟起来,和当地乱军作战,取得了战果,但各都损失不小。后来,这三家的人都是先后流落葛荣、尔朱荣等人的军中,身不由己,被野心家所操控。这就是乱世,即便如宇文、贺拔、独孤等人,家族庞大,身具武力,依旧流亡逃离、濒于死亡。在那些中原的大混战中,北周的开创者宇文泰就失去了他的老爹和哥哥们,或者战死,或者被害死,他的女眷家属们还一度与他失散,北周后来的权臣宇文护(宇文泰侄子)就曾在幼年时随他母亲到处逃难,若不是宇文泰在乱兵中发现了他们,以武力营救回来,那就非常危险了。独孤信的家族,也是如此。

二、独孤信在贺拔胜(贺拔岳哥哥)手下镇守荆州,而宇文泰随同贺拔岳平乱关陇,因为贺拔岳被害死,宇文泰代领部众,独孤信到关中见了他的老友

独孤信在贺拔胜手下深得信任,而宇文泰也是贺拔岳手下最得力的人,两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建立了功勋。贺拔岳被高欢(北齐实际开创者)所挑拨的侯莫陈悦害死,贺拔岳手下的精兵强将成为了各路豪杰争夺的目标,其中高欢派侯景去接管,而北魏朝廷也派人来接管,贺拔胜则派独孤信去,结果,被贺拔岳手下众将拥戴的宇文泰接管了军队。宇文泰怒目一瞪,把侯景给吓了回去,朝廷的亲王也不敢再来,唯独只有独孤信继续前进,和他的老友宇文泰想见,两人想见甚欢。这两人,最初的关系如同三国时候孙策和周瑜般亲密,宇文泰雄壮,而独孤信风度翩翩。

宇文泰趁机派独孤信去洛阳,向北魏的皇帝孝武帝解释自己接管军队的初衷。而此时,李虎(李渊的祖父)大概也见到了贺拔胜,再由贺拔胜派遣去了洛阳。李虎行走路线完全和独孤信相反,他从贺拔岳军中出发,去荆州想请贺拔胜来接管贺拔岳的军队,他是贺拔岳帐下少有的反对宇文泰接管军队的人。就是这样两个南辕北辙的人,后来居然成了儿女亲家(独孤信四女嫁给了李虎之子李昺,后来生下唐高祖李渊)。

来到了洛阳的独孤信,深得孝武帝欣赏,可是不久之后,就爆发了权臣高欢带兵来逼朝廷的事件,在这场争夺中,北魏孝武帝被迫逃亡关中投奔宇文泰,由此,北魏灭亡,分裂为东魏、西魏。孝武帝和宇文泰那个,便是西魏,而高欢另立一个皇帝,是为东魏。独孤信抛下家人,单马追上孝武帝,与他一起入关。

三、独孤信奉命再争荆州,却被高欢大将高敖曹、侯景等人打败,他和杨坚之父杨忠一起流落南方梁朝

说起来,独孤信虽然骁勇,治理地方也很有一手,但打仗只能算一般,屡屡见到他的败仗。独孤信奉朝廷和宇文泰的命令,去和高欢争夺荆州,却干不过侯景,和他属下最得力的大将杨忠一起流落到南梁,受到了梁武帝的厚待。独孤信虽然没有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魄力,但却心向关中,矢志不渝,梁武帝很欣赏他的忠义。终于有一天,他和杨忠一起,回到了关中的西魏。

四、从此,独孤信一生的主要事业都和宇文泰挂在了一起,成败与共

西魏和东魏,宇文泰和高欢这对绝代双雄的几次大战,独孤信都参与了,沙苑之战,是宇文泰大胜,高欢惨败,而后洛阳附近的两场大战,都是宇文泰惨败。独孤信统领的部队往往都是战不利,即没打赢,被迫后退。在洛阳附近两场惨败后,宇文泰被迫推行府兵制改革,为以后北周的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宇文泰在西魏的绝对控制权,西魏八柱国产生了,宇文泰是八柱国之首,其实相当于西魏的实际统治者,而独孤信成为了八柱国之一。在宇文泰的亲侄子宇文导(宇文护之兄)死后,独孤信奉命镇守陇坂,成为了当地的土皇帝,他镇守陇坂十年之久,对长安居高临下,由此可见宇文泰对他的信任。

五、宇文泰病逝,宇文护接替宇文泰掌控西魏,遂拥立宇文觉建立北周,在一场凶险的争权斗争中,独孤信被赐死

宇文护接替宇文泰的位置,这是宇文泰的意思,宇文护拥戴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篡魏建周,这也是必然的。但是,八柱国中有些人并不认为宇文护有这个资格,最典型的就是地位仅次于宇文泰的赵贵,最初,宇文泰接替贺拔岳统领部众,就是他赵贵先提议的,或许赵贵认为,宇文泰之后该他赵贵了。于是,赵贵在发动自己亲信的同时,也向地位与自己相当的独孤信袒露了心迹,他这是要赢得独孤信的支持。独孤信闻言大惊,劝告赵贵千万别这么做,然而赵贵不听。独孤信忧心忡忡,却又不敢向宇文护报告。由此,赵贵被宇文护清除后,独孤信也被怀疑用心不良,被宇文护赐死,独孤家衰落。

六、独孤信曾是八柱国中的前三人之一,还曾是陇坂的土皇帝,但他的功业却只能靠找了三个好女婿帮他流传

独孤信大女儿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泰长子),在明帝与宇文护的斗争中死因不明。四女嫁给了李昺,后来生下唐高祖李渊。七女嫁给了杨坚(杨忠之子),后来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后。在宇文护执政时期,独孤信当然会被尽力抹掉,但当北周武帝诛杀宇文护后,独孤信靠着这三层联姻关系,在北周、隋、唐三朝,都是被追尊、表彰的人物。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和独孤信,谁的实权和职位更高

有两种对比方法。

其一,杨忠和独孤信同时存在时,独孤信更高。独孤信在西魏时已经做到了柱国大将军。当时西魏有八个柱国大将军,除北周太祖宇文泰是统帅、元欣是空头将军外,另外六名柱国大将军是统军的实职将军。独孤信位列其中,可以想见其权势有多盛。

独孤信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源于他和宇文泰的老交情,以及他代表的一方势力。

在关陇集团尚未形成之时,独孤信实际上是与宇文泰集团分庭抗礼的,他独领一军在荆州镇守,与远在陇右的宇文泰遥相呼应。彼时杨忠还是独孤信手下的将领。

独孤信在关陇集团中的威望相当高。许多将领都出自他的门下,故而宇文泰对他有一定的猜忌,让他长年在陇右镇守,这实际上将他排挤出了权力中心。独孤信屡屡输诚,请求调回长安,都未得允准。

他的资历也远非杨忠可比。宇文泰去世之后,中山公宇文护受遗命辅政。原八大柱国的人物多有不平,赵贵和独孤信两人自认为和宇文泰都是同时起兵之人,不愿屈从于新生代的宇文护,因此策划发动政变。虽然后来失败了,但也反映了人望所在。

其二,杨忠最后达到的水平与独孤信相差不大。杨忠位列十二大将军。这是次于柱国大将军的一级职务,同样也属于顶级武人集团的。北周建国之后,杨忠逐渐靠军功发迹。而随着柱国大将军的逐渐凋零,杨忠作为新一代的武人中坚力量,慢慢走上了前台。他出众的作战指挥才能也随之表现出来。

杨忠曾单独领军,指挥完成了闪击北齐晋阳之战、攻略梁朝随陆之战,为北周夺来随郡、安陆一片实地,功劳非常突出。

后来,杨忠也升为柱国大将军,可以说在职级上追平了老上司独孤信。

杨忠的政治智慧也与独孤信不相上下,宇文护专政时,他不趋炎附势,坚定地当了个中立派。这使得他在随后的政治风暴中得以独善其身。

总的来讲,杨忠的人生是后来居上的,他对后代的培养,与政治豪门的联姻,包括为人处事的低调,都体现出了丰富的情商和政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