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为何偏要与内阁不对付?明朝东林党只是一个松散的文人团体,为何成了罪不可恕的一群人_东林党_明朝_明末

相传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为何偏要与内阁不对付

东林党的主张是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苛税。当时正值明末,宦官把持朝政,许多有益社会发展的谏言被压制,谏官或贬或杀,苛税繁重,民不聊生。东林党崇尚科学,标榜气节,只是苦于无力与要权抗争,于是借讲学进行议政,在学子中产生极大的共鸣。主张务实,希望政府在征收捐税的同时重视发展生产。

东林党在抗争中也有许多过激之处,自己主张吏治清明不搞朋党,却也寻找政治靠山来推广言论;反对宦官干政,同时自己也不断干预政治,引发“国本之争”。

总的来说,东林党陷入党争,主要目的是挽救当时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最后不惜牺牲自己以期唤醒朝廷和民众正视社会问题,可谓伟大且悲壮。虽然东林党有的言辞有偏颇之嫌,但是瑕不掩瑜。

明朝东林党只是一个松散的文人团体,为何成了罪不可恕的一群人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明朝的东林党可不是松散的文人团体,而是一个有着高度统一的政治理想的“政党”,他们在明末的政治风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林党的形成

明万历年间,一个有志青年高中进士投入宦海,但是因为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在官场不断碰壁,最后违逆了万历的圣意,被革职回家。于是他回到家乡无锡,修缮了当地的东林书院,并在书院讲学,同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是顾宪成。

明朝官员很注重风骨,所以顾宪成不畏强权的形象获得了大家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东林书院听起讲学,不少和他一样被革职的官员也凝聚在他周围,经过10年的发展,东林书院已经具备了重大影响力。

顾宪臣、顾允成、高攀龙等八人发动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逐渐形成“东林党”。

早期的东林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顾宪成为东林书院题的门联,可见其初衷是为大明朝教书育人,同时对朝堂不公提出自己的意见。

比昵狎玩,鄙也;党同伐异,僻也;假公行私,贼也;评议是非,浮也;谈论琐怪,妄也;文过饰非,怙也;多言人过,悻也;执事争辩,满也;道听途说,莽也——《东林会约》

这是《东林会约》中重要的“屏九损”,就是要摒弃上面9种行为,包括党同伐异,假公济私,执事争辩等等,由此可见整个东林党一开始就把自己归为清流,做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可惜的是后来的东林党已经变质。

陷入党争的东林党

明朝后期万历、天启、崇祯三朝均存在严重的党争,不仅仅是东林党,还有以山东人为主的齐党,以湖北人为主的楚党,以浙江人为主的浙党,还有宣党、昆党等等。

明末的党争严重到什么程度?可以概括为“非我党人,必是混蛋”!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

所有的政党都在争权夺利,以期发挥更大的话语权,内阁每一个阁臣名额都是多方妥协的结果,首辅的位置更是能让他们争得头破血流。

为了打击政敌,他们会捕风捉影地去搜罗罪证,一旦发现就撕咬不放,直到把你斗倒,然后换上自己的人上位。

党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党派来判断一个人能干与否,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熊廷弼,他本是明末名将,在他的领导下明朝对后金的形式慢慢好转,然而他不是东林党人,于是掌握了朝政的东林党派了一名党人袁应泰接替熊廷弼,袁应泰并不擅长军事,上任后屡战屡败,丢失了沈阳和辽阳;无奈只能重新启用熊廷弼,但是东林党人不想大权旁落,便又给熊廷弼派了一名副手,到处给熊廷弼设卡,结果又丢失了广宁,任由后金坐大。

这只是明末党争的冰山一角,由于崇祯皇帝重用东林党人,所以在明末党争中东林党占据上风,也最为后人诟病。

忘记初衷的东林党人

明末的东林党人有三大主张,分别是广开言路、宦官不得干政、取消矿税,前两项无可厚非,但是在党争的背景下也已经变了味。

第三点,取消矿税,基本上就是取消工商税,这就断掉了大明朝很大一部分税收,为什么取消工商税呢?因为此时的东林党人已经不是顾宪成时期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了,而是一群既得利益者,他们已经成为地主阶级,他们也都有一堆产业,所以他们不会向自己征税。在明末边境吃紧的情况下,用钱如流水,失去了工商税,中央政府只能向农民摊牌更多的赋税,再加上小冰期,导致民不聊生,爆发了大规模起义,也直接摧毁了大明,摧毁了东林党。


总结一下,东林党人由最初的“时事评论家”逐步变成政治家,在明末的大环境下,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党争,也失去了最终的初衷,最后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让东林党落得骂名。

明朝后期,东林党是怎么崛起并左右明末政局的,明朝的灭亡,东林党要背最大的锅吗

如果东林党要背锅,那齐楚浙党呢?东林党好歹是政治信仰缔结成党,齐楚浙党则完全是地域结党,或者说是利益结党。

东林党的初衷是改变明末的政治生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的明朝究竟有没有毛病,毛病是谁造成的?很显然,毛病不是东林党造成的,他们希望改变毛病,只是他们并没有办法改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到了明末那个时代,魏忠贤同样没有改变毛病的能力,他也只能激化毛病,加重盘剥。

明亡的根本原因是一个专制政权内生的,唐宋元没有东林党,同样要灭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