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勃列日涅夫是乌克兰人,为什么俄罗斯、格鲁吉亚、乌克兰却走到了如今地步
有一个有趣的冷知识,斯大林不是俄罗斯人,而是格鲁吉亚人。希特勒也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当然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是拿破仑——拿破仑不是法国人,而是意大利科西嘉人。
前苏联曾在斯大林家乡哥里市市中心的广场为斯大林建造了一尊高8米,重5吨的雕像,纪念这位伟人。可是在2016年6月的一个晚上,格鲁吉亚人却把这座雕像秘密拆除。
格鲁吉亚当时的总统萨卡什维利甚至在讲话里说,在21世纪的格鲁吉亚,斯大林的任何纪念物都不会立身之处。
按说,格鲁吉亚出了这样一个大人物,作为家乡人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可为什么格鲁吉亚人反而对斯大林如此不敬呢?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格鲁吉亚人对斯大林没有爱,那是因为他当政期间,没有为家乡额外带来什么好处。
与苏联其他加盟国不同,格鲁吉亚是被迫加入苏联的。加入苏联以后的格鲁吉亚,独立倾向一直很严重,可是斯大林却对格鲁吉亚的独立运动予以坚决的镇压。二战期间,格鲁吉亚很多人投靠德军反攻苏联,在二战胜利后,这些苏联的“叛徒”自然也不会得到斯大林的轻饶。斯大林当政期间,格鲁吉亚不仅没有获得什么甜头,反而在镇压和清洗下有许多人头落地。
那么为什么斯大林对家乡人民如此无情呢?
(格鲁吉亚景色)
常言说,板凳决定立场,屁股决定脑袋。作为红色苏维埃领导人,斯大林是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的。而共产主义讲的是国际思维,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都是同志,是不分民族和地区的。他们早就把自己看做这个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早已融入这个大集体,不仅已经忘记自己的民族属性,而且也会有什么家国情怀。
马克思的民族观就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不能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更反对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
在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也一样,都没有为自己的家乡谋求过什么利益。作为乌克兰人的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间没有给乌克兰任何政策偏袒。
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作为前苏联的领导人,领导着一个多民族国家,应该时刻在为民族团结殚精竭虑,而决不会自己给自己添乱,去偏袒、照顾哪个地区。如果自己那样做了,上行下效,下面有权的公仆纷纷仿效,那不是制造民族矛盾吗?
所以,斯大林执政长达29年,勃列日涅夫也执政将近20年,但从来为没有用权力家乡谋取过任何好处,家乡人也许会不理解,但他们作为苏联领导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现在的处境为什么这么“惨”,和俄罗斯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尴尬的原因,其实跟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无关。
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处境都非常相似。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被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而且乌克兰的东部地区也有分裂出去的可能。
乌、格两国与俄罗斯的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两国政府选择了亲西方的路线,先后提出要加入北约。两国一旦加入北约,肯定会在国内部署北约的进攻性武器和反导系统。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边境线都直接与俄罗斯接壤,俄罗斯觉得自己被北约逼到了墙角,才主动出击,惩罚格鲁吉亚和乌克兰。
因此,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现在的处境跟两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有关,可不能算在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头上。
怎样评价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积极采取对外扩张政策,消耗了苏联大量国力;他大搞个人崇拜,纵容国家腐败,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1.勃列日涅夫是乌克兰人,1964年至1982年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曾经当过工人,青年时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莫斯科农业大学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入伍,获得中将军衔,二战结束后开始分管苏联海军工作。他受到了斯大林的欣赏,并且曾经担任过哈萨克斯坦党中央第一书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他开始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
2.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发展特别好,因为他重视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积极开展石油和天然气贸易。苏联建设了通往欧洲各国的石油管道,把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市场,给苏联带来了大笔财富。1965年至1975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年增加,已经达到了美国生产总值的67%。苏联的国力强大后,勃列日涅夫开始发展军事工业,生产、制造了大量先进武器,提高了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导致苏联每年的军费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苏联也取得了与美国的战略军事地位,成为了超级大国。
3.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强大后,勃列日涅夫的内心开始膨胀,1979年他批准10万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他希望占领阿富汗后,继续占领巴基斯坦和伊朗,得到波斯湾的出海口,使苏联能够控制中东地区。而欧、美国家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消耗了苏联大量的国力,使苏联经济陷入衰退。
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开始出现大范围的腐败,官僚主义盛行。在苏联全国请客送礼,达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国家财产,而且腐蚀了一大批干部。勃列日涅夫去世后,他的家族就有很多人因为腐败而被审判。勃列日涅夫大搞个人崇拜,他一生中得到过114枚勋章,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勃列日涅夫。
如何评价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能僭越赫鲁晓夫成功上位,成了苏联的第四位最高领导人,而且操持苏联政坛达十八年之久!奥妙何在?
一、急功近利的赫鲁晓夫
1、三架独乘~成王斯大林成为历史后,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组成的“三驾马车”共同掌控政坛的局面。
后来,赫鲁晓夫先解决了贝利亚,然后又压制了马林科夫,成功登顶,成为苏共的第一书记。
2、毁誉参半~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在全面否定斯大林(引发了苏联乃至全世界思想领域的震动)的同时,针对已严重影响苏联政治经济生活的“斯大林模式”,火急火燎地着手进行改革,改善了人民得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导致了系列不良问题。
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在于革除农业僵化、干部任期制等方面的弊病。动机尚可,立足点还行,但没有考虑到如何应对已从“斯大林模式”中已获取巨大利益的群体。
同时,由于方式的粗率、过程的粗放,加之一些想当然的行为,导致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反而,造成了诸多内忧外患。
比如,变革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主席团和书记处格局,在不适合生长玉米的西伯利亚地区强力推广种植玉米,遭到了农民地强烈反对,随之逐渐对他失去了兴趣。
再如,把克里木半岛当做礼物送给乌克兰,引发了苏联高层的强烈不满。应对“古巴导弹危机”乏效,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等。
3、亲信上位~败寇就在赫鲁晓夫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地推进“干部任期终身制”改革的同时,他的苏联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
1964年,在黑海度假的赫鲁晓夫被“政变”了。企图极力挽救,图谋失而复得的赫鲁晓夫从黑海回到莫斯科后,组织召开了苏共中央委员会议。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央委员都想让赫鲁晓夫出局,大局已定,无力回天。随之而来的是对赫鲁晓夫的无情批判。
1964年10月17日《真理报》发表题为《苏共不可动摇的列宁主义总路线》一文指出:“列宁式的党反对主观主义和在共产主义建设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裙带关系,草率的结论,鲁莽冒失的、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吹牛皮说大话,根本不顾科学和实际经验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凡此种种都和列宁式的党格格不入。
共产主义建设是个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事业,它不能容忍官府衙门的工作方法,不能容忍个人单独作出决议,不能容忍无视群众实际经验的态度。”
这次政变的主要推手是曾担任克格勃主席的谢列平,克格勃的威力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堪比列宁、斯大林的苏斯洛夫。而当时已位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勃列日涅夫不过是个服从者、执行者。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苏联最高领导人的竞争者应该是谢列平和苏斯洛夫,但两强相斗难予取舍。
在1964年10月14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因“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而被解除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同时,勃列日涅夫当政。
二、虽庸亦能的勃列日涅夫
1、委曲求全~卧薪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乌克兰人,1906年12月19日出生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曾在国防部担任了副政委,政治退位后的勃列日涅夫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积极、努力地加强与军队的沟通、联系,从而为自己奠基了强劲、雄厚的政治资本。
1956年,勃列日涅夫因成功配合赫鲁晓夫除掉了马林科夫等人,又进入了苏共政治核心,成为了苏共中央委员。随之,被赫鲁晓夫培养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列日涅夫治国理政水平不咋地,但是老道于玩弄政治手段,堪称老辣的“政客”。
阿尔祖马尼扬(二战期间曾共事)说:“这个人在权力斗争和安插干部方面是不用别人去教他的”。勃列日涅夫拉拢了谢列平的反对派,将谢列平排挤出权利的核心圈层。苏斯洛夫不喜前台演政,善于幕后操作,正和勃列日涅夫的心意,倒也相安无事。于是乎,勃列日涅夫唱起了独台戏!
2、虎头蛇尾~得失勃列日涅夫执政后,着眼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并以此为重点,推行了纠改赫鲁晓夫时期的偏颇且带有勃氏特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64年到70年代初),稳定人心,不断构筑、稳固自己的权力磐石;努力探索创新性社会经济改革途径。“新经济体制出台”,经济改革获取了初步成效,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增强了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实力。
在这个阶段,勃列日涅夫始终强调,经济改革要坚持三大原则: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增强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管理由行政与经济方法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方法为主,凸现经济杠杆的作用;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相结合。
这既是实行新经济体制的原则,也是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政策的调纠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废止赫鲁晓夫时代的建立在生产原则基础之上的工、农业党组织;复建地区生产特征之上的党的组织、领导机关。
其二,呼吁重建已解体于斯大林破时代的集体领导机制。
其三,试图改变苏共乃至国家的工作、生活作风,大力强调、突出人民民主与法治建设。勃列日涅夫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的制度保障劳动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政治自由。党和国家将警惕地捍卫这些权利和自由,恪守社会主义法制。”
这些方面的纠改,影响了当时的苏联意识形态领域,变化了苏联的政治思想氛围,为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有利而重要的条件。
农业改革,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关政策、措施: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制度,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某些农产品收购价格超过了零售价格水平,出现了倒挂;二是财政补贴不断增加。 完全经济核算制的农场,可以把大部分利润留为自己支配。 其改革初期是积极的、向上的,但是没能从根本上触及、变革传统的体制,这也就导致了第二阶段的不良结局。
第二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对于潜在的危险,勃列日涅夫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缺少解决实质性社会经济问题的信心、能力和胆略,只对前期的调整,查缺补漏,不再有任何创新,而且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滞阻、下滑等劣变态势。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自主权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经过改革,企业自主权的拥有量虽然有了一定的增加,但企业的社会地位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据当时的社会调查,大多数企业当家人认为,企业的权限不仅没有得到扩增,而且时常遭到政府机关的侵夺,难以切实保障。
苏联著名学者A·阿甘别基扬发表的一次调查报告中说:“被调查的1064名大企业经理中,有80%认为,各级机关仍然像以前一样,侵犯企业权力;90%认为,企业权力太小,如面临一整排军官们指挥的士兵,当其中一个军官下达“前进“的命令时,另一个军官却高喊“卧倒“!……”
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痼疾。其经济改革却从没有触及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70年代后半期,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主要原因在于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滞阻了对新经济体制的深入探索;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能客观面对出现的问题、矛盾,不能科学引导、疏解突发情况,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同时,恐惧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动摇其权力基础,因而初期的如火如荼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萎缩”、变态,直至措施虚无、改革流产。
三、过不掩功的高级政客以政客层级掌国的勃列日涅夫。
在苏联那种“独夫”式集权统治下的熏染、影响下,虽说能力偏低,但也练就了一身官僚本领,在改革派和反对派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坚持了十八年,并且获取了一定的政绩,也还是可圈可点的!
1966年-1970年,特别是到1960年代末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到这个时期,苏共二十大所激发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被保守主义的灭火队竭力加以扑灭的那股新的热情也已逐渐泯灭。
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我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阿尔巴托夫语)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综合国力曾达到了巅峰状态。在军事上,苏联的实力得到了极大增强,拥有核武器的数量超过了美国,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心脏病卒于莫斯科,终年76岁。
校书郎工作室出品,叁月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