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的独立过程
立陶宛的独立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 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 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度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
1990年,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决议脱离苏联,成立立陶宛共和国。独立的第一步行动将是从苏联KGB手中接管边境,其次是驱逐苏联驻军。1990年 3月11日,立陶宛通过了独立法案。3月14日,立陶宛政府要求苏军立即“体面”的撤离,否则双方将成为“敌对”的国家。1990年4月,苏联开始对立陶宛进行了长达74天的经济封锁,停止了石油电力供应,要求立陶宛放弃独立主张。同年,立陶宛无法承受严苛的经济封锁,被迫撤消了独立法案...........
然而,苏联已经是风雨飘摇,国内矛盾层出不穷。这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突然宣布废除与苏联合并的协议,进入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过渡过程,最终将实现独立。这又给了立陶宛一丝独立的希望......
1991年1月2日,苏军进占里加,控制了所有的新闻出版单位。苏军空降兵和内务部队闪电般的袭击了立陶宛的主要城市,当地警察和准军事部门基本上被解除了武装。1月9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严令苏军“立刻消灭立陶宛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1991年1月10日,苏联当局占领首都维尔纽斯的主要出版社,立陶宛实施军事管制,与外界的通讯联系基本中断。
1991年1月11日,立陶宛成立“救国委员会”, “将承担起共和国的命运”。当天“救国委员会”要求与莫斯科对话,但是,莫斯科的回复是“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用餐”。当日,维尔纽斯的铁路、机场全部被苏联内务部队接管..........
1991年1月12日,立陶宛“救国委员会”利用仅存的警察学校和政府警卫部队组成了立陶宛独立武装力量,并且动员部分大学中接受预备役训练的学生,任务是保卫还未被占领的电视台.......
1991年1月13日,苏联又采取武装行动占了维尔纽斯的电视塔,在此过程中14被害,700多人受伤。自称”救国委员会”宣称政府已被推翻,不过最终未成功占领最高苏维埃等政府机构。
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把苏共和俄共全部财产归俄罗斯政府所有,苏联军队、内务、安全、外交、财政等重要部门被改组。叶利钦并接管了苏联国家银行。戈尔巴乔夫大权旁落。
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立陶宛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苏联的819事件是怎么回事
前苏联8.19事件参与者的最后归宿
8月19日,俄罗斯人都会回忆起本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即1991年“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的那场未遂政变。12年过去了,现在人们能够更为公平地看待这一事件。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罗伊·梅德韦杰夫在《苏联:生命的最后岁月》一书中介绍了当年3位参与政变的高官付出生命代价的悲惨结局,令人深思。
“我太信任他人了!”
1990年12月,53岁的鲍里斯·普戈被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任命为内务部长。不久,他又被授予上将军衔。普戈曾在苏共中央管理委员会主席一职上呆了3年。他还曾担任过拉脱维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和拉脱维亚克格勃主席等要职。
1991年,国内事态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将普戈这样的人物推向抗议和反对者的行列,尤其因为他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的露面,更加令人瞩目。8月初,普戈前往克里米亚一处疗养院度假。8月18日早,有人还在黑海海滩上见过他,但当晚普戈就回到了莫斯科,并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到了8月21日下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政变计划失败变得很明显,俄联邦总检察长办公室宣布所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将被审问。普戈当晚回家时,发觉他与所有高级官员的内部电话都已被切断了。
普戈和妻子瓦连京娜上楼来到儿子瓦季姆的房间。他们之间的谈话令人伤感。实际上,普戈夫妇是在向儿子和媳妇作最后绝别,当时普戈提到他肯定会被捕一事。在此之前,瓦连京娜就问丈夫他的武器放在何处,因为她觉得一旦丈夫死后,她也不会在这个世界苟且偷生。22日上午9点,普戈给内务部的助手打电话,问他们处境如何,当助手问普戈是否在当天去办公室时,他反问道为什么不呢?在谈话结束时,普戈要他们向他的第一副手致以问候。不久,普戈就接到了俄罗斯情报机构打来的电话,“我们能够与你会面吗?”叶利钦的两名亲信准备找他问话,普戈说:“那么请来我住处吧。”
当他们赶到他家时,为他们开门的是普戈的岳父,他对来人说:“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内务部长此时正躺在床上,鲜血正从太阳穴中不断流出来,他妻子瓦连京娜坐在靠近另一张床的地板上,当时还没断气,不久她就死在医院里了。普戈在遗言中写到:“我太信任他人了,我一生都老老实实。”他妻子瓦连京娜的遗书内容更为简洁:“我再也不想活了,不要责怪我们,照顾好外公。母亲。”事后调查结论为自杀。
普戈夫妇的葬礼两天后在莫斯科市举行,几乎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元帅之死
8月24日,在普戈夫妇安葬这一天,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谢尔盖·阿赫洛米夫在克里姆林宫一号楼办公室用一根尼龙绳结束了自己的性命。直到深夜,这位68岁元帅的尸体才被克里姆林宫司令办公室的一名军官发现。
这天是星期六,当时这名军官正准备去阿赫洛米夫元帅处检查他所保管的物品。军事检察官办公室调查人员带着摄像机立即赶到现场。所有保险箱都紧锁着,人们发现在赫洛米夫元帅办公桌上有6张手写的纸条,其中两张是给家人的,一张是请家人替他付清克里姆林宫快餐厅欠款(钱就放在一旁),另一张纸条解释了他的自杀原因。他写道:“当我的祖国正在死亡和当我一直认为我存在的一切理由正在被毁灭时,我无法继续活下去了,我的年龄与我的整个生命赋予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权力,我已战斗到最后。”
阿赫洛米夫并不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直到8月19日早上,他才得知该委员会成立一事,当时阿赫洛米夫正与妻子和孙辈们在外地度假。他决定立即返回莫斯科,而家人则继续留在疗养院里。
8月19日晚,阿赫洛米夫元帅出现在克里姆林宫。晚10点,他与政变首领副总统亚纳耶夫会面。阿赫洛米夫表示,他支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吁书,并愿意随时提供帮助。20日一整天,阿赫洛米夫元帅都在克里姆林宫与国防部之间奔波,收集全国军事政治局势情报。他在办公室过夜,并给其女儿与妻子打电话。
8月21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举事失败已显而易见,但在此之前,阿赫洛米夫就已意识到事情的最终结局了。
8月22日,阿赫洛米夫得悉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和国防部长亚佐夫被捕的消息,他没有去看戈尔巴乔夫。阿赫洛米夫开始给戈尔巴乔夫写信,并准备26日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声明。在记有大量文字的日记本上,阿赫洛米夫这样写道:“为什么我要返回莫斯科呢?无人命令我这样做。我确信这个冒险计划将会失败。在我到达莫斯科时,我的这种担忧就被证实。但自从1990年以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在走向灾难,戈尔巴乔夫对我不错,但对我最好的依然是我的祖国。至少,一个标志已留在历史上了:人们抗议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走向毁灭。”
据阿赫洛米夫元帅两个女儿透露,23日晚上,她们的父亲看上去很正常,一起共进晚餐,还买了一个西瓜。父女还一起讨论了局势的最新进展。元帅在24日上午10点前往克里姆林宫,并答应当晚带外孙女们一起散步。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里,阿赫洛米夫与女儿谈到了在下午3点去接回在莫斯科市的妻子的事情。可是,一小时后阿赫洛米夫就自杀身亡了。
--------------------------------------------------------------------------------
人们从阿赫洛米夫的日记本中可看到,早在8月23日,阿赫洛米夫元帅就已在考虑自杀之事了,但他没下定决心。24日早上,电台与电视台都广播了戈尔巴乔夫的声明,戈尔巴乔夫宣布他将辞去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职,并要求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阿赫洛米夫元帅的一些朋友认为,这项声明是对阿赫洛米夫元帅的致命一击。
一直到8月25日,电视台才公布了阿赫洛米夫元帅自杀的消息。8月26日,报纸引用总检察长办公室的资料对此事件作了更为详细的报道。官方没有发布任何讣告,无论是总统,还是新任命的国防部长,对阿赫洛米夫之死都没有公开表示哀悼。
对这位已故元帅命运最为关注的却是美国五星上将威廉克罗·克罗将军,克罗将军担任过里根政府时期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一职。在各种军事谈判中,他与阿赫洛米夫度过了许多时光。克罗将军对这位苏联对手极为尊重,曾数次给阿赫洛米夫家人打电话,想表示慰问,但均未获得成功。最后,克罗托他认识的美国记者去找阿赫洛米夫的遗孀和女儿,转达他对她们的慰问之情。他还让人在阿赫洛米夫元帅墓前敬献了花圈。这名美国将军还在美国《时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纪念阿赫洛米夫元帅的长文,并配发了一幅与阿赫洛米夫元帅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视察空中攻击行动情景的合影。
“我不是个叛徒, 但我害怕。”
1991年8月26日凌晨,在专供苏共中央委员会高级官员居住的一幢公寓大楼旁的人行道上,有人突然发现了克鲁奇纳的尸体。克鲁奇纳是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和苏共中央委员会总务局局长,与戈尔巴乔夫关系密切,他的住处就在该公寓大楼5层。
尸检结果表明克鲁奇纳是自杀身亡的。他的妻子和小儿子当时还在卧室里熟睡,他们在凌晨6点才得知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当母子头天晚上床睡觉前,克鲁奇纳还在忙个不停。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有那么多工作需要处理,以至几乎没时间睡觉。
人们发现他死前所写的两张便条,其中一张放在客厅的咖啡桌上,另一张是在医院尸检时被人发现的,这张便条上写着:“我不是一个叛徒或阴谋家,但我害怕……。”他同时声明自己对戈尔巴乔夫忠心耿耿,能够明辨是非,希望世人知道这一点。
克鲁奇纳之死引起了诸多猜测。他掌管着苏共中央银行所有国内外银行账户的情况,不像普戈和阿赫洛米夫,所有克鲁奇纳呆过的办公地点都被彻底搜查。在苏联检察官办公室3位负责人监督以及莫斯科检察官在场的情况下,刑事专家小组对克鲁奇纳的住处进行了仔细搜查。搜查显示,并无迹象表明曾有任何不速之客进入过克鲁奇纳的住处,也没发现有任何文件被人故意毁坏的情况。恰恰相反,8月19日后,克鲁奇纳特意把放在办公室的许多文件都转到住处,所有文件夹都按顺序整齐地排列着,文件夹封面都有高级官员的签名。事后,所有这些材料都被收缴。
然而,克鲁奇纳在苏共中央委员会的办公室并不如此整洁。8月23日晚,返回莫斯科的戈尔巴乔夫命令克鲁奇纳紧缩开支,但由于当时总务局办公大楼关门,克鲁奇纳未能按时完成戈尔巴乔夫交给他的任务。
在克鲁奇纳自杀后不久,其办公室以及苏共中央委员会所有其他主要办公室都被贴上封条,其中包括中央委员会大楼第5层著名的6号办公室,这里曾是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办公场所。
克鲁奇纳所管理的资产极为庞大:数千栋办公与住宅大楼、数百处郊外度假胜地、数十辆汽车和众多疗养院、假日宾馆和医院。苏联共产党还控制着近200家大小出版社,此外,苏共中央还向国外不少共产党提供相当数量的经费援助,并资助不少项目。共产党经济活动不仅局限于党费或出版物销售的收入,因此,彻底搜查克鲁奇纳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而不仅仅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政变事件有关。
资料:
1991年,戈尔巴乔夫和9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发表声明,主张签署新的主权国家联盟条约(新奥加廖沃条约),草案拟8月20日签署。草案把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放弃了社会主义,这在苏联引起极大震动,成为苏联“八·一九事件”的导火线。
8月19日,为赶在新联盟条约签定之前,并趁戈尔巴乔夫总统在克里米亚休假之机,以苏联第一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企图推翻戈尔巴乔夫。亚纳耶夫宣布自己为该委员会主席,代行总统职务。委员会成员包括苏联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安全委员会成员克留奇科夫和内务部长普戈等高官。他们发表了“告苏联人民书”,书中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他们呼吁苏联公民支持该委员会。苏联国防部命令部队实施紧急状态,莫斯科卫戍司令宣布首都宵禁。
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天在莫斯科宣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及其发布的一切命令都是非法的,俄罗斯共和国领导人、列宁格勒苏维埃领导人和莫斯科市市长先后发表声明支持叶利钦。俄罗斯一些地方宣布罢工。两种政治势力之间形成了严重对峙的局面。
8月21日下午,事态出现重大变化。国防部宣布撤回奉令实施紧急状态的部队,莫斯科卫戍司令宣布首都的宵禁将解除,部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飞往克里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当晚,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说他已完全控制国家局势,内政部长普戈自杀,其他“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被拘捕。
“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把苏共和俄共全部财产归俄罗斯政府所有,苏联军队、内务、安全、外交、财政等重要部门被改组。叶利钦并接管了苏联国家银行。戈尔巴乔夫大权旁落。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丛林中签订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文件。1991年12月13日,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在阿拉木图举行会晤,正式宣布成立独联体,并把苏联已不复存在和独联体不设总统职位的决定通知了戈尔巴乔夫。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结束。
回答者:77_ - 举人 四级 1-23 18:16
转眼间,苏联解体已十年了。反思当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土崩瓦解的历史,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苏联行将毁灭的时候,几位试图维护苏联本来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政治家于8月19日发动事变,这是在悬崖边上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仅仅两天就宣告失败。8.19事件的悲剧性在于,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但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此后,苏联解体速度骤然加快。
新联盟条约与新苏联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戈尔巴乔夫开始全面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他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取消苏共领导,将改革引上了歧途。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先后宣布独立,苏联其它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也迅速增强。为了保住苏联,1991年5月,戈尔巴乔夫和十五个加盟共和国领袖达成协议,同意组成“新苏联”。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新联盟条约文本。按照新公布的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简称仍为苏联。新联盟条约的签署工作预定在8月20日开始。新条约规定,“苏联为平等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制主权民主国家”,“缔约的每个共和国均为主权国家”。条约规定,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保留独立决定涉及本国发展的一切问题的权利,在国际关系中苏联为一个主权国家,但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有权同外国建立直接的外交、领事和贸易关系。条约规定,联盟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原则是:平等、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合作互助、诚实履行根据联盟条约和共和国间协议而承担的义务。条约规定,在联盟职权范围内,联盟法律至高无尚;在共和国职权范围内,共和国法律在本共和国境内至高无尚。
条约规定,土地、矿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均为各共和国所有。
条约签字之日起生效后,1922年的联盟条约即同时失效。
8.19惊雷
苏联时间19日清晨六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发布命令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同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移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苏联代总统亚纳耶夫、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组成。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呼吁苏联公民支持该委员会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努力。该委员会同日发布了“第一号命令”。这项包括16点内容的命令说,为了维护苏联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的领土完整、恢复法制和克服危机,各级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必须无条件实施紧急状态,无力确保实施紧急状态的机关将被停止活动,而由紧急状态委员会任命的专门全权代表负责;立即改组不按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行事的政权机关、管理机关和军事组织;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不符合苏联宪法和法令的法令和决定一律无效;停止阻碍局势正常化的政党、社会团体的活动;公民和团体非法拥有的武器必须立即交出;禁止集会、游行,必要时可实行宵禁;对新闻进行监督。命令还要求苏联内阁采取措施保障居民食品和消费品的供应等。此时正在黑海海滨克里米亚半岛休养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在别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联系完全中断。
叶利钦跳上了坦克
8.19事件发生后,苏联代理总统亚纳耶夫发布了在莫斯科市实施紧急状态的命令,坦克和军队出现在莫斯科街头。莫斯科市民表现得比较平静,照常上班,人们似乎倾向于接受了事实。但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不会听命于紧急委员会的命令,他跳到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恢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并号召群众进行总罢工。紧急状态委员会优柔寡断、未能果断肃清议会大厦的反对派,在叶利钦的鼓动下,情况发生逆转。20日晚,议会大厦前已聚集了数万示威群众。有些人构筑了堡垒,要誓死保卫议会。21日下午,苏联国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
21日晚8点,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并称将于近日内重新完全行使他的总统职权。
22日凌晨,戈尔巴乔夫于从黑海休养地克里米亚乘飞机返回苏联首都莫斯科。22日上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苏联前国防部长亚佐夫、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和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及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已于22日凌晨被拘留;前内阁总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被就地监护。前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已自杀身亡。上述6人都是8月19日宣布成立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委员会的其他两名成员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和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由于是人民代表,暂时尚未被拘留。
苏联解体骤然加快
以维护苏联原有的联盟体制为目标的8.19事件失败后,苏联解体的形势已无法逆转。在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戈尔巴乔夫声称:“(苏联)已经进入了变革的决定性阶段。权力在变化,所有制关系在变化,联邦在变化。已经接近签署新联盟条约(原定于20日签署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了,已经做了的事情,即在签署条约前夕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偶然的。斗争也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并且是尖锐的。”他还承认叶利钦“在平定阴谋中起了卓越作用”。戈尔巴乔夫说,“最近几个月和最近几天我同叶利钦一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和谐与合作成为同所有共和国一起联合一切民主力量的经常性因素。有人企图破坏这个立场,但是,局势已经锻炼了我们。”
但戈尔巴乔夫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叶利钦并没有和戈尔巴乔夫一道建立所谓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仅仅两天后,即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他的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戈尔巴乔夫声称苏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没有反对”最近发生的事件,中央委员会“未能站在谴责和抵制的坚决立场上”,苏共中央应当作出“自行解散的决定”,“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命运由它们自己决定”。他说:“对我本人来说,我认为已没有可能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能,我正交出相应的权力。”
苏联共产党生命的终止实际上宣告了苏联解体已无法逆转。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俄罗斯联邦承认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这两个共和国分别于8月20日和22日宣布独立。
同一天,乌克兰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独立。将于1991年12月1日就批准乌克兰独立的文件在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乌克兰在苏联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而在这以前,苏联的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共和国已先后宣布独立。
同一天,叶利钦发布命令,将苏共中央总务部和苏共地方党委的档案以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转交给俄罗斯档案机关。
同一天,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24日自杀身亡。阿赫罗梅耶夫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同一天,《真理报》“暂停”出版。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8.19事件平息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截止到9月底,宣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已达到12个。1991年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也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不存在”。三国领导人叶利钦、舒什克维奇和克拉夫丘克在一项声明中说,由于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谈判已“走进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联并建立独立的国家已成为现实。三国领导人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
25日圣诞节夜,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职。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为几代苏联人熟睹的镰刀锤子旗开始徐徐下落、下落……19时45分,一面3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取而代之,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此时此刻,广场上的人们意识到,克里姆林宫已成为俄罗斯的总统府,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
2001年8月19日 人民网
参考资料: 在8.19事件中支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军队在叶利钦的号召下,很快掉转炮口反戈一击 1991年8月21日,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的别墅回到莫斯科,但是国家内部的权力平衡已被打破,在几天内,前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共产党被迫解散
立陶宛大使刚到中国就收到离境通知是怎么回事
法新社8月11日报道,立陶宛驻华大使米凯维切涅已收到离开中国的通知,但由于收到通知时她刚刚回到北京,必须接受21天的强制隔离,因此她将在隔离期满之后离开。
周三晚些时候,米克维西恩在邮件中告诉法新社:“我刚抵达北京……就被通知离开。”米克维西恩补充说,她必须隔离21天,“一旦隔离结束,我就会离开”。立陶宛外交部则宣称对中方决定表示“遗憾”。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答记者问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就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答记者问。有记者问:中方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后,立陶宛外交部回应称对中方举动表示“遗憾”,还称本着一个中国原则,立陶宛同欧盟其他国家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决心”发展同台湾的互利关系。欧盟方面对中方此举表示遗憾,认为设立台湾“代表处”并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说,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不容歪曲。对于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际上却公然同台湾当局搞官方往来,甚至为“台独”势力站台的行径,中国人民绝不答应。
她说,必须指出的是,中立建交以来,中方始终尊重立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从未做过有损立国家利益的事情。立方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设“代表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有权也应当做出正当合理的反应。
我们再次敦促立方不要误判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切实履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 凤凰网-立陶宛驻华大使:我刚到中国就收到了离境通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