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勃列日涅夫之吻图片(兄弟之吻的著名涂鸦 荡然无存)_苏联_勃列日涅夫_之吻

本文目录

  • 兄弟之吻的著名涂鸦 荡然无存
  • 勃列日涅夫之死的葬礼过程
  • 兄弟之吻的介绍
  • 勃列日列夫有一种吻礼,知晓的人都会害怕,这种吻礼有什么特别之处
  • 他执政十八年,自此前苏联进入老人治国模式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轶事典故
  • 勃列日涅夫之吻有多恐怖都有哪些人曾被吻过

兄弟之吻的著名涂鸦 荡然无存

 作为目前柏林墙残余最长的一段,“东区画廊”上覆盖着各式各样的涂鸦作品。 当年,弗鲁贝尔和其他117名来自21个国家的艺术家在1316米长的墙面上留下了涂鸦,他笔下著名的“兄弟之吻”根据1979年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民主德国战友埃里希·昂纳克会面时的一张照片绘制而成。然而本周,当48岁的他再次来到德国时,却震惊地发现“兄弟之吻”被“偷”走了——涂鸦所在的原来墙面空空如也,只有上方的俄文标语依稀可见!
弗鲁贝尔大发雷霆地表示,擦除“兄弟之吻”一事并未得到其个人许可,当他在报纸上读到柏林墙将翻修的消息时,“兄弟之吻”已被擦得一干二净。“这些野蛮的举动毁了我的画作”,弗鲁贝尔不满地说,“这是对艺术家的侮辱。”
对于弗鲁贝尔的指责,“东区画廊”的发言人、也曾在柏林墙留下过画作的艺术家卡尼·阿拉维却回应称:“这完全是一场误会。”他解释道,由于靠近交通主干道的墙壁长年暴露在风吹雨淋和浑浊的空气中,墙上的不少画作已色块剥落,翻修之举实属迫不得已,“我们当年只是使用廉价的颜料作画。为了更好地保存柏林墙,所有的涂鸦都要用蒸汽擦掉,在墙体修复之后,原来的画家都会受邀重画一遍旧作,并采用防雨的颜料。”
弗鲁贝尔则直言:“东区画廊要翻修,我毫无意见。但是,我不可能把原来的兄弟之吻再画一遍,这又不像做三明治那样简单!”他还抱怨称,虽然自己这次得到了官方机构3000欧元的补偿,但这些年来,他的画作多次被印在柏林的马克杯、明信片和盘子等物品上,自己却一分钱都没拿到。对此,阿拉维指出,根据德国法律,在公共空间创作的艺术不受著作权保护,如果弗鲁贝尔存有异议,可以采取上诉。

勃列日涅夫之死的葬礼过程

1982年11月11日,尤里·安德罗波夫被委任为勃列日涅夫治丧委员会主席,此举标志着勃列日涅夫的葬礼筹备正式开始。而被任治丧委员会主席之事,则让西方国家的评论员们认为安德罗波夫是下一任总书记最有可能的人选。
按照惯例,在苏联领导人的葬礼进行到灵柩护送时,领导人身前所获得的所有勋章都将被跟在灵柩后的人用天鹅绒垫所托以供人瞻仰。同样按照惯例,护送勋章的事一般都由苏联政府的高级官员负责,并且每人都只会托着一个仅装有一枚勋章的天鹅绒垫。然而,勃列日涅夫身前却拥有大大小小两百多枚勋章,在葬礼过程中,每个天鹅绒垫里都放进了数枚勋章,而最后一共有四十四人参与了勃列日涅夫灵柩的护送。
葬礼过程中,勃列日涅夫的那位名声不佳女儿——加琳娜·勃列日涅娃的身后一直跟着两个身形魁梧的保镖对其进行监视。安德罗波夫在葬礼中礼节性的拥抱了勃列日涅夫的妻子维多利亚·勃列日涅娃,但是却一直背对着他的女儿加琳娜。不过事实是否是如此,一直是有争议的,例如1982年的《时代杂志》的文章中就称安德罗波夫与加琳娜和维多利亚双双拥抱,而并非仅和维多利亚拥抱。但即便如此,安德罗波夫仍然勒令加琳娜在十五个月不许再在公共场合中露面。在葬礼上,安德罗波夫赞扬勃列日涅夫“为缓解国际紧张局势和消除人类面临的核战问题鞠躬尽瘁”并盛赞其推行的“缓和政策”。而中央政治局干部安德烈·基里连科接见维多利亚·勃列日涅娃时,难掩悲伤,痛哭流涕。
1982年11月15日葬礼举行当天,俄罗斯警察部队在莫斯科市中心实行了戒严,市内主干道上都由警察及莫斯科武装部队把守,工会大厦前也站满了佩戴红色袖章的士兵,而工会大厦则由无数的红旗及共产党标志所装点 。勃列日涅夫的遗体被放在工会大厦中供人瞻仰三日,而在第三日,其遗体将随其灵柩由苏联军队官员移至位于红场的列宁墓旁,而后,安德罗波夫,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苏联科学院院长阿纳托利·亚历山德罗夫及一位工人代表在葬礼上进行了演讲。在演讲结束后,勃列日涅夫的灵柩由安德罗波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吉洪诺夫等人抬至另一个离列宁墓更近的位置。在这里,勃列日涅夫一家向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的遗体道别并准备下葬。下葬前,维多利亚·勃列日涅娃按照俄罗斯的习俗吻了勃列日涅夫的脸颊一下。在勃列日涅夫的遗体下降至挖好的墓穴的底部时,管弦乐队奏起了苏联国歌,教堂的钟声也随之响起,在场的苏联军队向墓中的勃列日涅夫敬了礼。而后苏军在红场上进行了阅兵仪式。
勃列日涅夫的遗体跌落过两次,一次是在遗体停放在工会大厦时,勃列日涅夫的遗体从棺材底部跌落了下来。而后,人们为其准备了一个全新的金属棺材,而在下葬过程中,护柩人员没有承受住棺材的重量,使其重重的跌入了墓穴并发出了巨大的响声。不过这种说法被护柩人员格奥尔基·科瓦连科所驳斥,按照他的说法,在灵柩下葬前二十分钟,克林姆林的护柩人员谢苗·绍尔尼科告诉他要在钟声敲响之后才能把勃列日涅夫的遗体下葬,所以那声响并非棺材跌落所致。

兄弟之吻的介绍

兄弟之吻是由莫斯科艺术家迪米特里·弗鲁贝尔创作的,曾是柏林墙上最著名的涂鸦之一。然而,由于柏林墙翻修,这幅描绘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亲吻民主德国战友埃里希·昂纳克的画作已被官方擦除。对此,弗鲁贝尔盛怒不已,并坦言原画一去不复返,自己将通过不同角度推出新画。

勃列日列夫有一种吻礼,知晓的人都会害怕,这种吻礼有什么特别之处

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人地位是通过政变得来的。在他执政的19年间,苏联的核武器数量不断增加,甚至超越了美国,这也让苏联历史性地成为了军事上的超级强国。勃列日涅夫在生涯末期,又搞起了个人崇拜。苏联的经济,因此出现了重大问题,这为日后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不过,勃列日涅夫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他的“勃列日涅夫之吻”。这种吻礼不仅让国内民众头昏眼花,甚至在国际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杀伤力。
那么,“勃列日涅夫之吻”到底是什么呢?
相较于东方人的含蓄来说,西方的礼仪一向都是比较开放的。在苏联的传统习俗中,就有一套比较庄重正式的亲吻礼。这套礼仪的具体步骤是:在拥抱对方之后,先亲吻对方的右脸颊,再亲一下左脸颊,然后又亲回右脸颊。这套礼节类似于如今一些欧洲国家的“吻面礼”,是一种表示亲近友好的方式。
然而,这套礼仪在经过勃列日涅夫改良之后,却成为了人见人怕的“勃列日涅夫三重吻”。在完成右、左的脸颊的亲吻后,勃列日涅夫不会再亲一次对方的右脸颊,他反而会向对方的嘴进行一次深深的亲吻。
如果是单纯的嘴碰嘴也就罢了,但勃列日涅夫在亲吻时总是要闭上眼睛,头部微倾,非常投入。如果是放在年轻的少男少女身上,那将会是一副爱情的美好画面,但偏偏深情亲吻的两人却是两个老头子,这个画面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当时的国际领导人,有很多都曾遭遇过“勃列日涅夫之吻”。
比如苏联下属的加盟国领导人,以及东欧一些与苏联交好的国家领导,他们在会见勃列日涅夫时,通常都是难逃一吻。甚至还有传言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在遭遇“勃列日涅夫之吻”的过程中,竟然因为试图反抗,而被勃列日涅夫咬破了嘴唇。这件事也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说起来,“勃列日涅夫之吻”也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像这样的礼节,通常情况下是献给自己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比如在会见美国总统卡特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就只会拥抱并亲吻脸颊,最后一个步骤往往都会被省略掉。
勃列日涅夫最著名的一次亲吻,发生在他与东德领导人昂纳克的会面中。
1979 年10月4日,在庆祝东德建国三十周年的庆典上,勃列日涅夫与昂纳克受到气氛感染,情不自禁地拥吻在一起。
这幅画面被摄影师拍了下来,很快就占据了世界各大新闻的头条板块。这个亲吻被称为“兄弟之吻”,象征了苏联与东德的亲近和友好。
有好事的画家很快将这张照片以涂鸦的形式复刻到了柏林墙上,这个亲吻也成为了一种时代的符号。
事实上,这样嘴对嘴的亲吻,并非是勃列日涅夫首创。早在40年代,斯大林就曾对代表苏联签字受降归来的官员进行过这样的亲吻。并且后来赫鲁晓夫也曾用过亲吻礼。
值得一提是,这两位大佬都曾在国内搞过个人崇拜,斯大林搞得比较成功,他的吻也一时倾倒众人。而赫鲁晓夫兴许是为了效仿斯大林,但最终他却失败了。
这样看来,也打算搞个人崇拜的勃列日涅夫,似乎是有意将这个吻礼推广下去了。苏联的政治局委员和军方高层,几乎都遭遇过“勃列日涅夫之吻”。其中有些人对这种礼仪感到非常恶心,比如克格勃头子安德罗波夫。在他后来成为勃列日涅夫的接班人之后,这种“三重吻”的礼节,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他之后的契尔年科,也没有在公共场合施行过这套礼节。
不过,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他却不幸遭到了东德领导人昂纳克的亲吻。而当年教会昂纳克这一招的,正是勃列日涅夫。看起来,“勃列日涅夫之吻”还是有可能传承下去的。

他执政十八年,自此前苏联进入老人治国模式

在担任苏共总书记的十余年里,勃列日涅夫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勃列日涅夫之吻”。他认为,只有使出独门法宝,才能展现个人外交魅力。不过,被其接吻的各国政要,很少是情愿者。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苏共政治局委员们,不得不致力于将“勃列日涅夫之吻”继承下去。此后的两任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都十分厌恶此“接吻”。

勃氏之吻

作为一个才能平庸的人,勃氏却是除了斯大林之外,执政最长的苏共领导人。在他执政的十八年里,废除了赫鲁晓夫的限制干部任期的制度,导致许多高级干部一直连任下去。造成高层机构长期无法输入新鲜血液,陷入“严重的停滞”,犹如一潭死水,出现了“老人政治”局面。

如勃氏本人,晚年长期患病,早已无力视事,他本人于1979年4月召开政治局委员会议,宣布准备退休。可是,全体政治局委员都“委婉”地表示反对,以“亲爱的列昂尼德·伊里奇能够继续富有成果地为苏联人民和全体进步人类工作”为由,坚持让他主政。

这些政治局委员们,不是他们的觉悟有多高,而是勃氏代表着他们的既得利益;此外,他们很拍这是勃氏的“试探”,因为斯大林也曾多次宣布辞去全部党政职务,然后看看谁敢表示赞同。

实际上,当时想当总书记的大有人在。如时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的苏斯洛夫,即使是一贯仇视勃氏时期老一辈干部的戈尔巴乔夫,也难掩对苏斯洛夫的崇敬之情,曾感叹说:“这人真了不起,很聪明,现在还承担着政治局和书记处那么多的工作。我不明白,他怎么能应付得了这一切……要论做书记处的工作,谁也比不上他,他总是那么有条不紊,充满信心。”

只是他比勃氏先走一步了。

苏斯洛夫去世后,葛罗米柯就想接替苏斯洛夫登上第二把手的宝座,一旦成功,接班就有望了。不过戈尔巴乔夫、乌斯季诺夫都支持安德罗波夫继任苏斯洛夫的工作。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党内元老乌斯季诺夫、葛罗米柯、吉洪诺夫碰过头后,都支持安德罗波夫担任中央总书记,最后中央全会正式表决通过。

从勃氏后期起,苏联已成为一个老人治国、病夫治国的耄耋帝国。

勃列日涅夫(左一)与苏斯洛夫(右一)

如此时的安德罗波夫,已年近古稀。自七十年代末起,他先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齐、沙门氏菌病、动脉粥样硬化、结肠炎、关节炎、苔癣、痛风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饱受病痛折磨。

终于,在当上苏共总书记五个月后,他多年的肾病开始加重,于次年2月去世。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由于没有注重培养并指定接班人,党内元老们不得不再次碰面,主要集中在契尔年科、乌斯季诺夫、戈尔巴乔夫三人之中。

尽管安德罗波夫的属意是戈尔巴乔夫,乌斯季诺夫也支持,只是,当元老们秘密碰头后,最后,还是将契尔年科扶上总书记的位子。领导苏联这个大党大国的,又是一个呼吸困难、气喘吁吁的病夫!

仅仅一年后,1985年3月10日契尔年科又去世了。

此次,终于轮到五十四岁的、年轻气盛的戈尔巴乔夫出山了!

(更多秘密尽在这里,欢迎关注微博:另类历史。微号:274799005)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轶事典故

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知识贫乏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求甚解,往往用诸如“我们将研究研究”、“我们考虑考虑”这类话搪塞对方提出的问题。只要手头没有讲稿,他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1979年,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卡特私下会晤,他照本宣科,念着为他准备的稿子,当念到划去的段落时,竟转过头去问翻译:“我还要往下念吗?”1982年9月,勃列日涅夫到阿塞拜疆视察,在阿塞拜疆党员大会上致祝贺词。他拿错了别人为他准备的另一份讲话稿念了起来,居然没有发觉。由于他的讲话与大会毫不相干,台下听众骚动起来,秘书连忙替他换了一份讲稿,他这才明白念错了稿子。
更为搞笑的是,在当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勃列日涅夫致欢迎词。勃列日涅夫把秘书写好的发言稿忘在外衣口袋里,上了主席台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呆了一会儿,勃列日涅夫终于讲话了。他的欢迎词非常费解,谁都听不明白,因为他只是一连把俄文字母“O”(注:念“噢”)念了五遍:“噢!噢!噢!噢!噢!”原来,他把奥运旗上的五个环,当成了五个“O”。 作为一个才能平庸、“在各个方面都很弱的人”,勃列日涅夫在他担任苏共总书记的十余年中,留给世界最深刻的印象,或许莫过于“勃列日涅夫之吻”。
因个人喜好,“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形成了政治局委员同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和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会见时,男人互相接吻的礼节。”在勃氏看来,这或许是他展现个人外交魅力的独门法宝,但被其接吻的各国政要,鲜有情愿与开心者。
对“勃列日涅夫之吻”最深恶痛绝者,莫过于勃氏下面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们——毕竟,他国政要毕生至多也不过被勃氏“强吻”数次而已,而苏共政治局委员们,却不得不“上行下效”,时刻致力于将“勃列日涅夫之吻”发扬光大。继勃氏之后的两任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都相当痛恨这种“接吻”。 勃列日涅夫有浓郁的“勋章情结”,他一生获得114枚勋章。至于勃列日涅夫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癖好”,一直以来都说不清楚。
在“苏联英雄”的历史上,总共有2人获得4枚“金星奖章”,也就是四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传奇苏军元帅朱可夫;另一位就是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朱可夫是在3枚“金星奖章”为最高限额的规定还生效时破例被授予第四枚英雄奖章的。勃列日涅夫是为自己颁发四枚“金星奖章”,立志成为“至高无上”的英雄。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表示要“保证对干部的尊重”,并且享受特权的干部范围有所扩大,特权种类日益增多。不仅如此,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官僚们还纷纷兴建专供自己享用的“狩猎小屋”和上层圈子聚会的私人会所。这些被称做“小屋”的私人别墅往往象宫殿一样富丽堂皇,带有花园、室内游泳池和其他设施。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社会的贪污、腐败和特权等历史问题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勃烈日涅夫有强烈的“护犊之情”,对自己的子女非常“宽厚”,为女儿加林娜·勃列日涅娃与儿子尤里·勃列日涅夫动用公款为自己修建别墅。甚至连其不学无术、贪婪无比的的女婿尤里·米哈伊洛维奇·丘尔巴诺夫也因为得到了勃烈日涅夫的庇佑而扶摇直上,当上了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和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邱尔巴诺夫贪污了多达20亿卢布的公款,在勃烈日涅夫死后才被押上被告席。
由于勃烈日涅夫的权力是建立在他欣赏、提拔的亲信们的“团结”和“稳定”基础上的。因此,对于他的亲信,勃烈日涅夫都奉行着“保护干部”的方针予以庇护。
在勃烈日涅夫日益腐败的统治下,苏联社会贪污、腐败和特权逐渐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腐败的深度、广度都是以往无法比拟的,这是斯大林时代腐败的继续深化和发展。“苏共许多州委书记、边疆区委书记和中央委员都卷入肮脏的勾当,赠送贵重礼品,包括赠送给总书记,被认为是正当的。一到节日前夕机要通信部门就忙得不可开交,分送从南方各地给总书记和政治局委员们寄来的盒子。” 勃列日涅夫时期也遇到不少经济难题,比较突出的是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苏联“八五”、“九五”、“十五”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6%和3.8%,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5%、3.4%和3.4%。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比例失调。从1979年开始农业连年减产。农业产值1979、1980和1981年分别下降3.1%、2.5%和1.9%。农业不振严重地影响国民经济,特别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造成市场供应紧张。此外,经济管理体制的许多弊端仍未消除,如经济决策权过多地集中于领导机关;企业本来就不多的自主权仍不断受到侵害;经济体制不适应集约化方针的推行,价格的制定不利于采用新技术和生产新产品;官僚主义、平均主义严重,等等。
此外,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欠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却开始深入苏联普通公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心灵深处。迪斯科、爵士乐等西方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一度根绝的吸毒现象开始风靡一时。据统计,在当时的苏联,大约形成了2400个黑手党组织,并且这些黑手党大都有官僚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莫斯科已和纽约一样,成为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大城市之一。 勃列日涅夫时期,对苏联的经济历史遗留问题的改革从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作用。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这个改革在当时曾一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使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达到了鼎盛期。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济管理体制等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没有能够解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到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弊端日益暴露。究其原因:其一,理论上对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缺乏认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还组织了对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批判,从而阻遏了对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探索。其二,实践上由于“新经济体制”的实行,对于以往所出现的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产品质量、盲目滥发奖金,不顾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等等问题,没能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政治体制内部势力盘根错节,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势,改革已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因而改革逐步收缩,出台的改革措施被取消,致使经济体制改革中断。

勃列日涅夫之吻有多恐怖都有哪些人曾被吻过

冷战时期,在德国柏林著名的柏林墙上,有一幅更为著名的涂鸦——兄弟之吻,涂鸦的内容就是时任苏联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东德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纳拉的亲吻,据说,这幅画代表了前苏联和东德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柏林墙上的兄弟之吻

不过,令一般中国人看的比较别扭的是,这个“兄弟之吻”不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亲吻脸颊,而是直接嘴对嘴亲上了。两个老年男子直接嘴对嘴亲吻,虽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我们基本接受了拥抱、亲吻脸颊等西方礼节,但是,对于同性之间直接嘴对嘴亲吻,大多数人还是很难接受的。

勃列日涅夫之吻

但是,类似对东德最高领导人进行的“兄弟之吻”,勃列日涅夫干的早不止一次了,同时,这还成为了他在国际社会中最具标志性的特色。在勃列日涅夫看来,在会见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和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时,对对方抱以接吻这一崇高礼仪,是展示他外交魅力的独门法宝,并且乐在其中。

勃列日涅夫之吻

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十余年间,他会见的所有外国领导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曾“享受”过勃列日涅夫之吻。但是显然,被强吻的其他人并不如勃列日涅夫想象中的那样乐在其中,反而比较反感。曾被勃列日涅夫多次强吻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就曾在回忆录中描述过自己的被吻经历:

他1963年12月来布拉迪斯拉发,我到机场欢迎他时,他拥抱和吻我就没有来由。我们在这以前从未见过面。五年之后,又是在公开场合,在糟得多的情况下,他又试图这么做。

被强吻又很难拒绝的各国领导人,为了减少这种“待遇”,他们不得不竭尽全力减少与勃列日涅夫的会面。即使不得不会面,他们也开始采取各种手段躲避,最成功的,要属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他曾用鲜花挡住了勃列日涅夫身上来的嘴唇,成功逃过一“劫”。

在这些被勃列日涅夫“三重吻”吻过的国家领导人中,最惨的,还要属南斯拉夫最高领导人铁托。在一次与勃列日涅夫会见的时候,铁托的嘴唇居然被勃列日涅夫直接亲破,也可见勃列日涅夫用力之猛,感情之深。不光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会见的其他各国政要,都享受了这种待遇,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也“惨遭毒嘴”。

铁托

勃列日涅夫之吻不仅对国外,对于国内同志,列日涅夫也是如此这般热情。苏联对当时的政治局委员、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乃至于苏联各地区领导人等等,都曾被施以热情之吻。所谓“上行下效”,被亲吻就算了,毕竟次数并不多,最令当时苏共政治局委员们崩溃的是,他们还不得不将这种“勃列日涅夫之吻”发扬光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