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两首诗(《春江花月夜》被评价为“孤篇压全唐”,你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篇诗作是怎么认为的)_春江花月夜_明月_诗人

《春江花月夜》被评价为“孤篇压全唐”,你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这篇诗作是怎么认为的

引言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虚若仅存二首诗作中的一首,直至千年以后才被后人所称赞认可。全诗章法结构独特,意境深远优美,富含人生哲理。

先看一下诗的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独创的章法结构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古体诗,借鉴了宫体诗的一些写作技法,其章法结构,以整齐严谨为基调,以错落有致求变化。三十六句诗,可分为九组,每一组四句,一组一换韵。

在韵脚使用上,在张虚若创作这首诗之前,人们所创的诗换韵比较随意,无规律可循。而这首诗的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使长篇诗作在韵律上变得跌宕起伏,多为后人效仿。

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韵味无穷。诗中春、江、花、月、夜、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伸缩变化,读者引人入胜。

二、唯美的诗情画意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失传。张虚若却以歌曲名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作为诗的中心内容展开创作,可谓别具一格。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家游子的离愁别绪。

这首诗因月起笔,最后写月落结,首尾呼应。把天空和地上的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游子、思妇等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相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人物,转情换意,似断似续,使诗歌既完美严谨,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可谓意境绝美,蕴意深远,耐人寻味。读来诗中有画,把人带入到诗作所织构而成的画卷之中。此诗之前从没有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照千古的一轮明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辉煌。而此诗之后,仍然无人能把春江花月夜刻画得如此完美无缺。沧海变桑田,江月依旧在,诗篇永不朽。

诗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诗人所引用或化用。比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不是有“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影子;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许是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来;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

三、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唐诗的国度里,有把田园山水写得很美的,有把思乡之情写得很浓的,有把人生哲理写得很深刻的。但能把景、情、理巧妙融入一首诗中的应该张虚若是第一人,可谓空前绝后,填补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以月为中心媒介,同时写男女双方两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诗的空白。更是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的景物诗。

当诗人站在春江边,遥望一往无际的江天一色和一轮明月时,空明寂寥的夜晚,似乎心也是那么的透彻,思绪万千:发出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问,开创了用诗探究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一般来说,写到这里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诗人还不满足于此,紧接着马上作答了人生和江月的一个客观规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就告诉我们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相对永久的,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传,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天空,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奔腾远去,从而让诗篇也生波澜,将诗情推向一个更深远的境界。正所谓江月有情,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描写大自然景色转到了感悟人生景象上,再由月和江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上。

所以说这里的诗句,读来眼前一亮,充满着人生与自然的哲理,表达了一个关于时空、人生意义这一宏大厚重的主题。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思考。也可以说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和点晴之笔。

四、迟来的公正评价

张若虚出生于初唐与盛唐过渡的一个年代里,但是关于他的生卒和生平事迹,却从未有过详细记载。要追溯他的人生历程,只能从"吴中四士"这个团体中去找,因为他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的名气却远不如其他三人大,因为这四人中的张旭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素有"草圣"美誉;贺知章更是科举状元,唐朝著名的诗人;就连最不起眼的包融,都被写入了《唐才子传》。

可是张若虚却在史书中,没有任何单独的传记,通过那些有限的信息,后人才得知,原来她生于江苏扬州,最大的官也只做到了兖州兵曹。不仅如此,就连张若虚的才华也一同被埋没了,任何唐朝所撰写的诗集中,根本找不到张若虚所写的诗。即便是那一首名扬天下的《春江花月夜》,也同样被唐人给忽略了。

为什么这么好的一首诗会被唐朝的诗海埋没?难道是唐人对其诗不认可?由于信息量有限,所以这些都无从考证。

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最早评价其诗的是清末的王闿运,称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继而又有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称《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最为推崇的是当代,有人称其诗为"孤篇盖全唐"。

对于"孤篇盖全唐"之说,还是有许多不同声音,这也确实有些不妥之处,所以我还是认同此诗为“孤篇横绝全唐”之说更切实际。不管如何,今人总体上对此诗还是推崇之至的。

结语

《春江花月夜》是由齐梁绮丽浮靡文风转向盛唐的自然清丽的一面旗帜,同时又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唐诗走向顶峰的一架梯子,是古体诗通向格律诗的一座桥梁,对唐诗有开拓性意义,文学地位举足轻重。这也奠定了张若虚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张若虚和杨广都写了《春江花月夜》的诗,究竟谁的更好

世人都说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孤篇横绝″之作,没有人动摇过它的诗坛地位。 最近,翻阅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发现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中现存最早的杨广两首,我看就能撼动张若虚地位了。诗文如下:

《春江花月夜》一 隋. 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春江花月夜》二 隋.杨广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暉。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读了之后,不禁觉得张若虚诗有抄袭杨广之嫌。当然,这里抄袭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景色和情感,就仿佛杨广是陈寿写了《三国志》,而张若虚是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不信,请看: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是不是感觉跟杨广诗境如出一辙啊?!

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创作时间比张若虚早许多年,他的这几首诗意境非常独特,活脱地表达了帝王心中那份独有的孤寂和情愫,诗意缠绵而不腻,诗境空灵而不虚。情在静水深流中流淌,情在两岸江花浓艳处绽放,情在月落星稀里孤寂。心之净,容天地之静;心之独,忍星汉之孤。这是帝王诗人独有的“动则九天之上,静则九地之下”的孤傲与霸气的意境,非常人所能及,也是模仿不来的。

难怪他能在另一首《野望》中写得出″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暗消魂″的花言妙语。其中诗句甚至被苏轼拿来为自己贴金,确为佳品中的精品,实来不易。如果不看作者,不少人肯定认为这诗是王维或孟浩然所作,很难想到是出自一位千古暴君之手。大家可能跟我一样都很奇怪,杨广作为一代帝王,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为什么心里还如此孤寂?寂寞得残暴,寂寞得要杀人。

有人说他弑父,也有人说他杀兄,不管怎么说,杨广的性格残暴是无疑的了。现在,我才顿悟,杨广残暴的性格可能缘于他的孤寂。撇除他的不好,从他的诗中,我看到了一个″心灵聪慧,心思缜密,善讨人欢″的孤僻少年。

我想也许正是这些优点害了他。他聪慧,所以想谋权,他谋权,所以不择手段,他不择手段,所以就会杀人;他细心而有欲望,所以会察言观色,讨母后独孤伽罗欢心;他压抑,所以心比常人孤独。但是,一旦幸登皇位,他往日的欲望、孤独、压抑,羞辱就会通过血腥和杀戮一股脑地释放出来,如魔鬼洪兽一般,荼毒生灵。

传说,宫廷中有姓侯的美女,因长期见不到杨广心灰意冷,投缳自尽。死后,宫人不敢隐瞒,把她的遗诗呈给了他。他边读边泣,丧心至极,深感痛失一位多才多情的美人。一怒之下,他竟然杀了渎职的宦官,并追封美女为夫人。可见,他爱江山更爱美人。没有这情这意,怎么写得出″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的深情似海的丽句?又怎么能写得出″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那种对人生逝如潮水的无奈和对日月星辰周而复始的窃喜之情呢?

所以,杨广的诗细腻,情深,洒脱,旷达,日月星辰,星汉浩淼尽出其中,情景交融,一点不比张若虚差,而且在诗的禅意和真情实感上更是胜出一筹。

谢谢大家品阅!

张若虚只留了两首诗,为何有人说他在诗坛的地位至高无上

我有一言,诸位敬听。

诗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在一个被诗歌著称的朝代,在唐人汗牛充栋的诗歌作品里,这样一首《春江花月夜》为什么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还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此诗采用七言排律的形式,音节流畅,画面华丽。全诗没有生僻的字词,也没有冷门的典故,从头到尾自然流畅,明白如话。春、江、花、月、夜各种景观被诗人排列组合,每两种组合又生成新的景观,景观的不断变换伴随着韵脚的不断变换,使整首诗的阅读体验就像小孩子转彩色的陀螺一样,彩色陀螺的不断旋转又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节奏和结构控制得非常得体,望而盛赞。

第二、诗句是从春天的江水开始写起的,写江面上涌起潮水,仿佛和大海连成了一片。而在江潮涌动的时候,明月也从海上升起,千里万里的江面上都有月光粼粼波动。这当然是诗人想象中的场面,从一个人的视野所及想到广袤空间里的同样场景。

接下来继续描写江水和月光,把月光比作落在花丛中的霜雪。这倒算不得多么了不起的比喻,但马上诗人就问出了了不起的问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到底是月亮的历史更长,还是人类的历史更久?如果是前者,那么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如果是后者,那么月亮刚刚诞生的那一刻,或者刚刚出现在人类头顶的那一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问题可以从这里不断追问下去,追问到底的时候,问题就变成了宇宙从何而来,人类从何而来?对于人来说,这样的终极问题实在太折磨了,也太有诗意了。

第三、只有当人产生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才会深入思考这样的哲学问题。当人意识到自己在衰老,在走向死亡,亲朋好友先后离自己而去,这种时候,就会对那些貌似永恒不变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看到江水时而暴涨、时而低迷,但永远奔流不息,看到月亮时而饱满、时而残缺,但永远东升西落,为什么偏偏人就不一样呢?从暴涨到低迷,从圆满到残缺,似乎是一个线性的进程。而四季轮回,又一个春天来临,又一番春江花月夜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人忽然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生命才是纯粹的线性进程。自己不会有第二个青春,不会返老还童,不会走进下一个轮回。这种感受,很容易触动那些敏感的心。所以诗人会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的轮回不是个体的青春与衰老的轮回,而是一代代人的生死相续。

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与诸子登岘山》),这是孟浩然的诗句。月亮会不会也和人类一样呢?也许每天的月亮都是新的,正如每一刻的江水都是新的。

实在找不到答案,那么不妨换一个思路来想:人活着总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各种快乐与悲伤都因为各种目的的达成或达不成,月亮会不会也和我们一样呢?

如果它的存在毫无目的,那它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你在天上干嘛呢,“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噢,也许它一直在等待着什么人,但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以上引用的这几句是全诗的诗眼,其他的句子都在围绕着这几句的主题打转。从月光写到离别,从离别想到思念,淡淡的忧伤像月光一样“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无处不在又挥之不去。而我们对离别与思念的看重,还不都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无法像月亮和江水那样永恒吗?

但是,永恒与短暂,往往只取决于我们的关注度。

初唐还有几首诗和《春江花月夜》齐名,其中有刘希夷的一首《代悲白头翁》,里面的名句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上去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如出一辙。

但因为拿来和人类参照的不是遥远的月亮,而是身边的花儿,倒让我们更能看清其中的道理:如果我们采取花儿的视角,一定会把这两句诗反过来讲,说成“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其实花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脆弱,只不过因为我们是人,关注的是人,更关注的是自己。哪怕在镜子里看到新添了一根白发或一道皱纹,也会感慨万千,完全注意不到院子里的花儿已经凋零了几朵,又被风吹落了几朵。

月亮是不是真的永恒,如果换一个视角来看,也无非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我们无论拿《春江花月夜》和《代悲白头翁》比较,还是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比较,甚至和所有的同类诗歌比较,都会发现这首诗虽然从头到尾都弥漫着忧伤的气息,但忧伤很浅、很淡,并且夹杂着同样很浅、很淡的喜悦。

诗人自己最大限度地从诗句当中隐身,没有浓烈的喜怒哀乐,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乘月归去一样。这样的心境,在诗人当中格外难得,所以这样的诗也会显得格外难得。

最后:我时常想,当张若虚站在阁楼上叩问宇宙是多么的彪悍,这种画面何尝不奢华。张若虚低调了一生,但这一首《春江花月夜》使他的生命高调地站在唐人之巅,傲视群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