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明朝开国名将中蓝玉和傅友德谁更技高一筹
- 艺术大师“梵高”和“达芬奇”谁更技高一筹大家说说你们的见解
- 《庆余年》与《琅琊榜》你觉得哪部剧的权谋更技高一筹呢
- 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技高一筹
- 《红楼梦》理家方面谁更技高一筹,是探春、凤姐还是宝钗
- 就书法而言,米芾和苏轼谁技高一筹为什么
- 郭德纲技高一筹在哪里
-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下一计,为何后人认为诸葛亮技高一筹
- 元顺帝和天启帝,谁的木匠活技高一筹
- 李逵和张飞性格相似,不知道这二人碰面,谁会技高一筹
明朝开国名将中蓝玉和傅友德谁更技高一筹
蓝玉和傅友德都谈不上开国名将。
大明的开国名将应该是徐达、常遇春、冯胜、朱文正。
何谓名将?名将不是貌似深沉,不只是勇猛,也不是果敢,这几条必须具备一一名将还要善于安抚士卒、体贴士卒,不光是驱使士兵去打仗,去敢于牺牲,还要爱护他们。象飞将军李广,士卒吃了他才吃,士卒喝了他才喝。
名将还要一切行动听指挥、调遣,千万不要居功骄傲。
名将不是匹夫之勇的江湖草莽。
每天接到无数所谓"名将""厉不厉害"的问题回答,我今天很有感慨地说:"不是杀二个对手摆起就是名将"。
军队如此,其他亦然!
蓝玉是名将常遇春妻弟,常遇春是真正的名将。常遇春早死,向朱元璋力荐蓝玉。
洪武二十年(1387)蓝玉的命运发生转折,朱元璋任命冯胜为大将军,蓝玉和傅友德分别为左右副将军。
在他们武力攻击纳哈出部时,由于冯胜处理受降问题的错误,致使纳哈处部复叛,并伏击明军,几乎覆没。
大将军冯胜服罪后等待处理,蓝玉接替大将军职。
此后,他屡立战功,朱元璋也是对得起他而大加赏赐。蓝玉理应谦虚戒慎、戒骄戒躁,低调做人,当朱赐与他太子太傅的称号时,他嫌官小了,公开说:"我不堪太师耶"?意思是我还不如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
"祸从口出,千古名言"!朱元璋脸上肌肉不易察觉的抽动了几下,蓝玉被江湖出身的枭雄惦记上了。
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有锦衣卫指挥蒋脩实名举报蓝玉伙同几个上层准备朱元璋参加农耕仪式时,掷杯为号举事。
朱元璋大怒,朱笔一勾:立即以谋反罪丢监,満门抄斩,灭其三族。
这是仅次于胡惟庸案的蓝玉案,明初四大案之一。
其实,蓝玉未必谋反,只是骄傲跋扈,引起杀祸而己。朱元璋的接班人都是文士风范的人,这些骄兵悍将不籍口除去,自己百年以后,儿孙们只能徒呼奈何!
由降将而大将的傅友德
为了彻底消灭北元势力,朱元璋决定征伐北元,由徐达和李文忠执行。
另一支队伍就是冯胜和傅友德的"西路军"。就是出兵甘肃,没有目标和任务,自己掌握,兵力也少。
傅友德是昔日徐寿辉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陈友谅击杀徐寿辉后,傅友德投奔朱元璋。老江湖朱元璋自然是对其"限制使用"。
傅友德偏偏在甘肃横扫元军,打得特别疯狂,刹时间天昏地又暗!元军追得气喘吁吁,走投无路,恨不得挖个坑坑跳下去喘口气⋯
一直打到十月草飞白才班师回营,五万士兵,由于缴获太多的战利品,尤其是十多万头骆驼、马等。
但是,由于冯胜贪污了战利品,冯胜接受吏部监察机关的调查,处理。傅友德的功劳无人提及。
我们今天仍然能够记住傅友德,使他名垂青史,就是人民对功臣的最好奖励。
以后傅友德随朱棣远征云南,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傅友德仍然难逃朱元璋对功臣的残酷杀害,傅友德同样如此。
唯一幸存的,只有一个,以酒渡过一生的借酒装疯的汤和。他太精于处世了。
这样的朝代一一当啥子官哟!
艺术大师“梵高”和“达芬奇”谁更技高一筹大家说说你们的见解
谢悟空邀答!
艺术大师梵高和达芬奇的比较,“谁更技高一筹”,是旗鼓相当。
(达芬奇 丽达)
梵高以他的强烈的色彩个性,拙朴深刻的线条,勾画奇特的形象。他的画与他的人一样,有丰富的内涵,倔奇的故事。他的画生前被埋没无声,他的人生暗淡艰难。他的身后,画大放异彩,它们的艺术价值被认识,被挖掘。名声大振。
(梵高 向日葵)
达芬奇以他细腻精准的笔触,描绘惟妙惟肖的形象和神情。他的作品表达完美,科学的表达完美,表达的完美隽永。他的作品也与他的人生一样完美。他不论在绘画,在医学,在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不凡的建树。生前生后都是大有名声。
(达芬奇 蒙娜丽莎)
达芬奇与梵高,两人都是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无可比拟的真正的大师。
(梵高 星空)
【欢迎关注转发点评交流】
《庆余年》与《琅琊榜》你觉得哪部剧的权谋更技高一筹呢
提问者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回答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依我个人看来,电视剧《琅琊榜》的权谋比《庆余年》更胜一筹!原因如下:
《琅琊榜》的主角梅长苏由胡歌饰演,梅长苏何许人也?剧中是这样提及的“十大才子之首,麒麟才子,江左梅郎,得之可得天下”(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里的卧龙凤雏),所以可以见得,梅长苏可谓是《琅琊榜》中的第一谋士!并且随着电视剧的剧情逐步进展我们可知此言非虚,梅长苏一步步将靖王辅佐上了皇位,赢得了皇家权谋斗争的最终胜利!《琅琊榜》可谓是古装权谋剧的经典之作,开局即巅峰,该剧以平反早年冤案、辅佐当世明君、振兴国家山河为主线,讲述者宫内种种权谋斗争。该剧的人物塑造尤为成功,故事情节十分紧凑,其逻辑紧密、布局巧妙,所有故事的进展仿佛都完全掌控在梅长苏手中,可谓是了如指掌。主角梅长苏精心推演,缜密无漏,太子、誉王的人马被根根拔起,梅长苏的算无遗策,给观众带来了行云流水般的观影体验。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庆余年》。《庆余年》同样是一部以古装权谋斗争为主线的穿越剧,其特点是剧情不拖沓、内容精彩、演员有演技(尤其剧中有陈道明、吴刚老等戏骨,加了很多分)。其主角是张若昀扮演的范闲,此剧主要讲述的是范闲从出生到成长的故事,算得上古装权谋剧中的经典之作。《庆余年》虽然是一部架空历史的古装剧(《琅琊榜》也是),但仍向我们展现了古时朝代人物的权谋,为了权利可以放弃亲情,放弃人性,此剧热度仍然在攀升!
《琅琊榜》和《庆余年》两部剧都是古装权谋剧的经典之作,但比较起来,《琅琊榜》显得更为严肃,剧情的逻辑更为严谨,代入感更强!我个人认为,五年以内没有一部权谋剧可以超过《琅琊榜》。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望采纳!!!
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技高一筹
要比较诸葛亮和司马懿,定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能够拿得出有利的理由,但是孙权的看法,其实更加准确。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第4回北伐,这次进攻颇为顺利,打的曹丕没有办法解决了,后来只能搬出司马懿来对付诸葛亮。可是这次对阵,诸葛亮虽然占尽先机,但是却因为粮草跟不上导致他只能撤兵。虽然是因为客观因素导致北伐失败,但是在曹丕看来还是司马懿的功劳。
后来诸葛亮准备好了一切,于公元234年进行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干脆当了“缩头乌龟”,这时候诸葛亮想尽了各种办法逼迫他出兵,都没能成功。那时候诸葛亮送了一件女装给司马懿,耻笑他如女子一样,曹兵都忍无可忍了,司马懿还忍着不动。
司马懿每日派人去打探消息,通过他的调查得知,诸葛亮身体已经吃不消了,每天吃的少,睡觉的时间短,定然命不久矣。果不其然,在诸葛亮与他对峙百天后,诸葛亮就病逝了。司马懿不战而胜,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是运气光顾他,毕竟这两次蜀军退兵,都不是因为诸葛亮打败仗。但细细想来,司马懿正是因为算准了他大限将至,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不战而屈人之兵恰恰是兵法中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人少之又少。司马懿固守不战的做法,避免将士惨死,保全了魏国的兵力,这样将来再攻打孙权,就不会受影响。战争讲究的就是胜败结果,至于过程从来不是人们关心的。不论司马懿用什么样的方式,这场战争都是他胜出。
作为东吴的主攻,孙权的光芒并不是盛,到了后期,他就好似一个局外人,坐看魏国蜀国相斗。而孙权更是用“所向无前”一刺评价司马懿,足以看出,在他的心中,诸葛亮也无法与司马懿媲美。回顾司马懿一生的战绩,他在和孟达,公孙渊等人对阵时,分分钟就将他们打败了,可见司马懿在战场上绝对是有能力的。他懂得抓住对手的弱点,给予痛击,这并非是缩头乌龟之举,反而是他聪明之处。
结语:司马懿、诸葛亮二人都是当世奇才,两个人在排兵布阵上也都很有个人建树,虽然说他们屡次交手,都是诸葛亮占据上风,但是司马懿也没有逊色,尤其是最后一战,更是展现了他极强的“忍”性,即使诸葛亮没有病逝,这胜败也未必就会改变。忍,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是诸葛亮就输给了司马懿的重要原因!
《红楼梦》理家方面谁更技高一筹,是探春、凤姐还是宝钗
理财方面最数李纨,贾家对李纨奉银最高达二十几两,但从不请客花钱。迎春,探春也才四两,但李纨把钱存起来为了儿子当官出人头地下尽了心血,取的了成功,所以说李纨是红楼梦理财高手!
就书法而言,米芾和苏轼谁技高一筹为什么
谢谢邀请!苏轼的水平在米芾之上,其笔力浑厚有入木三分之势,笔意非常接近书圣晚年所写《得示贴》,气势磅礴飘逸奔放,米芾的笔力略逊一筹,其书法气势如虹但缺乏沉稳之态!
郭德纲技高一筹在哪里
郭德纲技高一筹在哪里?
要说郭德纲技高一筹在哪,如果有关注郭老师,或者是郭老师的粉丝的话,肯定都有很多话要说。以下,我就从我个人了解的角度剖析一下。
首先,郭老师传统曲艺学得多。郭老师7岁开始从艺,跟着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又跟盲艺人王田雨学评书,跟常宝丰等天津艺人学相声,后来还陆续学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大家都知道,说相声的人肯定是需要博学多才,不讲究学的多精,但是学得广是必需的,所以这一点上,郭老师是很占上风的。
其次,相声这一行是很讲究辈分的。一个相声演员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拜相声名家为师,师父辈分越高,徒弟自然在相声界地位就不一样,就更容易站稳脚跟。从这一点上来讲,郭老师以前拜的师父都不怎么出名,知道他的人自然也不多。直到郭老师的伯乐出现,侯耀文老师父亲是相声名家侯宝林,这相声界地位可想而知。因此,04年郭老师要拜师侯耀文的时候,遭遇了很多相声界人士的阻拦,最终拜师成功实属不易,感谢侯耀文老师。
最后,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成为名家,那都有不疯魔不成活的钻研劲儿。了解郭老师的人都知道,郭老师自己有一个图书馆,叫它图书馆一点都不夸张,里面收藏了各种名家经典、戏剧类孤本、绝版的图书。郭老师平常不喜欢参加饭局,没事就爱待自己的图书馆看书研究,每天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不过要想钻研出结果,本身的相声天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再刻苦也是白搭。
所以,郭德纲老师的成就那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他的背后付出了很多,积淀多了才不怕世事浮沉,自然技高一筹。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下一计,为何后人认为诸葛亮技高一筹
三国乱世,奇人辈出。卧龙、凤雏、冢虎是三国里面的三位顶尖谋士。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辅佐刘皇叔建立一方政权,威震天下;庞统与诸葛齐名,却被飞矢击中死在落凤坡;冢虎指的便是司马懿,虽寄身于曹操麾下,却怀远大抱负。
司马懿是三国最终的赢家,正因为他的才能过人,被曹操所提防,曹操告诫后人要小心司马懿。甚至一度将司马懿搁置朝廷一旁,不被采用。此后的他什么都没做,一直在熬时间,他辅佐四代君主,熬死了曹操及其后人三代,他也等到了人生最大劲敌诸葛亮的死讯,在他七十岁那年,终于夺得权位,最后司马家族统一天下,建立西晋。
司马懿的性格鲜明,其意志十分坚定,想通过曹氏这个寄主,直接攀上龙头。空城计中,诸葛亮仓促应战,身作隐士,让两个童子站其左右,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见这一情景,居然撤兵。
人们都大赞诸葛亮的谋略与智慧,却不知司马懿的计谋更胜一筹,他怎么可能舍得诸葛亮,诸葛亮不在的话,蜀国必灭,他于曹氏而言,毫无用武之地,司马懿就无法夺得天下。
司马懿非常能忍,无论是诸葛亮的挑衅,还是日后应付曹丕的苦肉计,假装自己下身已经瘫痪,只为了不被踢出朝廷。司马懿在生活上面十分的注意养生,他不喝酒,不沉迷女色,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按时作息。他只是为了能够熬过曹氏几代,他也深知在蜀国忙的不可开交的诸葛亮不会活太久。
司马懿足智多谋,阴险狡诈,但是一生多次置之死地而后生,似有神助。诸葛亮将司马懿困于山上,用火燃起粮草,本以为司马懿必死无疑,况且司马懿已经准备自尽。可惜风势忽变,大风刮来,为其逃生提供机会。他与孔明一生斗智斗勇,很多故事传为佳话,诸葛在小说中是正义的化身,在史实上难以与司马懿匹敌。
谋士对于自己最后的安身之所是格外的严密精算。刘基之墓有很多机关,让常人无法接近。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盗墓风气兴盛,很多王公贵族的墓穴被盗贼清空。所以后来的人们都喜欢低调埋葬,甚至悄悄埋葬,只是想让自己在尘土之下,安静长眠。
司马懿一生的最后一计便是墓穴。他与子孙交代,要从简,而且不带任何随葬品。这就不会引起盗贼的惦记。在出棺的那天,七副棺材同时出城,让人们真假难辨,司马懿的棺材在人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近乎千年的寻觅,无人破解这一计。
在八十年代的余晖下,一老农在耕地过程中用锄头发现一墓碑,经过考古人员的认证,这确实是司马懿的墓穴。司马懿之墓才得以重见天日,他最后一计竟然被一农民所破解。
但是人们为何叹服诸葛亮技高一筹呢?主要是因为传说诸葛亮临终前嘱咐刘禅办理自己的后事的方法更技高一筹,相传四个人抬着诸葛亮的棺材往定军山方向走,绳子断了就地下葬,这样以来,除了抬棺材的人,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
而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就料到抬棺材的人肯定不会一直抬下去,毕竟那样太累了,绳子一时半会断不了,怎么办?他们肯定会动手脚,绳子断了就下葬了。而刘禅也会因为他们交工时间过快,处斩他们。这样一来,世界上就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究竟葬在哪里了。由此,诸葛亮还是比司马懿技高一筹。
当然了,这都是民间的说法,毕竟空城计、上方谷之类的事件都是演义小说中的事情,诸葛亮也是被人为的神话了。
元顺帝和天启帝,谁的木匠活技高一筹
谢谢邀请。
历史上的奇葩皇帝很多,比如南唐的后主李煜是诗词皇帝;北宋的徽宗是书画皇帝。而元朝的元顺帝和明朝的天启帝则是木匠皇帝。如果不是天意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应该取得更高的成就。
那么,元顺帝和天启帝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木匠皇帝,谁的木工手艺更好呢?
元顺帝是机械设计工艺方面的天才,从以下几个反面可以看出:
元顺帝自己喜欢的大臣和宦官要盖房子时,他都要亲自动手设计庭院的施工模型图,元顺帝的模型是按比例缩小的实物模型,里面的一柱一梁甚至黄金珠宝都是真材实料。
元顺帝亲手画图设计建造了一艘龙船,龙船长120尺,宽28尺,需要几十个人同时操作才能开动,而且龙船开动时,龙的首、口、眼和爪都能同时活动,就像真的龙一样。
元顺帝还设计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宫漏,也就是报时装置, 白天报时是风姿绰约的少女,晚上报时则是身披金甲的神人,栩栩如生而且无一差错。
天启帝则特别擅长工艺品的制作:
因为当时的木匠制作的床都十分笨重,天启帝就自己制作设计了一张可以折叠的床,不但轻盈方便,而且装饰纹路精美。
天启帝非常喜欢自己建造和修筑房屋,宫中的建极殿、中级殿和皇级殿进行大规模改造时,天启帝都亲力亲为。
天启帝还制作了一个屏风匿名拿到市场上卖,结果卖出了上万两银子,说明天启帝的工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地步。
总的来说,元顺帝更像是一个是设计和建筑大师,而天启帝是天才的能工巧匠;元顺帝重在格局宏大,天启帝胜在技艺精巧。所以还是元顺帝技高一筹。
李逵和张飞性格相似,不知道这二人碰面,谁会技高一筹
一提起张飞、李逵二人,大家自然会把二人划为一类,都是暴脾气,满腮虬髯、性格粗犷。对了,还都近非洲,皮肤黑。从历史上或小说中,依此外像划类的话,还有不少角色,秦末樊哙、说唐程咬金,岳传牛皋等。喜欢看古书的人,自然会把他们于心中拢成一个群。
但要假设真碰面,还带互相比划俩下子的,说道就多了。各人各见,反正真实现时中发生不了,两杯冰啤下肚,开侃就是。
散发弄舟今儿喝了三瓶,也凑趣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聊侃上几句。姑妄言之,姑且听之。
首先拿张飞与李逵比,就好比是玉杯与玻璃杯之比。
张飞,开国重将也,史料明载: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千军万马中真刀真枪玩过。历史真有其人。
李逵,梁山三十六天罡星之一。说是江湖豪客,还差那么点事儿,说是地痞混混,却又办了不少热血仗义事。是小说虚构人物,历史无其人。
张飞巅峰时,独挡长坂桥头,一人喝退曹军百万兵{有夸张勿计,吓退追兵是实}
李逵嚣张时,劫法场救大哥,两把板斧抡起来,那是血光四溅,管你对方人,自家人,砍、砍、砍,上了魔性的开挂。
张飞见得是大阵仗,李逵也就帮派互殴般的阵仗。武艺方面,张飞瞪起眼来,怕连梁山五虎将一起上,也敢叫阵。李逵的本事,怕是没了乱轮的双斧,分分钟能吊打他的梁山哥们就不少。
总之,以一国之栋梁与一山中悍寇相比,张飞有掉价之嫌。李逵定不是张飞的对手,无论马战,还是李逵擅长的步战。张飞跟随大哥刘备,那是经历了多少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李逵在大阵仗这方面,显然缺乏。
不过李逵虽是玻璃杯,也有亮光。那就是他的板斧,可能要比张飞的丈八蛇矛锋利坚硬。为什么呢?社会是发展向前的,宋朝的冶金技术肯定要比三国时的制铁能力要强了。真战到一处,张飞可能要惊讶李逵的盔甲服饰、兵器异形了。稍一顿或,让李逵砍断了他的丈八蛇矛,也未可知。
胡侃一番,以添头条悟空问答之万千种之一趣。娱乐而已。但张飞追随大哥尽忠心,李逵认定宋江亮赤胆。这份男儿义气,还是值得后人多多敬佩、点赞的,这不能否定。
附打油诗一首收尾:
头条问答妙趣多,
约来张飞与李逵。
不说拼酒说比武,
只问孰强该是谁。
铁牛关心出场费,
翼德当场就想归。
吾等休念谁更猛,
前人忠义却应推。
我是爱看古书爱瞎侃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