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最后看透了宋江(武松和宋江是结拜兄弟,为何在梁山排名却没进入前十)_梁山_招安_李逵

本文目录

  • 武松和宋江是结拜兄弟,为何在梁山排名却没进入前十
  • 武松听闻宋江死讯,淡淡说了六字,两人是如何一步步形同陌路的
  • 《水浒传》中,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也算是帅哥一枚,为何终生未娶呢
  • 为什么武松和宋江最终“恩断义绝”
  • 宋江去投奔花荣路上,遇到武松去二龙山,为什么不劝武松上梁山
  • 你怎么看宋江和武松的关系
  • 宋江喝毒酒死后,为何武松只是淡淡地说了6个字
  • 武松为什么会出家真的是看透宋江的为人了
  • 武松最敬重的人里,为什么没有结拜兄弟宋江呢

武松和宋江是结拜兄弟,为何在梁山排名却没进入前十

武松这个人正直,义气,不甘心做别人的鹰犬,早年仰慕宋江孝义黑三郎山东及时雨的大名,因此和宋江八拜结交,但后来知道宋江徒有虚名,而且城府极深,因此和宋江渐行渐远。

武松这个人硬气,心底无私,因此后期和他交往的往往是梁山上仗义行侠打抱不平的人物,比如鲁智深。二人形影不离,都是梁山好汉。

武松和鲁智深交厚,自然让宋江心里不自在。要知道鲁智深是二龙山的寨主,手下有杨志武松孙二娘张青曹正等人,这些人个个都是好汉,另外鲁智深和桃花山的寨主周通李忠、少华山的寨主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又和梁山的元老林冲关系非常,如此形成强大的关系网。

这样的人,阴损的宋江一定不会让他们成了气候的,因此千方百计的去遏制。不要被宋江的假象去迷惑,其实这个人很假。

武松听闻宋江死讯,淡淡说了六字,两人是如何一步步形同陌路的

武松得知宋江死讯,淡淡说了七个字。这个不知出于何处。《水浒传》里没有。或许是那部影视作品?

但这两人渐行渐远,终由兄弟成陌路,则是必然的。结成江湖情谊,靠的是1,抬举;2,资助。当武松寄食于柴大官人府上,人嫌狗不待见时,宋江这两样都提供了,武松自然折服,结为异姓兄弟。但是最终,各奔西东。

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招安的态度。

第71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宿愿》,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宋江当初在体制内混得好,黑白通吃,如鱼得水,自然深深眷恋。总有人怀疑,宋江见人就撒银子,一个基层干部,哪来那么多钱。其实你看他给晁盖递个话,就获得多大报酬,也就不奇怪了。

第19回《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刘唐道:“晁头领哥哥再三拜上大恩人。得蒙救了性命,宋万,朱贵和俺弟兄七个,共是十一个头领。见今山寨里聚集得七八百人,粮食不计其数。因想兄长大恩,无可报答,特使刘唐赍一封书并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再去谢那朱都头。”

按今日行情算,黄金300元/克差不多吧,宋代以后一斤约等于现在的0.598公斤,一两=1斤/16=37.375克,100两=3737.5克,计1121250元。没错,就一句话,能挣一百多万。要不怎么说当官好呢。就这宋江还不收。别以为他高风亮节,看他怎么说的

“且你在放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却来取。“

也就是说,我要慢慢吃息,别以为这点钱就能把单买了。仗义疏财,首先要发财。

宋江在郓城县当押司,相当于县政府文书。这个职位很低,但上下文件都从手过,便于掌握信息,抓到一句管用的,就值一百多万,你算算他发多大财。一边大发其财,一边江湖上大把撒钱,所以买得及时雨之名。这一套他大得其趣,当然念念不忘,当然心心念念盼招安。这比造反强多了。

那武松为什么对体制彻底绝望呢?武松可不是一开始革命性就那么强的。武松早年,对体制内时非常热衷的。

第26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张青问他姓名,

武松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不说“景阳冈打虎武松”,而说“都头武松”,可知在武松心里,打虎这样的英雄事迹,远远不如当官荣耀,即使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都头是什么官?大概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长吧。即使此时已不是都头,就当过那么短短几天,也够武松自豪了。

而且,第27回《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吃饭时,

武松便让两个公人上面坐了,张青、武松在下面朝上坐了,孙二娘坐在横头

对区区公人,武松都恭恭敬敬,真见到官,就更卑躬屈膝了。

第22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知县要他在县里做个都头,

武松跪谢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

第28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老官营要施恩和武松结拜,

武松答道:“小人有何才学,如何敢受小管营之礼。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

第29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说要把丫鬟玉兰许配武松,

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

在官员面前,武松是一点英雄气概也没有的,始终温顺谦卑。武松自幼混迹江湖,吃过不知多少苦,能当官,那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对体制内人员,充满敬意与服从。

而这一切,到第30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结束了。

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注意,写下的可不是“都头武松”,此时,武松已与这个体制割袍断义。这个体制都对武松做了什么?

他本一心巴结,想混入体制,哪怕牺牲自尊,哪怕被利用为打手,哪怕这个体制毫无正义,无处伸冤,他都能忍,可是这个体制还是不能容他。于鸳鸯楼大施屠戮之际,武松心里,彻底冰冷。

一个体制,如果尚存一丁点智商,也不会彻底关闭底层的上升通道,最起码对其中狠人是要网开一面的。否则,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这个苦果,谁种的谁吃。武松是决不会回去了。

所以,和那个一心回归体制的大哥,武松必然渐渐走远,终成陌路。

《水浒传》中,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也算是帅哥一枚,为何终生未娶呢

武松独白:终生不娶,和颜值没有丝毫关系,君不见又丑又矮的王英还不是急不可待把扈三娘睡了?通过深刻的自我剖析,我终生未娶除去施耐庵的原因,我认为还有四点。

父母早逝,是我终生未娶的内在原因。我是被哥哥武大郎抚养成人的,从小相依为命,印象中家里就从来没有女人的存在。因而面对胸大腰细臀圆的女人时,我有一种面对未知生物的恐惧。特别是我从小没有父母关爱,对于婚姻没有正确的理解和定位。青春期我就非常迷茫,成人后对于娶妻生子简直无所适从。

嫂子谋杀哥哥,是我终生未娶的导火索。大哥能够娶一个媳妇成家,对于我来讲应本该是值得高兴的事。在阳谷县知道了大哥娶妻成家了,我本以为有个知冷知热的嫂嫂照顾哥哥,也算是了了自己一桩大心愿。谁曾想大哥娶的竟然是心如蛇蝎的潘金莲!不仅放荡不守妇试图勾引我,最后竟然残忍把我大哥毒死了!虽然我为大哥报了仇,但是这个女人的所作所为,更加坚定了我“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偏激观念。

官府通缉,是我终生未娶的外在原因。我因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而被刺配孟州,又因替施恩出头而血溅鸳鸯楼,只得乔装打扮成为带发修行的“行者”。直至后来入伙梁山,身边都是一群被朝廷通缉的逃犯,过着朝不保夕的亡命生活。况且整天和一群单身汉喝酒打架,日子也还快活,娶妻成家的心思也就逐渐淡了。

害怕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是我终生不娶的根本原因。自幼失去双亲,在逆境中长大成人的我,对于“没有爹妈的孩子像根草”有着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我自己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果娶妻成家有了孩子,万一自己那天死了,孩子就可能重蹈我的覆辙,那又是一个多么悲伤的故事!

我是阿云,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留言必回,感谢支持。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为什么武松和宋江最终“恩断义绝”

武松和宋江最终“恩断义绝”,因为武松是襟怀坦荡、性格刚直、伸张正义的好汉,而闻名江湖扶危济困的宋江却是一个心理阴暗的功利主义者。武松必然与宋江走不到一起。

一、武松最初结交宋江,是因为宋江仗义疏财,有及时雨的名声。

武松在柴进庄上受到冷遇,突然遇到杀了阎婆惜,来柴进庄上避难的宋江。

宋江那时候在江湖上声名鹊起,武松久闻“及时雨”大名,如雷贯耳。

闻名不如见面,一见之下,本来在柴进庄上爱好吃酒生事,被柴进感到厌烦的武松,被这个大名鼎鼎的郓城县宋公明又是满口“兄弟”,又是与自己“做一处安歇”,又是“给银两做新衣服”,弄得手足无措,感激不尽。

武松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宋江远送十余里,在长亭上置酒饯行,再送了一锭十两大银给武松做盘缠。

在武松眼里,萍水相逢的宋江,他的一系列行为,果然不愧为扶危济困的及时雨。与留自己居住了一年多的柴进的仗义疏财,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武松感激涕零地与宋江结拜了弟兄。

武松杀了张都监一家,逃亡途中被孔明、孔亮捉拿,再次见到宋江,宋江极力款留这个武力超卓的打虎英雄跟随在自己身边,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但武松去了二龙山,宋江再一次远送武松,给武松留下了极好印象。

但宋江外表给人的只是一种错觉,“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的宋江精于权谋的内在,武松还没有见识到。

二、上梁山以后,武松发现了这个江湖上的“及时雨”原来是一个精致的功利主义者,所以与宋江越走越远。“恩断义绝”,分道扬镳已成必然。

“三山聚义打青州”之后,武松上了梁山。

武松上梁山不久,经历了晁盖被逼仓促攻打曾头市,莫名其妙中箭身亡;经历了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见证了金圣叹“定考下下”的小人宋江鼓捣出“石碣天文”的鬼蜮伎俩;见证了宋江踌躇满志,招安受朝廷封妻荫子的明目张胆的种种图谋。

一个“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宋江,逐步取代了武松心目中的“及时雨”宋公明。

“菊花会”上,宋江的一首《喜遇重阳》激起了武松内心强烈的不满。

当乐和唱到“盼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梁山泊一百八将里,武松首先怕案而起:“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黑旋风李逵推翻酒桌,抡起板斧砍倒座椅,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顿时忠义堂群情激愤!

从此,武松坚定地站在了鲁智深、林冲、阮氏三雄、刘唐等人一边。

武松与鲁智深、林冲等人站在一起,不是因为他与鲁智深同是二龙山的人,也不是因为支持晁盖的旧班底。而是武松与鲁智深志同道合,而是武松与林冲都不是虚伪狡诈的人,都不是阴谋家。

三、武松最终终于与宋江“恩断义绝”,分道扬镳。

打方腊结束,宋江带队回朝廷受封。武松要留在六和寺出家。叫宋江造册给朝廷,不必写上他的名字。

鲁智深坐化,宋江出钱“做了三昼夜功果”;杨雄、时迁病死,宋江“感伤不已”;燕青离去,留下书信,宋江“郁悒不乐”。

武松要出家,昔日在柴进庄上与武松寝则同床的宋江,只淡淡地说了四个字:“任从你心。” 宋江虚伪的假面具完全撕掉了。

武松在六和寺终老天年,寿至八十。处心积虑封妻荫子的宋江被朝廷的毒酒鸩杀。二人实实在在地恩断义绝,分道扬镳了。

武松与宋江的恩断义绝、分道扬镳是必然的。宋江“仗义疏财”的“及时雨”作法,是有政治目的的,是为“他年若遂凌云志”做准备的。武松光风霁月,没有任何政治野心。武松与宋江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宋江去投奔花荣路上,遇到武松去二龙山,为什么不劝武松上梁山

宋江上梁山有三个时间段。

第一,杀死阎婆惜当上梁山的投名状。杀了人,犯了法,跑了路,才有资格上梁山,晁盖吴用才会接纳他。但是他如果一个人单人独马上梁山,那么只能当小弟,最多排在林冲后面干个四把手,然后不明不白被干掉。所以他必须找好多小弟上山才有话事权。

第二,到处拉小弟上山,跟晁盖争夺话事权。梁山泊是个土匪窝,谁的拳头硬,谁的小弟多,谁才能活的更好,否则的话就会如王伦一样被干掉。宋江是个老江湖,当然明白这个硬道理,所以他把花荣,王英,张顺,李俊,戴宗,李逵等人搞定后,方才一起上山。上去之后实力就比晁盖大多了,就能跟晁盖一掙高下了。

第三,合并各大山头,如二龙山桃花山等等,成为行业老大,这就有了跟朝廷叫板的实力,最终走上杀人放火受招安的阳光大道。

宋江遇到武松的时间,正好是单人独马去收服花荣的节点,所以他不可能推荐武松上梁山,因为他不上梁山,武松上去了就是晁盖的小弟,宋江是不干这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蠢事的。相反他还告诫武松,不要上山当土匪,要留清白之身。

阴险小人一个。

你怎么看宋江和武松的关系

宋江作为县衙押司,深谙官场之道。同时,他也知道,要想一展抱负,必须进入官僚阶层。由于自身没有背景,他就从底层做起,救济贫苦平民,结交江湖好汉,因此,博得了及时雨的好名声。

在横海郡柴进庄上,宋江见到武松后,武松的魁伟身材,高强的武艺,江湖的名声,都让宋江把武松当做重点结交的江湖朋友。因此,提携武松和柴进一起喝酒吃肉,本来患了疟疾的武松身体也复原了。二人分别前,宋江送武松很远,并给了武松十两银子,武松对宋江倾心敬重,由此奠定了二人的兄弟情义。

但武松只看到了宋江重兄弟感情的表面,却并没看透宋江的心胸。宋江上梁山后,一直在实施他的让朝廷招安的政治图谋。这与武松恨透了朝廷贪官污吏,义无反顾反抗朝廷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武松与林冲、鲁智深等人,一直反对招安,成为宋江实现招安计谋得逞的重要障碍。政治主张的巨大差异,也影响了二人的感情,宋江不再把武松当做自己的心腹,武松自然也慢慢疏远了宋江。

宋江喝毒酒死后,为何武松只是淡淡地说了6个字

月淡风青,为您解题。当年宋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口吐鲜血,一命呜呼。武松冲他双手一抱拳:“晁盖哥哥有请。”宋江一骨碌爬了起来,跟着武松晃晃悠悠来到了聚义厅。

大厅里挤满了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冷冰冰地从眼前划过。宋江抬眼超前看去,晁盖坐在正当中头把交椅,身边的人却不是吴用,公孙胜也不在身旁。宋江似乎明白了什么,“大哥,你听我说。”

晁天王同样面色铁青,“兄弟,这么些年,你都做了些什么呀?”宋江嗫嚅道:“我想着给兄弟们一个前程呀。大宋徽宗皇帝英明神武,只是被奸臣左右。我带着兄弟们清君侧,成就不世之功。”话音未落,戴宗来报,“大哥,赵佶老儿死在五国城了。”

晁盖依然嗓音低沉:“这老儿自己不务正业,还重用奸臣。你久在官场,怎么可能不知他是什么货色?拿这些话蒙骗兄弟,到底想干什么?”宋江低下头,像是悔过,又像是沉思。

这时,吴用窸窸窣窣从边上挪了过来,“哥哥,大家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你就都实说了吧。你的演技真是一流,弟兄们被你骗的团团转,偶尔穿帮我也给你补台了。你为了当大哥,架空晁天王,晁天王死后,你更是无所忌惮,遗嘱也不管,还编了个九天玄女出来,让我给你圆谎。后来有按着你的心思,让我找人刻碑排座位。也得亏他们没脑子,这事才没闹起来。”

这时李逵迈开大步走过来,“黑宋江,你可真黑,几两银子,就骗得我给你卖了一辈子命。还搭上了我老娘。现在归位了才知道你是真黑。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看着大家都一个个的大眼珠子瞪着他,各各跃跃欲试。知道瞒不过去了,宋江就交待了实情,“是我的不对。本来开始没什么想法,混了名气。后来刘唐给我送来一百两黄金。我心动了。我开始盘算,怎么能利用我的人脉拿下水泊梁山。可是那时不行,人少。我就想多弄点人,自己人多了好干活儿。我一拨一拨的往山上送人,吴用还配合我表演。慢慢地,大家都认我做哥哥。人有了,我想着,要是能在皇帝那立个功,弄个封妻荫子不是更好?我觉得我做的够绝了,谁知姓赵的更不要脸,他让我带人去打仗。想着借刀杀人。想着我们四拨土匪,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利。没办法,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于是最后就剩下三十几个了。本来觉得就够惨了,他们该放过了吧。还不,直到死光,他们才放心。所以,就这样了。都是我的错,我对不住兄弟们。”

这时,天使传旨:各位英雄,玉帝请各位各归仙位,各司其职,大伙儿上任去吧。聚义厅气氛顿时变得轻松,大家开始畅谈今后的打算,欢天喜地的上任去了。只留下宋江和吴用守着空荡荡的聚义厅。

武松为什么会出家真的是看透宋江的为人了

武松断臂拿下方腊后,宋江4个字暴露真实本性,武松听后选择出家

文/大风历史观

关于中国的四大名著,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老不看三国,少不读红楼”。其实,除了《西游记》老少皆宜,是人们的饕餮盛宴,其他三部多多少少都会让人有一种“不想再看”的感觉。以兄弟情谊和豪情万丈著称的《水浒传》也是如此。在《水浒传》的世界里,各兄弟之间,处好了就是《水浒传》,处不好就是《上海滩》。特别是在梁山被朝廷诏安了以后,作为大哥的宋江,可谓是让弟兄们寒透了心。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下武松和宋江之间的一个小插曲。武松断臂拿下方腊后,宋江4个字暴露真实本性,武松听后选择出家。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关键是你需要找一个真心对你的好大哥啊。在梁山众位好汉被朝廷诏安了以后,武松、李逵等人,可谓是被宋江的所作所为伤透了心。本来,李逵可以不死的,但宋江在喝朝廷御赐的毒酒的时候,却叫来了李逵一同喝下这毒酒。宋江本来是知道毒酒的,可他还是让李逵饮下了毒酒。对宋江无比崇拜的李逵,临死前也只能说上一句宽慰自己的话,“罢了!生时服侍哥哥,死后也做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

武松,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了,相信大家都记得他打虎的桥段。关于武松的为人,也是没什么可说的了,放到现在,就是一位能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东北大哥了。不知道能不能和“黄胶鞋,七分裤,职业法师刘海柱”相媲美。当然,这只是调侃。武松毕竟是有英雄形象的梁山好汉,而刘海柱就只是一个在学校门口,修自行车的小混混罢了。那宋江到底说了什么话,才使得武松决心要出家做和尚呢?梁山三次易主,实际上没什么真本事,却能当选梁山首领的宋江,可谓是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势利小人无疑了。

从他到柴进家中喝酒的表现就能看出一二,他怕柴进将自己和晁盖联系到一起,就故意躲着柴大官人,当看到武松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拉着武松一番攀谈,实际上,是为了让武松保证他的安全而已。聪明人即便是再忠厚,遇到事情时,也会下意识地表现出有心机的一面。这没有错。但宋江在第一次见到李逵的时候,就花十两银子,俘获了穷苦人出身的李逵的心。这句有些“心机”了。要知道当时的十两银子,放到现在可是有四千六百多块钱的。

在梁山诏安后,宋江与梁山个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就好像两个一起长大的好兄弟,小的时候,还可以一起活泥巴,吃一碗泡面,等长大之后,面对有限的资源,谁还会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呢?如果可以,那还只能说明这个有限的资源对你来说没那么重要而已。诏安后的梁山,被朝廷当做了四处征战的敢死队、炮灰。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梁山上的好汉更是牺牲了无数,最后只剩了不到三十人。武松也因此被砍断了手臂,不过生性勇猛的武松,还是凭借单臂拿下了方腊。

可对于有如此功劳,同时又损失如此之大的武松,宋江毫无感激之心,更别说为兄弟断臂感到伤心了,此时的宋江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只见他冷冷地说,“任从你心”,意思就是你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去吧。在梁山诏安的事情上,武松就曾和宋江干了一架,俩人还在众位兄弟面前红了脸。但现在的武松都断臂了,宋江还记得先前的事情呢。再加上,方腊一战后,梁山损失惨重,武松杀了方腊,似乎是驳了宋江的面子。不管怎么样吧,擒下方腊的武松,对宋江的表现可谓是彻底寒了心。宋江的四个字,毁掉了武松内心对梁山最后的感情支撑。之后,他就出家做和尚了。

梁山好汉的结局,大多不好,武松则是少数有善终的人。这也是他因祸得福吧。至于宋江,人们对他的争议一直都很大。如果不是他一心诏安,也不会害死那么多的梁山好汉。如果没有诏安的话,即便日后,梁山众兄弟战死,那也是雄赳赳、气昂昂地战死在沙场,死得其所啊。武松断臂拿下方腊后,宋江4个字暴露真实本性,武松听后选择出家。(原著是鲁智深拿下的方腊,电视剧则是武松,为了节目效果。所以,原著党不必争论啦)

武松最敬重的人里,为什么没有结拜兄弟宋江呢

宋江等梁山兄弟征讨方腊归来后,断了手臂的武松终究没有选择和兄弟们进入京城接管宋朝廷的封赏,而是选择和宋江道别,说了如许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大哥不要难堪我,我不想进入京城,只想当个和尚度过晚年。那时宋江就说了四个字“任从你心”。概况的意思是随便你武松,但更深层的含义,实在就是你我兄弟自此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兄弟之情到此为止。当初亲入兄弟的两小我,为甚么终究还如此的陌生呢?

要知道,宋江和武松的初度碰头,就显得跟其他兄弟不太一样。为什么?当初宋江走投无路时,去沧州投奔柴进。可是在投奔柴进时,宋江是有担忧的,恐惧柴进对他有所曲解。为什么?主要是因为晁盖杀了柴进的人王伦,掠取了梁山的地盘,此时宋江要来投奔柴进,一方面是因为恐惧晁盖拉他去当草寇,一方面要顾及本身的生命安然,但又恐惧柴进曲解他是晁盖一伙的,所以在跟柴进喝酒时,都不敢喝醉,说“我且躲杯酒”,启事安在?就是有所顾虑生命安然。

但武松的呈现,解决了这一题目。宋江在离席时赶上了武松,见武松长得彪悍,心中大喜。宋江和武松从未蒙面,也没有亲戚关系,宋江俄然起来的对武松好,让武松坐立不安。宋江于是刚碰头就和武松结拜为兄弟,晚上睡觉时,还要拉着武松一路睡觉,就是当初几次救宋江的他本来的李逵,宋江也不曾如许“情义绵绵”。而宋江之所以如许,再回过甚看,实在就是操纵了武松,庇护了本身的生命安然。

武松和宋江的终究拜别柴进家时,他们的对话也看出了端倪。宋江对武松说:“兄弟,你只顾本身出息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夥以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降服佩服了,往后可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在这里,便可以看出,还为上梁山的时辰,实在宋江对功名有多么垂青,他是不肯意当个草寇,留得千古骂名的。

而武松实在不是傻子,他从此处就看出宋江的意图和眼界,他答复宋江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这类可以变数的答复,也足以看出,武松在心里上已大白,实在和宋江不是一路人。宋江之所以对武松如此好,实在还出于对往后有所用处。

在梁山终究在抵挡和招安的题目上,武松和宋江的矛盾已上升到了白热化。宋江每天和兄弟们灌输大宋还是好的,为了前程着想,早早招安了留个名声,弄个一官半职的好过当匪贼强。武松回了宋江说“今天也招安,明天也招安,如此却萧瑟了弟兄们的心”。说这话,已够明白了,武松就差点没掀桌子了,但他还是禁止住了,他不像李逵直性质,直接对喷宋江说“招个鸟安”。

相敬相爱如兄弟,此刻陌生两路人,欢声笑语共喝酒,来往交谊有几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