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祭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清明将至,各地祭奠先人都有哪些禁忌_祭拜_清明节_扫墓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祭奠 祭拜 清明节 扫墓

本文目录

  • 上坟祭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
  • 清明将至,各地祭奠先人都有哪些禁忌
  • 国内祭奠网站为侵华日军建纪念馆,太恶劣,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 谁知道网上祭典都有哪些平台吗清明节快到了,因为疫情不能回乡
  • 你会在网上给去世的亲人建一个墓地吗
  • 清明节扫墓,有在网上祭奠的吗

上坟祭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

上坟那些事儿……传统新丧的发三、头七、三七、五七、尽七、百日、周年,三年满四年圆,再到传统的清明节,中元节,寒食节,这里面既有对逝者的哀思,又有很多讲究,相信很多叔叔阿姨以及各种行家都深知其中深意,今天我想说的是新媳妇上坟遇到的一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我们这里结婚,新人进门第二天,天不亮便要去老公家坟地给逝去的长辈们上坟。

当时我和老公(现在已经是前夫了)带了几样点心,几个小菜一瓶酒,还有筷子,还有几个二踢脚(一种两响的大炮仗),香烛纸钱什么的,步行去了老公家的坟地。

虽然结婚了可依然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来到坟地,老公将篮子里的东西,一一摆在坟头,点上香烛,叩拜,一切完毕,老公点响二踢脚,随着二踢脚炸开摆在盘子边上的筷子飞了起来,我们也赶紧躲到一旁。巨响过后,依然烟雾缭绕,我们收拾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另一根筷子去了哪里,当时我们把剩下的一根筷子也扔在了坟头。好长一段时间我心里都不能平静,一直不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也问过家里的长辈,只是告诉我不一定被二踢脚炸到哪儿去了,不要多想,后来才慢慢淡忘。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难道我们婚姻的不幸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预兆吗?

文明社会,文明礼仪,现在已经开始了文明祭祀,既是环保新理念也是科学的进步,可其中依然有些无法解释的谜团。只是想说,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传统美德,永远不能丢,传统文化永远要发扬。

清明将至,各地祭奠先人都有哪些禁忌

感谢邀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关于清明祭拜有关禁忌我己作重要回答,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如果有兴趣关注我,或到“说说清明节“里查阅,谢谢。网图。


国内祭奠网站为侵华日军建纪念馆,太恶劣,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中国的汉奸太多了!

曾经有一个说法:抗日战争时期,“帮虎吃食”的二鬼子,比真正的鬼子还多!

现在的搞“夏日祭”的“B站”、“洛阳的出卖除夕钟声的白马寺”、“南京的吴啊萍”、“四川的祭典网”……都开创了新高度!

这都不是寻常事件!

需要国家执法部门严厉打击、惩治!

谁知道网上祭典都有哪些平台吗清明节快到了,因为疫情不能回乡

网上纪念的平台有很多,像功德纪念网、中国清明网、中国祭奠网、祭祀网、怀恩网、天堂纪念网等,像这样的网站越来越多,选择自己认可的。像功德纪念网起步虽晚,但现在做的比较好。

网上比较好的祭奠网站是什么网站?

那要看看你的考量是什么,是便宜、是人气、是画面,还是文化;近来有好多网上纪念的网站,可是有些不是广告很多,老是跳出一些不适合的内容来破坏思念的气氛,要不就是总是觉得假假的。但是最近有一个以生命文化为出发点网上纪念网站——怀恩网,它的主题是”为思念开个窗口“,它为我们保存亲人的宝贵资料(照片、视频、文字、记忆......),以精神文化为出发点,所以我可以随时到网上去怀念我的亲人,随时去回顾我们的回忆照片.....,它并不是要取代墓地,而是要补足墓地的不足,例如太远不能常常去,没有文字、照片的留念等等。所以在我个人认为这个网站的纪念馆最好。

中国祭奠网

所谓网上祭奠,就是广大用户通过在 互联网上为逝去的亲友建立网上纪念 堂或者网上墓地,并在其亲友的重要 日子通过互联网进行祭奠,藉以怀念 。

提倡

民政部在2007年清明节前下发《民政部关 于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奠活动相关工作 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第 二条《倡导新风,推动形式多样的文明祭 祀活动》中明确指出,推广“家庭追思会”、 “网上祭奠”等文明祭祀方法。








你会在网上给去世的亲人建一个墓地吗

这个有意思吗?我死后不希望孩子们搞什么墓地,贵,还麻烦,活着没有给他们打下什么光辉产业,就让骨灰随风而去吧,不想逢时过节的劳累他们,记起的姑且就在心里吧,不会怨念更不会骚扰,反正这辈子都活的不痛快,就不惦记什么来世了

清明节扫墓,有在网上祭奠的吗

清明节扫墓,不是每年必须要回家给先人扫墓,网络祭拜不如不祭。

很多人都知道清明节,是重大的祭祖节日,却可能并不知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在古时候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最初起源于山西,这一天人们要禁止生火做饭,家家都要吃冷食。

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与清明节合并了。

【介子推是晋文公重耳落难时对他有恩的人,晋文公得势之后,重赏了曾经对他有帮助的那些人,却偏偏忘了介子推。有人替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才带着大臣去寻找介子推,哪知介子推带着老娘躲在深山里不愿相见,有位大臣就出了馊主意,放火烧,逼介子推出来,哪想到这一烧直接把介子推烧死了】

清明,原本也是属于24节气的一个普通节气,虽然在古代也有清明进行春祭。

但最早是在帝王家庭,普通百姓并不一定要参与,直到唐代才将寒食节、清明合并起来,变成了在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去自己先人的坟墓祭拜祖先。

虽然清明节祭拜自己的祖先,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也不等于祭拜自己的祖先,只能在清明节这一天进行。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民间祭拜祖先的日子,最早的时候并不是在清明节,而是在冬至。

冬至去祭拜自己的祖先,更为地合理些。

原因是清明节在每年的春季,这时候正是春播、农忙的季节,种过田的人都知道,农忙的时候,时间是不等人的,错过了一天,就可能影响到收成。

而冬至这一天就不同了,这时间段的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农活可做了,可以安心去扫墓祭祖。

另外,以前的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春季去祭拜自己的祖先,供品会寒碜一些,冬至祭祖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秋收时间刚过去没多久,人们都收获到粮食,有足够多的供品,拿去扫墓祭拜自己的祖先。

所以当初人们在祭祖是选择在冬至,而不是在清明节。

清明节不扫墓,而是在冬至扫墓祭祖,在我家乡莆田新渡镇,也一直在保留着,当地人就不是在清明节扫墓,而是选择在冬至。

因此,清明节不一定就是非要去祭拜祖先的,除了冬至还有个叫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也是可以祭拜自己祖先,不一定就非要选择清明节。

清明节,网上祭拜可行吗

我认为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网络祭拜,应该是这次疫情才走近大众的视野,推广的目的,是怕清明节时人们扎堆回家去扫墓,不利于防控。

网络祭拜通常有三种方式,一个是祖先埋在公墓的人,通过当地指定的网站、APP注册登记,预约自己要去几个人去扫墓祭拜。

另一种是花钱,请公墓相关人员,代替自己给亲人的坟墓放鲜花祭拜。

最后一种,通过网站他们提供的虚拟鲜花扫墓,类似点赞一样,你点亮了,就代表着已经扫墓祭拜过了。

网络祭拜除了第一种,更像是一个形式安慰,这样做没有任何的意义,大可不必这么麻烦,还要去下载各种APP。

既然是形式上的安慰,为何学古人?

古代交通不发达,也没有网络,那时候在清明节不能回家祭祖的人们,他们选择去当地的高山、河流,望着家乡的方向,心里默默的为祖先祭拜。

唐代诗人王建《寒食行》就有记载:“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这种方法不比网络祭拜更好吗?不但可以踏青,欣赏到春天的美景,还能寄托自己祭拜的心情。

结论:

清明节,虽然是扫墓祭拜先人的重大节日,但不一定非要在清明节这天必须要回家扫墓,家中有人也是可以替代的,现在的农村人多数在外工打工,很多一部分人他们也不会选择在清明节回家。

哪怕是家中没有人,也不一定就非要选择,在清明节这一天回家扫墓不可,因为扫墓的时间,传统习俗当中还有中元节、冬至等等。

至于网络扫墓祭拜,如果人不能回家,也就没有去做的意义。还不如学古人,趁着清明这花红柳绿的时节,去当地山上、河边踏青郊游,顺便对着自己家乡方向,表达自己祭拜、哀思、缅怀之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