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评价秋瑾女士
- 历史上,秋瑾为什么被称为鉴湖女侠
- 为什么秋瑾留下的所有照片都穿着和服
- 知道秋瑾烈士纪念碑在哪里吗
- 秋瑾是中国第一烈女,她是怎样被叛徒出买
- 害死秋瑾的真正元凶是谁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屈原、曹娥还有谁
- 李钟岳为什么不同意秋瑾就义前提出的“写诀别信”的要求
- 鲁迅和秋瑾的关系怎么样
- 晚清杀害秋瑾的李中岳是酷吏吗
如何评价秋瑾女士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浙江绍兴人。生于厦门,最初名为闺瑾,字璇卿,号旦吾,到日本后改名瑾,字竞雄,自称鉴湖女侠,曾用名白萍。曾到日本留学,提倡反清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人组织光复军,准备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情泄露被捕,7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中国首位女权运动者。她从小就读私塾,仰慕英雄豪杰,立志做一名女中豪杰。1904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青山实践女学。在日本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推选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同时任共爱会会长。1906年,回国后的秋瑾加入了光复会。在上海主持《中国女报》,首次提出创建妇女协会。同年到绍兴进行起义筹备工作。1907年,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牺牲,秋瑾被捕,于同年7月15日英勇就义。
秋瑾的一生积极的投入反清爱国运动中,并主张女权唤起妇女觉醒。秋瑾是著名女学士、革命家,是近代第一女中豪杰。
历史上,秋瑾为什么被称为鉴湖女侠
秋瑾女士的故乡在山阴县,现隶属绍兴,此地有湖曰“鉴湖”,秋瑾就以此为号,遵从旧时文人习俗。至于女侠,则是立志当个除暴安良、卫国救世的金帼英雄,称“鉴湖女侠”,是他与丈夫闹矛盾的1903年,他在北京给上海的一位叫“琴文”的女士写了一封信,署名就是“鉴湖女侠”,立志作自强女性,与家庭束缚割裂,推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秋瑾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大侠,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与崇敬!
为什么秋瑾留下的所有照片都穿着和服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她也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平生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秋瑾自幼习文练武满腹忧国忧民。因不满封建包办婚姻的官僚丈夫“混沌度日”,终于不堪忍受腐朽堕落遂舍身弃家,自费只身东渡日本留学寻觅革命出路,在东京入学期间,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近代中国风云人物。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在那个时代,留洋学子摒弃满族服装和发式也是一种革命的表现。许多当时的风云人物在海外的留影多为洋装西头,秋瑾又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曾说过:“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她还以“鉴湖女侠”为笔名,以“鉴湖女侠”为笔名,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鼓号革命。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权解放的激情,洋溢着革命者的澎湃!这样看来,依照其鲜明果敢的个性,秋瑾留下的所有照片均着和服也就不奇怪了!
知道秋瑾烈士纪念碑在哪里吗
秋瑾烈士纪念碑在绍兴市解放路轩亭口。1930年建立,是在秋瑾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义的地方建立的。马上就要到烈士英勇就义纪念日了,党的生日刚过,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共同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温入党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终身!
谢谢邀请。
秋瑾是中国第一烈女,她是怎样被叛徒出买
综合有如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安庆起义失败殃及大通学堂。绍兴大通学堂系徐锡麟等所创办,这在当时社会上包括官府都知道,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后,势必殃及绍兴大通学堂,并牵涉到主持大通学堂的秋瑾。
其二是金华武义泄密。秋瑾的弟弟秋宗章在《大通学堂党案》中写道(族魂网发表):“五月二十九日,浙抚张曾扬致绍兴府知府贵福电云:据金华嵩电:‘武义获匪聂李唐等供出党羽赵洪富’,又前准南洋大臣电:‘查拿匪党许道亨即振鹏’。足下办理此案务当慎重。(按:洪富,字卓斋,缙云人,竺绍康之妻弟,任大通学堂会计。振鹏,字云祥,别号道亨,嵊县西乡人)”。因此,清政府破获金华武义革命党人后,其案又牵涉到了绍兴的大通学堂。
其三是绍兴绅士胡道南的告密。2008年7月11日,齐齐哈尔龙沙区的网站上发表了《百年之后读秋瑾》的纪念文章,其中写道:“……贵福在杀秋瑾前一天给巡抚的电文中说,是胡道南告诉他:秋瑾要和竺绍康等人密谋起事,竺是平阳党首领,有党羽上万人。这就让胡道南的告密身份被确认下来了。当年秋瑾和胡道南都在日本留学,因为谈革命和男女平等等问题,两人意见不同,率直无忌的秋瑾当面骂胡是‘死人’”。
如今网上还流传“徐锡麟二弟徐伟供词中牵连到秋瑾”的言论,而且越传越多,越传越真,实际上这是误传,所有的正史上根本没有这种说法。当时徐伟在供词时相当机智,一直与敌人周旋,始终没透露革命党的实质性内容,也没有暴露自已光复会成员的身份。具体可参阅《绍兴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徐锡麟史料(徐伟供词、讯徐伟之形情)》。
其实秋瑾劫难尽管有上述三方面原因,但直至秋瑾被极刑,清政府还是没有掌握秋瑾是革命党的直接证据。由于清政府害怕革命党人,在浙江巡抚张曾扬、绍兴知府贵福的相互作用下,仅三天时间,就将秋瑾杀害。以致舆论四起,普遍称之为“秋案冤狱”。如《述浙省官吏之罪状》有:妄杀秋女士,无口供、无见证、无实据。《浙江之危机》有:杀学生,杀女士,无口供,无确证,仅谓“有通匪笔据“、“有绍绅告密“。《神州女报•秋瑾有死法乎》有:浙吏之罪秋瑾也,实为不轨、为叛逆。试问其所谓口供者何若?所谓证据者何若?则不过一自卫之手枪也,一抒写情性之文字也。《驳浙抚和绍兴知府致电军机处电文》有:绍府蒙上,浙抚欺君,秋瑾无供无证,处以极刑,无法可据。彼所根据者,是彼心腹中野蛮之法律。
绍兴知府贵福在舆论压力下,也深以没有确凿证据为忧。因对被捕的六名大通学堂学生及教员严刑逼供,“跪火练、火砖,惨状不忍睹“,企图从他们口中得到秋瑾“通匪”的证据,但终无所得。浙江巡抚张曾扬很头痛,最后在近一个月后的8月13日,在上海《申报》公布一份口供。但当时《申报》有个“编者按”,公开对这个“供词”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时报》也认为是浙江官场授意模仿秋瑾笔迹伪造的。
综上所述,秋瑾劫难既有“三方面”的综合因素,也有清政府各级官吏害怕革命党,为了确保自已乌沙帽,宁可错杀也在所不惜的这种心理状况下造成的。
害死秋瑾的真正元凶是谁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害死秋瑾的真正元凶,是晚清绍兴知府贵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人物。
贵福是蒙古族人,姓喀喇沁诺昆岱氏,肄业于官学兼学弓马,并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取进士,授翰林编修。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贵福因随扈两宫“西狩”有功,返京后得以充任功臣馆编修、协办院士。此后,贵福接连得以晋升,并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京任职,担任浙江绍兴府知府。
贵福到任之初,顺应当时国内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的潮流,一度还大力支持过“鉴湖女侠”秋瑾等人在山阴县兴办大通学堂,从而为自己赢得不少的好名声。然而,在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事件发生后,浙江巡抚张曾扬查知徐锡麟乃是大通学堂的创办者之一,并且与秋瑾同为光复会会员后,便严令贵福查封大通学堂,并捉拿秋瑾等人。
贵福秉承巡抚的命令,严令山阴县令李钟岳抓捕秋瑾,并对一干“罪犯”进行严审。李钟岳是个有良知的官员,一再以查无实证为由,极力为秋瑾等人辩护,结果遭到贵福的斥责和死亡威胁。最终在贵福的威逼下,李钟岳被迫下令处决秋瑾等人,但事后因为良心上难以承受,便在百余天后自杀,时在1907年10月。由此可见,虽然下令处决秋瑾的是李钟岳,但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贵福。
秋瑾被杀、李钟岳自缢的消息传出后,上海、浙江两地的报刊集中“火力”抨击贵福及其上司张曾扬,谴责他们在没有查清事实的情况下便随意杀人,实在是可恶、可恨。与此同时,浙江的士绅也极力声讨贵福、张曾扬,而当地的会党和革命党人更是向二人发出死亡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清廷被迫将张曾扬改调江苏巡抚,贵福改调安徽宁国知府,方才使得二人避开是非之地。
贵福在宁国知府的任上没坐多久,便升任漕运劳保道,并在任内捞到大笔的钱财。等到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后,贵福因为担心会遭到革命党的缉拿、处决,便仓皇地携妻带子逃回北京,并改名为赵景琪(为行文方便,此后依然用“贵福”)。满清覆亡后,贵福在北京隐居5年,期间一直以遗老自居,并没有出仕北洋政府。
1916年,耐不住寂寞的贵福在亲友推荐下,前往沈阳去投奔“东北王”张作霖,并在他的手下担任奉天商埠局局长、沈阳县知事等职务,因为颇有才干、政绩斐然,深得张作霖的赏识。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组建安国军政府,并以大元帅(相当于总统)的身份授权潘复组阁,而潘复出任总理后,又任命贵福为京兆政务厅厅长。
然而,张作霖的安国军政府仅维持1年时间,便因为屡屡被北伐军击败而垮台,而他本人随后在撤回沈阳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此后,贵福逃回东北,并在少帅张学良的麾下继续任职,担任东三省博物馆总务处副处长,属于没有实权、没有油水的闲散职务。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随后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伪满政权。此时,一向以满清遗老自居的贵福,马上跳出来向溥仪表忠心,由此被任命为盛京陵庙承办事务处总办,成了一名令世人唾弃的汉奸。虽然贵福的官职并不高,但由于他特别能吹捧迎奉,所以深得溥仪的欢心。溥仪为了表示恩宠,不仅把四妹赐婚给贵福的次子赵国圻,而且还提拔他的长子赵国仁为民政部高官。
贵福父子依仗着溥仪的宠信,在伪满政权中一度很风光,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不仅做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且还屡屡与驻守沈阳的日本军官发生龃龉,由此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1936年,贵福因病住进医院,但没多久便离奇死去,死时全身发绿,场面甚是恐怖,有知情者透露,他其实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的。
赵国仁兄弟得知实情后,既不敢向日本人讨回“公道”,又害怕亡父的坟墓会遭到他们的破坏,于是派人偷偷地将贵福的灵柩运回北京香山下葬,但具体位置不详。贵福不仅是杀害秋瑾的罪魁祸首,而且在晚年卖国求荣,当上令人不齿的汉奸,其卑劣行径实在是令人发指,而他最终遭到日本“主子”的毒手,也算是一种报应吧?
资料来源:《刽子手、汉奸贵福丑史》、《余生居士墓志铭》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屈原、曹娥还有谁
农历5月5日,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现代考古学家,根据出土的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广大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种几何印纹图形陶,其印纹为"龙",出土的陶制坛坛罐罐为烧煮食物之用。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部族,史称百越族。直到秦汉时代仍有百越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百越族人少部分演变为南方少数民族,大部分百越族人,已融入到了大汉民族中了。端午节是百越族创立的祭祖节日!
端午节在后来的春秋时期,就更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盛行了。早期端午节的流传和纪念分为三个版本:
一,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其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楚国鼎盛;当时屈原力主楚国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残遭谗言去职,流放沅、湘流域,后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亲眼目睹楚国被侵略践踏将亡,屈原怀才不遇、忠言遭馋陷、悲愤之情填膺…,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头绝然投汨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千古不朽的爱国主义篇章!
楚国百姓得知屈原投江之死后,为防鱼儿吃掉屈原身体,纷纷用楝树叶外缠彩丝,包饭投江…,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并在每年5月5日吃粽子、喝雄黄酒、举行龙舟竞渡,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在春秋时期的江浙一带,端午节是来纪念伍子胥(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伍子胥深得吴王阖闾信任,忠心帮扶吴王破强楚,北威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呈兴盛之势。后受越国贿赂馋言陷害,吴王竞赐伍子胥宝剑以死。伍子胥死时,悲愤地告诉左右邻人:"我死后,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城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亡吴…"。伍子胥,其悲其壮,横贯千古!
三,另外有传说,江浙一带,东汉曹娥,其父溺江数日不见尸身,十四岁的曹娥于农历5月5日投江寻父…,县府知事为曹娥立碑,并让弟子邯郸淳作诔文颂扬。曹娥墓在浙江绍兴;后传晋文公为曹娥手书碑文;曹娥投江殉父之处建了曹庙,寻父之处为曹江…。曹娥实为史上孝悌忠烈女子之一!
端午节,人们为啥要插艾叶、喝雄黄酒呢,这看起来,好象与纪念无关;起因:早在先秦时期,人们普通认为5月为毒月,5日为恶日,故有流传久远的,人们喝雄黄酒、插艾叶驱鬼邪之俗!
尽管史上端午节纪念版本不一,但屈原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加之官府推崇,端午节最终成了纪念屈原为主题的日子;先贤、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最后胜出!
端午节,文化内涵深厚,流传久远,逐渐正式成为了,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李钟岳为什么不同意秋瑾就义前提出的“写诀别信”的要求
1907年7月15日,年仅32岁的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前,曾向监斩官李钟岳提出三个要求。
(秋瑾剧照)
那么,秋瑾究竟向李钟岳提出了哪三个要求?李钟岳面对秋瑾的要求,为何只答应了两个,另一个不答应?
事情还得从秋瑾被捕说起。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庆刺杀了清廷安徽巡抚恩铭。随后,在夺取安庆枪械库的战斗中,徐锡麟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由于徐锡麟起义失败,直接导致秋瑾所在的大通学堂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7月7日,浙江巡抚张曾杨命令绍兴知府福贵,搜查大通学堂并逮捕秋瑾。
山阴知县李钟岳在接到福贵的命令后,心中十分的痛苦。他私下里和秋瑾有过接触,十分钦佩秋瑾的胆识和才干。尤其是对身为弱女子的秋瑾,不但能吟诗作对,还心系家国天下,大胆追求妇女解放,提倡民主革命,印象极为深刻。
此刻的李钟岳,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尽可能地拖延时间,让大通学堂里的秋瑾和学生们能从容撤退。在福贵的一再催促下,李钟岳才不得不在7月13日,硬着头皮带领清兵前往大通学堂。
即便这样,李钟岳仍然还在为秋瑾考虑。他为了阻止清兵开枪射杀学堂师生,故意坐轿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并在抵达现场后,下令“但加逮捕,弗许伤害”。
秋瑾既没有逃走,也没有做任何抵抗。她已下定决心,为革命流血,从容被捕。李钟岳随后押着秋瑾等8人回到山阴县衙。
(李钟岳剧照)
福贵当夜对秋瑾进行了审讯。纵使福贵百般拷问,秋瑾始终只承认参与了妇女解放运动,对指控参与推翻清政府的政治革命活动,一概矢口否认。一无所获的福贵只好暂时作罢,将秋瑾交由李钟岳继续审讯。
第二天,李钟岳在县衙提审了秋瑾,不但没有刑具加身,还对她礼让有加,专门为她放置了一把椅子。审讯的整个过程,就像会客般平静而礼貌。最后,秋瑾的供词只有一句话,这就是传颂百年的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福贵在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痛斥李钟岳故意偏袒秋瑾,责问:“为何不用刑?”李钟岳回到:“均系读书人,面对弱女子,碍难上刑。”
但李钟岳毕竟只是一个区区知县,能量有限,他无法阻止清廷杀害秋瑾的险恶用心。
7月14日晚上,李钟岳接到了张曾杨的手谕,“将秋瑾就地正法”。
李钟岳试图做最后的抗争:“供证两无,安能杀人?”
但他的话不够分量,根本没人理睬。即便李钟岳“竭力阻拒,几至冲突”,但仍然无法挽救秋瑾被害的命运。
行刑前,李钟岳对秋瑾说到:“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随即“泪随声堕”,左右之人也“相顾侧然”。
但秋瑾却毫无惧色,只给李钟岳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准许写家书诀别;二是不要枭首;三是不能剥去衣服。
李钟岳爽快地答应了秋瑾的后两个要求,但对第一个要求,李钟岳却最终没有应允,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钟岳和秋瑾剧照)
其一、李钟岳没有胆量答应秋瑾。
秋瑾被害的“罪名”,是参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她在清廷眼里,就是个“政治犯”。
实际上,清廷坐卧不安的,并不是什么妇女解放运动,而是忌惮秋瑾倡导的民主革命。害怕国人在秋瑾的号召下,掀起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推翻腐朽清王朝的统治。
因此,对于这样的革命者,清廷是不会有丝毫仁慈的,更谈不上同情。绝不会让秋瑾在牺牲前,还有书信存世,哪怕是诀别家书也不行。
再说了,秋瑾如果写家书,还可能因此连累更多的家人。李钟岳不愿意出现这样的后果。
其二、李钟岳没有机会让秋瑾写诀别家书。
从7月14日凌晨2点,李钟岳接到了浙江巡抚张曾杨处斩秋瑾的手谕起,直到凌晨4点,秋瑾被押赴刑场,英勇就义。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中,李钟岳和秋瑾的一言一行都在福贵的监视之下。因为清廷已经不再信任他了,但福贵又不希望自己手上沾染革命者的鲜血,只好让李钟岳做监斩官。
因此,李钟岳即便敢冒杀头的风险,答应秋瑾的要求,秋瑾也没有机会完成诀别家书。
实际上,李钟岳还是为秋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秋瑾牺牲后仅仅3天,清廷就以“庇护女罪犯”为由,将李钟岳革职了。
离任的李钟岳终日郁郁寡欢,对秋瑾的死始终无法释怀,整日不断地重复念叨同一句话:“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最终,李钟岳因内疚而上吊自杀。
此时,距秋瑾被害不过百日。
(参考资料:《辛亥革命中的秋瑾》)
鲁迅和秋瑾的关系怎么样
秋瑾为何对鲁迅大骂并拔刀相向?二人究竟有什么过节?
秋瑾与鲁迅都是近代历史上有名的革命志士,秋瑾是革命女英雄,敢于用鲜血和生命与敌人战斗;鲁迅是文化战线的斗士,用笔在战斗。
两位都是为革命而战斗的勇士,又同是绍兴老乡,却为何秋瑾对鲁迅不太感冒,甚至对鲁迅破口大骂并拔刀相向?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秋瑾
最早记录这一事件的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周作人在《鲁迅的故事》中记叙了这段公案:
“秋瑾与鲁迅同时在日本留学。《取缔规则》发表后,留学生大起反对。秋瑾为首,主张全体回国;老学生多不赞成,因为知道“取缔”二字的意义拜不怎么不好。因此,这些人被秋瑾在留学生会馆宣告了死刑,有鲁迅、许寿裳在内。鲁迅还看见她将一把小刀抛在桌上,以示威吓……”
事件的起因是1905年日本政府为了限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二日颁布了所谓《清(韩)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学生们群起抗议无效,并进行罢课,湖南留学生陈天华甚至投海自杀以勉励同学们进行斗争,维护爱国的权利。
此时,留学生们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回国自办学校,并实行革命,另一派主张忍辱负重,力学救国。秋瑾是主张第一种方针的人,鲁迅是第二种。
秋瑾在日本(后排第二)
两派争吵不下,秋瑾认为第二种选择的人是贪生怕死,于是大骂这些人是汉奸并拔刀威吓。当时记录下了这一幕的徐双韵在《记秋瑾》中写道:
“……秋瑾发言,力主回国,词意激昂,随手从靴筒取出侨刀,插在讲台上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吃我一刀”
一直以来,秋瑾对鲁迅等人破口大骂并拔刀相向就是从周作人的记录而来,徐双韵的记录较为客观。二人的记录谁对谁错?秋瑾骂鲁迅没有?宣判鲁迅等人死刑没有?拔刀吓唬没有?这成为了历史悬案。
但历史的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一回国革命与留下学习都爱国的体现,没有必要厚此薄彼。秋瑾走的是抛头颅撒热血的激进道路,鲁迅并不主张这种方式。鲁迅曾说道:“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鲁迅致景宋(1925年3月11日),《两地书全编》,第394-395页。)
对于革命,鲁迅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无权去劝诱人做牺牲,也无权去阻止人做牺牲。况且世上也尽有乐于牺牲,乐于受苦的人物。……只是这牺牲的适意是属于自己的,与志士们之所谓为社会者无涉。”(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65页。)
鲁迅
鲁迅认为秋瑾这样的牺牲者,是出于他们的主观意愿去牺牲的,至于他们是不是革命志士,是后来人的评判。
所以鲁迅做不了秋瑾,鲁迅做不了烈士。早年鲁迅曾参加过反清活动,上级一次分派任务让他去刺杀一个满清官员,鲁迅临行前说家中有老母,若我死了,老母该如何活?于是任务换人。
鲁迅与秋瑾路线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处世方式的不同。无论牺牲还是选择另外的方式救国,都无可厚非,更没必要刀兵相向。
秋瑾被处死
二是秋瑾对第二种做法也不排斥,认为学习是救国的长久之计
秋瑾在与友人的信中,曾表明了对留下学习同志的态度。“吾与君志相若也,而冷则君与予异,何始同而终相背乎?虽然,其异也,适其所以同也。盖君之志则在忍辱以成其学,而吾则义不受辱以贻我祖国之;然诸君诚能忍辱以成其学者,则辱也甚暂,而不辱其常矣。吾素负气,不能如君等所为,然吾甚望诸君之毋忘国耻也”。(王时泽《回忆秋瑾》,同上书第229页。)
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看出秋瑾对两种做法的态度都是支持的。秋瑾当时的确是骂过投降的汉奸,但不是针对鲁迅等人,她也的确拔刀了但不是判鲁迅等人的死刑,而是将刀插在桌子上激励大家。
秋瑾牺牲之后,鲁迅在他的小说《药》里用“夏瑜”的形象歌颂了秋瑾的牺牲精神。在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鲁迅以秋瑾的牺牲来告诫青年,让革命者吸取教训。在鲁迅离世的前一年,鲁迅还写了《病后杂谈》来悼念秋瑾。
秋瑾墓
可见,鲁迅与秋瑾之间的革命道路不同,但对这位革命女侠的牺牲始终是崇敬有加的。说鲁迅与秋瑾不和,秋瑾拔刀威胁鲁迅等说法是不合理的。
晚清杀害秋瑾的李中岳是酷吏吗
感谢阅读,我是头条号“历史很好玩”。严格地讲,奉命杀害秋瑾的时任江阴县令李钟岳不能算酷吏。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革命家和才女,少有的中华奇女子,中国近代妇女解放第一人,自称鉴湖女侠。1875年11月8日,她出生在福建厦门的一个官宦人家,后东渡日本留学。作为光复会在浙江的负责人,秋瑾回到家乡江阴县举办了大通学堂,为反清起义训练军事人才。1907年7月15日,徐锡麟在安徽安庆组织光复军起义的计划事泄,秋瑾因而受到牵连而被捕入狱,并于同年被清廷残酷斩首杀害于绍兴轩亭口。
李钟岳,山东安丘人士,进士出身,曾先后担任过江山县令、江阴县令。李钟岳作为江阴县的父母官,全程参与了拘捕、审讯和杀害秋瑾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他内心来讲,李钟岳并不希望这位豪气冲天的女国士失去生命,相反,他竭尽全力,百般设法保全。
具体来讲,从以下几方面能够管窥一斑:
首先,对于晚晴的腐败统治,李钟岳身在官场,对此无可奈何,却非常同情和佩服革命党人,他曾以秋瑾“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的爱国诗句教育和激励自己的儿子,对于秋瑾的爱才惜才之情溢于言表。
其次,策动整个拘捕、审讯和残害秋瑾的首号凶手和始作俑者是当时的绍兴知府贵福,他为了向清廷邀功求赏,不惜在没有口供和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以浙江巡抚张曾扬的手谕,逼迫李钟岳立即对秋瑾“就地正法”。与之相对照的是,李钟岳自始至终对秋瑾礼遇有加:一开始上司要求逮捕秋瑾时他据理力争,故意拖延时间,以便让秋瑾和大通学堂的师生有机会逃走;在迫于压力带人去拘捕秋瑾时,故意以自己的轿子在前面带路,并严令下属不得开枪射击,伤及旁人;在大堂询问秋瑾时,李钟岳并未对她使用过各种酷刑,而是设座让秋瑾自行写下供词。当秋瑾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句绝世名句时,李钟岳又与当地的士绅商议对策并以证据不足向上司力争,意图保全秋瑾的性命。后来,贵福为了贪功一心想杀害秋瑾,李钟岳百般无奈之下,向秋瑾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并一应答应了秋瑾“保全尸体、不脱光衣服”的要求,为秋瑾有尊严的死去做了最后的努力。为此,李钟岳仅在秋瑾事后三天就因“通匪”嫌疑而被革职。
第三,李钟岳在去职后,为秋瑾的死愧疚不已,终日郁郁不欢,仅仅相隔了百日,便以自杀告慰秋瑾的在天之灵。正因为此,当时的舆论界虽然对杀害秋瑾一事大加鞭挞,却无一人指责李钟岳。由此可见,李钟岳在一个腐败无良的清廷中尚属有几分良心的官僚,虽然经手杀害了秋瑾,却也最终“以己命抵他命”。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在李钟岳的位置上会怎么做?欢迎留言交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