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马革裹尸”来形容古代战场?如何看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戎马一生、马革裹尸,死后却被刘秀剥夺爵位_马革裹尸_刘秀_老当益壮

本文目录

  • 为什么用“马革裹尸”来形容古代战场
  • 如何看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戎马一生、马革裹尸,死后却被刘秀剥夺爵位
  • 伏波将军说过“马革裹尸,老当益壮”有何典故
  • 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做到“马革裹尸还”的军人有哪些人
  • 忠心耿耿、马革裹尸的东汉名将马援,为何被冤枉30年

为什么用“马革裹尸”来形容古代战场

这个问题,只能说“马革裹尸”是假的,它只是用来形容“战士上沙场一去不复返的勇气和惨烈”的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其记载马援曾面对匈奴、乌桓的时候,大放豪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于是众人纷纷表示其为“烈士”。

但在实际战场中,谁会这么无聊去给你扒一块马皮来裹你的尸体?在战争中马匹的损伤要比士兵的损伤低上太多太多,每一匹马爱护都来不及呢,别说活生生的马不可能去扒它皮,即使死去的马,为表示尊重也不会歌马皮的。所以说这仅仅只是个成语,在现实中并没有“马革裹尸”这件事情。

那问题来了,没有“马革裹尸”,古人战死沙场了怎么办呢?

我们知道在古代,一场战争要死掉非常多的人,而由于卫生条件的恶劣,如果不及时把死人埋葬,极大可能会发生瘟疫。所以一般情况下,就是捡走能用的武器和盔甲等,然后就地埋葬。如果遇上还算比较靠谱的胜利方,会把自己的人和敌人都拖到一块地上一起烧成灰。

能够享受完整尸首回到故土的,绝大多数都是将帅级别的大人物了。

如何看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戎马一生、马革裹尸,死后却被刘秀剥夺爵位

伏波将军真不是什么好“职称”,汉朝有两位伏波将军都被削了爵位,一个是西汉武帝时期名将路博德,因犯法夺爵,一个是东汉开国名将马援,受冤夺爵。

马援据说是马服君赵奢之后,十来岁时就师从颖川名仕满昌,入仕时也是从督邮开始,但因同情怜悯之心,私放犯人后亡命北地。也正是这个经历,让马援有机会成为北地的大财主,有钱了口气也不一样了,在北地说了一句“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然后就成为流传至今的名人名言。

除此之外,马援还是个慈善家,他说“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一笔一笔的赈济款发出去后,自然口碑不错。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在王莽末年,战乱新起,马援这种名传四海的大财主当然会引起注意。再者他的三个哥哥都是新朝太守,马援也就被王莽的从弟王林征辟入仕,当上 了新城大尹,即上郡太守。

王莽失败后,马援这官也当不下去了,干脆重操旧业,带着哥哥马员跑西凉喂马发财去了。刘秀称帝以后,哥俩想着喂马也没什么前途,所以马员就先到洛阳趟趟路,结果刘秀让其官复原职,但只字不提他弟弟的事儿,所以马援继续留在凉州。别以为马援不受待见,其实这个时期的他是在观察天下形势走向,当刘杨、刘茂两大刘氏宗亲倒向刘秀以后,最后一支刘氏实力派梁王刘永也被击败。天下形势由此趋于明朗,马援在这个情况下,才作为关陇军阀隗詈的使者,前往了洛阳。

马援同样代表隗詈出使了蜀中的公孙述,按理说二人是同乡,马援应该更偏向他,可他认为公孙述妄自尊大,刘秀更具帝王之相。所以后来即便是隗詈与刘秀对立,马援依然决定投奔刘秀。这是他对天下形势做出了明智分析的结果,而且后来马援为刘秀谋划平定凉州,劝降了陇西诸郡,这就是马援最初的政治献礼,马援得到的回馈则是陇西太守。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

后来马援入京,受任虎贲中郎将,在交趾征氏姐妹武力暴乱之时,马援才被拜为伏波将军,领军南下平叛。也是在这场征伐后,他以功封侯,并因征伐之后的妥善治理,赢得皇帝以及满朝文武的赞誉。然而马援并不以此为傲,也不愿意呆在朝中做一个荣誉满载的功勋,他更愿意出征边野,所以自请镇边,且说出那句流传至今的马革裹尸。这其实也是马援晚年凄凉的重要原因,他不愿意在朝中结交权贵,而且还告诫侄子不要结交权贵,这让他失去了政治上的庇护,尤其是在得罪了梁松时。

后来武陵郡蛮人叛乱,刘尚、马成惨败,62岁的马援再次请缨,率领马武、耿舒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馀人征五溪。行至下隽,有两条路可以追击,一是进壶头,路近而水险;二是攻打充,涂夷而运远。耿舒建议走第二条路,马援则认为走第一条路线速战速决为佳。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写信向皇帝裁决,刘秀则批准了马援之策,但事实证明,马援这个决策并不成功。由于地势影响,蛮军居高临下,把手关隘,汉军船只难以在湍急的水流中稳住阵脚,加之酷暑难耐,疾病四起,最后只能顿于此地。

耿舒本就是个权贵子弟,马援是出了名的不喜权贵,所以军中二人表面是决策冲突,实际可能互相看不顺眼。耿舒也就借着战事不利的现状,向哥哥耿弇写信抱怨,大概意思就是马援这个死老头倔的很,不听他的建议,导致大军停滞不前,贻误战机,使将士白白受损。耿弇就将此事报与刘秀,刘秀则派岀了梁松专门调査此事。但梁松还未到,马援就已病逝,而梁松心里还有旧恨未报,反正死人张不开嘴,也辩解不了什么,于是就趁机给死马援定了诸多罪名,刘秀也就随即追收了马援的新息候印。

这还不算完,此后梁松加上马武、侯昱等人又诬陷马援从交趾平叛带回家治病的薏苡仁,其实是珍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珍宝都是马援从当地搜刮而来,他谎称药材,刻意隐瞒。刘秀听到这些之后更加愤怒,于是下令不允许马援下葬,马援的家人也不敢言,只能将其尸首草草埋于城西荒地,没有一人敢去吊唁。后经其家人、故友多次上书,才获允下葬,直到章帝时期,马援才有了谥号,算是恢复了爵位。

一代开国名将,到底是为何得罪了小人,招来这样的陷害呢?其实很简单,导火线就是那封流传千古的《戒兄子严敦书》。在出征交趾期间,马援的两个侄子马严、马敦少不更事,出言不逊,马援为了教育二人,告诫他们要学龙伯高,即使学不好,仍不失为“谨敕之士”,正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如果学杜季良这类人,学不好就成了“轻薄之人”,即“画虎不成反类犬”。

“行为轻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从万里外写信回来以他训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与之交往,将煽动轻佻虚伪,败乱我中华。”——《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

这个杜季良当时任职越骑司马,他的政敌一看老将军说杜季良轻薄,这不是借刀杀人的好机会嘛!于是就以马援此信为据,跑刘秀跟前控告杜季良,而且顺带着抨击杜季良的朋党梁松和窦固。刘秀二话不说,将窦固、梁松召来骂了一通,罢了杜季良的官,将龙伯高升为零陵太守。也就是说马援的一封家书告诫信,被别有用心得政治家利用,并将政治斗争的屎盆子扣在了马援头上。

但另外也可看岀,刘秀对马援是有所提防和忌惮的,南征副手配的皆是耿舒、马武、侯昱等看不顺眼的人,事出之后还让梁松调查此事,虽然梁松是刘秀女婿,交给他更信任,但仍带有欲盖弥彰之嫌,说明刘秀也并非心胸宽广之人。但话说回来,东汉立国的功勋里,哪个不是带着势力集体入伙的?皇帝睁只眼闭只眼的任由政斗,也有瓦解与制衡权贵的意图。

伏波将军说过“马革裹尸,老当益壮”有何典故

“马革裹尸”、“老当益壮”两个成语的主人公都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是东汉初期名将、功臣,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曾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在马援62岁那年,北方匈奴犯界,皇帝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退敌之策,但大家都相顾无策,低头不语,这时马援请缨出战,可皇帝不忍心让这位年事已高的老将再上战埸,但马援坚决要去,他说,臣虽年迈,筋骨还强健,好男儿当为国战死疆场,死后用马皮裹着尸体而还,怎能在国家危难之际苟且偷生的活着。马援晚年在平定岭南时,带病督战,最终死在南征中,圆了他当初许下的“马革裹尸”的心愿。

“老当益壮”典故也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农业。长大后当了扶风郡督邮,在一次押解犯人赴长安途中,因不忍犯人受刑,就私自把犯人放掉,自己逃到北地避祸,这时恰好赶上大赦,他便安心搞起了农牧业,不几年就有了牛羊数千头、粮食几万担。但他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就把财产、牛羊都分给了他的兄弟和朋友,他说:一个人一生只做个守财奴,太没意思了。他还常对朋友说:做个大丈夫,总要“穷且益坚,老当益壮”才行。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将领,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马援距今虽已两千余年,但他的“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英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唐王勃因此写出了“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千古名句;李益的“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更足家喻户晓。而毛泽东主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不仅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的评价,更显示了一代伟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做到“马革裹尸还”的军人有哪些人

谢谢邀请! “马革裹尸”出自历史典故,马革:即马的皮,裹尸:即用马皮包襄尸尸体。成语释义: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如“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志有酬,来去勿勿莫空留”等等。 多数人就这一成语的含义列举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在保家卫国风云中史载的具体实料,但对实际的题标问答却忽略了。题标: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做到“马革裹尸还”的军人?这一问答的重点在“还”这一动词上,而马革裹尸只代表了战死沙场的将士,全意: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所以,真用马皮裹尸运回故乡的还真沒有,史料也未有记载。 如果撇开“马革裹尸”的真实本意,就其释义“多指军人战死沙场”而言,这个“马革裹尸还”的军人就很多了,如维和部队的烈士们等。 个人见解,供你参考。谢谢!

忠心耿耿、马革裹尸的东汉名将马援,为何被冤枉30年

马援被冤枉三十年,这是有典故的,有一个成语叫薏苡之谤,就是说的马援蒙冤一事。

薏苡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木植物,能吃。南方多瘴气,马援在交趾时常吃薏苡来抵挡瘴气。

就是这草本植物,让一代名将蒙上了不白之冤

马援征服交趾后,为了防止以后交趾再乱,到时候肯定又要国家军队去征伐,而南方瘴气就是横挡在北方军队前的一道“天险”。为了摆脱瘴气的困扰,马援在回国时特意拉了一车交趾当地的薏苡,打算在北方种植,战时做军备,平时也可以自己吃。

可是当时北方大多数人没见过薏苡这种植物,看着权高如马援者都对这一车东西看得如珠如宝,还以为是什么奇珍异果,纷纷想去和马援拿一些。可薏苡就这一车,拿完就没了,以后真要再次南征的话怎么办?所以马援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而把这一车薏苡全部拉回家里。

这下子就得罪了不少权贵了,本来马援受宠就让朝中一些人感到不满和妒忌,再加上马援这么不给面子,有心的、无心的、吃瘪的、妒忌的,就全部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对付马援了。
说来也巧,马援在回国后就因重病去世了,那一车薏苡也没来得及种。他去世后,朝中就有人上书,说马援当年运回是一车珍珠,三人成虎,后面传来传去,也就真的把白的给传成黑的了。

刘秀听后大怒,下令不准安葬马援,而马援的家人根本就想不到:皇帝发怒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一车果实,还以为是马援真的有什么过失,所以也没想到去辩驳。直到葬完马援之后,马援的侄子马严和家人去向刘秀请罪,结果刘秀把奏章拿给他们看,这才知道原来马援的罪:只是运了一车薏苡回国,这是诽谤啊!

于是马援的夫人多次上书刘秀,说明这个事实,刘秀或许也知道是自己错了,所以还是下令安葬了马援,但没给他平反。毕竟皇帝嘛!自打嘴巴不是很容易做的事。

马援死于公元四十九年,直到东汉章帝建初二年(七十八年)才由汉章帝平反,追谥马援为忠成侯。马援前后蒙冤三十年,仅仅是因为一车果子。可见诽谤的力量是多么可怕,“薏苡之谤”也被用来指被人诬蔑,蒙受不白之冤。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