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道德经》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怎么做才能做到无争无害
- 如何理解“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这句话
- 儒家思想,不争、不辩、不比…你能接受吗
- “人之道,为而弗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怎么做才能做到无争无害
谢谢邀请!
《道德经》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这句言论是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章节里面最后总结句。为此需要整体来解释更为通达。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为了更好地去做无争无害之人之事,那就首先对《道德经》中这句言论来作以下几点解读。
一,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信言与美言,善者与辩者,知者与博者,构成了三者对应关系。
信言,善者,知者共同特点,就是诚实和本份。而美言,辩者,博者共同特点,就是虚伪和圆滑。两者之间相对立,又是可互为转化。
二,用了“倒话顺听,顺话倒听”也就是“正言若反”句式,揭穿外在表象与内在本质的区分。说明了一切事物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并不仅仅是明摆的矛盾存在,而且有着深藏不露地在互为转化中。(认知这点更为重要)
三,说明有“正能量”的人,内心不积,不留,不藏,不滞任何欲望。一切都回归在“于虚无之道”中,是一个很有信言,善者,知者之人。全力帮助别人越多,自己得到的反而越多。也就是自己付出得越多,自己获的也就越多。
四,得道的圣人,就是自我道德修养境界高的人,就像天之道一样,是利益万物而不会加害万物。把道德修养境界化为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争”就是不会为了私欲去強为,去妄为,去恶为而去争夺。“不争”并不是消极,不是颓丧。而是积极的顺应拥抱朴素的自然,顺应清静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综上所述,怎么去做才无争无害就一目了然。总结概括得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人要“本份”。“打铁还需自身硬”,做任何事内心不要有欲望,欲望说简单一点,平常也很容易做到的一点,就是不要一心想去占便宜。也就不会有争有害。
二,无任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诚信”。有“诚信”就不会用“甜言密语”去跟他人打交道,反而造成人家不相信而做不成交易。但是又要辩证“花言巧话”之人,应少打交道或不打交道。否则,造成有争有害。
三,做业务谈生意,要打开“天窗说亮话”,一切都要讲清楚,在自己正当利益上要保留别人的意见,并要形成有效合同。这才是真正的做业务水平,也不会造成有争有害。
四,要拥有自我道德思想修养,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法治法规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公民。这样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尊重,爱戴。自己获得的财富也是心安理得,也不会出现有争有害。
总之,做一个无争无害者,主要在为人为事过程中,把讲德道,行道德作根本。“不争”不仅与别人不争,而且还要与自己不争。才能保持一种不急不躁,宁静详和,与世无争的心境,也会感到人生快乐而更加幸福美满!
如何理解“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这句话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是什么?
作家冯唐,有一次跨界去当主持人,节目播出后,网上对他骂声一片。
有人看不下去,私底下问他,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冯唐却云淡风轻地说:
这些负面评价关我屁事,那是他们的事。
世间万事万物,归根结底是两件事:
一件是 “关我屁事”,一件是 “关你屁事”。
仔细想想“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这八个字,虽然粗俗,但是却能解决生活中80%的烦恼。
人这一辈子,活在别人嘴里,不如活在自己心里。
无论你怎么好,你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正如冯唐所言: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不争辩,是一种智慧
常与同好争长短,不与傻瓜论短长。
跟傻瓜争论,往往是费时又费力,最后赔上了自己的好心情。
古话常说,道理是越辩越明的,殊不知,层次不同的人,是无法沟通的。
峨眉山上住着一位得道高僧,已经活了一百岁了。
有人远道而来,向他请教快乐的秘诀。
高僧平静地说:“永远不要和愚者争论。”
那人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于是说:
“大师,我不太同意你说的这一点就是秘诀。”
高僧笑呵呵地说:“是的,你说得很对!”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不要试图和一个傻子争论,因为他会把你拉到和他同样的水平,然后用他丰富的经验,打哭你。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深以为然,很多情况下强行争论,往往是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杨绛和钱钟书,都是著名的学者,在学术问题上也难免较真。
一次俩人在出国的轮船上吵了起来,原来,两人因为一个法文的发音问题争论不休。
杨绛说钱钟书的发文发音有点乡音,钱钟书表示不服。
在争执过程中,彼此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
后来他们请船上一个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做判官,裁判认为杨绛说的是对的。
对于获胜,杨绛没有丝毫喜悦,反而觉得很不开心,因为这次争论,让两人输掉了和气,也输掉了好心情。
生活中没那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为了维持感情,做一点点让步,真的不丢人。
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是一种难得的生活智慧。
不解释,是一种成熟
这世间,更多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永远不要试图解释你自己,因为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有一次季羡林和臧克家去一个小饭馆吃饭,邻座是一对母子。
看到母亲去了洗手间,孩子爬上桌子,想用手抓花生米,但颤颤巍巍脚下一滑,不慎从桌子上滑了下来。
季羡林见状马上上去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抚,未曾想,孩子哭得愈发伤心了。
这时,孩子的母亲从洗手间走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对着季羡林就是一顿数落:
“你一个大人干吗欺负小孩?”。
臧克家马上站起来准备辩白,但却被季羡林拦下了。
看到季羡林默不作声,孩子的母亲气焰愈发旺盛。
“要是我儿子受伤了,我跟你没完。”一边检查着孩子的伤情,一边嚷嚷着。
周围的人实在是看不下去,开始为季羡林打抱不平。
“是你的孩子自己摔倒,人家这位先生好心去扶了起来,你倒好,还骂别人。”
知道真相后,女人羞红了脸。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你明明被人误解了,她骂你,你为何不还嘴?”
季羡林却说:“大家都看着呢,我何解释。”
在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在工作中被误会的时候,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在推卸责任;
在感情中被误会的时候,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有所隐瞒;
在生活中被误会的时候,你越解释,别人越觉得你没有底气。
解释的力量是苍白的,沉默是最好的回答。做好你自己,事实和结果比语言更有力度。
管不住别人的嘴,但我们至少能守住自己的心。
罗永浩曾说过,这辈子只有碰到两种情况会去解释:
第一是法院、警察误会我了,我要去解释,不解释就会出事的;
第二是挚友亲朋误会我了,我要解释,避免他们伤心;
剩下的什么泛泛之交、点头朋友,随你误会去。
懒得解释,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活得努力的人,才没时间对别人,品头论足;过得无聊的人,才有闲工夫对人,说长道短。
不是所有事都需要解释,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释。
不纠缠,是一种洒脱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其中有位网友的回答很有哲理:“忘不掉,放不下,输不起。”
归根结底一句话,不过四个字:过于执念。
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风景,不必怀抱着过去的回忆入睡,也不必对往事念念不忘。
一直沉湎于过去的人,是很难幸福的,不纠缠,是一种洒脱,也是开启幸福的钥匙。
深情而不纠缠,是最好的感情观。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谁没有爱过一个爱而不得的人。
你们在情窦初开的时候在一起,彼此也曾交换过真心。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世上最难得的是真心,最善变的也是人心。
你曾经喜欢喝可乐,但后来你不喜欢了,你没有错,可乐也没有错。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爱过恨过,都是经过。
那些错过的人,都是错的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认真而不纠缠,是最好的生活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纠缠于过去的成就,往往很难进步,纠缠于过去的失败,往往很难崛起。
人生,是一场通往未来的单行道,生活,从来都没有回头路。
与其生气,不如争气;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把心放下,把眼光往前看,就让往事随风,消散在时光里。
愿你缓慢而坚定地向前走,一直走。
不争辩,解脱他人的嘴;
不解释,解脱自己的心;
不纠缠,解脱过往的回忆;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你的人,再解释也没用。
人生短短数十载,你的精力,要留给值得的人,值得的事。
做好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儒家思想,不争、不辩、不比…你能接受吗
不争、不辩、不比,非儒家思想,那种俗称老好人,被孔夫子称为乡愿。
一句"乡愿,德之贼也。"表明儒家对不争、不辩、不比的态度!
“乡愿,德之贼也”,原文为: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其出处为《论语》阳货篇。孔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人之道,为而弗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人之道,为而不争”,是指圣人之道,如可造福万民,便可有所作为,而功成事遂之后,圣人却功成不居,不争名利。此句,上承“天之道,利而不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之道”,当法“天之道”,“天之道”在“利”万物而“不害”,则“人之道”在“为”万民作而“不争”功。
我自绝美 何以争为?
【版本】
本句,楚简本缺失,帛书本作“人之道,为而弗争”,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作“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与“人之道”,正好对应,且“人之道”,自然便是“圣人之道”,因而“圣”字纯属多余。“弗”义同“不”,故各句义同。帛书本最古,故从帛书本。
山水胜境 吾与谁争?
【释义】
“人”,本指人类,这里指圣人。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象一个侧立人形,这个人还向前伸出了一只手;隶书以后,字形变化较大;至楷书,竟像是两条腿在支撑的人。《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也就是说,人是天地之间的一种生灵。
“为”:作为。甲骨文,象一只手牵着象,让它为人们干活的样子,本义是“作”。《尔雅•释言》:“作,造,为也。” 《易》:“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为。” 《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书•洪范》:“有猷,有为,有守。”《左传•定公十二年》:“子为不知,我将不坠。”《管子•枢言》:“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心术上》:“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
俏也不争春 我自美绝伦
“弗”:义同“不”,表否定。字形象用绳索把两根木材矫直,后来多用于否定义。《康熙字典》:“不也。”《书尧典》:“绩用弗成。”《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齐师至嶲,弗及。”《公羊传注》:“弗者,不之深也。”因此,“弗”,义同“不”,表否定。
“争”,争夺功名,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象上下两只手在争夺牛角之类的东西,本义是争夺、夺取,引申为辩论、竞争等义。《说文》:“引也。”《广韵》:“竞也。”《诗》:“时靡有争,王心载宁。”《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能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能与汝争功。”
俏也不争春 我自美绝伦
【简评】
《道德经》由天之道,及于人之道,也就是圣人之道。“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说天之大道,利益万物而无所妨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是说圣人之道,有所作为,以造福万民,而一旦功成事遂,却功成不居,不争名利。
这句话,有力地反驳了儒家的指责,即“道家无为,乃无所作为”的污蔑。所谓“为而不争”,必然首先是有所作为,只不过这些作为,不是为了贪图功名利禄,而是为了造福万民,这是圣人有所作为的根本遵循。如果这些作为,不能造福于民,反而会因为有所偏私,导致民心扰动,天下不安,圣人是不会施行的,因此,圣人的“无为”,是不轻易作为,不轻举妄为,而是在造福万民、无所偏私的前提下,相机而动,悄悄地作为而已。
欲知大音妙 自在无声处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因此,经过孔子删减整理的《诗经》,就剩下了305篇。《诗经》之中,有“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是说,往古的圣王治世之时,没有争名夺利,圣王的心,是非常宁静的,这不正是“无为而治”的本义吗?由此观之,“无为而治”的思想,不知源于何时,而道、德的思想,也早已深入民心了,因此老子的《道德经》,应该就是系统继承和发扬了伏羲以降、三皇五帝乃至夏、商、西周时期的往圣先贤的各种理念,是一个集大成者。
因为往古的著作已经丧失,《道德经》和《易经》一样,都是硕果仅存的中华传统文化定鼎之作,因此,便有“万经之王”的美誉了;而作为《道德经》思想源泉之一的《易经》,更是“万经之首”。所以用《易经》来解《道德经》,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了。
不争是争 莫可与争
【本号文章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