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拼音是什么(写诗平仄指的是什么音节韵律又指什么)_平仄_平声_韵律

本文目录

  • 写诗平仄指的是什么音节韵律又指什么
  • 《凌朝浮江旅思》这首诗的拼音是什么

写诗平仄指的是什么音节韵律又指什么

古人把汉语的字的音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声。

今天的普通话也把字的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声,简称一,二,三,四声。怎么分辨呢?可以这么来读:一声平,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那平仄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平就平顺,仄就是倾恻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说,它们是对立的,意义相反,如果把字调的四声归纳于平仄两种,古代的平声呢也就相当于现代的一和二声,上,去,入声皆不平也就相当于现代的三声和四声了。写诗的时侯,所需的字词句就可以按诗的格律要求,用平仄来分别区分和运用了。如果用东,南,西,北来举例的话,东,南,西字都念平声。

那韵律又是指的什么呢?就是诗的体裁形式,包括字数,字句长短,平仄对仗,韵也就是韵脚,用声韵母来说,就是指韵母相同的字。一般情况下,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都用韵母相同的字,不可犯拗,中途不换韵最好,如果诗写的很长的话,

《凌朝浮江旅思》这首诗的拼音是什么

凌朝浮江旅思【líng cháo fú jiāng lǚ sī 】出自:《凌朝浮江旅思》是唐朝诗人马周所作诗歌。作者简介:马周:(601~648)字宾王,清河茌平(今属山东)人。少孤贫好学,精《诗》《书》,善《春秋》。但秉性落拓不羁。初入关,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中,因代常何上疏二十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数言事,无不嘉纳,累迁中书令。他认为“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直言劝诫唐太宗以隋为鉴,节俭治国,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太宗尝赐以飞白书曰: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集十卷,今存诗一首。作品原文: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译文:(清朗的)天空升起一轮朝阳,(碧绿的)春水载送着一叶孤舟。青山渺远,似乎没有树木;江水平淌,好像不动不流。两岸的春花开而复落,江中的水鸟载沉载浮。羁旅中远望千里,感伤无限,放声高歌排遣浩茫的愁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