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七军的主人公是谁(关羽的扬名之战“水淹七军”淹的是哪七军共淹死多少人)_庞德_关羽_水淹

本文目录

  • 关羽的扬名之战“水淹七军”淹的是哪七军共淹死多少人
  • 关羽水淹七军害死多少百姓
  • “水淹七军”后,魏国大将于禁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关羽的扬名之战“水淹七军”淹的是哪七军共淹死多少人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军进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急忙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秋八月,时逢阴雨连绵,汉水暴涨,水深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被大水所围困的曹军,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被擒后为关羽所杀。

东汉时期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5个人为一伍;两个伍为什共10人,五什为队共50人,两个队为一屯共100人,五个屯为一个曲共500人,两个曲成一部共1000人。据《后汉书·百官》记载,“大将军营五部”,于禁为左将军,最多管理五部,也就是说5000人。这5000人中又分前军、中军、后军、左军、右军五个部分,战斗中有不同的责任和重点,或独立作战,或协同作战。在这次战斗中于禁有立义将军庞德同往,所部兵马应该不会超过一万,所谓的七军,是表示于禁全军覆没,更是衬托关羽的英勇而已。

关羽水淹七军害死多少百姓

扯淡的问题,一是没人去统计,二是,百姓们也不是傻的,明知道那地方两军对垒,不逃命还留在那里干什么?至少也得躲的远远的。因此也可能一个百姓也没害死。

“水淹七军”后,魏国大将于禁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叙写,关羽“水淹七军”后,俘获了于禁和庞德:庞德宁死不屈被杀;于禁贪生怕死被押。第七十五回叙写,吕蒙攻破荆州后,“监内放出于禁,遣归曹操”。

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魏将于禁和庞德的表现真的是天壤之别:

第七十四回中这样写于禁:“于禁见四下无路,左右只有五六十人,料不能逃,口称‘愿降’”。于禁连斗一下、战一合的勇气也没有,就乖乖地投降了。

第七十四回中这样写庞德:而庞德同样处在无路可走的情形之下,他却表现得异常勇敢:“庞德全无惧怯,奋然前来接战。”战到最后,因为落入水中,周仓“生擒庞德上船”。

同样是在第七十四回中,对于禁和庞德在对待生与死的重大选择时的不同表现,作者进行了叙写。

于禁是这样表现的:“群刀手押过于禁来。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公曰:‘汝怎敢抗吾?’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

在这里,作者用“拜伏”“乞哀”“望君侯怜悯”等词语,把一个毫无骨气、贪生怕死的可怜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庞德是这样表现的:“关公又令押过庞德。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关公曰:‘汝兄现在汉中,汝故主马超亦在蜀中为大将;汝如何不早降?’德大怒曰:‘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德引颈受刑。关公怜而葬之。”

在这里,作者用“睁眉怒目,立而不跪”“大怒”“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引颈受刑”等词语,把一个铁骨铮铮、宁死不屈的硬汉形象 ,刻画得淋漓尽致。

庞德被杀后,于禁被监押在荆州城里。

第七十五回写道,东吴攻下荆州之后,“不一日,孙权领众至。吕蒙出郭迎接入衙。权慰劳毕,仍命潘浚为治中,掌荆州事;监内放出于禁,遣归曹操;安民赏军,设宴庆贺。”

“监内放出于禁,遣归曹操”,这就是于禁到此的结局。

做人,绝不能像于禁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