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至死不愿意投降蜀国,他这么执着的原因是什么?成大事者有大智慧和大胸怀,你怎么看历史事实有什么不同,如何用人物说明一二_庞德_项羽_刘邦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周苛 原因 愿意 庞德 项羽 刘邦

本文目录

  • 庞德至死不愿意投降蜀国,他这么执着的原因是什么
  • 成大事者有大智慧和大胸怀,你怎么看历史事实有什么不同,如何用人物说明一二
  •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东方六国的旧贵族为何不像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 这世上真有命中注定的人或事吗

庞德至死不愿意投降蜀国,他这么执着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庞德对马超充满了怨恨。庞德曾经是马超的心腹大将,为什么会怨恨马超呢?

就是因为庞德曾经是马超的心腹,庞德才对抛弃他的马超充满了怨恨。这么说,大家是不是觉得被绕晕了?

其实,庞德的情感正是人之常情。因为:凡怨恨人的,不会去怨恨他所疏远的人,怨恨的一定是他所亲近的人。一个人,如果跟你毫不相干,你犯得着去怨恨人家吗?

庞德曾经和马超生死与共。马腾被曹操召进京以后,马超做了一个噩梦。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却说马超在西凉州,夜感一梦,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咬。惊惧而觉,心中疑惑,聚帐下将佐,告知梦中之事。帐下一人应声曰:“此梦乃不祥之兆也。”众视其人,乃帐前心腹校尉,姓庞,名德,字令明。超问:“令明所见者何?”德曰:“雪地遇虎,梦兆殊恶。莫非老将军在许昌有事否?”言未毕,一人踉跄而入,哭拜于地曰:“叔父与弟皆死矣!”超视之,乃马岱也。

马超做了一个噩梦,自己尚未想到会是马腾遇害,而庞德却先想到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庞德时时刻刻牵挂着马腾父子的安危。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庞德立即想到了马腾。

事实证明,庞德的预料准确无误。化妆逃跑回来的马岱报告了马腾的死讯。后来马超起兵为父亲报仇,庞德在马超和曹操的战争中冲锋陷阵,斩将杀敌,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最后,韩遂被曹操离间,背叛了马超。马超被韩遂手下的六员大将围攻,也多亏庞德和马岱及时赶到,救出了马超。

马超兵败投奔张鲁,只有弟弟马岱和庞德两人追随。马岱肯定会跟着马超,无论是到哪里,马岱肯定会生死相随的,因为他们是兄弟。而难得的是,曹操收编了马超的部队,庞德却没有趋炎附势去投降曹操,而是对势单力穷的马超不离不弃。这份忠义,可以说是极其难得了。试想,庞德如果跟了曹操,那肯定会早日飞黄腾达,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但是,庞德宁可做一个副将,也不愿意背叛马超。这份赤胆忠心,这样的相从之德,说是庞德对马超有恩也丝毫不为过的。

可是马超是怎样对待庞德的?马超奉张鲁之命去攻打进川的刘备。因为庞德正好生病了,马超就只带着马岱去了。

马超在葭萌关大战张飞,拿不下张飞,处境十分尴尬。诸葛亮趁机使用反间计,使得张鲁怀疑马超要造反,而逼得马超进退维谷。刘备就派谋士李恢前去说服马超投降。马超就投降了刘备。应该说,马超此时投降刘备没有什么错,但是他却忽视了一个因素。就是庞德,庞德还在张鲁的军中,你扔下庞德就投降了敌方,庞德怎么办?如果张鲁一怒之下杀了庞德,庞德是不是比“窦娥”还冤?马超满可以先设法让庞德逃出汉中,再投降刘备。由此可见,马超根本不在乎庞德的生死。

如果别人不在乎庞德的生死,庞德自然不会有所怨恨。但是,马超不在乎庞德的生死,庞德就太伤心难过了。因为,庞德曾经那么一心一意地追随马超;他甚至把马超当做了自己的大哥。可是这个自己无比信赖的大哥,在关键时刻,抛下了自己,而且致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去投奔了敌方。

《诗经.小雅》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越国人被人拿箭射,没射中,他就有声有色、有说有笑地讲给别人听。可是有一次,他被自己的亲哥哥拿箭射,虽然也没有射中,他确实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地讲给别人听。

这个人同样是被人射了一箭,但是反响却截然不同。没有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认为哥哥是自己亲爱的人,他对哥哥充满了赤诚的爱心,却被哥哥伤害了,因此就对哥哥无比的怨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之深,责之深”!

庞德对马超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转变成了蔑视。庞德对马超的评价就是:

“故主马超,有勇无谋,兵败地亡,孤身入川,今与德各事其主,旧义已绝。”

看,庞德说得多么的斩钉截铁,多么的气愤填膺。

各事其主就必须旧义已绝嘛?不见得吧。关羽和张辽各事其主,还不是保持着深情厚谊?诸葛亮和诸葛瑾更是各事其主,也并没有影响他们兄弟亲情。所以说,庞德跟马超的恩断义绝不是因为他们各事其主,而是因为庞德对马超的大失所望和积德成怨。

庞德不可能投降蜀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亲哥哥庞柔。庞德年轻时候曾经跟庞柔一起居住,嫂子不贤惠被庞德杀了,因此和庞柔反目成仇。这段隐情是庞德亲口告诉曹操的,因此曹操对庞德深信不疑。庞德也的确没有令曹操失望,兵败以后,杀身成仁,誓死不降。

俗话说得好:

“树怕伤了根,人怕伤了心!”

庞德就是被庞柔和马超这两位好哥哥伤透了心了;这两位好哥哥又都在蜀汉身居要职。所以,庞德就不愿意再投蜀汉了。即使是死,庞德也不愿意再见他那两位好哥哥了。

成大事者有大智慧和大胸怀,你怎么看历史事实有什么不同,如何用人物说明一二

在中国的历史上看,只有伟人毛泽东,才能有大智慧,胸怀比天大,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人!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东方六国的旧贵族为何不像反抗项羽一样反抗刘邦

刘邦建立西汉时,东方六国的旧贵族势力如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有点想法和具备一定势力的,要么被清洗除掉了,要么归顺刘邦。

01

楚国贵族首先响应起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面对强大的秦王朝,原有东方六国的贵族势力,只好玩潜伏,暂时保持低调。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所有有点实力和想法的贵族遗老遗少,如雨后春笋,一股脑儿全部冒了出来,开始了复辟的征程。胆大点的自立为王,胆小的攀龙附骥。剩下的只是那些陶醉在“祖上也曾经阔过”的满足之中。没有了想法,也就没有了对抗。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起义首先在楚国爆发,最为活跃的也是在楚国。起义不久,陈胜就在占领的陈郡称王,号为“张楚”。史记没有更详细的记载陈胜的身份,只说替人耕种,但能够说出“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不太像一般人。是否是贵族后裔不好说,起码是代表了不甘寂寞的草莽英雄势力。

陈胜派部将葛婴进攻东城,遇到楚国后裔襄强,为求得正统,就立他为楚王。等听说陈胜已经自立为王,就把襄强给杀了。葛婴回来,就被陈胜杀掉。

另一位首义的发动者吴广,尽管也是个屯长,但从他给陈胜出的主意,以及对秦朝政治信息掌握和对时局的判断来看,在信息闭塞、传播很慢的秦末,这样的人物,绝不是简单的基层百姓,一定也是有背景的。他被陈胜封为假王,也就是代理王。在攻打荥阳时,被将军田臧假托陈胜的名义杀死。

田臧因为荥阳久攻不下就杀了吴广,陈胜反而提升他为上将。不久在敖仓与秦军交战时,田臧战败身亡。

陈胜自立为王六个月后,因为战败,被其车夫庄贾杀死。将领秦嘉就立楚国贵族景驹为楚王。

鄱阳湖盗贼当阳君黥布(英布)得知陈胜已死,就率兵攻占了陈郡,恢复陈为楚都。此时,楚国贵族项梁、项羽起兵,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

项梁就以秦嘉背叛陈胜的名义率军攻打他,将秦嘉、景驹杀死,控制了他的军队。

秦朝还没有消灭,自己人先干上了。

项梁死后,项羽就把上将宋义给杀了,自己掌管了叔父项梁的军队,义帝熊心也只得接受这个现实。楚国这档子事,基本就差不多了,该出头的都出来了。

02

赵、燕、魏贵族起兵反秦

陈胜称王后不久,就派武臣、张耳、陈馀率领三千人进攻赵地。沿途不断有人加入,不甘寂寞,也想分一杯羹的人都采取行动了,很快就发展到了数万人。攻下邯郸,武臣就自立为赵王,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

武臣派遣赵国上谷小吏韩广进攻燕国。一到燕国,燕国的贵族豪杰就劝他自立为燕王,韩广也就勉强从了。

陈胜派遣将领周市向北进攻,到达魏地,想立魏国贵族宁陵君咎为王。咎当时正在陈胜处,不能去魏。陈胜就想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接受,反复五次,最终以咎为魏王。

这样,赵、燕、魏三国也都有了自己的国王,各种势力也相继起事,寻找各自的靠山,刷一下存在感。

03

齐国王族混战

陈胜派遣周市向北进攻,到了狄县。狄县人田儋杀死县令,就自立为齐王。田儋本是齐国王族,秦灭齐之后,田儋就同他的堂弟田荣、田横迁徙到了狄县,在当地很有威望,此时,趁机起事,参与反秦的战争。

后来,田儋与秦朝大将章邯在临济城下交战,与周市一起被打败战死。

田荣初为齐王田儋的相国,田儋死后成为齐王,后来起兵反抗项羽,被杀死。

田横就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与项羽对抗。由于刘邦趁机进攻项羽都城彭城,项羽撤兵。

楚汉战争爆发后,刘邦派遣郦食其游说田广、田横。因为韩信乘机进攻齐国,田横大怒,就把郦食其烹杀。田广及将军田既、田吸等都被韩信杀死,后来田横自杀,韩信求刘邦封为假齐王。刘邦不得已,很不情愿的封韩信为齐王。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由于田广的对抗,就没有把他封为齐王。就把田市封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田氏诸王同时还相互残杀,最后被项羽、韩信分别消灭。

04

韩国贵族

其他各国都有了新国王,就剩下韩国一家。

张良看不下去了,就建议项梁立衡阳君韩成为韩王。张良为韩申徒,带领一千多人,攻打秦军占据的韩地。夺得了几座城池,但没有守住。

刘邦到达韩地,张良就投靠了刘邦。在攻打阳城时遇到韩襄王庶孙信,这就是后来的韩王信,被封为将军。

项梁死后,韩王成投奔楚怀王。项羽分封诸侯王后,诸侯各自回国。项羽以“韩王成无军功”“张良投奔刘邦”为由,不让韩王成归国,带到彭城,将其废为侯,之后又将其杀死。

05

项羽分封的其他诸侯王

不仅原来六国都恢复了诸侯王,在消灭秦朝之后,项羽经过楚怀王同意,自立为西楚霸王,又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

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等十八个诸侯王。

在这十八位诸侯王中,除了刘邦、韩信等一些草莽英雄及章邯等关中三秦王之外,基本都是原来东方六国的贵族势力。势力较大的被封为王,实力较小的,就依附各诸侯混饭吃了。

总之,六国的贵族势力,基本都登场露面了。

经过四年的秦末起义和随后进行的四年楚汉战争,原来东方六国贵族,最终留下来的,都成为了汉朝刘邦所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其余有想法、有点势力的,都基本被消灭掉了。

当然了,这些贵族势力,并非完全是刘邦集团所消灭,但最终受益的无疑是刘邦。

前202年,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共同推举刘邦为皇帝,汉朝建立。

06

异姓诸侯王的崛起取代了六国贵族势力

六国贵族是借秦末起义趁势反弹,要么自立为王,要么依附大腿寻找存在感。在推翻秦朝统治之后,形成了十八诸侯王割据的基本格局,各自占据了自己的地盘,拥有了势力范围。

项羽分封以后,各诸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项羽自以为势力最大,对各诸侯发号施令。但各诸侯并没有把项羽作为天下的公主,很快就开始反叛。首先是齐、赵的叛乱。项羽前往征讨,还没有摆平齐国,刘邦就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

在刘邦得意忘形之时,项羽率领骑兵杀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刘邦抛下老婆孩子逃跑,楚汉战争彻底爆发。

在刘邦、项羽对抗的同时,各诸侯王趁机浑水摸鱼,抢占地盘,相互攻伐。经过这场混战,刘邦不仅消灭了项羽,而且消灭了不归附的诸侯势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期间,常山王张耳(后为赵王)、燕王臧荼(后更立卢绾)、衡山王吴芮(后改为长沙王)、九江王英布(后为淮南王)等四位项羽所封的诸侯王归附刘邦,其余都战死或被消灭。

刘邦为了换取各路重要将领的支持,又封了齐王韩信(后为楚王)、梁王彭越,韩王信、闽越王亡诸四人为王。

除了韩信出身平民之外,彭越更像一个隐士,韩王信是韩国贵族,亡诸是越王勾践的后人。

这八位异姓诸侯王的崛起,基本上代表了原有六国贵族的主要势力。其他贵族势力已经非常微弱,在汉朝建立之初,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像对抗项羽那样来对抗刘邦。

再就是,在刘邦铲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原有的六国贵族势力,多是依附这些诸侯王起事,其影响力大多被这些异姓诸侯王所掩盖,感觉似乎不是那么强烈,存在感较低。

总而言之,六国贵族势力多在秦末起义和楚汉战争中被消灭和分化瓦解,剩余的势力,在汉朝建立之后,多是依附异姓诸侯王叛乱。因此,他们就不像对抗项羽那样来对抗刘邦。

秦末诸侯王魏豹为何最终下场凄惨

小就大,弱依强,是小弱之国在强大之国之间的生存之道。

秦末大乱之际,被秦灭国的六国贵族,纷纷复国,魏王豹是原魏国王族,一开始他的哥哥魏咎在陈胜起义军将领的帮助下,恢复了魏国并称王,魏豹也跟随哥哥建国。但好景不长,魏国军队不久就被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打败,魏咎为保魏国百姓,自焚而死。国破家亡之际,魏豹碰到一相士,善相人面,当相士看到魏豹的妻子薄姬时,说薄姬当生天子。魏豹听闻大喜,薄姬可是自己的妻子啊,妻子能生天子,那他岂不能做皇帝了?正因为有了这个念想,魏豹不甘失败,就坚定了反秦思想,向南去投奔了反秦势力最强大的楚怀王。楚怀王也是个爽快人,就给了魏豹几千人,让他再去魏地复国。魏豹带领这几千人再次来到魏地,也该他运气好,这时项羽已以破釜沉舟之势在巨鹿打败章邯,并迫使章邯投降,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魏豹就趁机收复了失地,重建魏国,自称魏王。此时,大秦已灭,项羽势力最大,称霸王,他分封诸王,将魏国的一部分土地又分封给了别的诸侯,魏国西部归魏豹管辖,魏豹也被称西魏王。魏豹其实心里是很不满项羽如此分封的,但因实力悬殊,魏王豹也没法。不久实力很大的汉王刘邦开始与项羽争天下,开启了楚汉战争。对于项羽和刘邦来说,西魏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向南可截断刘邦的汉军粮道,直达楚汉战场,向西可直袭击汉军大本营,向东与赵国相呼应。刘邦就派郦食其去说服魏豹,因为此时项羽正在东面镇压齐国的叛乱,刘邦势大,魏王豹就跟从了刘邦。但让魏王豹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带领56万汉军和众诸侯攻占了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镇压齐国反叛后,马上回师彭城。谁知仅三万楚军,竟把刘邦56万大军杀得大败,刘邦仓惶逃走,仅以身免。魏王豹这时似乎感到了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就又投靠了项羽。刘邦多次派人劝说魏王豹,但都无济于事,不得已,刘邦就派韩信等率军攻打魏王豹。谁知魏王豹根本不经打,就被韩信擒获,交给了刘邦。刘邦没有杀魏王豹,让魏王豹一直跟着自己,不久荥阳之战暴发,刘邦的汉军再次大败,被项羽军重重围困在荥阳。为了逃命,刘邦听从陈平、郦食其之计,让壮士纪信假扮自己,而他缒城逃跑了。在荥阳城的魏豹看到项羽势大,本想着有皇帝命的他,不想就此而死,就暗中派人联系项羽,要投降项羽。谁知他的这些动作早被刘邦手下大将周苛看得一清二楚,为了确保守城安全,就斩杀了魏王豹。

魏王豹的一生,可以用反复无常来表示。生在乱世,在强大者之间生存,他的反复无常也许可以让人理解。但就他这种反复无常的表现,也决定了魏王豹终究难成大事,终究也会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不论是乱世还是太平之世,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行为,都是让人所不能容忍的,人无信不立,人无义不人,无信无义之人,到什么时候都是让别人鄙视抛弃的对象。

这世上真有命中注定的人或事吗

我相信命中注定,我老公家弟媳妇离我们家不远,记得我小时候读初中都会经过她们家门前,所以从小到大都很清,弟媳妇家兄弟姐妹有六个,她是家中老三,弟媳妇在娘家的时候也比较吃苦,人也老实不是很计较那种,那时在农村养母猪?就全靠她,养过母猪的人都知道其中的辛苦,弟媳妇和我老公他们是一个生产队的人,后来经人介绍和老公弟结婚了,结婚以后我更清楚更了解她,我们为了生二胎躲到了云南,所以我们先到了云南大理这边的一个小县城,遇到一个卖卤肉的摆子要倒出来,我们就想到了兄弟和弟媳他们,我们把房子租好,摊位搞好,又带她去学习卤肉,然后回来就接着开店,,一做就是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也是弟媳辛苦付出的多,兄弟也是一个不努力的人,还不体贴媳妇的人,兄弟在年轻时喜欢打麻将,可以不管事放下一切去玩的一个人,弟媳妇要管他就要打人,每次我们都会站在弟媳这边为她撑腰,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我相信命运,一个人是命中注定的,就是双包胎也会是不同的命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