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些古典小说或骈文集、名著?骈文与赋有何异同_骈文_楚辞_汉代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骈文 骈文 楚辞 汉代

本文目录

  • 求推荐些古典小说或骈文集、名著
  • 骈文与赋有何异同
  • 你认为《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两篇骈文谁高谁低
  • 楚辞、赋和骈文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求推荐些古典小说或骈文集、名著

古典小说:

警世通言 冯梦龙编撰

喻世明言 冯梦龙编撰

醒世恒言 冯梦龙编撰

孽海花 曾朴著

说岳全传 金丰编著

东周列国志 蔡元放改编

老残游记 刘鹗著

花月痕 魏秀仁著

型世言 陆人龙著

儿女英雄传 文康著

宫场现形记 李伯元著

三侠五义 石玉昆述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编著

镜花缘 李汝珍著

儒林外史 吴敬梓著

隋唐演义 褚人获编著

西游记 黄永年

隋史遗文 袁于令著

普醒世姻缘传 西周生著

杨家将演义 佚名编著

红楼梦 高鹗著

隋炀帝艳史 齐东野人著

封神演义 许仲琳编

古代短篇小说选注 王泽君 常思春

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红楼梦 曹雪芹 高鹗著

老残游记 刘鹗著

西游记 吴承恩著

警世通言 冯梦龙编

儿女英雄传 文康著

水浒传 施耐庵著

骈文与赋有何异同

’骈文,起源于汉代,形成于魏晋的一种特硃文体。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宋以后,“古文”取代了骈文的正宗地位,但仍有人写作骈文。

骈文具有三个特点:

一,骈偶和“四六”。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即对仗,这就是骈文得名的由来。所谓“四六”是指骈文的主要句式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故骈文又称“四六文。”在骈文中,要求四六字句各各相对。

二,平仄相对。从齐梁开始,骈文要求对仗时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三,用典(用事)。魏晋以后,骈文逐渐以数典为工,而且不指明出处,讲究选取适用的古语古事,并把它们融化改易,使其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合。

骈文形式整齐,声音谐美,文字典雅,但也容易流于单调板滞、繁冗晦涩,初读者尤其感到困难。就一般情况而论,骈文形式优美,而内容则比较贫弱。

辞赋。汉代对辞和赋的统称。辞即楚辞,汉人把它归入赋类。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一种文体,它起源于战国荀况的《賦篇》,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

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文心雕龙•诠赋》)。

汉赋是最能体现铺陈事物这一特点的,如杨雄的《解嘲》。那些描写京都和苑囿的赋更是极尽描摹铺陈之能事,著名的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赋要押韵,句式一般以四言和六言为主。典型的汉赋多夹杂散文句子,诗、骚则基本上没有散句。诗、骚的语言往往是突跃式的,不讲究形式上的联系,而赋则与散文一样,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多用“故”、“是故”、“然而”、“若夫”、“且”、“遂”之类的连结词语来连接上下文。另外,从内容上来看,赋比诗、骚抒情的成分少,咏物说理、客观叙写的成分多。赋的性质介于诗和散文之间。赋又可分古赋、俳赋、律赋和文賦四种。

汉代的賦是古赋,其特点是

一般比较长,多采用问答式,韵文中夹杂散文,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

六朝的赋是俳赋,又叫骈賦。

其篇幅般比较短小,除用韵外,骈偶和用典是它的特点。如江淹的《别赋》。

律赋是唐宋时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试体赋

它比骈赋更追求对仗工整,并注意平庂谐和,对押韵也有严格的规定。宋代范仲淹《金在熔赋》便是这类作品。

文賦是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的

中唐以后,古文家所作的赋,逐渐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随便,更加接近散文。其典型作品有苏轼的《前赤壁赋》。

你认为《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两篇骈文谁高谁低

我是海天玄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你认为《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两篇骈文谁高谁低?

首先《兰亭集序》不算是骈体文,而是散文类的文章,是文集的序言。

《兰亭集序》更值得欣赏的是他的书法造诣。它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历来受人推崇,据说唐太宗为了得到真迹,不惜用计用人才把真迹诓骗到手。自己爱不释手,让唐初几大书法高手一起临摹。所以流传下来很多佳话和临摹作品。据说太宗实在太喜欢这个书法,要求死后随葬。所以现在《兰亭集序》就 是 一个传说和很多的临摹版本。

再来看看《滕王阁序》,它是初唐四杰的王勃的代表作,王勃一生短暂,却坎坷。留下作品不多,但是篇篇叫响,不愧是初唐四杰之首。《滕王阁序》是典型的骈体文,也是骈体文的高峰。因为骈体文过于追求形式而导致华丽和格式美丽有余,而内容显得空洞。但《滕王阁序》却是形式和内容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单从一方面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佳作,两方面都如此之高的结合,只能是天上来客,神来之笔。

我们知道如此原因,又何必分谁高谁低?都是中华传统文化,都是登峰造极。不过实在要两者比较就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继承和发展才是我们今天中国人该做的。

如果您同意我的看法,请关注我,谢谢!

楚辞、赋和骈文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楚辞、赋和骈文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他们的由来理由联系,又有不同。

楚辞的由来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及汉代的作品,辑录成集。

《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赋的由来

中国传统文学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赋是在楚辞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汉代最有特色的一种文体。同以往的诗歌相比,赋少了一些幽怨之情,更重于歌功颂德,咏物言志。赋不像《诗经》中的作品那样能够和乐而歌,它只适合口诵朗读。在形式上它也一改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和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体化。赋的根本特征是着重铺叙和描写,以铺张手法来描摹所赋事物景况,肆意夸张场景风物,堆砌辞藻,繁复琦丽,而少了楚辞那种浓重的抒情成分。

赋是汉代最为重要的文学样式。汉代的文学家大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创作,名家辈出,盛极一时。其中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被称为“汉赋四大家”。

驳文的由来

骈文是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之为骈文。骈文在声律上虽不如诗歌严格,但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

“骈文”这一称谓来源于柳宗元的《乞巧文》,他将这种文体称作“骈四丽六”,简称骈文,也称“四六文”。“骈”是两马并驾一车的意思。骈文是指通篇为骈偶句或以骈偶句为主的文章。讲求对仗和声律,崇尚夸饰和用典。例如,“腾蚊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骈文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有沿袭,至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