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中国古代的“河东”“河西”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问那两个不孝是什么为什么
- 襄阳最值得游览的景点有几处有哪些特色
- 网上对“晋商在明末通敌卖国,甚至明亡都有晋商的责任”这种说法有几分真实性
- 魏的建立和唐朝的建立是禅位,它与篡位有何本质区别
- 张作霖不识一字,是如何成为东北王的
- 上古时期,尧帝真的禅让给舜帝了吗
- 如何评价明代的严嵩
-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中国古代的“河东”“河西”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我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是世事盛衰无常的意思。那么,这个河东和河西究竟指的是哪里呢?
河东和河西,关键在“河”,这条河就是我国的母亲河黄河。因为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所以,去年还是河西的一个村子在今年就变成河东的了。
像司马迁,他的原籍是夏阳,即今天的龙门县。据《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在这里大家不要把这个龙门视为是洛阳的龙门,而应该是山西或者陕西的龙门。所以,历史上司马迁就出现了两个籍贯,一个是陕西的韩城,另一个是山西的河津,究其原因,还是黄河惹的祸。
这个事情其实挺乱的,典籍中也没有明确记载在司马迁时期黄河发过几次大水,龙门又发生过几次变迁,所以就姑且存疑吧。
图片来自网络
河东之地在哪里?
历史上河东的范围也是因朝代而定的,在秦汉时期指的是河东郡。
秦朝最初设立河东郡的时候,首府在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在晋朝的时候移治蒲坂。到了隋朝的时候,河东郡的首府再次搬迁到了今永济县。唐朝的时候,改河东郡为改蒲州,又升格为河中府。总而言之,河东郡不管如何变迁,大致位置就在今天的山西西南部,运城和临汾一带。
后世认为河东就是山西的代名词,其实是出现在唐朝。这种习惯一直沿用到了清朝,如清朝大儒顾炎武也在《日知录》中提到:
“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
其实这仅是个泛指,河东并不包括山西全部,仅是西南部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
河西之地在哪里?
相对于河东仅有山西西南部这块狭小的地域,河西所包括的地方就太大了。
在先秦时期,河西之地指黄河以西,洛水(北洛水)以东的狭长区域。
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北洛水在很多资料中被称为洛水,这是一种不严谨的说法,因为洛水有两条,一条是北洛水,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陕西北部的白于山;另一支是南洛水,发源于陕西南部的蓝田和渭南,又被称为伊洛河,它和北洛水是两条不同的河流。
在历史上,南洛水(伊洛河)的名气远超北洛水,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大家很可能会对古籍中的河西之地在“黄河以西、洛水以东”的记载搞懵圈了。
在历史上,我国的河西之地有两处,一是在先秦与秦朝时期的河西,另一处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河西走廊。
先秦及秦朝的河西
这个时期的河西之地指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黄河以西、洛水以东”。具体位置是陕西北部、宁夏一带。
这个地区本属于“白狄”,可在秦国和晋国的不断压迫及拉拢下,白狄逐渐南迁,来到了今河东一带。空下的土地被秦国和晋国瓜分。
为了争夺河西之地的控制权,秦国和晋国及三家分晋后魏国在河西之地进行了多次大战,最有名的是秦国和魏国之间进行的五次河西大战。
图片来自网络
前两次河西之战秦国均告失败,第三次河西之战秦国利用魏国和韩国、赵国之间的“浍之战”无暇外顾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获得了局部的胜利,但从整体上,河西之地仍然被魏国把控。
第三次河西之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秦国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开始了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终于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河西之战中击败了魏国,得到了河西之地。
河西之地的丢失,减轻了秦国东出的难度,从此之后,关东六国暴露在了秦国的铁蹄之下。
河西走廊
我国另外一个河西之地是位于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地区,长约1000公里。因其在黄河之西,又是一块长条形的堆积平原,所以被称为河西走廊。
在先秦时期,此地由西戎占据,属于古九州的雍凉之地。该地最著名的民族是大月氏,后被冒顿单于击败,成为了匈奴的属地,归匈奴右贤王管辖。匈奴的休屠王和白羊王的领地就在此处。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自陇右出兵攻击匈奴,占据了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使整个河西走廊首次纳入华夏版图。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有哪些颠覆三观的冷知识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非常冷的冷知识:为什么高僧舍利会如此之少?原因就是被吃掉了!
大家都知道,佛教高僧在圆寂的时候都会产生舍利,一些著名的寺庙都以供奉这样的舍利为荣。
但是生活在一个万物都可以好、能、怎的国度,舍利也逃不开好、能、怎的命运,不但被和尚被当做大补,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大补。许多舍利就被这样吃掉了。
因为舍利子是高僧的佛法结晶,对于某些僧人而言,据说吃掉高僧的舍利,可以增长自己的佛法。【是不是有点玄幻小说的感觉了?】
距不可考证的来源,吃舍利子也要有方法才行,一般是用牛乳油或用水和服。吃下后,舍利子不下肠胃,即上升顶门。吃舍利子之人,罪业日见减少,善功日见增高。如临命终时吃舍利子,一定往生。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舍利子冲水喝,可包治百病。如果是孕妇的话,服用舍利子可免于难产,产下的婴儿也有福气、好养活。如将死之人,气息微弱,舍利吞不下去,也可用舍利泡水给他吃,亦一定往生,舍利仍留下供养。
当然上面的故事都来自于民间,是不是真的已经不可考,今天以史为鉴要给大家讲的是苏轼记录在自己日记中的关于梦境中吃舍利的故事。
一天苏轼做梦,梦到和弟弟苏辙在一起准备进京(连做梦都要在一起,可以看到苏轼多喜欢自己的弟弟了),结果路上碰到个和尚。
于是苏轼拉着和尚就问:此去前程如何?
和尚说:向去甚好,无灾。
苏轼又问到京师有啥必须带的东西?
和尚说:要好硃砂五六钱。
苏轼看见和尚手中捧着一座小塔,问这是啥?和尚把塔给苏轼看,说里面是舍利子。苏轼接过塔,这座塔自个就打开了,其中舍利灿然如花。大吃货苏轼看到后馋的不行,求和尚让把舍利子给自己和苏辙吃。
和尚竟然同意了!于是把舍利子分成三份,三个人一人一口吃掉了。舍利子虽然粗细大小不等,但大约都有一两重,皆明莹而白,也有掰碎了飞迸到空中的。
和尚叹息说:“本来打算修建一座佛塔,不想如今却吃了!”苏辙开玩笑说:“我们三人肩上各放一座小塔便好了。”苏轼也说:“我等三人,便是三所无缝塔。”
和尚被逗笑了,三人一起哈哈大笑,结果就笑醒了。醒来后苏轼觉的胸中像吃东西噎着了一样,好像肚里有东西。梦中的故事也记得清清楚楚,就干脆记到了日记里。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请问那两个不孝是什么为什么
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恐怕很多人都很熟悉,这个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尤其年轻人被逼婚的时候,经常会想到,或者用这句话。
你年纪这么大了,还不想着娶妻生子,那就是最大的不孝呀。
也就是说,不管,你平时是多么的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只要没有结婚,为家族添个男丁,那就是相当的不孝。
也正是如此,如果即使结了婚,生了一个孩子,但是女孩,但还是没有后,因为不是男孩,所以你的父母就会再催着让你生二胎。
最开始的这句话,是来自于《孟子·离娄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也,为无后也,君子以为忧告也。不孝的事情有三个,没有后代最大的不孝,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了妻子(可能指尧的两个女儿吧),怕的就是无后会不孝,舜为什么没有告诉父母,主要是舜的父母不喜欢他。
那另外两孝是什么呢?根据汉代经学家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的说法是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亲,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三不孝是,一,父母不对,却顺从,让父母不义,也就是愚孝。二,不好好赚钱,让父母不能过上好日子。三,不娶老婆,没生孩子,断绝祭祀。其中无后是最大的不孝。
但是《孟子·离娄下》又说了有五不孝。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度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第一,不养老人,第二,喜欢玩,不管父母,第三,偏心自己的妻子与儿女,第四,让父母蒙羞。第五,闯祸。不过,这五不孝没有无后。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三不孝,那就是愚孝,贫穷不能奉养,无后。
襄阳最值得游览的景点有几处有哪些特色
素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的湖北省襄阳市是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们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址遗迹,如果您打算前往襄阳旅游,以下景区最值得推荐:
襄阳古城: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的襄阳古城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城内最值得一看的有被誉为“襄阳第一胜迹”的昭明台、襄阳王府前的绿影壁、古城东南角的仲宣楼等景点。游览时不要错过昭明台内的襄阳博物馆(免费)。到达方式:乘坐公交至襄阳四中、荆州街、小北门等站下。
五道峡风景区:位于保康县南部的五道峡风景区相传是和氏璧的发现地。全长7.5公里的峡谷内有溶洞群8处,山寨群6处,瀑布群8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险雄幽的天然画卷。步行游览全程约5小时,到达方式:襄阳客运站乘坐班车到达保康县,然后转车前往景区。
古隆中:距襄阳郊外15公里的古隆中,包括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主景区古隆中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隐居地,也是“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故事的发生地,自然与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到达方式:襄阳市区乘坐512、543路公交车到隆中风景区站下车即到。
广德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广德寺位于襄阳市城西13公里处,与古隆中景区毗邻。寺内最值得一看的古迹是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的多宝塔,宝塔的建筑风格为国内独一无二的五星塔结构,塔旁一株15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曾被康熙皇帝赐封为“护法尊”。到达方式:乘坐公交512路、543路到广德寺站下。
米公祠:始建于元朝的米公祠位于襄阳古城北门的汉江对岸,是为纪念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堂。景区由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建筑组成,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45碣,被誉为米芾书刻的艺术宝库。到达方式:乘坐公交4路到米公祠站下,530路到车桥厂站下、16路到朝阳路站下。
网上对“晋商在明末通敌卖国,甚至明亡都有晋商的责任”这种说法有几分真实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算不上明史清史的专家,说说自己的观点。
客观上说,晋商为了钱和政治利益,同敌人满清勾结是存在的历史事实。
不过,这也不算稀奇,这是晋商特点决定的。
在明代,大明在边塞驻扎大量军队以防卫北方的敌人。
当时除了国家的军粮和物资以外,还存在巨大的物资缺口。
尤其是围绕着边塞,形成了很多小的市镇,居住了一些老百姓,这些人也需要基本的生活物资。
然而,依靠国家的补给制度,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古代又没有火车,大量的物资运输主要靠水运船只。但边塞和内地又不通水路,只能依靠马车之内运输,运输成本非常高。尤其是运输一些生活必需品,根本就不赚钱,商品价值还不及运费。
没有商人会去做这种赔钱的买卖。
大明是比较开通的朝代,就转而利用商人。
于是,大明出台一项制度,鼓励商人将大量物资运到边塞去。当然,这不是白运,国家会给商人食盐的特许政策。
也就是,你如果将大量物资运到边塞出售,无论你赚钱还是赔钱,国家就给你一定数额的食盐贩卖的指标。
大家都知道,古代食盐都是国家垄断的,是暴利行业。很多朝代食盐收入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比例甚至一半。
由此,一些商人就动心了,尤其是晋商。
晋商那时候规模还不大,主要是通过国家特许政策,将一些比如茶叶、瓷器之内的东西运到边境,同蒙古人交易,换取毛皮、牲畜之内。
但这种贸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太大,一旦蒙古部落和大明关系搞僵,商业销售就中断。
即便如此,晋商相比其他商人,对于边塞贸易还是很熟悉的,具有优势。
此次大明政策出台后,晋商立即响应。他们将大量物资卖到边塞,换取特许政策去食盐价格低廉的地方购买,然后运到全国缺少食盐的地方以比较高的价格销售。
自然,这是极为辛苦的经商手段,不过利润丰厚,由此晋商迅速壮大,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商业集团。
但大家注意,晋商的崛起和发展,有明显的国家背景。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晋商是做不了生意的。
所以晋商始终和国家以及官员保持良好关系,说通俗点就是官商勾结。
然而,明末国家一片混乱,财政崩溃,晋商的生意做不了啦,勾结什么官员也没用。
眼见坐吃山空,晋商突然发现一个门道可以赚到暴利。
这就是:将物资销售给敌国满清。
满清虽武力强大,国内经济极为落后,对于大明的贸易有着极高的要求。
但开战以后,大明就中断了和满清的贸易,满清国内立即陷入严重的物资短缺。
不要说满清后方,前线士兵(满清战士必须自备衣物)严重缺乏衣物,很多士兵衣不蔽体。一旦有满清士兵战死,立即就会有人上去扒衣服,明军对此颇有讥讽。
于是,努尔哈赤等人悬赏巨资要求晋商和他们做生意。
根据当时法律,私通敌人是重罪,可以处决。
但晋商一是因为暴利,二是判断大明就要垮台,试图勾结满清以获得政治资本,还是走私给满清大量积蓄的物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登库等八大晋商财阀。
自然,晋商也没有这么蠢,敢于直接和满清交易,搞到自己满门抄斩。
在清朝入关前,晋商同满清的物资贸易,都是借助蒙古土默特的作为中间人。晋商只在大同和张家口卖物资,利用的是当年隆庆和议后开边塞马市的有利条件。
当然,这一切前提是晋商必须收买当地的明军官员和军人,不然分秒也是要穿帮的。
当时已经是大明末年,官府军队都很腐败,收买是没有问题的。
《万全县志》写的很清楚
“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定鼎后,承召人都,宴便殿,蒙赐上方服馔。”
果然,满清入关称霸中原以后,对于晋商的合作非常满意,继续将边塞的贸易特权交给他们。满清皇帝还亲自召见八大晋商,封他们为皇商。
由此,晋商在满清时代也是迅速发展,实力更为雄厚。
其实,晋商在满清时代还有很多表现,甚至勾结洋人。
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百度看看历史。
其实,晋商说通俗点相比其他商人,并没有太多的才能,只是很懂政治会勾结官府而已。
一旦官府勾结不上了,国家不给他优惠政策了,晋商立即就完了。大家看看满清垮台以后,晋商就一蹶不振,灰飞烟灭了。所谓晋商搞得钱庄票号,被洋人银行用一个小拇指就推翻了。
其实真正的商人应该不断将资本投入市场,以求壮大实力。
然而晋商却把大量资本用来在老家买地,这是违背商人基本原则的短视行为。
大家别怪萨沙说话不好听,但三个字点评足以:土包子!
魏的建立和唐朝的建立是禅位,它与篡位有何本质区别
没有本质区别,这只是让史官在记载的时候稍微好看一些。
什么叫篡位?就是臣子夺了皇帝的位置这就叫做篡位。
什么叫禅让?就是皇帝活着把位置让给别人,当然前提是自愿的。
真正的禅让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燕王姬哙让位给国相子之,这一次是真心禅让,不过最后导致燕国内乱。
至于唐尧传位给虞舜,这是不是禅让,现在众说纷纭,有说是,有说不是,当然有些人认为这是儒家编的故事,希望建立起这样一种皇位更替的方式。
魏国曹丕从汉献帝手中接下东汉之大权,唐公李渊从隋恭帝杨侑手中接过隋之大权。这个过程是和平的,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些人都是被迫的,不管是汉献帝,还是隋恭帝他们都不是和燕王姬哙一样真心的,他们是没有办法,因为自己就是傀儡。
当然这种篡位是属于比较平和的篡位,比如像汉献帝退位之后可以自然终老,在封地之中还行天子之位,而隋恭帝杨侑之后一年病死,当时15岁,自然也就有被害的说法出现。
如果从禅让的模式角度来说,魏和唐还是有区别的。
唐尧传位给虞舜那个场面更多的是一个理想的场面,而燕王那一次估计是头脑发热而致。魏与东汉的交替应该属于教科书式的禅让,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祥和的。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包括衣带诏的影响,所以觉得汉献帝那过程是很痛苦的。
实际上从曹丕父子对汉献帝的态度来看,汉献帝的日子应该过的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死后,曹睿作为皇帝亲自扶灵,而且力排众议,让汉献帝以天子之礼仪下葬。
此时离魏国立国已多年,这是难得可贵的。
当然不管你是何种形式,在儒家眼中你就是篡位,这就是不臣之举是不合适的。
如果你细读《史记》你会发现《史记》列传中的第一传就是《伯夷列传》,这一传中有一个观点虽然是伯夷、叔齐说的,但是代表的是司马迁,或者说当时人的主流观点。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儒家推崇武王伐纣,但是司马迁传递的一个观点就是这是错的。
看上去矛盾,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一个王朝他怎么得到天下?因为有道伐无道。一个王朝建立之后,对任何的臣下不臣之举自然都要谴责。
如果你明白这些,你再看所谓的禅让,你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不一刀把皇帝杀了,而是采用这么复杂的形式。
张作霖不识一字,是如何成为东北王的
张作霖为什么能成为“东北王”?
张作霖能成为“东北王”不是偶然事件。主要得益于他的领导才能,他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在东三省时政界的游刃有余。
一、张作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说到张作霖,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东北王”。这个看似匪气冠名的人物,何以被冠以“王”呢,只是他的一生似有传奇色彩,而又让我们觉得东北王确实非浪得虚名。张作霖,是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穷苦人家出生,其祖父存有基业,但是被其父亲张有财赌败了家业。一次,债主堵门追债,张作霖心生一计。他暗地里将债主家的猪赶下水里。在当时,一头猪是很值钱的。就在债主干着急的当儿,张作霖自告奋勇说,我来帮你把猪赶上来。就这样,追债事件被成功解围。债主不但免了他家的债,还对张作霖又夸又赞。不得不说,张作霖从小就很有心计。
张作霖的聪明不单单表现在小小的计谋上面,他在为人处世上面也善于动脑子,有时候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也许正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匪徒思想,能让他在心底燃烧起称霸江湖的野心而不曾被人发觉,只待时机成熟可以昭然天下的时候,已然登临成功大堡。
二、有手段、有头脑、善用人是张作霖的三大法宝。
张作霖的仕途的确从绿林开始。他结识土匪主要还是源于他的头脑。张作霖的手艺活很丰富,什么木匠活、卖包子,甚至当兽医,他都干过。曾经就有一个慕名而来的土匪,叫张作霖给他的马治病。马的病治好以后,张作霖非但分文未收,而且对土匪还是一顿猛夸、一顿“仰慕”。因为他深知这位土匪以后对自己的作用。的确,土匪夸下豪言壮语,兄弟以后自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张作霖的手段也不是就这么三两下。他在东北成立了“保险队”。东三省当时时局很乱,他看准时机成立专门的“保安公司”,为保护一方富庶抢占先机,而且他还命令属下,不准干伤害百姓的事情,一旦触碰杀无赦。由此可以看出张作霖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张作霖走上仕途不光是找准了时机,也找对了人。从张作霖到绿林以来,清廷已经内忧外患、名存实亡,而且已经无力再去清剿东北的土匪,清廷看到张作霖日益壮大,就果断将其招安,给他一顶帽子,让他“大鱼吃小鱼”,就这样,张作霖消灭了一些散余的土匪势力,又解除了蒙患,促进了东三省的和平和国家的统一。张作霖先后也担任了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直至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张作霖成为“东北王”,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随机事件。他除了有手段、动脑子、有心机之外,他还知人善任。他自己可以说是个文盲,没有读多少书,三教九流也许独独缺了文化层面上的受教,而且满嘴还是“妈了个巴子的”污言秽语,这种逆向“示弱”也不得不说是其睿智的表现,让人放松警惕,以利于自己行事。用人上,虽然自己没文化,可他知道人才的意义有多大。他手下有深谙陆军指挥的杨宇霆,有总教官郭松龄等。所以他在东北才能如鱼得水,如日中天。
三、从绿林到招安,直至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实至名归。
单从字面意思来看,“东北王”虽然不失有匪气之意,但还包含着王者霸气的荣耀。
张作霖从土匪到大帅,从被人颐指气使到满嘴脏话骂人,不得不说张作霖是在经历了重重磨砺之后才透露出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愤与坦然。张作霖走上仕途也许是私心使然,但他对国家和民族所做的贡献,却是骨子里流淌的国民血液。张作霖死于日本关东军制造的“皇姑屯事件”,起因是他拒绝日本田中内阁提出的无理请求。在民族大义面前,张作霖的民族意识始终没有泯灭,作为“东北王”,这位草莽英雄受之有余、当之无愧。
(对于这位张大帅,您有何高见呢,欢迎关注、点评。)
上古时期,尧帝真的禅让给舜帝了吗
舜长得一表人才,尧帝很喜欢,就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做了尧帝的上门女婿,舜依然很低调,更加恭顺的完成尧帝的各项任务。大家对他也很认可,尧本来是想把帝位传给儿子的,看到上门女婿的才能能够更好地治理国家,九个儿子才能又不是特别出众。想想,尧老头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足见对舜的赞赏,再加上儿子们缺乏政治智慧,骄纵自负,让舜捡了个大便宜。所以尧舜禅让,应该是有的,但其中一定经历了复杂的斗争。
如何评价明代的严嵩
严嵩,大奸似忠;
真的,有时候,我研究严嵩,研究深了,也感觉忠奸莫辨;
你说他奸吧,这个严嵩工作可算十分勤劳,二十年来一日不落地在值班房里值班,连大年夜都在。
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严嵩
这两句诗是严嵩死之前留下的,和大部分奸臣一样,严嵩认为自己是忠臣。我认为严嵩是真心这么想的,他对嘉靖皇帝来说是忠诚的,并且尽心竭力为皇帝办事,不然怎么能身为首辅二十年。
从严嵩的这一生来看,怎么看都像一个好人:
严嵩很聪慧,三岁写字,六岁读经,十九岁中举,二十七岁进翰林院;
严嵩很孝顺,父母亡故的时候,坚决回家守孝,好几年。
严嵩很正直,曾经放话直言,不与奸臣为伍,守孝之后拒绝朝廷征召长达十年,远离政坛!
严嵩也是好男人,中举之后娶了青梅竹马的欧阳淑端为妻子,从少年,到内阁首辅,始终 一个妻子,从一而终,这一点太难得了········
严嵩生命的前五十八年,怎么看都是一个不错的人,一点问题没有。
随后严嵩选择迎合了嘉靖的想法,支持嘉靖的大礼仪,从此进入帝国的权力中枢,从此权倾天下。
严嵩的转变让人突兀,毕竟五十八岁了,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严嵩转变得有点怪。
但是在我理解中,严嵩可能终于明白一件事,无论想干什么,必须要过嘉靖皇帝那一关。
严嵩是能人,自古以来大奸臣都是办事能人。他重用胡宗宪,平倭寇,拒边患,在嘉靖皇帝的默许下,达到权力的巅峰;
这个过程死了太多人,得罪了太多人。
我认为,这个主要原因在于嘉靖皇帝;
岳飞之死,不能全扣秦桧头上,与赵构脱不了干系;
严嵩之奸,也不单是严嵩自己的问题,与嘉靖脱不了关系;
同样,和珅之贪,也不单是他自己的问题,与乾隆脱不了关系;
即便没有秦桧,严嵩,和珅,也会有其他人代替他们的位置。
嘉靖的智商和能力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只可惜他的才能没有用在治理国家上,而是用在了权术上,一个有才能而无信仰的人,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应该和嘉靖一样,去寻求一个不存在的彼岸,这是他的悲剧。
嘉靖皇帝之所以这样,应该是和他登上皇位的方式有关——他的皇位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白捡的皇位,特别怕失去权力,所以嘉靖一辈子将权力抓的非常严。
严嵩之后的徐介和严嵩又有什么区别?只要嘉靖在,一切都没变。
严嵩和徐介的政治斗争,达到了匪夷所思的深度:
严嵩知道徐介要扳倒自己,徐介知道严嵩知道自己要扳倒他,他们还是相互相处那么多年。
严嵩知道徐介终会扳倒自己,但是他也看到了,徐介和自己没区别;
而徐介也了解严嵩,徐介也知道,自己就是当上首辅,也未必不是严嵩第二;
严嵩感觉到,徐介这个敌人对自己还是不错的,自己倒台后,别人都避之不及,唯有徐介和往常一样尊重自己,毕竟还是亲家····一面是最可怕的政敌,另一面是最好的朋友。这种扭曲的亦敌亦友的关系。
让严嵩迷茫了;
嘉靖皇帝,倒严党,而不倒严嵩,也许严嵩在死前会感叹,终究是嘉靖负他。
至于贪墨,我在研究和珅的时候想明白一个问题:
因为我一直无法理解和珅竟然会如此有钱,如同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小偷,靠偷大家的钱生活,可是这小偷最后怎么能把自己偷成全村首富?而且自己的家产,比全村还多?
在查阅大量的资料之后,我其实明白一个道理,和珅其实做事叫特许经营,实际上就是官商;
和珅的贸易网络之庞大,超乎想象,甚至当年和东印度公司都有来往。
我想严嵩,乃至严党,除了贪墨之外,肯定也有类似情况。
但是,我要说的是,严嵩终究是一个奸臣!
大奸似忠!
为善去恶是格物!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奇人异士
1937年8月,山东夏津村,一场小规模战斗正在进行,战斗一方是八路军士兵,另一方是日本兵。只见有个八路军战士,身长接近两米,威猛彪悍,那些日本兵在他身边就像一个个矮冬瓜一样。他拿着刺刀,左突右挡,一连捅死27个日本兵。鬼子被彻底吓傻了,抱头鼠窜,什么武士道精神全抛之脑后,就恨爹妈没给自己多生一对脚。
以上这个场景可不是来自抗日神剧的场景内容,而是历史上真真实实发生过的。这位连杀27名鬼子的八路军战士,就是被称为“军中吕布”、立过八次一等功的抗日英雄吕俊生。
吕俊生,1907出生,河北邢台县前青峪人。自幼家境贫寒,13岁那年,因生活所迫,吕俊生到武安县学徒钉鞋。学徒没几年后,又被人雇去羊皮、当长工,上山西、下河南,天南海北的闯荡,历经坎坷磨难。
和那个时代所有的贫苦百姓一样,吕俊生也是整天饥一顿饱一顿,能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也许是因为继承了三国时期吕布的优良基因,吕俊生身体素质明显异于常人,骨骼宽大,身体魁梧,身长接近两米,远远望过去就如一座铁塔一般,天赋异禀的身体使得吕俊生干什么都是一把好手。
对吕俊生来说,日子苦是苦点,但凭着自己一身力气和手艺,混口饭吃不成问题。但是,时间来到了1937年,这一年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河北很快沦陷,吕俊生和父老乡亲都成了亡国奴。
这时候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吕俊生二话不说参了军,投身到抗日事业中去。很快,吕俊生在战斗中崭露头角。
1938年7月,吕俊生所在的129师东进纵队2团4连在山东夏津与日军遭遇。当时,日军两个中队正在移防,装备齐全。吕俊生所在的4连虽然抢先占领了制高点,但是无奈火力弹药不足,在与日军对射中逐渐落入下风。眼看子弹就要打光的时候,连长果断下令,冲上去和鬼子拼刺刀。听到命令后,早已按奈不住的吕俊生,如下山猛虎一般跳出去,提着刺刀,甩着大长腿,几步就冲到了日军眼前。
鬼子还来不及反应,吕俊生的刺刀就已经递了过来,直接捅死一个,接着,他运用平日里学到的拼刺技能,不断将挡在前面的鬼子刺倒,不一会儿就已经杀了27个鬼子了。当然,吕俊生自己也挂了彩,身上三处被刺伤,要不是如此,这个杀敌数字可能还会增长。
经此一仗,吕俊生一战成名,被授予一等战斗功臣。战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军中吕布”,整个八路军东进纵队都知道了这个“军中吕布”。而对于日伪军来说,吕俊生这个名字成了心惊胆寒的噩梦。
在那个时期,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中国军人在身体素质落后于日军的,所以在拼刺刀时往往处于下风。据老兵回忆,鬼子的拼刺技术是强于中国士兵的,在拼刺时,一个鬼子兵对阵三个中国兵是常有的事。而吕俊生一人就能在一次白刃战中连杀27名日军,而且还是1938年时的日军,其身体素质和作战技能都是侵华日军中最强的一批,由此可见吕俊生的厉害。
之后,吕俊生不断刷新他的战绩。
1938年9月,吕俊生所在的连队又与一个日军中队和伪军一个连遭遇,结果又是一口气干掉了17个日伪军,再次荣立一等功,并被提拔为排长。
1938年12月,吕俊生调到华北军区青年总队通讯连当连长,刚上任不久,就遭遇了一场恶仗。当时,他正带领全连训练,突然日伪军不知道什么时候摸了过来,两军交战勇者胜,吕俊生带头向敌军冲锋,在他的带领下,全连以伤亡22人的代价,打死打伤60多个日伪军,其他敌军一看不好,仓皇逃窜。
1940年,吕俊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阎家庄战斗中,他巧妙布防,打死敌军108人,而全连只有1人受伤。这个战斗成果报上去以后,129师专门为他所在的连队发来贺电,授予吕俊生“英雄连长”的称号,他所在的连队,也被命名为“英雄连队”。
后来,吕俊生因为在近战中多次负伤,上级就把他调到了敌后武工队。这期间,他也根本闲不住,腰稍微好一点,就化装进城,奇袭日伪军,日伪军被他搞得风声鹤唳,都不敢单独出来活动,为此,还专门悬赏一万银元买他的人头。最危险的一次,吕俊生带领7名武工队员,被日伪军围在了一个村子里,吕俊生毫不慌乱,冷静地与日伪军周旋,最后不但成功逃了出来,还顺手杀了11个鬼子。不但如此,吕俊生还抢先在日伪军回城之前,袭击了日伪军的驻地,夺走了好几架机关枪,还扛走了一门迫击炮。
从参军起,吕俊生一共获得过八次一等功,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1950年,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付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军人,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300余人都是是从全军400多万人中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英雄,吕俊生就作为华北军区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在会上,毛主席还握着吕俊生的手说道,我知道你,你很厉害。
1970年,63岁的吕俊生在村里看电影,放的是抗日电影,当看到我们的军队胜利时,吕老爷子大笑几声逝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