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汉高祖对修建皇宫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太医不用阉就可进皇宫,既有官职又有俸禄,为何没人愿意当_皇宫_太医_慈禧

本文目录

  • 请说明汉高祖对修建皇宫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 太医不用阉就可进皇宫,既有官职又有俸禄,为何没人愿意当
  • 皇宫真有宫斗吗
  • 南京紫禁城存在了几百年,里面有人住吗是哪些人
  • 汉朝三大宫,唐朝大明宫为何规模都那么巨大,反而宋朝以后的皇宫规模还变小了
  • 溥仪被赶出皇宫冤不冤
  • 古代的皇宫到底是怎么样子的
  • 古代的禁军是保护皇宫安危的,那保护京城安危的是什么机构
  • 有学者研究发现《红楼梦》写的是清朝宫廷秘史,你信吗
  • 历史上真有慈禧和乔家借钱这档事吗

请说明汉高祖对修建皇宫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自从秦代统一之后,秦始皇开始大修宫殿,富丽堂皇的阿房宫集中了全国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华丽的材料,但是这也耗尽了秦代的国力。秦汉之际,项羽毁掉了原有的秦朝都城咸阳,汉高祖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长安城作为都城。

汉高祖来到长安后。萧何正在整顿未央宫,设立了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高祖看见未央宫的壮丽,非常生气,对萧何说:“天下动乱不安,劳作辛苦了这么多年,成败还是未知数呢,怎么可以过度的建造宫殿房屋呢!“萧何说:“天下正当还没有安定的时候,因此可以趁此机会修建宫室。而且天子将四海都当作家,如果不依靠壮丽华贵很难以威震天下,并且以此为例不会让后面的子孙超过如今的规制。”高祖非常高兴。从栎阳迁都长安。

当时的天下已经平定,修建长安城是必要因素。而且,萧何修建长安城以后,形成了固定的规格,西汉一朝再也没有大修长安城的情况。未央宫,长乐宫成为了天子的居所,以后的天子也没有将国家的财富虚耗在修建宫殿上,可以说是利在千秋。而且,长安城的恢弘也让各路诸侯和各地的蛮夷酋长叹为观止,有效的弘扬了大汉天威。从此以后,汉唐两朝的都以长安为都城,长安也为世界所熟知。

太医不用阉就可进皇宫,既有官职又有俸禄,为何没人愿意当

受很多影视剧的影响,实际上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当太医的人少,是因为严格,而并不是没人愿意去当太医。

通常在影视剧里,我们可能会看到某个妃子就快不行了,然后皇帝抱着爱妃,急得不行,大喊“传御医”,然后就立马就跑来一个太医,用丝帕覆腕,一搭脉,然后跪在地上就磕头,臣死罪。皇帝气的不行,饭桶一个,拖出去。立马又招来一堆太医进行会诊。一通各种祖传秘方、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用下去,根本没有半点疗效,都喊死罪。皇帝气的不行,一群饭桶,推出去全杀了。就在这时,某个小太监介绍个民间游医进来,“悬丝诊脉”之后,用了五毛钱特效药,病情立马好转。皇帝一高兴,赏赐黄马褂。

因此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医不用阉就可进皇宫,既有官职又有俸禄,但是随时可能掉脑袋,所以没人愿意当。古代的太医们要是知道影视剧这么编排自己不知道会不会跳起来。

在古代太医不单单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荣誉。因此对于太医的选拔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通常是数代或数十代的医学世家、某一医学流派的主要集大成者,才有资格进入太医院,进行医学的研学,然后为宫廷服务。比如明朝时太仓的娄东医派就出过9个太医,其中祖孙、父子相承的就有6人。

而且太医院的执业太医和我们现在医院的“专科医生”是类似的,每个太医必然会精于某一科,比如娄东医派出去的太医就精于疡科和儿科,通常都会有家里数代人不断验证研发的祖传秘方。所以通常给老百姓的医病的医生,大都是全科大夫,需要研究很多方子治疗不同的病症,可谓民间医生“百方治一病”。而太医则更偏向于专科研究,通常是一个祖传秘方打天下,也就是“一方治百病”。

从宫廷里的人患病到接诊,实际上也会进行一个“导医挂号”的过程,而且整个诊病的流程相当严格,近乎苛刻。

比如在明朝,一个太医进宫“出诊”前,宫里会派宫中的当值太监和宫中老妇来太医院(局)来请太医。太医院的院吏要初步询问病情,并翻看此前此人的病例记录。如无特别指定,会安排该病人的“保健医生”和“专科医生”进行病情的初步分析和探讨。“专科医生”在熟悉病人的身体情况之后,跟随内官监太监、守宫门太监、御药局太监各1名,连同当值太监3名、宫中老妇2名,共8个人相陪。最后出诊结果出来后,太医写下药方交由太医院,多方再商讨后确认无毒副作用之后,再交由专人到御药局拿药抓药,最后药渣也要保留。整个资料期间,专职太医要定时来查询身体状况,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病好。由太医局宣布此次治疗结束,并把此案例专门写成一个报告留在太医院留档。

大家看了这个流程之后,才发现原来古代太医院的治病流程这么严谨啊,不比现代医院的流程差在哪里。

流程的严格,实际上才是太医们人身安全的保证。

从娱乐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各种不严谨,甚至太医给皇帝带绿帽子,然后被皇帝一怒之下阉割了的都可能发生。但在真实的历史上,看下这个“出诊”流程,是几乎不可能了。

入宫诊病流程虽然严格,但是所有治病的流程和结果都是在多人的监督之下完成的,而且有相对应的档案留档。这也就可以正本清源,皇帝也不会因为太医没看好病就可以胡乱杀人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皇宫真有宫斗吗

谢谢邀请。不负责任的说一声,皇宫里真有宫斗。而且这个宫斗不但包括皇后之间的宫斗,还包括妃子们之间的宫斗,以及太监们之间的宫斗。

今天我们就举三个例子来分别说。

1.皇后之间的宫斗:大清圣母皇太后慈禧与另外一个皇太后慈安的宫斗。

慈禧权倾大清50年,对皇帝都能行废立之事。但在慈安皇太后活着的时候,慈禧是完全夹着尾巴的。这姐妹俩一同行使大清最高权力20余年。外人看上去都是姐妹情深。

但我们从慈禧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慈禧皇太后是一个绝对心狠手辣的人,他怎么会对慈安如此的恭敬呢?

原因就是他们的老公也就是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给慈安皇后留下了一道密旨:如果慈禧骄纵不法,就让慈安按祖宗家法治她。

正因为这道秘旨的存在,慈禧对慈爱一直非常的尊敬,有一次慈安生病了,慈禧还把自己胳膊上的一块肉割下来熬成了汤,为她治病。慈安非常感动,就烧了这个密旨,从那后慈禧便对慈安不客气了,不但剥夺了他所有的权利,还把他给弄死。

这就是太后之间的宫斗。

2.太监之间的宫斗。明朝的刘瑾和张永

我们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太监的权利是极大的。除了在内庭里是内相之外,在军权上,他们还有监军的责任。

明武宗朱厚照时,大太监刘瑾与大太监张永之间便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都是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专权天下。

刘瑾是专横跋扈,不但得罪了天下文人还得罪了军官们。张永就比较聪明了,他先是联合军官平定了怕乱。借着自己有功这个好机会,便和御史杨一清一起给明武宗上了刘瑾几十条罪状的奏折。

并再三要求皇帝逮捕刘瑾。而在刘瑾入狱的第2天,张永便联合文官们纷纷上述要求,严惩刘瑾。最后刘瑾被迅速判了,凌迟处死。

张永联合了文臣武将御史言官,一举扳倒了刘瑾,

这是太监们之间的宫斗。

3.妃子们之间的宫斗:战国时楚怀王的宠妃郑袖与魏美人的宫斗。

楚怀王新纳了一个魏美人,郑袖便失宠了。但郑秀想了一个办法:她刻意去结交这位美人,并告诉他楚怀王的喜好。取得了魏美人的信任。

然后她又干了一件很厉害的事儿:她一方面告诉楚怀王,魏美人嫌弃他有狐臭,另一方面告诉魏美人楚怀王不喜欢她的鼻子,要她没事把鼻子遮掩一下。

于是就有了每次楚怀王见到魏美人的时候,魏美人都在掩着鼻子的情形。而楚怀王以为是魏美人嫌弃他的狐臭。一怒之下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还把她给杀了。

而郑袖又重新获得了楚怀王的独宠。

这是妃子们之间的宫斗。

4.所以说后宫之间的宫斗更是杀人不见血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南京紫禁城存在了几百年,里面有人住吗是哪些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明清时的南京紫禁城肯定是有人住的,虽然第三代皇帝将都城由南京迁到了北京,可毫无疑问的,南京皇宫也不能空着。

而且这座宫殿可是相当巨大,其占地面积超过101.25万平方米,如此硕大,空着岂不浪费?!日常维护,打扫的宫女太监是不是得要呢!

在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朱棣当年虽然迁都到了北京,但在南京设立南直隶,仍由皇族和重臣驻守。

那么,哪些人会被“留”在南京皇宫呢?

当初朱棣迁都后,南京皇宫依然保留,而且“行政系统”也和原来一样,比如礼部、户部这些机构都有,只是这些“公务员”们没啥实权罢了。

在小君看来,当时在南京皇宫的这些公务员有点像退休养老的感觉。

同时,在明朱棣时,明仁宗朱高炽还曾经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清朝时,南京皇宫被当做了清军的驻防城,只允许八旗武装驻守,民间俗称“满城”。

太平天国时期,明皇宫遭到大规模破坏,为了建天王府,曾将皇宫中大量木料石料拆毁。

如今的明皇宫只剩下遗址,小君偶尔还会看见有老年人在这里跳跳广场舞,俨然成了人民的乐园,不知道朱元璋泉下有知,是高兴呢还是气愤?

这座皇城作为北京紫禁城的“大哥”,却在风雨飘摇中伤痕累累,面目全非,哎,如果它还“活着”,一定是比北京紫禁城更雄伟的皇城。

汉朝三大宫,唐朝大明宫为何规模都那么巨大,反而宋朝以后的皇宫规模还变小了

中国古建筑到发展有这样一个规律,斗拱越来越小,排列越来越密,因此房屋的出檐也越来越小。

目前宋代宫殿式建筑样式,仅存山西晋祠圣母殿一例,弥足珍贵。有兴趣可以将它和北京故宫的建筑比较一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发展规律。

斗拱原是立柱上的构件,起减震作用,制作极其复杂,技术水平要求极高,越小越难做,工艺成本也越高。古代帝王为了显示豪华,将它越做越密,以致后来装饰作用大于减震作用。

现在有些大宾馆、大饭店的门前装饰,多用斗拱琉璃瓦,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这个道理。

溥仪被赶出皇宫冤不冤

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攻入北平城,曹锟下台后不久,北平城刮起了一股复辟之风,清朝的遗老遗少,和保皇派们,到处散播谣言,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不安。

联想到之前,张勋复辟的闹剧,这让冯玉祥既感到不安,又感到反感,为以正视听,也为了,将封建余毒彻底连根拔起,以绝后患,所以冯玉祥将溥仪赶出了皇宫。

从这一点来讲,冯玉祥赶溥仪出皇宫是对的,因为这样做,从一定程上,断绝了清朝潜在力量的复辟梦想。

(溥仪)

至于说到溥仪,被赶出皇宫冤不冤,我认为也不冤,首先,历史是不允许开倒车的,不管溥仪愿不愿意复辟,但是清朝的余党们,一直有这个想法,并且用事实,告诉说了我们,他们的复辟之心,从来没死,张勋复辟事件,就是最好的明证。

其次,张勋复辟时,溥仪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实际意义来讲,就已经等同于,溥仪已经撕毁了,先前和国民政府所签订的契约,所以,冯玉祥赶溥仪出皇宫,不存在违约一说。

(冯玉祥)

冯玉祥唯一错的地方,就是对溥仪的放任自流,这是冯玉祥欠考虑的地方,溥仪这样一个,有着敏感身份的人,即使要将他赶出皇宫,也应妥善安置,派人监视,以防有变。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清朝已是过去式的了,但毕竟影响力还是不容小嘘的,他要是挣扎一下,还是会对国民政府造成一定的伤害的!

(溥仪最后,和日本人走到了一起,这一点冯玉祥应该没想到吧!)

结语:从大义上讲,冯玉祥赶溥仪出皇宫,是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是没有错的,溥仪也不存在,冤不冤的事。

话外之话:赶溥仪出宫这件事,就溥仪而言,肯定是感到憋屈的,而随着孙殿英挖掘清皇陵事件的发生,溥仪最后诉讼无门,是他对国民政府,更是感到失望,到后来,当日本人对溥仪抛出的橄榄枝时,于溥仪而言,即是一种希望,也有些许无奈!

古代的皇宫到底是怎么样子的

说到古代的皇宫什么样,这事儿光用语言肯定是没办法说明白,最好是有图有真相才容易理解,纵观国内,目前留存下来的古代皇宫也就2处,一处自然是大家都知道的,位于咱们北京的心脏地界的故宫博物馆,它是大明朝永乐皇帝打造而成,是目前留存下来最完整的明代皇宫,后来明代在崇祯皇帝手上灭亡,这座皇宫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做过几天大顺王朝的帝宫,之后便被从山海关而来的满人赶跑了,在后来,这里成为了满族人建立的大清皇宫,里面的建筑基本和大明时期有少许差别,但是大体上的格局是没有改变。所以说,故宫的现在的样子就是明清皇宫的标本。

但是另外一处留存完整的皇宫,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它便是在沈阳的盛京故宫,是清朝前期的皇宫,由努尔哈赤创建,距今也300年的光景了,这里目前也是保存非常完好,是一座纯清代的皇宫标本,下面咱就发几张笔者实拍的盛京故宫图,大家可以一睹古代皇宫的真实模样,您上眼嘞~

这座皇宫在大清入关后,就基本被闲置了,作为后世皇帝上祖坟临时休息的老家,基本保存了清前期的特征,如果您来沈阳,记得一定要看看这个实实在在的古物,亲眼见证一下古人皇宫的奢华。

古代的禁军是保护皇宫安危的,那保护京城安危的是什么机构

一个朝代建立政权后,首先要设立首都,作为政令发布和民情上达的中心点。首都也叫京城,京城的安全保卫由谁来负责?这就是卫戍部队。下面从商王朝开始,逐一简要介绍各朝代的京城卫戍机构。

  • 商朝 商朝卫戍国都的部队称之为“震旅”。“震旅”是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部队,平时学习射箭、驾车、格斗等军事技能,在商王田猎的时候随同参加,担负保护商王、获取野兽的任务。在商王返回首都后,担任京城的卫戍防御工作。
  • 周朝 周朝最开始编制有六个师,屯驻于周都镐京,称为宗周六师。后来又组建成周八师,屯驻于洛邑。十四个师兵力有四万余人。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周天子直接掌握的卫戍部队大幅度缩减。到战国时期,基本上已经没有守卫国都的部队了。
  • 秦朝 秦朝的首都卫戍部队由中尉统帅,分营驻扎在京城内外各要点,主要负责首都的安全和各重要官署、仓库的守卫任务。
  • 汉朝 西汉沿袭秦制,首都的卫戍部队由中尉统领。汉武帝时改称中尉为执金吾,执金吾率部队警戒宫外,与巡行宫内的卫尉相为表里,共卫京师。东汉的首都卫戍部队称为北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执金吾统辖,担任洛阳宫廷以外的巡逻、警卫工作;另一部分是北军的主力,由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统领,直接由皇帝指挥,负责宿卫京师。魏、蜀、吴三国,基本上也是沿袭东汉的卫戍制度,在此不复赘述。
  • 晋朝 西晋设中军驻守京师地区。中军又有宿卫军和牙门军的区别。宿卫军屯驻京城城区,以警卫宫廷和京城为主要任务;牙门军屯驻京城郊外,作为中央直接控制的机动部队。宿卫军的各级军官包括: 殿中司马督、司马督、佽飞督、熊渠督、命中督等。后期建制完备,又设置了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击等六军。六军总兵力大约二万人,是皇帝最亲近的亲军。此外还有四军、六校和二营,担任宫外及京城的警卫。四军由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将军统领,每将军领一千兵。王羲之就担任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世称其为“王右军”;六校就是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翊军六校尉营,每校尉营各一千人;二营是指积弩营和积射营,每营大约二千五百人;太子的东宫设左卫军、右卫军、前卫率、后卫率、中卫率五军,五军兵力在万人左右。以上各军一般统称为宿卫军,负责宫廷警卫和京师卫戍,总兵力近五万人。东晋沿袭西晋制度,首都建康卫戍部队编制规模与西晋大体相当。

(篇幅较长,后面朝代的内容未完待续。)

有学者研究发现《红楼梦》写的是清朝宫廷秘史,你信吗

学者们硏究红楼梦,或者考证红楼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把它们一一列出来,太多太杂,并和其它答题者多有重复,免了吧。但是不是写的清宫秘史呢?这种观点,我不相信。因为从红楼梦的整个故事中,除了元春贵妃和皇权有关连外,其它主要情节与清宫风马牛不相及。红楼梦是小说,是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的意义决不是局限在清宫或者什么秘史方面。
红楼梦是小说,作者经过多次修改。曹公对这部巨制精心布局,是任何考证者无法对其诱导到其它方面的,而其它方面并无法改变红楼梦的内涵意义。

历史上真有慈禧和乔家借钱这档事吗

谢谢命里富贵君邀请。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逃往山西,乔家“大德通”掌柜高钰接到一封密信,写信人是跟随慈禧、光绪皇帝西行的内阁学士桂春,信中道:“銮舆定于初八日启程,路至祁县,特此奉闻,拟到时趋叩不尽。” 高钰看信后,立马把乔家装饰一番,作为慈禧一行的临时行宫。慈禧逃到山西后非常缺钱,山西官员召集山西各商号商量“借钱”,要求大家体谅朝廷苦衷,但都不吱声,顿时冷了场。此时,乔家票号代表贾继英却打破了沉默,表示借给朝廷白银10万两。

慈禧听闻很高兴,这是雪中送炭啊!贾继英跟大掌柜阎维藩说了,阎维藩佯装不高兴,责怪他自作主张,他说要是国家亡了我们也会亡,要是国家在钱还能要回来。大掌柜笑着说,机灵鬼!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也出不了一个你。

慈禧问乔致庸要点什么条件时,乔致庸笑呵呵说:我能为大清为皇上孝敬是我的福气,怎能谈条件呢?但小人听说老佛爷的书法是一绝,不知能否赏赐小人四个字,好让后人知道乔家接待过皇帝。慈禧也非常开心,乔老板既夸了慈禧又解救了慈禧的窘境,慈禧问乔老板想要什么字啊?乔老板回答:福中琅环。意思让慈禧认为乔家大院是块宝地,子孙后代就能在此落脚下来。慈禧连连点头,立马命人拿纸笔来,写下了这四个字。

当时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山西票号的生意却获利甚丰,许多人感到奇怪,却不知慈禧对乔家大院“投之以挑,报之以李”。

朝廷解除了对山西票号的禁令。之前,不允许私人票号经营公款汇兑业务,但战乱时南方上交朝廷的公款无法及时到达,只好对民间票号暂时解除禁令,但危机一过,朝廷又马上重新禁止。庚子事件后,朝廷再次放开民间公款汇兑,所有的山西票号都跟着乔家大院走鸿运。

慈禧给山西商人的人情,一笔是各省督府解缴朝廷的款项,另一笔是庚子赔款连本带息大约10亿两白银,两笔全交山西票号经营。据户部档案载:1906年户部有1/3白银存在山西各家票号中,使得山西票号得到飞快发展,乔家大德通票号更是达到顶峰,但辛亥革命一开始,大部分山西票号迅速崩溃。

1884年乔家大德通票号,每股分红850两,1888年增至3040两,1908年飙升到17000两。1940年大德通票号迁往北京,改为银号,1951年关门。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