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汉武帝刘彻哪个更具有雄才伟略?刘邦为何不喜欢儒家_汉武帝刘彻却独尊儒术_汉武帝_太后_刘彻

本文目录

  • 康熙和汉武帝刘彻哪个更具有雄才伟略
  • 刘邦为何不喜欢儒家,汉武帝刘彻却独尊儒术
  • 汉武帝刘彻的奶奶窦太后,到底是扶持刘彻,还是一直想控制刘彻
  • 刘秀和刘彻是什么关系
  • 汉武帝刘彻真的是汉代最杰出的皇帝吗

康熙和汉武帝刘彻哪个更具有雄才伟略

康熙和汉武帝刘彻哪个更具有雄才伟略?

在历史上,汉武帝刘彻和康熙都是威望很高的皇帝!都是为了巩固皇权绞尽脑汁处心积累!同时为了边境安宁,不惜多次征战!从各自所取得的功绩来看,还是康熙的雄才大略些!

一,先说说汉武帝刘彻!

刘彻,是汉景帝之子。也就是说,刘彻的继位是在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之后!

这就说明汉武帝登基时国家已经是盛世王朝了!

当然,汉武帝也不愧是一代雄主,也不满足于现状,无论是军事上(三次大规模征战匈奴),还是朝政管理上(实施推恩令),在民生上(推广代田法),在贸易上(开通丝绸之路),在领土上(东征西扩,是历史上国土疆域最辽阔的时候……)都足称雄才伟略,一代霸主了!

就是毛主席在他的诗词作品《沁园春雪》都曾写到:惜秦皇汉武!这个汉武就是刘彻!

二,康熙的雄才大略!

康熙是大清时期的一代明君!

康熙八岁登基时,还有摄政王专权,多么的被动!

但是小小的康熙却有大思维大智慧大雄才彻彻底底的改写历史:

1.擒杀鳌拜,康熙亲政不再有掣肘!

2.擒三藩,朝廷政权统一管理!

3.收复台湾,整个朝廷才是真正的统一河山。

4.三次亲征蒙古,确保边境安宁!

5.重点治理黄河,心系天下黎民百姓!

这样无论是对于朝廷皇权的巩固,还是国家疆域的掌控,以及民心民德,康熙都是殚精竭虑!特别是在削三藩收复台湾这些伟大的举措上,没有雄才大略怎么能办到?!

由此可见:康熙和汉武帝刘彻在个人一生的功绩中各有千秋!但结合继承皇位时的环境,和后来的施政举措,以及江山社稷的伟大构想来看,还是康熙更加雄才大略些!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刘邦为何不喜欢儒家,汉武帝刘彻却独尊儒术

儒家是孔子创立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群雄竞起、天下纷争,各个诸侯争霸天下、扩大疆域、强建国家,虽然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终究没有被各诸侯国所采纳重用,而是法家思想在当时倍受青睐。儒家思想被各诸侯国冷遇而无法施展传播。

刘邦项羽灭秦后,又相继灭掉项羽,建立了汉朝,建都长安(今天的西安)。刘邦当上皇帝后,连续多年的战争伤累,国家很穷,皇帝连四匹一样毛色的马都找不到,将相只能乘牛车,“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因此,刘邦采取了予民生息的经济政策,减轻徭役、轻薄赋税、鼓励生育、士兵复原务农等政策,与民休养生息,恢复经济,保证国力的提升。在思想信仰上,重视老子的道家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刘邦、萧何的故乡都靠近道家的发源地,从小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2.由于当时秦朝的严刑峻法,让百姓苦不堪言,用道家思想,还民于休养生息。3.由于当时战争的摧残,经济极度落后,农业生产有待恢复,信奉道家,让农民安心发展生产。

汉朝初期,正是因为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使汉朝从积贫积弱中,逐渐的恢复了元气,为汉朝后来的国家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里看得出,并不是刘邦不喜欢儒家,而是由当时的经济、政治、生产力所决定的。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1.由于西汉的强大,经济实力走强,国家地位提升。2.西汉采用了中央集权制,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3.为了思想上的统一,维护中央集权制,在学术信仰上的统一,提出了独尊儒术。但是,虽然有利于集权统一,同时却禁锢了人的思想,把文化开放的格局打破,却也阻止了其它学说的发展。

刘彻正是用儒家思想,统一了思想,提升了中央集权制,使北击匈奴、扩大疆域取得了丰功伟绩,使西汉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当时的大国强国。

因此,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极富有智慧,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刘邦和刘彻所采取的不同思想,归根结底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政治的影响,其根本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汉武帝刘彻的奶奶窦太后,到底是扶持刘彻,还是一直想控制刘彻

从汉武帝刘彻被立为太子进而为帝以及主政初期,窦太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丝毫不见窦太后要扶持刘彻的意思,反而是处处在控制刘彻。

窦太后本意是想要汉景帝立梁孝王为帝,一开始根本就没考虑刘彻这档子事

《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於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衤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於天子。

梁孝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窦太后非常宠爱他,赏赐的东西多得数不胜数。其王城规模庞大,而且得赐天子旌旗,出行比拟天子。

《史记·梁孝王世家》: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窦太后给汉文帝刘恒生下了一女二男,女儿就是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武帝的姑母和岳母,是个地地道道的狠角色。

大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小儿子就是梁孝王刘武。

一次,哥俩喝得很嗨,汉景帝借着酒劲说,等他死了以后就把皇位传给刘武。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刘武听了以后很高兴,窦太后得知也是非常开心。

但这事有些扯淡,虽说立太子是皇家的家事,但也不是皇帝想咋办就咋办的哦。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後传梁王。”太后驩。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这不,别人还没吭气,窦太后的侄子詹事窦婴就出来反对了。

为此,窦太后憎恨窦婴,不仅免了窦婴的官职,而且在进出宫的名薄上将窦婴删除。

这件事足以说明窦太后真心想要汉景帝把皇位传给他的小儿子梁孝王刘武。

窦太后没有意思要汉景帝父传给子,也就没有意愿要考虑 汉武帝刘彻继承皇位的事。

汉武帝刘彻被立为太子,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并非窦太后要扶持他的意思

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

汉景帝继位后,馆陶公主晋位长公主,地位与诸侯王相同,这不能不说是窦太后的意思。

窦太后想大儿子做了皇帝,小儿子接着做皇帝,为得就是自己控制朝政。馆陶公主之所以飞扬跋扈,与窦太后护犊心切不无关系。

馆陶公主刘嫖生有一女名阿娇,想要做太子妃。太子刘荣之母栗姬不同意,为此得罪了馆陶公主。

馆陶公主在汉景帝面前给栗姬上眼药,景帝就把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

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同意与馆陶公主结亲,以此为条件,馆陶公主支持刘彻为太子。

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足以说明了刘彻这个太子的得来是政治同盟的结果,既不是馆陶公主对刘彻的偏爱,更不是窦太后对刘彻的偏爱。

由此可知,就当时窦太后的权威,说话是有足够分量的,但也不是想干嘛就干嘛。特别是在皇位继承人这个事上,刘邦留下“父子相承”的祖制是具有绝对杀伤力的,窦太后也没啥办法。

刘彻被立为太子,长公主刘嫖暗中操作起了重要作用,但作为窦太后也是乐见其成的,毕竟政治利益是一致的。

汉武帝继位后,始终处在窦太后的控制之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

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重用一些喜好儒术的人,想要推行新政,由于影响了权贵们的利益,就在窦太后面前诋毁魏其侯等人。

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与新政推行者理念不同,因而不悦。

建元二年(前139年),赵绾上书汉武帝说不要将政事禀奏太皇太后,窦太后闻知大怒,不仅将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下狱,其后二人自杀,将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免职,而且责备刘彻说:

“他们这是要当第二个新垣平呀!”

从这件事来看,丝毫看不出窦太后是在扶持汉武帝,而妥妥的是在控制汉武帝的朝政。

窦太后没有放手刘彻独立行政而是把他及朝政死死地控制在手里。

因此,从刘彻被立为太子及登基为帝,以及登基初期窦太后干预汉武帝的朝政来看,豹眼认为,窦太后绝不是在扶持刘彻,而且是想把刘彻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刘秀和刘彻是什么关系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谥号光武皇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武皇帝。

这两位皇帝都是刘邦的后代,死后的谥号也都带有“武”,可谓是渊源甚深。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早已出了五服之外,几乎已无多少的血缘关系。当然,从法统上来说,刘秀和刘彻的关系还是蛮深的。

首先真实的关系。刘秀是刘邦的耳孙,也就是九世孙。他的父亲刘钦是舂陵节侯刘买的曾孙,长沙定王刘发的玄孙,也就是说刘秀是长沙定王刘发的来孙,也就是五世孙。

刘发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六子,也就是说刘启是刘秀的烈祖父,刘秀是刘启的晜孙。

而武帝刘彻则是刘启的第十子,那刘发就是刘彻的哥哥,也就是说刘秀是刘彻的侄来孙,而刘彻就是刘秀的伯天祖父。可以说从真实的关系来看,刘秀与刘彻的关系仅仅就只是同宗同族的关系,几乎已无血缘关系。

但是如果按照法统来说,刘秀确是刘彻的直系后裔。刘秀即位后,为了表示自己是大汉正统的身份,他就尊奉汉元帝刘奭为父。也就是说自此之后,刘奭就是刘秀的父亲。而刘奭就是汉宣帝刘询的儿子,也就是刘秀是刘询的孙子。

而刘询是刘彻的曾孙,也就是说刘秀就是刘彻的来孙,也就五世孙,而刘彻就是刘秀的天祖父。当然刘秀是刘彻的玄孙只是名义上的,而非事实。

汉武帝刘彻真的是汉代最杰出的皇帝吗

谢谢邀请!

要问汉文帝是不是汉代最杰出的皇帝,这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汉武帝画像

东西两汉四百年,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是整个汉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整个中国古代,汉武帝也仅次于康熙、乾隆祖孙二人排在第三位。要论在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两汉时期的二十多个皇帝之中,对后世产生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汉武帝。同样我想说的是,在整个中国古代,能够如汉武帝一般对后世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也不多。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

但是,影响大就一定杰出吗?这就未必了,要看是什么影响。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汉武帝的影响吧。我们先来说汉武帝的对外方面。西汉前期,匈奴问题一直是西汉王朝面临的最大威胁。西汉王朝被迫采取和亲的办法来换取暂时的安宁,但这一措施并不十分凑效,威胁始终存在。汉武帝亲政不久,就做出了要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决定。汉武帝的父祖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也为汉武帝对外作战打下了物质基础,于是从公元前132年开始,汉武帝开始了与匈奴之间长达三十多年的大规模战争。汉武帝通过战争取得了对匈奴的战略主动权,不仅夺取了河西走廊、河套地区,而且迫使匈奴王庭逃往漠北。不过,汉武帝并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兵败投降,汉武帝遭遇重大挫折,使得他明白在生前解决匈奴问题已经彻底无望。汉武帝不得不采取守势,放弃了对匈奴的积极主动进攻。虽然,汉武帝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但是给匈奴的打击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后来汉宣帝的时候,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内附,匈奴问题获得最终解决。虽然这是汉武帝身后三四十年的事情,但肯定有汉武帝的一份功劳在。对此,我想可能没有太多的人有什么异议。

汉武帝不仅讨伐匈奴,而且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来汉武帝虽然派李广利出征大宛,有侵略的嫌疑,但是,毕竟汉武帝后期汉朝已经逐渐取得了对西域的控制权。对此,人们也没有太多的异议。在对付北边和西北问题的同时,汉武帝还派出楼船将军杨仆等人消灭了割据岭南一百多年的南越国,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岭南的直接管辖,在岭南设立了九个郡,汉朝南边的边界延伸到了越南的南部地区。对此,人们也没有太大的异议。汉武帝在向东的方面,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最终消灭了卫氏朝鲜,在朝鲜设立了四个郡。帝国的东部边界到了朝鲜半岛的中部地区。对此,就毁誉参半了。虽说消灭朝鲜并没有付出太多的代价。但毕竟有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嫌疑。

西汉的疆域

对内方面。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消灭了地方有可能对中央构成威胁的诸侯王,同时颁布推恩令,强化了郡县制。对此,人们多数都是肯定的。在打击地方诸侯王的同时,汉武帝还对地方的豪强宗族势力进行打击,很多人无辜丧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游侠也在打击之列。比如大侠郭解,就无罪被杀,还被灭族。

在中央,汉武帝进一步强化皇权,设立内朝,架空外朝,使得政府机构失去了决策权,而成为单纯的事务性机构。在汉武帝时期,当丞相成了高风险行业,他先后杀了五个丞相,超过了半数。后世帝王,纷纷借鉴汉武帝的统治术,动辄就把政府的合法机关甩在一边另起炉灶。

汉长城遗迹

在经济领域内,汉武帝一改西汉前期的无为而治,采取了积极有为的经济政策,均输平准,盐铁官营,同时通过算缗、告缗等手段对富豪进行直接打击和掠夺。虽然汉武帝本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掌控权,但是却破坏了既有的经济秩序。本身长期的战争以及汉武帝本人的求仙和巡游等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民众负担已经很沉重了。汉武帝为了凑钱,先后得罪了社会各个阶层,比如为钱,他曾经一年免了一百多个侯爵。他的经济政策,是汉武帝晚年社会矛盾尖锐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干预经济,也是后世很多帝王们非常热衷的,而汉武帝则是他们效法的榜样。

汉长安城示意图

在文化领域内,汉武帝采取了文化专制的手段,不仅推行罢黜百家的行政措施,而且还直接颁布了腹诽令等直接钳制言论的政令。他容不得任何批评性的意见,就连大儒董仲舒都一度被他关进监狱。就这一点来说,汉武帝和秦始皇是一脉相承的。对此,恐怕没有人会唱赞歌。

董仲舒画像

就个人生活方面,汉武帝穷奢极侈是可以肯定的。他还经常到处巡游,造成了地方上巨大的破坏。有一次他巡游的今天山西一带,地方官根本没有料到皇帝会来,没准备应有的供奉,惊恐之下,自杀身亡。他的巡游,所到之处,都给地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汉武帝还热衷于求仙,他和秦始皇一样,渴求长生不老,为此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多次上当却始终执迷不悟。对此,我想也没有人会赞赏汉武帝的荒唐举动。

汉武帝发行的货币:五铢钱

就个人能力来说,汉武帝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之中,堪居上流,他的行政能力、掌控朝局的能力、甚至文笔,都是不错的,很多诏书都是自己亲自做的,根本不会假手下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并不为过。汉武帝本人也有着雄心壮志,要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但是,汉武帝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到了汉武帝晚年,天下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天下户口减半,几乎近一半的人口丧失,各种内外矛盾空前尖锐,以至于汉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在汉武帝身后,经过了昭宣两代帝王三四十年的时间,汉朝才又转危为安。就汉武帝最终所取得的成果来说,汉武帝肯定不是最杰出的。

光武帝刘秀画像

相反,我觉着整个汉代四百年之中,最杰出的帝王,应该是光武帝刘秀。我们拿光武帝刘秀和汉武帝刘彻做一个对比,首先,光武帝刘秀是白手起家,他本来就是一个土财主家很老实本分的孩子,最大的目标也不过是能做个九卿的官而已。但是,最后,在因缘际会之下,建立了东汉王朝,这个功绩显然是汉武帝所不具备的,汉武帝是把前人留下来的富足江山折腾到几乎亡国。其次,就治理天下的效果而言,汉武帝虽然有远大志向,却最终以罪己诏黯然收场。光武帝刘秀白手起家,打下东汉江山,又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治理,等到光武帝刘秀去世的时候,已经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太平景象。再次,就个人能力来说,汉武帝的个人能力与光武帝的个人能力不分伯仲,他们的行政能力都很强。但是,若论军事能力,汉武帝就不如刘秀了。汉武帝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而刘秀却是在昆阳一战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第四,就个人品德上来说,汉武帝远远不如光武帝刘秀。刘秀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在他的提倡之下,东汉的帝陵都十分简朴。汉光武帝刘秀的宫廷也以简朴而闻名。光武帝是一个十分仁慈之人,从来不滥杀无辜,他一再约束前线将士,不可滥杀。当吴汉夺取四川之后,刘秀并没有因为他的军功而原谅他的滥杀行为,直接去信对吴汉进行批评。光武帝刘秀对人也十分重感情,他的功臣都得到保全,对大臣也都是以诚相待,这和汉武帝绝对不同。在光武帝刘秀的时代里,也没有什么酷吏,他更不可能纵容指使手下人大开杀戒。就勤政的程度来说,光武帝也远在汉武帝之上。

东汉的疆域

说光武帝刘秀是两汉四百年之中最杰出的皇帝,我知道很多人恐怕会不赞同。我就问那些人,请问,假如可以穿越,你们是愿意生活在汉武帝的时代里,还是愿意生活在光武帝的时代里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