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城濮之战为什么以晋国的胜利告终?城濮之战的具体背景是什么_晋国_楚国_之战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城濮之战 晋国 楚国 之战

本文目录

  • 晋楚城濮之战为什么以晋国的胜利告终
  • 城濮之战的具体背景是什么
  • 晋文公重耳,为何能在与楚国争夺霸主的城濮之战中胜出
  • 城濮之战楚国为什么败给比它弱的晋国
  • 晋文公封赏城濮之战的首功是
  • 著名的“城濮之战”的主要交战双方是楚国和哪个诸侯国

晋楚城濮之战为什么以晋国的胜利告终

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失败这其中包含很多的因素。而城濮之战的对战双方晋国的兵力数量实际上是没有楚国多的。但是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还能够胜利,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战术的运用

在这次战役中,晋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奠定霸主之位,有一点尤为重要,就是战术的运用。由此,也可以看出晋文公的智慧和圆滑。

我们一起来看看整场战争中的连环计中计!

周襄王十九年,楚成王下令准备围攻宋国。而宋国又向晋国晋文公求援,晋文公接到求援后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不想和楚国发生战争,一方面也不能不帮宋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的时候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而这十九年间他去过很多个国家,宋国和楚国也在其中。而当时的楚成王和宋襄公对他这个名存实亡的公子还是很不错的,也算是有恩的。虽然晋文公很为难,但是如果这次可以胜利,那么晋国就可以称霸了,这么大一块肥肉,他如何不动心?狐偃就给晋文公献计,想到了一个既能够谁都不得罪,又可以有好处拿的办法。

(图片来源影视剧截图 仅供参考 侵删)

第一计:声东击西

从侧面攻打曹国和卫国,因为这两国属于楚的附属国,借着攻打这两国引楚国来救援,楚一旦来了,就可以解宋的围困之局。

周襄王二十年春,晋文公先后占领了卫国和曹国,按照他的计划楚国此时应该来救援了,可是令晋文公意外的是,楚国不仅没有来,而且还联合他国对宋加紧了围攻。宋国只好又向晋国求援,这下晋文公又把自己陷入了泥沼中。

其一:这个时候如果他退兵不帮助宋,那么宋肯定是会和他决裂,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其二:如果他帮助宋去对抗楚,这又是他不愿意面对的,因为当年流亡的时候他曾受过楚成王恩惠,还在宴席上给楚成王承诺,若有一天,他可以回到晋国,如果不得已在战场上相见,他会为楚“退避三舍”。而且这里不光是人情的问题,当时还有齐国和秦国,如果他发起战争。这两国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未必就能站在他这边。就在晋文公无计可施之时,中军元帅先轸给晋文公献上了一条“离间计”。

(图片来源影视剧截图 仅供参考 侵删)

第二计:离间计

让宋给齐国和秦国行贿,让齐、秦两国出面找楚调解退兵。而晋把手里占领的曹、卫的土地分给宋,以楚国和曹、卫的关系,必定不会坐视不理,更加不会同意齐和秦的调解。然而接受了贿赂的齐和秦也肯定会恼恨楚的自大,这样一来,就可以离间齐、秦和楚的关系。而晋文公采用了这个办法果然奏效,齐和秦站在了晋的这边。

楚成王其实也并不想和晋发生冲突,所以他让不仅退回了申地,还让大将子玉和申公叔往后撤。但骄傲自负的子玉却一直主张和晋开战。楚成王很是恼怒,只给了子玉一小部分的兵力。于是子玉就派人去晋军营谈判。

子玉开出条件:

1、归还曹国土地。

2、恢复卫侯的君王之位。而作为回报,楚国则放弃对宋国的围攻。

经过狐偃、先轸和晋文公等人商议后认为不能答应这个条件。因为楚国这是拿一项好处换晋国两项好处,但是面上又不能说拒绝,因为毕竟那么多眼睛看着,这个时候如果因为晋国不同意谈判,而后引起战争那么在外人看来就是别有用心了。于是,他们又想到了一个计策。

第三计:以计激怒楚国

私下里偷偷恢复曹、卫两国,作为条件就是让他们与楚国划清界限,并且扣押子玉派出的使者,激怒楚国。晋文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便同意了。

果然子玉知道了曹和卫的举动和使者被扣,非常生气。立刻发兵攻打晋国,而晋国这个时候却不是正面迎战,而是遵守了当年宴席上和楚成王的约定,“退避三舍”。一直退后九十里,在卫国城濮扎营。而子玉却认为晋文公不过是个“纸老虎”,肯定是怕了楚国,这才逃走了。随后他便追了上去。其实这里也很有可能就是用了“示敌以弱,引兵深入”的计策,而且晋文公也算是信守了当年的承诺。

追上后,子玉向晋文公发起挑战,晋文公接受,城濮之战正式打响。

大战开始了,晋下军的胥臣下令把虎皮蒙在了马身上,冲击楚右军。而楚军的右军是由陈国和蔡国的军队组成,本就不够团结,再加上看到披着虎皮的马冲来,吓得四处奔逃,溃不成军。而蔡国公子也在此战中被杀。

晋下军主将栾枝设计把树枝绑在车后,拖起烟尘,佯装逃跑。果然楚中军上当,立刻追击晋军。楚左军的子西见到晋军主力遁逃,求胜心切的他竟然先追了上去。显然这个做法是多么愚不可及,子西的追击造成了侧翼的中空暴露。晋看到楚上当了,元帅先轸率中军拦腰截击,而狐偃、狐毛则在此时掉头杀了个回马枪,直接把楚夹在了中间,楚的左军也被打垮,子玉看到此情景,急忙收兵,这才不至于全军覆灭。

城濮之战最终以楚国失败告终,而楚成王知道子玉败兵而归后很气愤的责怪了子玉,子玉羞愤自杀。

(图片来源影视剧截图 仅供参考 侵删)

总结分析

一场战争的失败和胜利这其中肯定有很多的原因,林林总总一篇文字当然不可能详尽。不过我个人认为之所以晋国胜利,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看。

1、战术运用

在整场战争下来,战术可谓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开“秉着诡道也”的先河,最后名利双收!

2、礼贤下士

晋文公礼贤下士,把有才之人收在麾下给他出谋划策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3、楚国战术的失策

当然这里少不了楚国大将子玉的骄傲自负和他的指挥失败。不够沉稳,太冒进。晋国设计假装逃走他们就毫不犹豫的追上去,才被前后夹击,以至于最后的失败。

4、楚国内部原因

参加这次战争的蔡国和陈国实际上是被迫参加的,所以本身就不够团结,这才被披着虎皮的马一冲就散了。而且楚成王也一直认为晋文公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不愿意和他发生战争,这才只给了楚国一小部分兵力。加上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已经身在战争中的时间比晋国要久,所以会有动荡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

城濮之战的具体背景是什么

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城濮是战争的地点,山东甑城一带。

说起城濮之战,就会联系到成语“退避三舍”。晋献公之子重耳逃难流亡到了楚国,楚成王对他以国宾之礼,他觉得重耳必将有成就。

一日,楚成王宴请重耳时说,如果有一日你当上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楚国物产丰富,丝绸美女什么都有,我哪里有什么东西献给你呢?楚成王说,那总的有点表示吧?重耳说,如果我真能做国君,我愿与楚国交好。假如有一天我们两国发生战争,我一定让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如果你还不能原谅,我们再交战。

楚国的势力不断扩张,联合了郑国,蔡国,陈国,许国等为联盟,楚国称王。但是晋国,宋国不同意加盟。楚王出兵攻打宋国,宋求救于晋国。晋国感觉是个机会,晋文公重耳决定出兵。

大约是公元632年,晋国军队与楚国军队相遇。晋国军队果然如重耳所说,连续退后三舍之地,在城濮与楚军大战,结果楚军大败而归。这一战,使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退避三舍,其实并不是像重耳说的,先退后三舍再说,事实上是晋军为了避让楚军的锋芒锐气,等其气竭,再与其交战。

退避

晋文公重耳,为何能在与楚国争夺霸主的城濮之战中胜出

感谢悟空邀请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说说我自己的见解吧,有四点。

1、其实在这场战役中,楚国的实力比晋国要强不少,而且楚国盟友也多,但晋文公能够善于观察形势,并听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先灭掉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国的盟友国为突破口,从弱的下手,慢慢打开局面。

2、晋文公知道盟友的重要性,他靠谋略和其他手段争取到了齐国和秦国这两个大国,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威慑楚国并拿到战争的主导权,也就夺得了先机。

3、当城濮决战之时,敢于贯彻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诱敌冒险深入,伺机决战。

4、会合齐、秦、宋各国军队,集中起相对优势的兵力;并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乘隙蹈虚,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予敌各个击破,从而获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晋文公自身能力的强大,懂谋略,会政治,身边又有谋臣辅助,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打赢这场战役也是必然的

城濮之战楚国为什么败给比它弱的晋国

城濮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32年,是春秋时期楚晋两国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战。认真分析,我认为:

城濮之战楚国败给晋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楚军战术不如晋军正确

在作战指挥上,晋军战术正确,指挥有方。晋军一开始就采用退三舍之计,先避开楚军的锋芒,使其骄纵轻敌;后抓住彼竭我盈的机会,选择有利的战场,赢得主动权。决战时,晋军避强击弱:使楚右师溃;再用佯败之计,诱敌深入,而后反攻夹击,使楚左师溃;最后逼使子玉收兵。

反看楚军这边,楚军的战术不如晋军灵活机动,缺乏清醒、明确的认识,察觉出晋军的退却是以逸待劳,反而轻敌中计。另外,由陈、蔡等国临时构成的军队实为乌合之众,根本不能与训练有方和骁勇善战的晋军相提并论;而左右军受攻击时,强大的中军竟按兵不动,坐等晋军将其各个击破,这就使楚军的优势逐渐化为劣势,终于失败。

二、楚国内部矛盾突出

晋文公非常擅长收买人心,教化民众教民以义、信、礼,使民能为己所用。因此,从围曹救宋,拘楚宛春复曹、卫,到决战城濮,晋国君臣将帅无不认真运筹策划,甚至连役卒舆人也主动献谋出策。内部和睦,君臣同心、军民协力,为晋国创立霸业奠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而楚国这边,君臣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和意见不一;子文传楚军统帅之职于子玉,蒍贾却不认为子玉能胜任;面对晋、宋、齐、秦的联盟,楚王“知难而退”、子玉则非战不可。内部矛盾,君臣不和。抵消了应战的力量,这是楚军自取灭亡的主要原因。

三、楚国外交策略比不过晋国

我们看在外交策略上,晋文公争取他国。他打着“报施救患”的旗号伐楚,一方面赢得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领地范围,达到“取威定霸”的目的。接着,利用楚国与齐、秦之间的利害矛盾,以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后又“私许复曹卫”,以瓦解楚军的联盟;开战时,又采取克制态度,对楚履行若言,先“退三舍”,后发制人,使自己处于理直地位,获得政治上的主动。

然而看楚国这边,楚国是夷国,处于被周王室和中原诸侯排斥的地位,尽管宋、曹、卫等小国在其强权下屈服,但一遇晋国与之相争,便迅速向晋国靠拢,楚国也因此陷入众叛亲离的被动局面。

四、楚成王才能不如晋文公

军事,战术,谋略,虽然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原因,但在以弱制强的战争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年的流亡生活为晋文公累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以至他对战争态度谨慎,谋虑周全,知人善任;身边的贤臣良将,如先轸、狐偃等,不仅具备高超的道德修养、军事素质和谋略智慧,而且恪尽职守,信念一致,为城濮一战称霸的运筹和胜出起了极大的作用。

楚国这边,楚成王处事尚欠稳重,首鼠两端,对战争抱存侥幸心态,对子玉的出战不坚决加以制止;而子玉虽有一定的政治才干,但治军残暴,刚愎自用;只为消“谗慝之口”,不顾国家利益坚持出兵,视战争为儿戏,这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以上四条就是城濮之战楚国败给比他弱的晋国的主要原因,谢谢阅读。

晋文公封赏城濮之战的首功是

本期话题

晋文公返国之初,追随他多年的流亡功臣如狐偃、先轸、赵衰,在朝廷里都面临着留守大臣郄榖、栾枝等人的压制。因为家族势力拼不过留守大臣,流亡功臣们只能寄希望于通过主导朝政以夺取政治上的优势。而在文公执政第四年即到来的城濮之战就成了他们竞相上位的最好机会。

原本在城濮一战中战功最大的人乃是先轸,可战后晋文公却将首席功臣的位置留给了狐偃。这个安排背后,隐藏着两位功臣怎样的政治暗战,又透露出春秋政治的哪些玄机呢?

01

对于晋文公身边的流亡功臣们来说,被国内的留守大臣压制是他们在返国之初所遭遇的普遍困境。

在家族势力拼不过对方的情况下,流亡功臣要想成功逆袭,只能想方设法,力争主导晋国朝政的未来走势。

而历史在这里也的确给他们提供了机会:晋文公在执政的第二年抢先于秦国出兵,戡定叔带之乱,勤王立功;在执政的第五年又击败楚军于城濮,真正成为了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位春秋霸主。

晋文公的争霸事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为他运筹帷幄、建言献策的智囊们自当藉此东风,青云直上。而这其中蹿升最快、最先脱颖而出的流亡功臣便是先轸。

《左传》载: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传》

楚成王于公元前633年发兵围宋,乃是引爆晋、楚城濮大战的导火索。在讨论如何应对楚国的御前会议上,先轸第一个发言,力主对楚开战。鉴于楚国强大的军事能力,出兵之前,晋文公将晋军由上、下两军扩编为上、中、下三军。

原本先轸只是被任命作了下军副将,居于六卿之末的位置。可转年之后,他却骤然升官儿了:

(公元前632年)二月,晋郄縠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

晋军南下攻楚,出师不利。军队刚刚跨出国门,中军元帅郄榖就去世了。可是担任中军副将的郄溱并没有依次递补,接过中军元帅的帅印。反倒是下军副将先轸越级超擢,火箭式地蹿升到了中军元帅的位置上。

六卿之中排名第六的先轸凭什么压倒排名第二的郄溱,接任中军元帅呢?《左传》的解释是“尚德”。

言下之意,如果论资排辈,绝轮不到先轸来坐这第一把交椅。那么先轸又有何德何能,使他越级晋升呢?

《左传》载: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

在郄榖去世的前一个月,晋军打响了城濮之战的前哨战,首战的目标是要攻占亲楚的诸侯国卫国的黄河渡口五鹿,以便打通与东邻齐国的联系。这个作战计划是谁制定的?《国语》载:

取五鹿,先轸之谋也。

——《国语·晋语四》

这就是说,先轸不但是第一个表态要伐楚定霸的晋国大臣,而且他还为此制定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成功付诸实施。晋军南下攻楚既是按照先轸的作战方案在行动,中军元帅郄榖猝然辞世,临危受命、主持大局的人选还谁能比先轸更合适呢?

主导了城濮的作战行动,就等于主导了晋军的指挥权,先轸正是凭借这一点,压倒郄溱等留守大臣,一跃成了晋国的首席执政卿。

02

不过,先轸可能没有料到,他虽然成功地上位中军元帅并在城濮一战扬名,但战后论功行赏,头功却让另一位流亡大臣狐偃给拿了去。《史记》载:

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柰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史记·晋世家》

狐偃凭什么压过先轸,夺得城濮之战的头功呢?与先轸在军事上的天纵英才不同,狐偃是一位思想深邃、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城濮之战,晋军的确是按照先轸的战役部署和作战计划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这场胜利只是晋国争霸的总体战略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已。为晋国设计出这一整套争霸战略的人正是狐偃。

《左传》载: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搜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传》

对争霸问鼎这件事儿,晋文公的愿望极其迫切。毕竟六十即位,时不我待。在执政的第二年,他就打算有所行动。但遗憾的是,文公本人没能将争霸的迫切愿望转化为周详缜密、可以付诸实施的行动计划,而这一点恰恰是狐偃帮助他完成的。

狐偃告诉晋文公,要想实现称霸的终极目标,必须逐步在晋国国民中建立起三个毫不动摇的信念:

头一个信念是“义”古人说,行而宜之之谓义。换作今天的白话说,义要解决的是我们要往哪个方向去的问题,建立起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来。

自齐桓公以降,诸侯争霸都在尊王攘夷的政治逻辑下运行,所以要让全民了解晋国尊王的政治意义,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出兵勤王,助周襄王戡定叔带之乱。

建立起奋斗目标之后,第二个要贯彻的信念是“信”,也就是政策的执行力和权威性的问题。

要让晋国朝野相信,国君法令如山,言出必践。公元前635年攻击原城,晋文公下令所有士兵只带三天口粮。如果原城能抗住这三天的进攻,咱们就撤退。三天之后,原城还死挺着。文公下令撤军。部下劝阻他说,再等上一两天,原城就快挺不住了。

但晋文公不同意——拿下一个小小的原城却让晋国的国际信誉受损,以后谁还听我招呼?撤!结果晋军北返,还没翻过太行山,原城倒主动来投降了。

原城投降,国民知信。信、义立起来了以后,狐偃对文公说,你要建立的第三个政治信念是“礼”。

换言之,就是完善组织制度,让国家的行政机构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这样国君才能如臂使指,通过上下官吏的逐级执行而将政令一贯到底。为了实现这一点,晋文公举行被庐阅兵,建立起了后世一直沿用的三军六卿制度。

03

狐偃不但通过倡议“三个信念”为晋国的争霸事业做好了前期的政治准备、组织准备,而且到了城濮战场上,他的政治眼光和思想还继续影响着晋军的作战行动。《左传》载: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

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可是从《左传》的上述记载来看,退避三舍的决定主要不是基于军事而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

在晋文公下令退军的时候,有军官反对说,楚军师老兵疲,我们以逸待劳,凭什么要退?而且君上亲临战阵,望见楚将子玉的旗帜居然要退却回避,晋国的脸面和体统又放在哪里?

面对着这些军事头脑的质疑,狐偃反驳说,战争不仅是打消耗,打补给,更是打道义。道义让我们占住了,胜算才能攥在我们手里。退避三舍,君上报了楚成王当年的一饭之恩。子玉要是胆敢追击君上,以臣犯君,以卑凌尊,他在道义上就会输个干干净净。

从今天的战争逻辑来看,或许有人会觉得狐偃在战场上讲道义、论尊卑是迂腐的书生之见。

但我要在此特别说明的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那是战国以后才兴起的战争逻辑。至于春秋,战争还是在礼法观念的约束下进行的,政治意义往往大过军事意义。

就以城濮之战为例,楚军虽然是在城濮遭遇了失利,但在战场上损失掉的仅仅是右翼的陈、蔡盟军和左翼的申、息县师,至于战斗力最强悍的中军即若敖六卒几乎完好无损。

更别提此战楚军根本就没有派遣全部主力部队参战,早在决战打响前,楚成王就率领他的直属部队退回申县去了。所以城濮战后,楚国并不是因为军力遭到重创,而是因为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的下降才被晋国夺走霸主之位的。

政战为上,兵战为下。正是因为春秋战争的这一特点,战后论功行赏,晋文公才会说先轸劝我“以军事获胜为先”只不过成一时之功,狐偃的政战伐谋才是万世长策。

参考文献:

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徐元诰《国语集解》

著名的“城濮之战”的主要交战双方是楚国和哪个诸侯国

城濮之战爆发的起因是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因宋公曾待他很好,便召开众将商量看如何救宋。当时情况是:想向楚国去说情,怕楚国不肯,如和楚去打仗,自己也不大愿意,而且又怕齐、秦不赞成,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答应宋国,并说明原因,叫他先和齐、秦联系,请齐、秦与楚交涉,送些礼物给齐、秦。而晋先出兵伐曹、卫,把曹、卫灭掉,将他们的土地分一些给宋,以补宋人的损失。晋文公的一番运作使晋国在正面战场开打之前早已在外交战上占尽优势。

楚成王见晋欲去救宋,便叫其大将子玉不要去逼近晋师,和晋师打仗。说晋侯在外面逃亡了十九年,才回到了晋国,什么危险他都经历过,人情世故他都明白,此是天意所决定的,像这样的人是不能和他打仗的,告诫子玉要知难而退。可是这个子玉却不肯听,仍要和晋人打仗,于是派人向成王求战,说:“我不敢说一定要立功,只是想堵一堵那些说闲话人的嘴。成王听了不大高兴,就给他比较少的部队。

此后子玉便派使者对晋人说,你们如放了曹、卫的国君,我们也就释宋之围。晋人听了以后,一面将楚使者抓起来,一面私下对曹、卫说,许他们复国,并使曹、卫告绝于楚。子玉听了非常生气,就带兵进逼晋师,晋文公便叫晋师向后退却,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说我们是国君率领队伍,他们是臣子作帅,现在君避臣,不是太丢脸了吗?而狐偃说: “出兵要理直,气才会杜盛的。理亏气就会衰。我们国君曾受过楚君的恩惠,也曾说过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我们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他们就理直,士气就会高。如果我们退了以后,他们仍不撤兵,那就是他们理亏。”于是退了三舍(九十里)。没想到子玉竟然追了上去,于是战争开始了。

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两军对峙于城濮。晋文公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子玉上钩了。楚子玉派大将斗勃向晋文公请战说:“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子玉名)与寓目焉,“晋栾枝答词却相当谦恭:“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相见。“

城濮交战时双方的阵容是:晋三军,即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楚国也是三军,即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斗宜申)统率左军。子上(斗勃)统率右军。楚的仆从国郑、许军附属楚左军,陈、蔡军附属楚右军。

四月六日晋军在城濮严阵以待楚军。子玉狂傲声称:“日必无晋矣。“当两军接触之时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军,陈、蔡军惊骇逃散,楚右军溃败。楚子玉、子上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右翼上军狐毛设将、佐二面旗帜,令二旗后退,引诱楚军。晋下军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曳树枝奔驰而伪装后退。楚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退,令楚左军追击,所以对陈、蔡及右翼军溃败并未理会。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暴露,晋先轸、郤溱率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夹攻楚左军,楚左军溃败。楚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得以不败。子玉率残兵退出战场,晋军进占楚军营地,休整三日后,胜利班师。

细细分析晋国得胜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城濮之战开始前晋国就定 下 了 “ 楚始得 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 、 卫, 楚必救 之,则 齐、 宋免矣” 这样一 个总 的作战方针。第一阶段先从卫 国下手,初战取胜, 为晋、齐之盟 奠定了基础, 也逼迫鲁国从楚的阵营中分化出来。第二阶段围曹,入曹。至此, 附于楚国的曹、卫两国都被征服,大 地削弱了楚国的力量。接着又用先珍之谋使齐 、 秦两国 “ 喜 赂怒 顽” , 与晋结为联盟拒楚 , 以解除晋 国的 后顾之 优。 在第 三阶段与楚国的正面交 锋中, 晋 国恰当 地选择了 战场 , 避开楚国主 力部 队的 锋芒 , 以下 军之 佐首 先对组成楚右翼部队 的陈、 蔡两国军队 发起进 攻, 楚右师战败。 然后以 “ 伪循 , 诱敌深 念 以上军合攻楚左翼部 队, 楚左师 溃。 这样晋 国就造成了事实上对楚的优 势, 掌握了主动权 , 使自己处于有利的 战略地 位 , 从而取得了最后 决 战的胜利。《左传》 城溉之战的描绘令人信服地使我们看到,晋国的每一步胜利,都是同充分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作用,适应客观规律,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分不开的。战争是敌我双方力皿的 竟赛,但力量在战争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变 化的 因素。人的主观努力 , 指挥员的能动作用的 发挥,战略战术的恰当运用 , 对于敌我力盆的转 化, 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孙子主 张在作战指导上 要 “ 致人而不致于人 ”,主张 “ 庙算” 。 孙膑主张 “ 变” 、 “ 权” 。 《左传》通过城濮之战记叙,在主 、 客观关系的间题上,形象地反映了和孙子、孙膑同样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城濮之战后楚国大将子玉羞愤自杀。晋军进入郑国衡雍(河南原阳县西,当时在黄河南岸),并在践土(距衡雍较近,当时亦在黄河南岸,在河南花园口黄河北岸)修筑王的行宫,向襄王献俘。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要求诸侯“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无克祚国“。晋文公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可以说城濮之战一举奠定了之后整个春秋历史的总格局:天下共有东齐、西秦、南楚、北晋四大强国,而四国中晋、楚长期争夺霸权,而齐、秦相对次之。而在晋、楚两国的长期争霸类似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晋国相当于美国,几乎一直压制着楚国这个老对手;楚国相当于苏联,虽然在疆域人口上更胜晋国,但在综合国力上次之,加之晋国拉拢中原各国共同打击压制楚国,使楚国除了在楚庄王时期曾一度战胜晋国外,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压制状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