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核武器有多强大?俄罗斯为什么动不动就拿核武器威胁美国_苏联_核武器_俄罗斯

本文目录

  • 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核武器有多强大
  • 俄罗斯为什么动不动就拿核武器威胁美国
  • 俄罗斯用的还是苏联留的核弹头,核武器不会过期吗
  • 如果乌克兰保留了从苏联分得的核武器,会有今天的俄乌战争吗
  • 俄罗斯会在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吗
  • 1949年之前苏联还没有核武器,北约为什么当时不趁机对苏联开战
  • 俄罗斯的经济并不发达,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的维护资金保留核武库
  • 1949年苏联才有核弹,美国是唯一核大国,为何没趁机攻打苏联
  • 1979年阿富汗战争苏联为什么不用核弹
  • 苏联曾经用核武器爆炸来制造水库,并且证实是安全可靠的,为什么没有受到辐射影响呢

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核武器有多强大

强大到美国都忌惮,不敢与俄罗斯直接冲突,不敢威胁俄罗斯,美国只能背后使绊子挑唆跟俄罗斯有仇的国家跟俄罗斯斗,只要俄罗斯还活着就是美国的心中的痛魔

俄罗斯为什么动不动就拿核武器威胁美国

俄罗斯是货真价实的战斗民族,不象我们的官员患有严重的恐美症,苏联时期以撒旦著称压倒美国,如今的萨尔马特更胜一筹,只用一枚,美国将永远不有存在的可能,俄罗斯反制美国有多种手段,一对美特工只要进入俄境内格杀无伦,这就首先净化了俄罗斯环境。二,亳不留情抛尽美债,为世界对美债清零开先河。三,俄罗斯的官员廉洁奉公,对贪官腐败分子零容忍。四俄罗斯的核心意识强悍,廉洁公正所造成的凝集力,向心力,亲和力,战斗力是全世界不可比拟的。

俄罗斯用的还是苏联留的核弹头,核武器不会过期吗

核武器是有保存期限的,也是需要到期更换的,不过,核武器中使用的核装料的半衰期都很长,可以做到长时间不用更换,但是,核弹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涉及到的材料并不只有核装料这一种,除了核装料半衰期长之外,其它的基本都是十几年、二三十年后就到了期限,需要重新更换维护,否则就会失去作用。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量核弹头以及发射装置,为了保养维护这些数量庞大的核弹头,俄罗斯是花费巨大的。不过,不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备战用的核弹头数量远不如它们实际拥有的数量多,两国制造出来的核弹头数量都过万枚。由于核弹头上大量使用了金属外壳、TNT炸药、雷管等其它的装置,这些东西都是由年限的,到期需要更换。其实,核弹头中的核装料只占比整个核弹头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的其它的东西,例如:弹体材料、电子设备、各种密封材料、电线管路、金属零件、TNT起爆药、防护外壳等等部件,这些东西都是有年限的。

核武器目前服役的有两大类,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所使用的核装料主要是浓缩铀和钚,浓缩铀-235的半衰期长达7亿年,钚-239的半衰期是2万年左右,因此,基本上可以视为没有年限的。氢弹的核装料主要是氘、氚,这两种核材料的半衰期很短,只有12年多点,而且这两种核材料都是气体,要做为氢弹的核装料还要把它们变成液体。早期的氢弹叫做“湿式氢弹”,氢弹上有复杂的制冷设备,体积庞大,保存和使用都极为不方便,而且保存年限很短,只有十多年的期限。后来的氢弹采用了“干式氢弹”技术,不直接使用氘、氚,而是将它们与锂-6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氘化锂-6、氚化锂-6,这是一种白色固体,性能非常稳定,而且威力巨大。据说1公斤的这个东西的爆炸能量相当于6万吨TNT炸药的爆炸能量。锂-6这个东西的半衰期也很长,基本属于免维护的层面。目前,俄罗斯、美国等核大国的氢弹都是这样的“干式氢弹”。网络上传的只有大国有几十个氢弹,美俄因无法长期保存而没有的说法是一个谣传。热核弹头(氢弹)的技术先进性美国最优秀,主要体现在免维护性,核材料效能转化率,以及整体核弹头的使用年限方面,它是时间最长的。至于某种构型决定了氢弹的保存期限是谣言,构型不过是结构的区别,与核装料的保存寿命没有关系。

由此可见,不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其核装料基本上是不用更换的,可以视为没有年限限制。但是,还是那句话,核装料只占了整个核弹头的一小部分,剩下的那部分的材料都有一个年限限制,因此,核弹头的保存期限基本在18~25左右,美国的核弹头保存期限约30年,这得益于美国材料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先进的原因。例如:美国的民兵3洲际导弹所采用的是W62型热核弹头(氢弹),从1970年开始部署,到21世纪初期逐步退役,平均部署寿命已经超过了30年。

不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离不开TNT这种常规炸药,还有雷管,而这样的火工品的保存期基本都是在15~25年,虽然这样的火工品经过精心保养,即便是50年也会有95%的可靠率,但稳妥期间各国的保存期基本都是20年左右,最长不超过30年。也就是说核弹头即便是不需要更换核装料,也需要更换常规装药。

同样需要更换的还有各种电线、起爆装置、弹体和载体也是需要时刻保养的。

下面说说俄罗斯的核弹头生产情况,俄罗斯的核弹头主要是前苏联留下来的,数量庞大,最少也有6000枚以上,所以,俄罗斯不缺核装料。2019年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的支出为354亿美元,俄罗斯都花费是85亿美元,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俄罗斯的核弹头也和其它武器一样,能借力祖业产的就不会浪费铁搞新的。

不过,俄罗斯是有能力更新核弹头的,其实更新核弹头主要是更新核装料之外的东西。另外,俄罗斯拥有核装料的产业,可以满足新核弹头的生产,至于俄罗斯会不会这么做那是人家俄罗斯自己的事,反正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比美国还多。下图据说是原子弹,太复杂了。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乌克兰保留了从苏联分得的核武器,会有今天的俄乌战争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第一,乌克兰无法保留苏联时代的核武器。

这是一个恶意的误导,好像乌克兰在西方引诱下自毁长城。

其实乌克兰自己根本就用不了这些核弹,也没有能力保存这些核弹。

在苏联时代,乌克兰仅仅是基辅军区而已,只是负责发射核弹的最后一个环节。

需要莫斯科总书记、国防部长等几个缓解激活发射密码以后,加上基辅军区的密码才可以发射核弹。

现在莫斯科成了外国,基辅军区自己根本就没办法使用核弹,乌克兰继承的核武器就是一堆废铁。

而数千枚核弹用不了,而保存费用也是极为高昂,占到刚刚独立经济崩溃的乌克兰财政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是西方愿意给钱,乌克兰甚至连销毁核弹的资金都没有。

另外,核武器不是二踢脚,你随随便便就能点燃砸到敌人头上的。发射核武器需要一整套复杂的体系,一般包括海陆空三个体系配合。而乌克兰当时压根就无法使用这个体系,连战略轰炸机都被俄罗斯踢出整体作战体系,根本就用不了。就算乌克兰有可以随时发射的核弹,它也发射不出去,还是等于废物。

简而言之,乌克兰继承的核弹根本就没用,反而是一堆烫手山芋。

这是一个基本常识,由于单方面的误导,很多人到今天竟然都不知道。

第二,乌克兰有核武器也没蛋用。

试问,就算现在俄罗斯军队攻破基辅,歼灭乌克兰军队,活捉泽连斯基,乌克兰敢用核武器?

绝对不敢,任何国家都不敢。

希特勒已经被苏军打到地堡外几百米,他为什么下令使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搞个鱼死网破?别忘了,希特勒的毒气室杀了那么多犹太人,他的化学武器可是非常厉害的。

很简单,不是希特勒心慈手软,是他怕报复。

你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敌人一定会还击,甚至几倍强度还击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大量使用毒气,最终就是两败俱伤,总伤亡100多万人。

就双方来说,毒气战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带来更巨大的代价。

由于毒气会导致伤者严重的后遗症,国家还是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和医疗力量来善后,得不偿失。

核武器也是一样。乌克兰如果使用核武器轰炸,俄罗斯只要没傻肯定报复?俄罗斯核弹数量比你多,威力比你大,性能比你先进,俄罗斯国土又比你大,你不是找揍吗?

核武器真正的威力是什么?就是你有核武器,吓唬那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后者才会怕你。大家都有核武器,最终肯定是谁都不敢用,等于归零了。

世界上唯一的扔核弹,就是有核武器的美国,轰炸了没有核武器的日本。

第三,乌克兰的核武器会第一时间被摧毁。

以乌克兰区区一个贫穷国家,领土面积仅有60万平方公里来说,它即便有核武器也没啥用处。

今天三位一体的核战略,必须有海上的携带核武器的水面战舰还有水下的潜艇,天上可以随时进行核打击的战略轰炸机、远程轰炸机,陆地上则是核弹发射井,机动核弹发射车等等。

试问乌克兰有什么?恐怕只有区区几个核弹发射井,一开战就被敌人定位摧毁了,什么用处也没有。

俄罗斯会在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吗

谁首先使用核武就是反人类罪

核武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世界还没有谁强大到能与世界人民为敌的地步

就是美欧这样的强盗不也还维系一些狐朋狗友,拉帮结派嘛!也没有说就不把世界放在眼里吧!

普京不敢使用核武,如果敢对乌克兰使用核武,美欧要得就是这个,一旦反人类罪给普京坐实了,普京就只有两个结局

一个自灭(比如希特勒)

二个就是战争最后接受世界人民的审判处绞刑

俄乌战争已经也看到了,其实美欧在对待俄罗斯方面还是铁板一块的,普京不要误判形式!核武不是俄罗斯的专利!

1949年之前苏联还没有核武器,北约为什么当时不趁机对苏联开战

二战结束后,西方还真有人认真考虑过立即进攻苏联,彻底消灭这个红色威胁,但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这个计划无果而终,化为几十年的冷战和若干场局部战争。

当时进攻苏联的一个有力理由是:

苏联在卫国战争中伤亡巨大,军民伤亡高达2000万人,如果此时进攻苏联,苏联恐怕没有多少预备队了,所以说,趁他病,要他命!

西方阵营里最热心于此的莫过于英国首相丘吉尔,根据1998年的公布的档案,丘吉尔命令英国武装力量联合参谋部制定了名叫“不可思议行动”的计划,将使用英美联军、英国装备训练的波兰流亡军队,再从二战德军老兵中招募至少10万军队进攻苏联。

丘吉尔不仅仅地用如此作战计划鼓动西方阵营备战,1946年3月5日,他还跑到美国去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鼓动美苏对抗。

下图为后世重现的兵棋推演:

然而,相信美国决策层中的理智人士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是不愿意进攻苏联的,除了丘吉尔这个积极鼓动者是外国人之外,原因可能有怎么几点:

1.美国持类似看法的著名人物是二战名将巴顿将军,他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就在美苏军队的官方会面中以非常不友好的态度对待苏联军官,发表过重新武装德军,然后去进攻苏军的言论。但是巴顿与1945年12月21日在离奇的车祸中重伤不治而死,不管车祸真的是意外还是“被安排”,总之美军中少了一个进攻苏联的热心鼓动者。

2.而苏联方面,显然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西方的种种动向。为此,进攻柏林的大部分精锐部队都编入了驻德集群,并以驻营人民警察的名义组织亲苏的德国军队,在双方的边境摩擦中,双方互有得失,让美国意识到与苏联冲突并不容易。

下图是苏联向西方展示的斯大林-3坦克,让西方倍感压力

然而下面两点可能更重要:

3.从法国在大战中的表现来看,不尽如人意,英国的陆军规模不大,美国在二战后实际上已经是西方诸国的盟主。那么进攻主力也只能是美军。

如果美国全力以赴征服了苏联,势必两败俱伤。那么实力略逊一筹的英法肯定会恢复一战前的强国地位,美国不划算。

如果苏联在战争中获胜,美国元气大伤,法国这个40年迅速向德国投降的国家恐怕会“眼疾手快”地再次投降。

而英国更是纵横捭阖的高手,战前反苏,而苏德战争爆发后宣布和苏联联合,斯大林战役结束后,丘吉尔更是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以示庆祝,二战后又积极反苏,这个国家对于美国来说,其实并不可靠。美国还是不划算。

丘吉尔向斯大林赠送斯大林格勒之剑,证明此公也是个变色龙:

所以美国何必要放弃西方诸国的盟主地位,去追求有很大风险的未来?

4.美苏在战后利益分割方面存在着某种默契,那就是用不流血的手段去瓜分英法的海外殖民地。在亚非拉各个摆脱殖民统治的新生国家中,美苏迫不及待地送来援助,培养代理人,赶走英法的影响。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是其中影响重大,表现明显的事件之一。

所以,西方的盟主美国不愿意进攻苏联,开战就无从谈起。

而且,49年苏联的首颗原子弹爆炸,苏联的原子弹技术有很多来自美国的线人提供的资料。后来就有说法指出,有很多线人并不是处于信仰或者喜欢苏联而交出这些资料,而是因为他们担忧美苏开战,觉得原子弹能阻止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所以主动向苏联透露这些信息的。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俄罗斯的经济并不发达,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的维护资金保留核武库

前苏联解体,俄乌两家几乎平分了苏联遗留下的家底,某种意义上讲,乌克兰分得的遗产还要优厚于俄罗斯,结果又怎样呢?俄罗斯从奄奄一息中坚强的站了起来,重新活出了战斗民族的雄风,保住了国家民族的尊严和世界强国的地位,乌克兰则活成了国际笑话,啥也不是。

乌克兰省下钱了吗?得到美欧的信任和尊重了吗?完全没有。世界永远都属于强者,国防建设永远都是大国安全隐定的保证,核武库永远都是大国强国的底气和压仓石。用不着也得拥有,少吃一口饭也得加强核武库的维护和更新,这和存钱理财是一回事,没什么可犹豫的。

俄罗斯经济从总量上看不怎么样,得亦然位居世界第十二位,也不算太差,支撑全方位军事装备发展,显然捉襟见肘,不太现实,采取这种集中养优的发展模式,不失为明智之举。俄罗斯非对称优势发展的套路是成功的,以核武对抗化解美欧的欺压之策是有效的,普京的睿智是值得钦佩和点赞的。

1949年苏联才有核弹,美国是唯一核大国,为何没趁机攻打苏联

一句话,得不偿失

虽然美国在1945年造成了原子弹并且还扔给了日本,可当年作为刚刚出现的新型武器,原子弹的技术其实还很落后。美国当年为曼哈顿工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从1942年开始先后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耗资20亿美元(可生产3万辆谢尔曼坦克),结果也就只造了几枚原子弹(大约5到7枚),然后1颗用于试验,2颗“援助”给了广岛和长崎。再之后,日本投降了。

美国橡树岭工厂,当年有36000多人参与了原子弹的制造

美国人虽然有了原子弹,可在当时还未进行核武器的小型化发展,同时也没有弹道导弹可用。而一枚原子弹重达数吨,想攻击苏联只能使用改装过的B29重型轰炸机携带进行临空轰炸。要知道,当年的苏联在世界上虽然不是一支战略空军,但却是一支数一数二的战术空军,要轰炸苏联本土,那得先想想如何对付苏军庞大的空军战斗机群。另外,美国当年轰炸日本时只使用了一架轰炸机,而要攻击苏联那就必须保证有大量的战机执行护航任务,先不说战术执行的难度成倍增加,光如何保持机组乘员的士气就是一个大问题。

携带原子蛋的B29轰炸机在执行任务前经过了特殊改装,所有自卫武器及非必需品被拆除,以保证能投掷高度超过9000米。要是这样去轰炸苏联,毫无自卫能力的B29将成为空中的活靶子。

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主要参战国人员伤亡惨重、基础设施毁坏严重、经济几乎崩溃,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一场席卷世界的大规模战争了。美国虽然损失最小,但经济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二战一结束便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复员工作。再加上二战结束后各国均侧重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地缘政治的争夺,因此也不愿主动挑起战争。即使后来也有剑拔弩张的“柏林危机”,但整体上并没有影响双方高层的意愿。直到60年代,有了底气和能力的苏联开始主动出击,频频和美国角力,比如说“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在一艘开向古巴的苏联货船上拍摄到的情况

最后,是苏联本身给美国人带来的意外“惊喜”。因为根据当时美国的推测,苏联要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至少也要50年代中后期,这将给西方世界带来长达十余年的核武器垄断优势,在谈判桌上也会更有底气。所以,得意忘形的美国人在新型核武器的开发上不仅没加快速度,反而减小了投资。于此相反,当时苏联的情报工作十分到位,在积极开发原子弹的同时,又从美国获取了有关原子弹的资料,同时保密工作也很成功,没有让美国人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因此,在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苏联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追上了让美国人自认为领先的核武器技术。这个时候,美国人再想全面开战,可就得想想后果是什么了。也是因此,东西方两大强国开启了恐怖的核武器时代。

苏联展示的核武器

1979年阿富汗战争苏联为什么不用核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苏联在阿富汗是维持现政权,不是杀光所有人。

苏联介入阿富汗,是推翻阿明政权以后扶持了新政权。

原则上,苏联支持希望将阿富汗新政权的稳定,消灭反抗力量。

无论站在哪个立场,苏联不可能在阿富汗使用核弹。

一个核弹爆炸可能杀死至少数万甚至数十万人,苏联和他扶持的阿富汗政权会成为所有阿富汗人的公敌。

第二,苏联要对付的是游击队而不是平民。

虽然说游击队来源于平民,但苏联无法肆无忌惮的滥杀平民。

当时,零星的屠杀和报复可以有,但用核弹绝对不可能。

游击队分散在人民中,并不存在什么超大型的军事基地,军事城市,一颗核弹就能炸死几万游击队,没什么平民伤亡。

阿富汗的现实是,一个核弹丢过去,炸死一二千游击队和几万老百姓。

这对于游击队的影响很小!

想要消灭阿富汗的游击队,恐怕得用几十颗核弹。

但苏联可能用几十颗核弹吗?

当然不可能。

第三,使用核弹可能会对阿富汗和周边各国造成巨大影响。

核弹会造成核污染,可能很多年都无法消除。

更重要的是,核污染可能会殃及阿富汗周边国家,甚至包括中国和苏联自己。

而污染可能到什么程度,很难估计。

这会造成周边各国的强烈反对。

第四,使用核弹会导致国际社会的可怕制裁。

目前为止,除了二战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使用核武器。

一旦苏联作为第一个,必然遭到国际社会几乎所有国家的联合抵制和制裁,后果不堪设想。

苏联曾经用核武器爆炸来制造水库,并且证实是安全可靠的,为什么没有受到辐射影响呢

苏联不光用核武器爆炸制造水库,还利用核爆炸制止过油气井井喷事故,进行过大规模的地震勘探寻找到了大量的油气田。

小油瓶只想说,这很苏联,这很战斗民族!

▲核爆情景

令人谈核色变的核武器,却被战斗民族“驯服”用来搞“基建”

谈起核武器,人们就回想起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投掷两个原子弹的场景,原子弹爆炸使广岛方圆14平原公里的6万幢房屋被摧毁,爆炸产生的辐射使得那些幸存的人在以后20年慢慢走向死亡,原子弹爆炸恐怖的杀伤力和后果至今令人心有余悸。

▲原子弹爆炸后将房屋建筑夷为一片平地

因此人们一般把核武器视作可以毁灭人类文明的灭世武器。

继美国人研制出核武器后,苏联也不甘示弱于1949年8月成功研制出原子弹,自此苏联人开始拼命扩充核武库,截止到1960年,苏联已经拥有1605枚核武器了,但是核武器有保质期啊,过期的必须销毁,这么多的核弹如果白白销毁了,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手握巨量核武器的战斗民族,就脑洞大开,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力这么大,我为什么不用他来给自然环境改天换地呢?

于是苏联人便制定了著名的旨在和平利用核爆的“第七号国家经济核爆炸计划”。

1965年苏联的“核平计划”便第一次开展。

当时位于苏联境内的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洲恰刚河周围居住的人口因为处于内陆、气候干旱等原因,用水一直以来是个大问题,苏联决定用核武器炸出一个深水坑,然后引入水源,制造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彻底解决当地用水问题。

▲核爆情景

于是在当年1月,一枚14万吨TNT当量的氢弹被埋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洲恰刚河滩下178米深处,伴随着一声怒吼,烟尘直冲5000米的云霄,等到尘埃落定,一个百米深的大坑浮现到眼前。

经过简单加工,一个直径430米,总容量1700万立方米的漏斗形水库便形成了。

塞米巴拉金斯克洲恰刚河人工湖

▲苏联能源部长现身说法,在这湖里游一游活到99

最关键的是,工程完成后,当地人对这个人工河保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辐射并没有消除,当时的苏联能源部长听闻这些质疑,直接前往了该人工湖,亲自跳入湖中游泳,表明湖水中水没有收到辐射,后来这位部长的身体也没有收到辐射的影响,活到90多岁才离世?

那么为什么没有收到辐射的影响呢?

(1)和平核爆是根据应用目的和安全需要,专门设计的核爆炸装置,同时为了减少爆炸后进入人和各种生物的放射性核素,都是采用高聚变份额、低污染的核聚变装置。

(2)为了确保降低辐射,在选择爆炸时要正确选择爆心和核弹埋深,采取有效封堵等措施,尽量减少放射量的产生。这次核爆也是选择地下爆炸的方式,有效减小了核辐射的发散程度,将核弹威力控制在了最小。

(3)核爆炸造成的核污染不同于核电站泄露,他的核燃料燃烧充分,沾染危害更小,辐射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在本次核爆后,第二天,放射性沉降物的强度就降到了1毫伦/小时以下,不久后,就处于天然本底水平(15~20微伦/小时)以下了。

(4)最后水是最好的核辐射屏蔽体,的确放射性会有,但是水会有一定的淡化作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