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文学常识--词的介绍(基础知识)
- “文化”和“知识”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在哪
文学常识--词的介绍(基础知识)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入宋,发展到鼎盛状态,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体相抗衡的文学形式。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北宋词的主流依然是沿袭晚唐五代,吟风弄月,注重词的抒情性与音乐性。
如二晏、张先等。他们刻意求精,使词的形制更加丰富,词的语言更加精炼,词的意境更加深婉,词的风格更加细腻,特别是使词的音律更加精美合乐。
“文化”和“知识”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在哪
我个人的看法,对于“文化”和“知识”这两个词的意义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每个时期对文化知识学问的定义不同。对于中国古人而言,会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有文化,有知识,有学问,哪怕你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只要会拽上两句,你也算文化人了……
其实,有知识不一定代表有文化,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往往把拥有学历的文凭的人认为有文化。可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文凭仅仅是你通过某一个层次的学习证明,和有没有文化是两码事。白岩松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臂如,记得在一次上早班时, 人流不息,我也随着人群快步越过马路,恰好前面红灯亮了,但上班的人不管不顾,结队冲了过去,为了正点赶到上班,我也想随大流。正在此时,我看到了旁边一小年轻:扎眼的杀特发型,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看起来,实在不像一个“好货”。可他,就那么独立地站在那里,任凭旁人闯红灯,“我自岿然不动”地等待绿灯出现。我顿时觉得:今天输给他了,我很惭愧!为啥不能像这位小年轻一样,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呢?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是否也需要静下来,想想那些最能体现根植内心的修养,人人拥有无需提醒的自觉的文化。文化就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修养。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