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多少种户籍制度,分别有什么优缺点?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_王莽_户籍_曹丕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男口 王莽 户籍 曹丕

本文目录

  • 历史上有多少种户籍制度,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 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 古代的户籍方面是怎样的管理度,特别是流动人
  • 如何评价王莽所建立的新朝
  • 曹操死后,他5岁的幼子为什么拉着曹丕的手喊爹

历史上有多少种户籍制度,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这一制度萌芽于商代,形成于周代,经历代发展,至隋唐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

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上和人身上控制的重要途径。

古代很多制度在沿袭中被历史淘汰,但户籍制度被所有统治者奉为圭臬,并不断加以改良。一个国家有多少子民,有多少田地,该征收多少税赋,能征调多少军队,都离不开完善的户藉制度。它是统治者管理和控制老百姓的重要手段,所以历代统治者都认为“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


一、户藉制度的发源

1、商代“登人”制度

我们从甲骨文的记载可以得知,早在商代,就已进行了人口登记。当时以人丁为基本登记单位,目的是为了征集士兵,目的比较单一。这种户藉登记制度被称为“登人”制度,是户藉制度的最初来源。

2、周朝乡遂”制度

到了周朝,地方基层组织采用乡遂制度。“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乡之下有州、党、族、闾和比组成,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遂”是针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由县、鄙、赞、里和邻组成,也是采用五五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乡遂制度就是周代的基层政权组织,比如西周时鲁国有“三乡三遂”,设有邻长、里胥、赞师、鄙正、县长和遂大夫等基层官员进行管理。

3、秦朝什伍”制度

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发,如何满足兵源需要,成为国君们的头等大事。为了增加人丁,摸清家底,各国都进行人口普查和登记,重视户口的管理,限制户口流动,防止本国人口迁往外国,满足部队兵源的需要,并把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官员的考核目标。

战国时,秦国的户藉制度相比其他国家是最完备的,这要归功于“商殃变法”和秦国坚持以法立国。秦国以五户为基本单位,设立“什伍”,采用连坐的方式限制人口流动,管理基层。秦国要求老百姓“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将老百姓按五户一伍,十户一什的办法进行管理,分别设立伍长和什长,闲时耕种,战时从军。只要在战场上获得军功,就可以野鸡变凤凰,获得爵位。如果一伍中有人投降敌人,其他人也要受到牵连。

秦朝统一后,对户藉制度管理更加严格,每户要登记户主和所有成员的详细信息,出生婴儿必须立即登记,死亡者可以注销。秦朝户藉连百姓的财产、身高、特长都详细登记,目的就是一旦爆发战事,可以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征兵。另外完善的户藉制度也是服徭役和收税的基础,对国家的统治意义重大。

4、汉代乡亭”制度

西汉时萧何主持制定了《户律》,建立了更加严格的户口统计制度。萧何本人对户藉的意义非常重视,在攻入咸阳时,他第一时间将秦的户藉档案保护下来,而对秦的其他珍宝不屑一顾。在萧何的主持下,汉代采用了编户更为完善的乡亭制,第一次出现了户的等级。

与秦朝一样,汉代对人丁的逃亡也是采取高压态势,汉朝的“舍匿之法”规定,逃亡者和收留、藏匿者都要治罪,以此限制人口的流动。

二、户藉制度的成熟期

5、隋朝三长”制度

户藉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到隋朝已基本成熟。隋朝初年,进行了几次户口清理,称为“大索貌阅”。在“大索貌阅”中,官府将户藉上的信息与本人比对,核查真实信息,杜绝冒认户口和欺瞒年龄,逃避兵役、徭役。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隋朝政府还鼓励群众相互监督、揭发,发现有假冒户口和篡改年龄及其他信息的,一律严惩。

隋朝在基层管理制度上使用保长、里正和党长的“三长制”,对农村进行管理,包括劝课农桑,催收税赋,协助征兵和组织服徭役等等工作。

6、唐代里正”制度

唐代户藉管理在隋代的基础上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唐代将每百家设为一里,里设里正;五里设为一乡,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以户主名义记入’手实’,户主要保证上报的内容真实准确,里正据“手实”造籍,上报县里。每个县每年统计造账一次,向户部申报各县的户口数,已征税赋数和下年预计征收数。中央政府按这些资料,以每户资产多少和男丁的强弱为标准,将户分九等,作为征税和服役的依据。

唐代户藉制度也保证了老百姓的财产不受侵犯。唐代规定公田、私田不得任意侵犯,私田的产权便是“以藉而凭”。如果发生土地纠纷,则按照户藉上的登记信息,进行甄别。对于将别人的土地冒登自己名下的,以“盗货卖”之罪惩处。

我们从发现的唐代“手实”中,可以看到上面的内容是以户籍为准,写有户等级、应受田多少、已受田多少、未受田多少,也可以看到每户的“永业田”和“口分田”的区别,内容十分完善。

唐代户籍将居民分为编户和非编户,其中的编户是良民,非编户则是贱户、和尚及府兵制破坏后的军户。

7、宋代坊郭户、保甲”制度

宋代户籍比唐代的又上了一个台阶,设立了“坊郭户”,这是针对城市居民的专门称呼,第一次出现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户籍登记上的区别,与我国原来采用的“非农户”和“农业户”有着一定的相似。在此基础上,有恒产者称为“主户”,无恒产者称为“客户”,登记入籍。城市中坊郭户的主户基本是上层阶级,掌握大量资产;而客户基本上以小工业者、小商贩及雇佣工为主;乡村主户以占有土地的地主为主,兼有少部分自耕农,乡村客户也分成三种,一种是终身依附主户的“地客”,二是租种主户土地的“佃户”,三是雇农性质的“浮客”。在此基础上,宋朝将户籍划为十个等级,另外还有享有特权的“官户”和“形势户”。官户包括文武官员的家庭,形势户是小吏、保正等乡役户。

宋神宗时期推行“保甲制”,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个大保为一个都保,有正副都保正,其目的也是通过户籍实行“兵民一体”的制度。这种制度让每个人都与他人发生联系,有利于统治的渗透和基层政权的稳定。

8、明代里甲”制度

明代改宋朝的保甲制为里甲制,每110户编为一里,选出其中十户人多财多的为里长,其余百户分十甲。在服徭役时,十甲每年轮换,称为“排年”。每年要服徭役时,由一位里长带着十位甲户去服徭役,次年另换一批。每户十年一轮换,保证了绝大多数百姓可以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明朝这种户籍制度将人与土地的登记分开造册,称为“黄册”和“鱼鳞册”。黄册在编造时,每里为一册,每十年调整一次,按家庭人口和财产变化重新造册。黄册一式四份,户部、省、府、县各保存一份。户部的那份因为是黄纸抄写,故名“黄册”。

▲路引

明代“黄册”编定后,户籍不可随意更改,人员也不得随意流动。要想外出,须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目的是将农民束缚在乡土之上,农民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这样便于征收税赋和征兵服役。如果有人当“逃户”。便动用国家机器强迫返乡,其中的富户发配充军。后期的惩罚有所降低,改以罚银为主。

9、清代八旗”制度:摊丁入亩

清朝“按行军旗色,以定户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户籍制度,“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其经理之也,必察祖籍。如人户于寄居之地置有坟庐逾二十年者,准入籍出仕,令声明祖籍”。将户籍分为军、民、灶、匠四类,以户为单位核登丁口。满清入主中原后实行各民族分而治之的政策,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户籍管理上比明朝有所放松,规定了入籍条件,’己置有产业,并愿入籍者,俱编入土著’,老百姓不再被死死的束缚在土地原籍上。

▲清代户口牌甲令

清朝采用户口牌甲令,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门要注明目的地,牌长、甲长三年一换。甲内有不法之事或出现可疑之人,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富人与齐民一体编列,不许逃避登记。


三、户籍制度的作用

户籍制度不仅起着登记人口和统计人数的作用,还能反映老百姓的家庭财产状况、服役纳税情况,为分配土地、征收税赋提供依据。封建时代连坐的保甲制可以最大限制和减少犯罪,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稳定。

为了更大程度的奴役人民,统治者尽可能的将老百姓限制在固定的区域,形成长期的城乡二元制社会。只有利用户籍制度将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通过世袭的职业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从事农业生产的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当兵的世代当兵,从商的世代从商,让老百姓各守本业,才能使社会在统治者控制下有序的发展,实现统治的稳定。

我国建国后曾长期采用的户籍制度也受到历史上户籍制度的影响,户籍分非农业和农业两种户籍,不同户籍的人享受的待遇和权利是不平等的,城市居民在教育、就业、保障等方面享有更多更大的权利。在户籍迁移和变更上也采取比较严格的办法,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息息相关的户口本

所以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传统户籍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让户籍回归其登记人口的本质,对人口流动不再限制,将人口管理纳入动态管理,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无差别的对待。这是户籍制度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

曹丕当上皇帝后,为何还不放过弟弟曹植

1.在争储位时,曹植是曹丕强劲的对手。如果没高人指点,继承人的位置就是曹植的。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尽管自己脱颖而出了,但朝中还是有一批人支持和同情曹植的。防人之心不可无,曹丕内心对弟弟动过杀机也是可以理解的。
2.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要杀曹植也轻而易举的事。这个时候,丧魂落魄的曹植毫无实权,对曹丕政权构不成任何威胁了。但,曹植写词作赋是能手,身边也有文人雅士伴随,这容易形成一定的新势力。曹操在曹丕当上太子以后,就曾经果敢坚决地杀了曹植不少心腹,以削弱曹植势力。父亲的行为对曹丕是有影响的,曹丕是不能让曹植势力日益坐大的。
3.曹植与曹丕一母同胞,都是卞皇后的儿子,都是卞皇后的心肝宝贝。但往往母亲更关怀弱势的儿子,这是人的天性。曹丕对卞皇后是极为尊敬的。曹丕在曹操死后便想动手杀掉曹植,曾逼迫曹植作七步诗,卞皇后听闻后伤心欲绝,对曹丕说过:“你们两个都是我的亲骨肉,你要是真的想杀掉你弟弟曹植,那就先杀掉我吧!”。
曹丕当然不敢违背母后意愿,当场下跪赔罪,曹丕也对天发誓说不会杀死弟弟曹植。显然,母亲如此关注弟弟会引起曹丕的嫉妒,以后,继续排挤与打压曹植也出于自己一颗嫉妒之心。
4.曹植曾用自己的才华打动过曹丕。曹植在争位失败、父亲去世后,便一蹶不振了。有放浪形骸之嫌,又整日饮酒作诗,并非正常的生活状态!作为哥哥,对弟弟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与抨击也属正常。

古代的户籍方面是怎样的管理度,特别是流动人

户籍起源很早。春秋时发展为书社制度,25家为社,战国时,强国“少料其民“,并实行上计制度,地方长官每年要将境内户口登记状况和赋税收入预算呈报国君。

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又将之与军事编组相结合,五家为保,十家为连,行“什伍连坐法“。

秦统一后,使黔首自实田,遂系田亩于户籍。汉代定户律,各地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收人口税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据。户籍这时是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的合一。汉户籍三年一造,谓之“大比“,并三年上计一次,每年征赋前的校核谓之“小案比“,属经常性登记统计。

唐代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户分九等),据以征收户税。上计已改为一年一次,两次造籍中间年份按各年呈报的手实注于籍册,相当于异动登记。又为防止低报丁龄、伪报病老等,由官员检阅人丁形貌,称“团貌“(三百家为一团)。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宋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户籍遂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客户,并按土地多少分别户等(农村分五等)。同时,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帐册图簿,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宋取消人口税,仍征丁口之赋,差役也按丁抽派,因又有丁帐、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口。王安石主政时行保甲、完税诸法,许多地方又取消丁帐等,改设甲册,并作抽练兵勇之用,亦常作为催科、征赋之据,但亦限于男口。

宋以后,金的户籍登记包括男女老少,较宋为全面。元代则户类、户等复杂,户籍制度颇乱。

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民户、匠户等)、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相当完备。又在户帖的基础上建立黄册,除记录户帖项目外,并列徭役税粮科则。黄册十年编造一次,十年内的变动也登录,借以调整赋役。地籍则另有鱼鳞册,与黄册并行。明中叶实行一条鞭法后,大部分赋税都按田亩征课,鱼鳞册更为重要,黄册改以户籍为主,但这时仍有部分税银按人丁征收。

清初,户籍散失。顺治初,为征收丁银,行户籍人丁编审制度,将户籍分为军、民、灶、匠四类,以户为单位核登丁口,三年(后改五年)一造丁册,其他人口不备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以后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其后逐步实行摊丁入地,丁银全部并入田赋,人丁编审作用消失。乾隆五年(1750)首令岁奏民数,次年规定通过保甲系统统计男女老少全部人口,保甲成为户籍管理的基础,一直沿用下来。这时,户籍已与赋役无关了。

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是维护政权统治和征课赋役的基础,故历代都十分注意户籍。中国的户籍历史甚久,记录丰富,制度日趋完备。但是,在封建社会前期,依附农制盛行,世族、豪强与国家争夺农民,荫庇丁口,户籍制度并未能顺利执行。而役重于赋,以及课人口税,亦造成人民流亡,使户籍失实。后期,赋役征课渐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分租制下的佃户减免直接负担,客户入籍为户籍制度注入了新的内容。但地方官为了保留地方财力和层层贪污自肥,也多方隐瞒户口,假报名姓。如明代上报户籍用黄册,许多州县征收税粮则用白册(亦称实征册),两不相符,一些胥吏手中又自有私册,乃至州县长官亦不能过问。清初之丁册,只是当差人数,实际丁口数并不只此。摊丁入地以后,户籍与赋役完全脱钩,登记的户口才比较接近实际。但又因保甲制度本身流弊,以及失去征课作用后官吏更自因循,仍难精确。

如何评价王莽所建立的新朝

答:对于王莽的新朝,我更认同一些近代思想家学者的观点,通过唯物辩证主义看待问题,或许会让我们对王莽和他的新朝发生一些改观~

首先,我们对于王莽先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政治家、改革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5日至23年10月6日在位。

王莽原为西汉外戚“魏郡王氏”家族重要成员。在朝野素有威名。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建丑正(改汉历十二月为正月),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期间,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秋九月二十三日,绿林军攻入常安,十月三日庚戌(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在位15年,享年67周岁。


穿越时空的社会主义第一人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而将这个曾经辉煌的朝代“拦腰斩断”的,就是王莽和他所建立的新朝。王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古人将他斥为谋权篡位的大奸之臣,然而以今人的眼光看待王莽,又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胡适为王莽平反道:“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翦伯赞也在《中国史纲》里认为“王莽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最聪明的一位政治家……他要将当时矛盾百出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改良”。关于王莽,许多人甚至戏称他为“穿越者”。那么,王莽这位古代的篡权者,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穿越者”,我们开始对王莽和他的新朝进行分析。

1.王莽被认为是“穿越者”,和他所建立的新朝有关。从公元9年1月到公元23年10月,王莽建立的新朝国祚不到15年,仅历经一帝,极其短暂,然而它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西汉后期,皇室子嗣稀少,血脉凋零,数代皇帝早夭,加之孝元皇后王政君长期掌管大权,外戚王家自然迅速崛起,成为西汉的实际主宰者。王莽作为王家最出色的青年才俊,深受姑姑王政君的喜爱和重视,逐渐进入朝堂中枢,最终代汉称帝。

古人常将王莽视为窃国大盗,奸佞之臣,然而客观地讲,对于王莽来说,做皇帝不是最重要的,能够施行自己的改革,才是关键。王莽的改革是极其全面的,它涉及土地、货币、外交等多个领域。王莽上台以后就宣布: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

2.王莽改制的内容确实堪称惊世骇俗,如果说王安石改革是大刀阔斧,那么王莽的改革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翻天覆地。将土地收归国有、禁止奴隶买卖,这种种措施,在现代人看来是如此的熟悉,也难怪许多人将他称为“穿越者”和“社会主义者”。不过,从现代的眼光来看,王莽的改革是极其先进的,着力点也在改善民生,维护百姓,为何王莽的新朝还会一世而亡,且正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正与王莽的改革有关。

从浅层的角度来看,王莽将土地收归国有、禁止奴隶买卖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是先进的,但是仔细分析王莽改革会发现,他不仅不是一位先进的改革者,还是一位极其“复古”的改革者。在王莽改制当中,王莽确实主张将土地收归国有,抑制土地兼并,但他的方法却是复古的,甚至是倒退的。王莽信奉儒教,他崇拜孔子所说的礼治时代,于是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同时,王莽虽然禁止了奴隶买卖,但他没有废除奴婢,他只是将奴婢改称为“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但奴隶事实上依旧是存在的。

3.王莽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他认识到了西汉末期土地兼并、人口买卖情况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民怨沸腾的事实,同时希望用改革缓和社会矛盾。然而王莽的改革名目复古,与现实情况不符。在收归土地的过程当中,豪强地主的利益受到侵犯,而土地最后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到了百姓手中,这就使得王莽失去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力量的支持。而且,在改革的过程当中,王莽朝令夕改,遭到反对以后,王莽便会用严刑峻法强行推进改革。如果说王莽的改革能够取得效果,反对他的力量自然会逐渐变小,但事实却是,随着王莽的改革,新朝的经济凋敝,百姓的困境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反对王莽的浪潮愈发浩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莽不仅没有对改革进行调整,反而主动挑起数场战争,激化了矛盾。在西汉时代,中原王朝和周边各族关系很好,不论是北方的匈奴人,还是南方的少数民族,都向汉朝臣服。王莽代汉称帝以后,四方的国家没有反对王莽,他们纷纷投靠王莽,支持新朝。这本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但是王莽却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不断挑起战火。王莽称帝以后觉得国内已有北海郡、南海郡、东海郡三郡,却没有西海郡,为了凑全“四海”,王莽集结大军将青海湖一带占领设西海郡。如果仅是这样还不算什么,为了发展这块荒芜之地,王莽竟强制移民。百姓不够,王莽就疯狂增加法令,强行“制造”罪犯,然后将他们迁往西海郡。

所以,王莽是一位改革家无疑,他的人品也值得称赞,但是他作为一个朝代的开创者,显然是不称职的。王莽的改革盲目复古,没有结合实际,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失败是必然的。而王莽本人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性格狂躁等性格特征,更加速了他改革的失败和朝代的灭亡。

如有不足,还请见谅~

望采纳~

曹操死后,他5岁的幼子为什么拉着曹丕的手喊爹

曹操死后,他的五岁幼子拉着曹丕的手,把他当作父亲,喊他“爹”。不用怀疑,对的!这件事是真的。

曹操打仗厉害,是军事家;写文章也厉害,是文学家,和曹丕、曹植并称为“建安三曹”;执政能力也出众,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曹操的生育能力同样也出众,在历史上是排得上名的,他一生生有25个儿子6个女儿。而那位叫曹丕爹的幼子,名叫曹干。

曹干又名曹良,其母陈氏,曹干生下来的时候,没多久陈氏便死了。有说是因窃听被曹操所杀。不管如何,曹干第二任母亲是王昭姬王夫人。三岁时,养母王昭姬又病逝。

到公元220年,曹操病重,临终之前,将曹氏下一任继承人曹丕叫来,指着曹干说,“他三岁亡母,现在五岁又将要失去父亲,以后就交给你了,你要好生的照顾他。”

曹操去世后,曹丕担任起重任,格外的呵护这位比自己小将近三十岁的幼弟曹干。这份呵护也是远远超过其他兄弟的。

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魏略》记载:

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

文帝说的是曹丕,曹丕的谥号是“文皇帝”,良是指曹干。曹干经常喊曹丕“爹”。阿翁,父亲的意思,也就是爸爸。

按照古人的年龄,三十岁有可能都能当爷爷。但曹丕肯定不答应,毕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幼弟。所以,经常纠正曹干的称呼,也不止一次的对曹干说,“我,不是你的阿翁。我是你的兄长,我是你的哥哥。”说完,又想起曹干的遭遇,曹丕感到很伤心,总忍不住流泪。

曹干为什么总称曹丕爹?除了曹丕表现出的照顾,曹干对曹丕敬重外。有可能是曹干在有意而为之,在向曹丕以弱示好。

曹冲五六岁时,都已经知道如何“称象”,如何知道一头大象的重量。差不多的年龄,曹干再不聪明,总不可能阿翁、兄长也区分不清楚吧?也不可能总是称曹丕爹吧?

说明,曹干也是聪明人。年纪不大,但是也懂得卖傻来韬光养晦。陈寿说曹丕不是旷之大度的人,也就是心眼小,但也恩怨分明。早些年,在立储之事上,王昭姬作为曹操颇为宠爱的姬妾,也是出力很多。曹丕能打败曹植,顺利成为继承人,王昭君功不可没。

加上曹干懂进退,自然而然待遇没那么差。曹丕在位七年,临终前也给继承人曹叡(魏明帝)留了一份遗诏,要求曹叡好好的照顾你那十一岁的叔叔。三国志记载:

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这份遗诏在手,曹干犯错,曹叡也不好苛责。一直到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上位,曹干累计食邑五千户。终身享受荣华富贵。

参考文献:

裴松之注的《三国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