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街之战(吐蕃和大唐,是一对难兄难弟吗?看他们之间做了啥)_吐蕃_大唐_唐朝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吐蕃和大唐的这段历史姻缘。

初唐时期的吐蕃和大唐。

历史上吐蕃呢,地理位置就是当今的西藏和青海地区。吐蕃真正走进历史舞台正是大唐初期阶段。说到这里要提一下,就是吐蕃和大唐,他们还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因为吐蕃正是在唐朝初年开始崛起,唐朝刚建立,他们也刚统一,唐朝最强盛的贞观和开元时期,也是吐蕃最强盛的时期。好,等到唐朝由于安史之乱没落的时候,诶,这吐蕃兄弟没过多久也没落和分裂了。你看,这吐蕃有存在感的大概200年的时间里,也是大唐最有存在感的时候,他们还不是难兄难弟那就真没有谁是了。 当然,其实说他们是兄弟有点不太准确,应该说是舅甥关系才准确。大唐是舅,吐蕃是甥,因为大唐和吐蕃关系缓和和会盟的时期里,都是吐蕃主动与大唐和亲,而且尊称大唐为舅。

一、初唐至唐高宗初期。

这一时期是吐蕃刚刚建国时期,随着松赞干布的爷爷、父亲和松赞干布本人的三代努力,吐蕃结束分裂,并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吐蕃刚建国,首先想的就是提高国际上的存在感,于是扩张领地,首先把目标瞄向了现在青海、甘肃、新疆地区的吐谷浑。

而吐谷浑呢,前不久刚被唐朝打趴下,是向大唐称臣的。于是吐谷浑向大唐求援。而松赞干布占领吐谷浑之后于公元638年逼近大唐的松州,但并未进攻,而是在此逼迫唐太宗赐婚。意思就是:你看,我吐蕃势力这么强大,你还不赐个公主给我,让我在国际舞台上正名。而唐朝当时只知道有突厥、高句丽、薛延陀、吐谷浑这些,你吐蕃是哪个葱,没听过。于是唐太宗拒绝,但也没引起重视,先派了个韩威抵抗。诶,没想到首战给败了。于是太宗皇帝开始警觉了,看来这个吐蕃不容小视。于是派遣名将侯君集率领步骑五万前往松州伐蕃。这也是第一次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双方大战进行焦灼,吐蕃攻城20余日,不下,后唐军连用奇兵进行夜袭,吐蕃损失惨重,下令撤军。此战以唐军胜利告终。

松州之战。

二、高宗晚期、武则天、中宗时期。

随着松赞干布的去世,以及吐蕃日益强大的发展,这个外甥也长大了,便开始不安分了。此阶段,吐蕃大权掌控在噶尔家族手上,噶尔家族十分好战,他们又开始不断扩张了。他们首先重新占领了吐谷浑,然后全部纳入自己版图。除此之外,还不满足,开始瞄向大唐的西域——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位置。

公元670年,吐蕃连下西域18州,唐高宗震惊,连忙派薛仁贵率军5万平乱。唐军先期在吐谷浑长驱直入小胜击败吐蕃,然后行驶至大非川附近。但此时呢,薛仁贵还是出现了指挥和管理沟通上的失误,自己比较冒进的用先头部队奇袭深入吐蕃境内,虽然取得了先头胜利,占领了乌海城。但是因为主力军队跟不上,很快被吐蕃反扑击败。同时吐蕃又率20万截击了唐军辎重部队,唐军大败,辎重损失殆尽。至此薛仁贵只能退守大非川。这时吐蕃的 钦陵集结40万围攻薛仁贵的大非川,薛仁贵死守8个月后被迫败退和约和,至此著名的大非川之战以唐军大败而收场。此战之后唐朝暂时的丢失了安西四镇。

唐高宗哪受得了这口气,以前都是朕欺负别人,哪轮到别人欺负朕。于是在之后的20年间,唐高宗和武则天围绕着安西四镇频繁与吐蕃轮番攻伐。

673年唐军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

677年又被吐蕃占领。

679年裴行俭又收复四镇。

687年吐蕃再次占领四镇。

692年王孝杰再次出马收复安西四镇,至此安西四镇才算安稳地再次落户唐朝。

此后武则天曾一度想一改守势,进行反击。但效果一般,吐蕃继续持续进兵来犯,双方各有胜负。直到公元700年和702年,唐将唐休璟和陈大慈2次重创来犯的吐蕃军后,吐蕃才停止进攻,并与大唐联姻和和解。

纵观这段30多年的双方对峙时期,虽然唐朝最后都收复了失地,而且打了几次大胜仗,但总的状态是吐蕃侵略,唐军守势。从初唐开始,唐军在众多的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较量中,无不战无不胜,唯独对付吐蕃是最为吃力的。虽然吐蕃的地理条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当时吐蕃国力强盛,民风彪悍,内部团结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吐蕃军人。

三、玄宗时期。

好,终于等到大名鼎鼎的唐玄宗登基了,至此以后50年里,对于吐蕃来说简直噩梦般的开始,当然对于大唐来说,真是等到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玄宗刚上台才2年,就打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武街之战。公元714年,吐蕃瞄上了河陇之地,派10万大军进攻河陇的临洮。玄宗二话没说,也派薛讷、王晙率10万大军迎击。这一次唐军没有固守城池,采取机动作战方式,将吐蕃军引入武街附近山谷中大败吐蕃军,杀敌数万。这一战也让薛讷替他父亲薛仁贵报了一箭之仇。

武街之战中的薛讷。

武街之战后,玄宗皇帝已不满足打防守战了。在短暂构建河陇防务后,开始主动对吐蕃用兵,想来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外甥。下面来看看这些战绩:。

开元17年,唐将李炜长途奔袭入侵吐蕃重镇石堡城,大胜,占领石堡城,使唐疆域往青海边境扩张了1000余里。

开元25年崔希逸救小勃律,又在青海一带大破吐蕃。

开元26年,杜希望攻破吐蕃新城和河桥,唐境进一步扩大。

天宝6年,高仙芝用万余骑兵攻克吐蕃重镇连云堡,并吞并小勃律。

天宝九年,唐军攻占吐蕃树敦城。同年,高仙芝灭吐蕃附属国碣师国。

天宝十二年,哥舒翰攻吐蕃,占领洪济、大漠门等城,尽收九曲部落,一举夺取了吐蕃在河陇地区东进的后勤基地。唐蕃的河陇之争唐军全面胜利。

天宝十二年封长清灭大勃律,至此唐与吐蕃的西域之争也获得全面胜利。

盛唐下的大唐和吐蕃对比。

玄宗这一顿神操作简直就是把吐蕃踩在地上一顿碾压。在整个唐朝,这一阶段是吐蕃的势力范围被压榨得最小的时期。唐朝完全掌控河陇和西域。

四、安史之乱后~穆宗时期。

正当玄宗皇帝享受着盛唐带来的荣耀之时,安史之乱发生了。安史之乱的到来,使得之前唐朝对外的一切努力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安史之乱时,大唐的难兄弟吐蕃,其实也到了国力日渐衰弱的晚年。但吐蕃毕竟比大唐多一口气,至少当时他们国内还没彻底乱趴下。一见唐朝撤了西部的精锐援助东部战场,心想:你也有今天,那还不马上背后捅一刀。于是吐蕃出兵趁虚而入,占据了河陇和西域大片领地。甚至在公元765年一度攻占了长安。虽然后来郭子仪用计赶跑了长安的吐蕃军,但河陇地区13州尽数皆为吐蕃占领,从此之后吐蕃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大唐长安。此后的数十年里,双方基本就是一场攻防演习,吐蕃玩了命的攻,大唐玩了命的守。

吐蕃先后于763年占领陇右、781年占领河西、791年联合突厥余部攻克安西四镇,自此西域和河陇全部归为吐蕃。此时的唐朝,疆域已经和北宋领土接近了,只差了个燕云十六州,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和吐蕃对比。

从安史之乱开始到唐德宗这段时期,唐朝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难,政权岌岌可危。好容易平定了安史之乱,这个坏外甥又几乎要了这个亲舅的命。说唐朝几乎命悬一线,真的毫不过分。不过唐朝毕竟有福命,先期安史之乱靠郭子仪救了命,这几十年防御吐蕃又是靠了2位名将续了命,他们就是李晟和韦皋。

当时唐朝与吐蕃的前线被退缩到甘肃东部、宁夏和陕西境内,属于绝对的守势。这种绝境彻底激发了唐朝军民的斗志,迎来了一场持久的抗蕃运动。

公元777年,吐蕃联合南诏发兵10万攻剑南道,李晟率兵反击,大破蕃诏联军,杀敌8万,保住了大唐西南屏障成都。

公元788年,吐蕃再次联合南诏同样10万攻成都,这次守将韦皋智勇双全,用反间计成功离间了吐蕃和南诏,南诏罢兵,韦皋乘胜攻吐蕃,大破之。

公元786年,吐蕃进犯陕西,李晟在 汧城之战中设伏痛击吐蕃,吐蕃大败而归。

公元801年,吐蕃攻宁夏,韦皋用围魏救赵之计直接从成都深入吐蕃境内围攻维州,杀敌数万,迫使吐蕃撤回宁夏部队。

唐将李晟。

经过几十年唐军顽强的抵抗和几次荡气回肠的回杀,吐蕃军终于打不动了,于是与唐重归于好,于唐穆宗时期双方进行了第八次会盟。唐朝至此终于松了一口气。

再后来,吐蕃国内内部矛盾激化,政治陷入混乱,各地爆发起义,曾经强大一时的吐蕃土崩瓦解,重新回到了分裂时代。

纵观整个吐蕃和大唐的战事,2个哥们真是棋逢敌手。之前他们和平过、闹过小别扭、舅舅教训过外甥、外甥教训过舅舅,最后双双步入垂暮之年,互相燃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也许互相都在说:“既生瑜,何生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