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的故事
明朝有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于谦。他二十四岁考中进士,做了监察御史。在任上,他体察下情,做了不少令百姓称道的好事。明宣宗对他的才能很赏识,破格提升他为河南、山西巡抚。
于谦虽然位居高官,但他住的是普通房屋,吃的和穿的都很节省。他一上任就经常微服私访,了解民情和百姓的疾苦,及时向朝廷奏报并办理。
公元1435年,明宣宗逝世,九岁的太子朱祈继位,史称明英宗。由于皇帝年幼,宦官王振专权。于谦看不惯他作威作福,因此,王政对他怀恨在心。
有一次,于谦进京办事。在明朝官场,外省官员进京办事,总得贿赂朝中权贵,否则将空手而回。于谦回京前,他的幕僚建议他买些蘑菇、绢帕、线香等土特产品去孝敬权贵。于谦听了,感叹地甩了甩两只袖管,笑道:“我只带两袖清风罢了!”
回到家里,于谦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入京》: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意思是:绢帕、蘑菇和线香等土特产,本应供人民享用,只因贪官污吏搜刮,它们反而给百姓带来灾难。我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得百姓们说长道短。
公元1449年,发生了“土木之变”,王振挟英宗率军迎战北方瓦剌,结果王振被杀,英宗被俘。兵部尚书于谦等人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次年,英宗被释回京并发动政变,夺回了帝位。
明英宗夺回帝位后,把于谦以“谋逆罪”处死。在查抄于谦家时,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于谦一生如此廉洁奉公,真不愧为“两袖清风”。
后来,人们就用“两袖清风”这个成语,来比喻为官清廉。
两袖清风出自:明·于谦《入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